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解析《赫索格》的文本构造 被引量:3
1
作者 宁妍 唐毅 赵晶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315-321,共7页
本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视角出发,解读小说《赫索格》的文本构造。《赫索格》文本采用空间并置和多视角叙事等策略,有效推动读者进行完形阅读;而《赫索格》的深层结构遵循了“聚焦”和“对立”的结构原则,为... 本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视角出发,解读小说《赫索格》的文本构造。《赫索格》文本采用空间并置和多视角叙事等策略,有效推动读者进行完形阅读;而《赫索格》的深层结构遵循了“聚焦”和“对立”的结构原则,为读者的主动完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而巧妙地在文本内部建立起乱中有序的秩序,使作品彰显出动态美和蕴藉美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聚焦 对立 文本构造 完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格式塔心理美学中的“表现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晶晶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3-95,共3页
“表现性”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术语。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对艺术活动中“表现性”是如何形成的动态过程、原因及其基础进行了独特的阐释。作为西方文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 ,“表现性”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艺的一些内容存在着惊人... “表现性”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术语。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对艺术活动中“表现性”是如何形成的动态过程、原因及其基础进行了独特的阐释。作为西方文艺心理学的重要范畴 ,“表现性”理论与中国古典文艺的一些内容存在着惊人的相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表现性 美国 艺术 文艺心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幽默反讽话语翻译比较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慧 朱哲 姚娟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傲慢与偏见》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主人公话语中所流露出的幽默与讽刺色彩。如何将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话语地道地翻译出来而又不脱离原文语境,一直是翻译家们所面对的难题。而格式塔心理美学翻译理论正是研究如何体现译文整体美感,强调读... 《傲慢与偏见》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主人公话语中所流露出的幽默与讽刺色彩。如何将小说中的幽默与讽刺话语地道地翻译出来而又不脱离原文语境,一直是翻译家们所面对的难题。而格式塔心理美学翻译理论正是研究如何体现译文整体美感,强调读者心理审美意象,为该文本的翻译提供了鲜活的思路与理论源泉。本文试图在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观照下,立足其四大核心原则,从《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出发——孙致礼版(1991)和张玲与张扬合译版(1992),探讨译者在翻译小说中幽默与讽刺话语时是如何实现其心理活动与翻译过程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完美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翻译原则 傲慢与偏见 幽默反讽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傲慢与偏见》中的幽默反讽话语翻译比较研究——基于格式塔心理美学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余芬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8期75-78,共4页
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幽默反讽话语是引起学者与读者极大兴趣的。而为了充分表达原文中的含义与美感,译者必须考虑原文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得以让读者身临其境。格式塔心理美学是一种强调整体美感与读者感受... 简·奥斯丁的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幽默反讽话语是引起学者与读者极大兴趣的。而为了充分表达原文中的含义与美感,译者必须考虑原文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技巧,得以让读者身临其境。格式塔心理美学是一种强调整体美感与读者感受的理念,从此理念出发,通过对比孙志礼与丁桂莲翻译的文本,探讨小说翻译中幽默反讽话语翻译的技巧与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傲慢与偏见》 幽默反讽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美学质疑论的解构与还原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9,148,共6页
针对格式塔心理美学的"先验论"、"假设论"与"社会性"、"历史性"的二大理论质疑,本文给予全面深入的解构与还原,阐释了格式塔心理美学的合理性以及难以避免的局限性。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先验论 科学性 社会性 审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美学在网页设计中的体现 被引量:7
6
作者 严晨 《科技与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7,共2页
1格式塔心理美学的特点 1912年,德国学者M·韦特海默(1880—1944)发表了《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这标志着格式塔心理美学在学术舞台上的正式亮相。"格式塔"可以意译为"完形",在这里的"形"既不是事物客观存在的外形,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网页设计 运动知觉 学者
原文传递
得“意”忘“形”——新中式装饰风格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剑锋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7-190,193,共4页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视角,可以对新中式风格的设计表现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新中式风格源起和发展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主要理论的探寻,以整体论、心—物场论、异质同构、视觉组织律等格式塔核心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新中式风格的意境...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视角,可以对新中式风格的设计表现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新中式风格源起和发展以及格式塔心理学美学主要理论的探寻,以整体论、心—物场论、异质同构、视觉组织律等格式塔核心理论为依据,深入分析新中式风格的意境营造及传达、评判尺度的把握,进而可提出多维视野下的新中式风格设计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心理美学 异质同构 知觉完形 新中式 设计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性审美”视阈中的格式塔心理美学阐释与当代美学转向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杰 《文艺评论》 2020年第4期14-24,共11页
