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个新质源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6f 7A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宗云
张义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0-583,共4页
报道了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96f 7A的选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 ,并研究了其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 .结果表明 ,96f 7A为二棱皮大麦 ,开颖开花 ,花药瘦小 ,不开裂 ,不散粉 ,不育彻底 ,农艺性状较好 ,其不育性状受 1对隐性...
报道了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96f 7A的选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 ,并研究了其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 .结果表明 ,96f 7A为二棱皮大麦 ,开颖开花 ,花药瘦小 ,不开裂 ,不散粉 ,不育彻底 ,农艺性状较好 ,其不育性状受 1对隐性基因控制 .该不育系的不育细胞质来自四川大麦地方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核质互作
型
雄性不育
选育过程
96f7A
核不育基因
农艺性状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2
作者
周熙荣
李树林
+1 位作者
顾龙弟
庄静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36,共5页
以新发现的天然不育株 32 13A为材料 ,采用正反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 ,分析研究其后代的育性分离表现。结果表明 ,32 13A的育性不但受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 ,还受细胞质属性影响 ,属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不育株花粉虽然微量 ,但能被稳定...
以新发现的天然不育株 32 13A为材料 ,采用正反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 ,分析研究其后代的育性分离表现。结果表明 ,32 13A的育性不但受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 ,还受细胞质属性影响 ,属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不育株花粉虽然微量 ,但能被稳定、彻底恢复可育。 32 13A的遗传性表明 ,该不育性可用于三系配套 ,生产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型
油菜
核质互作
型
雄性不育
不育
系
3213A
遗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质互作型大麦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国荣
马俊虎
+2 位作者
杜永芹
余立云
黄培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8,共4页
选用核质互作型930753雄性不育系与948720、948717、948742、948791等20个恢复系配制成20个杂交组合.调查了F1代6个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抽穗期明显趋向早熟亲本;(2)株高、单株...
选用核质互作型930753雄性不育系与948720、948717、948742、948791等20个恢复系配制成20个杂交组合.调查了F1代6个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抽穗期明显趋向早熟亲本;(2)株高、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趋高亲值或超高亲值,均具有较大的中亲优势,并以单株有效穗数优势最强;(3)选到了产量构成三要素都具超亲优势的7个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核质互作型大麦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恢复
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常彩涛
孙振久
+2 位作者
刘文明
井立军
王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利用引进的雄性不育株 ,进行大量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自交 ,育成了灯笼形、羊角形、牛角形、线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其中牛角形类型筛选出相应的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 ,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
利用引进的雄性不育株 ,进行大量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自交 ,育成了灯笼形、羊角形、牛角形、线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其中牛角形类型筛选出相应的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 ,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育系花药退化 ,无花粉粒或较少 ,醋酸洋红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核质互作
型
三
系
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向日葵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的探讨
5
作者
张义
阎文珍
《东北农业科学》
1986年第3期20-24,共5页
本文论述了利用核质互作型杂交种作种质源合成保持系,转育不育系的新方法。首先用核质互作型杂交种与保持型的自交系杂交获得三交种,然后选株自交并以此为轮回亲本与相应的杂交种F_2分离出的不育株进行回交。直到各性状稳定为止。试验...
本文论述了利用核质互作型杂交种作种质源合成保持系,转育不育系的新方法。首先用核质互作型杂交种与保持型的自交系杂交获得三交种,然后选株自交并以此为轮回亲本与相应的杂交种F_2分离出的不育株进行回交。直到各性状稳定为止。试验结果表明,回交后代中A 系的育性分离符合一对显性恢复基因的理论分布比例。在测交的后代A 株系的不育率为100%者,以后回交世代不表现育性分离现象。这一方法不但能培育出新的不育系,而且为杂交种作为种质源利用开辟了一个途径。它对于提高育种材料的结实率、含油率以及对病害的抗性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方法
胞质
雄性不育
系
核质互作
轮回亲本
不育率
恢复基因
保持
型
育种材料
转育
三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辣椒新品种辣优9号的选育
被引量:
1
6
作者
常绍东
黄贞
+2 位作者
郑岩松
沈雪林
吴锡清
《辣椒杂志》
2005年第3期5-6,共2页
辣优9号是以优良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3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17号椒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色绿,光滑有光泽,味辣,口感佳,单果重15-25g,商品性好,适宜采收青椒和红椒,每667m2总产量2500-3000kg。田间表现抗疫...
辣优9号是以优良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3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17号椒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色绿,光滑有光泽,味辣,口感佳,单果重15-25g,商品性好,适宜采收青椒和红椒,每667m2总产量2500-3000kg。田间表现抗疫病、青枯病和炭疽病,较抗病毒病。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露地或露地地膜覆盖及保护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优9号
一代杂种
选育
新品种
雄性不育
系
核质互作
型
优良恢复
系
保护地栽培
田间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早熟羊角椒辣优9号审定报告
7
作者
戴华军
沈雪林
+3 位作者
吴锡清
常绍东
黄贞
郑岩松
《上海蔬菜》
2007年第2期25-25,共1页
辣优9号是三系杂交品种,母本33A是以33号椒为保持系的优良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其植株较矮,早中熟,结果性能极好,耐弱光,果实羊角形,色绿,味辣。父本17号椒,引自泰国,经过多代单株自交后筛选的优良自交系、恢复系,其植株较...