一、"间性""间性审美"与格式塔心理美学"间性"又被称为"互文性"。它首先是由法国文学评论家克里斯蒂娃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意指一切文本都不是静态孤立的存在,而是多种文本交叉书写的对话,&qu... 一、"间性""间性审美"与格式塔心理美学"间性"又被称为"互文性"。它首先是由法国文学评论家克里斯蒂娃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意指一切文本都不是静态孤立的存在,而是多种文本交叉书写的对话,"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语的镶嵌品构成,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1),其本质是关注文本间关系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性审美 克里斯蒂娃 文学评论家 当代美学 关注文本 间性 互文性
原文传递
格式塔心理美学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9
作者 张佳 《才智》 2013年第35期259-259,共1页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美的格式塔心理美学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不但增加了产品的价值,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审美心理,促进其消费冲动,甚至还最终使其参与到设计师格式塔的意境...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美的格式塔心理美学运用到包装设计中,不但增加了产品的价值,还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审美心理,促进其消费冲动,甚至还最终使其参与到设计师格式塔的意境塑造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完形 心理
原文传递
格式塔与审美心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绍全 《齐鲁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73-77,共5页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科学的渗入和影响下展开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中,格式塔心理美学把审美心理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它提供的成果及方法论给予人们的启示也最为深刻。一格式塔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公式,即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他们的主要论... 近几十年来,在现代科学的渗入和影响下展开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中,格式塔心理美学把审美心理研究大大推进了一步,它提供的成果及方法论给予人们的启示也最为深刻。一格式塔心理学有个著名的公式,即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他们的主要论点之一是:“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韦太默曾经指出:“人们在曲调、空间图形等等方面,必然会看到除了所有孤立的内容(孤立的感觉、观念、动作等等)的总和外,还附加有别的东西。”那么这一别的东西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格式塔质,即“完形”,即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心理 格式 心理研究 格式塔心理美学 拓扑心理 心理现象 审美知觉 异质同形 视知觉 艺术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式塔视角看《傲慢与偏见》汉译本的反讽艺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玉婷 邵志洪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7-40,共4页
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的各个部分,使小说整体的幽默反讽意味大于部分反讽效果之和。这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完整即美正是格式塔心理美学的核心概念。试图在格式塔心理美学观照下,立足其三大原则,即整体性、凸显性、异质同构原则... 反讽艺术渗透于《傲慢与偏见》的各个部分,使小说整体的幽默反讽意味大于部分反讽效果之和。这种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完整即美正是格式塔心理美学的核心概念。试图在格式塔心理美学观照下,立足其三大原则,即整体性、凸显性、异质同构原则,以孙致礼(2011版)《傲慢与偏见》的汉译本为研究语料,分析该小说汉译本中反讽艺术在主题,人物刻画及语言组织方面的转化和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该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美学 傲慢与偏见 翻译 反讽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容心理与心理健康
12
作者 童矫胜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90-94,共5页
健康乃人之共愿 ,求美则堪称时代风潮。本文首先探讨形式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基本法则和人的爱美心理 ;其次分析了容貌美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格式塔特征和心理特征 ;最后阐述心理健康与美容的关系 ,揭示了维护心理健康、... 健康乃人之共愿 ,求美则堪称时代风潮。本文首先探讨形式美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及其基本法则和人的爱美心理 ;其次分析了容貌美的静态特征、动态特征、格式塔特征和心理特征 ;最后阐述心理健康与美容的关系 ,揭示了维护心理健康、训练典雅风度和塑造生命活力美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心理 心理健康特征 格式塔心理美学 黄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美学视野下的戏曲程式表演
13
作者 肖英 钟海清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0期29-32,共4页
当谈到“现代美学”这个概念时,一般会联想到各式各样的西方文艺批评的概念,诸如形式主义美学、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后殖民主义理论、叙事学、空间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不一而足,众... 当谈到“现代美学”这个概念时,一般会联想到各式各样的西方文艺批评的概念,诸如形式主义美学、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现象学美学、结构主义美学、后殖民主义理论、叙事学、空间理论、文化研究理论等,不一而足,众说纷纭.对此,本文认为从现代美学视野来研究戏曲程式表演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一方面戏曲作为一门舞台艺术为了适合时代的审美发展,从古至今都在变化着.另一方面现代美学不管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出发,还是基于文化学角度,都有利于对作品意义的诠释.但本文的所探讨“现代美学”除了包括上述各种思潮及其理论之外,更注重的是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可以说,“现代美学”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理论,它的研究维度应延伸到艺术实践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现代美学 审美发展 格式心理美学 形式主义美学 结构主义美学 舞台艺术 戏曲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视角浅谈唐寅山水画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于清 《爱尚美术》 2017年第2期72-77,共6页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质,它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注重画家的内心思想及精神世界,追求意境的表达。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异质同构'说认为,'...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质,它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注重画家的内心思想及精神世界,追求意境的表达。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异质同构'说认为,'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知觉、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着一种对应的关系,当这几种‘力’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有可能引起审美经验'。这种观点同中国传统文人画家所追求的'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山水画 格式心理美学 完形心理美学 几山 游骑图 周臣 画面 绘画风格 艺术风格 山路松声图
原文传递
言语交际的求美倾向初探
15
作者 何晓松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通过对言语交际的概述和言语美感产生原理的探讨,提出了言语求美原则,并利用言语求美原则分析具体的言语交际。这样的研究补充并发展了语用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体现出交际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生理和心理的动态平衡,从而实... 通过对言语交际的概述和言语美感产生原理的探讨,提出了言语求美原则,并利用言语求美原则分析具体的言语交际。这样的研究补充并发展了语用原则(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体现出交际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生理和心理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交际。这为言语交际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交际 美感 格式塔心理美学 言语求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习语的审美体验研究
16
作者 何晓松 罗宇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5期136-137,共2页
英语习语具有音节优美,音律协调,言简意赅,结构工整,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特征。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英语习语审美体验的原理阐述和对英语习语审美体验的分析,提出了英语习语的审美特征。英语习语不仅具有实用... 英语习语具有音节优美,音律协调,言简意赅,结构工整,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的特征。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英语习语审美体验的原理阐述和对英语习语审美体验的分析,提出了英语习语的审美特征。英语习语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具有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审美体验 格式塔心理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共鸣”理论的“误读”与还原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冬松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7期36-38,共3页
作为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将格式塔理论应用于美学从而为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其诸如审美共鸣等理论的"误读"。故有必要还原阿恩海姆的理论初衷与"审美共鸣"的发生机制... 作为格式塔心理美学的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将格式塔理论应用于美学从而为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其诸如审美共鸣等理论的"误读"。故有必要还原阿恩海姆的理论初衷与"审美共鸣"的发生机制,并指出其中本就包含而为人所忽视的情感因素,而这也正是造成审美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差异 “误读” 共鸣 还原 格式塔心理美学 阿恩海姆 格式理论 代表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图时代呼唤——图片编辑
18
作者 李双琦 《记者摇篮》 2003年第10期62-62,共1页
中国已开始进入传媒一体化时代。在媒体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图片报道更成为短兵相接的硬功夫。当今媒体的竞争,已从过去比“新”、比“快”、比“特”的“快餐时代”,转到了主要比“质”、比“量”、比“眼睛停留时间”的“大餐时代”,... 中国已开始进入传媒一体化时代。在媒体间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图片报道更成为短兵相接的硬功夫。当今媒体的竞争,已从过去比“新”、比“快”、比“特”的“快餐时代”,转到了主要比“质”、比“量”、比“眼睛停留时间”的“大餐时代”,这要求“图片编辑”超水平的发挥。“图片编辑”应是复合型人才,应熟知视觉形象语言、会外语、精通电脑、上等的文字操刀功夫……《沈阳今报》社的社长、总编辑视野开阔,极具胆识的设立了东北三省第一个专职图片编辑,我作为报社的摄影部主任及图片编辑,是一块特殊的试验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片编辑 《沈阳日报》 人才短缺 编辑素质 权利 格式塔心理美学 图片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与色: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银幕投射
19
作者 张云龙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3-56,共4页
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格式塔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对于图像认知反应的学问。而美籍德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则堪称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扛鼎之作,它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知觉特性的研究著作中极富盛名。... 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格式塔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对于图像认知反应的学问。而美籍德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则堪称是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扛鼎之作,它在当代西方关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知觉特性的研究著作中极富盛名。在这本书中,阿恩海姆结合大量的实验与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作品,对艺术创作问题加以系统的探究阐发,提出了诸如“艺术中的‘场-力’”“艺术抽象”“艺术表现性”等有价值的观点[1],包括了艺术创作基础论、过程论、起源论、目的论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心理美学 艺术创作 阿恩海姆 视知觉理论 艺术作品 扛鼎之作 艺术抽象 审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宪德水彩艺术探究——以《中国复兴号》和《上观苍宇》为例
20
作者 路遥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孟宪德水彩艺术的形式美是独特的,所透露出的澄明之境既是对人和自然的独到感悟,又是艺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冷静与科学,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意志,同时也积淀着中华民族长期积... 孟宪德水彩艺术的形式美是独特的,所透露出的澄明之境既是对人和自然的独到感悟,又是艺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冷静与科学,又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具有民族性的艺术意志,同时也积淀着中华民族长期积累起来的心理状态与审美经验。这源自他对于艺术的探索精神与执着精神。笔者将用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符号学美学作为理论基础并构建出两种理论的融通之处,以便探究其水彩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心理美学 符号学 内容与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