辣优9号是三系杂交品种,母本33A是以33号椒为保持系的优良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其植株较矮,早中熟,结果性能极好,耐弱光,果实羊角形,色绿,味辣。父本17号椒,引自泰国,经过多代单株自交后筛选的优良自交系、恢复系,其植株较高,中熟,抗逆性强,果实羊角形,色深绿,味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角椒
中早熟
优良自交
系
审定
雄性不育
系
核质互作
型
杂交品种
抗逆性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遗传 育种
8
《麦类文摘》
1999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细胞遗传
矮秆基因
麦类作物
野
大麦
啤酒
大麦
原生质体
杂种优势
研究与利用
雄性不育
三
系
核质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天椒新品种‘石辣6号’的选育
9
作者
谭杨国
谭志成
+4 位作者
吴朝龙
陈加伦
彭艳
段敏杰
谭卫国
《辣椒杂志》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石辣6号’是以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T108A为母本,恢复系Q1-352C231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朝天椒一代杂交种。中熟,平均始花节位14.5节,播种到红熟131 d。单株挂果210个左右,单果质量4.6 g左右。果实小羊角形,果面微皱,果纵径9 cm,...
‘石辣6号’是以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T108A为母本,恢复系Q1-352C231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朝天椒一代杂交种。中熟,平均始花节位14.5节,播种到红熟131 d。单株挂果210个左右,单果质量4.6 g左右。果实小羊角形,果面微皱,果纵径9 cm,果横径1.3 cm,果肉厚1.4 mm,平均制干率27.81%。辣椒素总含量1.33 g/kg,辣度2.05万SHU。在西南地区一般每667 m^(2)产鲜红椒1 500 kg左右,田间表现高抗疫病、抗病毒病、高抗细菌性叶斑病。该品种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加工品质好,适宜在西南地区海拔高度500~1 500 m及相似区域作春夏露地及早春地膜覆盖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石辣6号
核质互作
型
雄性不育
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个新质源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6f 7A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冯宗云
张义正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0-583,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项目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金
文摘
报道了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96f 7A的选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和主要农艺性状 ,并研究了其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 .结果表明 ,96f 7A为二棱皮大麦 ,开颖开花 ,花药瘦小 ,不开裂 ,不散粉 ,不育彻底 ,农艺性状较好 ,其不育性状受 1对隐性基因控制 .该不育系的不育细胞质来自四川大麦地方品种 。
关键词
大麦
核质互作
型
雄性不育
选育过程
96f7A
核不育基因
农艺性状
遗传学
Keywords
barley
nucleo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selection
96f 7A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Q321.8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2
作者
周熙荣
李树林
顾龙弟
庄静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2-36,共5页
文摘
以新发现的天然不育株 32 13A为材料 ,采用正反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 ,分析研究其后代的育性分离表现。结果表明 ,32 13A的育性不但受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 ,还受细胞质属性影响 ,属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不育株花粉虽然微量 ,但能被稳定、彻底恢复可育。 32 13A的遗传性表明 ,该不育性可用于三系配套 ,生产杂交种。
关键词
甘蓝
型
油菜
核质互作
型
雄性不育
不育
系
3213A
遗传特性
Keywords
Brassica napus L.
Geno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Sterile line
Maintainer line
Restorer line
分类号
S565.4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4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质互作型大麦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国荣
马俊虎
杜永芹
余立云
黄培忠
机构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8,共4页
基金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
文摘
选用核质互作型930753雄性不育系与948720、948717、948742、948791等20个恢复系配制成20个杂交组合.调查了F1代6个性状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抽穗期明显趋向早熟亲本;(2)株高、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每穗总粒数、结实率趋高亲值或超高亲值,均具有较大的中亲优势,并以单株有效穗数优势最强;(3)选到了产量构成三要素都具超亲优势的7个组合。
关键词
大麦
核质互作型大麦雄性不育系
杂种优势
恢复
系
Keywords
Barley
Heterosis of hybrids
Karyocytoplasmic interaction type MS line
Restorer line
分类号
S512.3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被引量:
16
4
作者
常彩涛
孙振久
刘文明
井立军
王鸣
机构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2期5-7,共3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7370 40 1 1)
文摘
利用引进的雄性不育株 ,进行大量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自交 ,育成了灯笼形、羊角形、牛角形、线椒等不同类型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其中牛角形类型筛选出相应的恢复系。在测交过程中 ,发现不同品种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有明显差异。不育系花药退化 ,无花粉粒或较少 ,醋酸洋红反应不着色或着色极浅 。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核质互作
型
三
系
配套
Keywords
pepper
male steril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分类号
S641.2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向日葵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的探讨
5
作者
张义
阎文珍
机构
吉林省白城地区农科所
出处
《东北农业科学》
1986年第3期20-24,共5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利用核质互作型杂交种作种质源合成保持系,转育不育系的新方法。首先用核质互作型杂交种与保持型的自交系杂交获得三交种,然后选株自交并以此为轮回亲本与相应的杂交种F_2分离出的不育株进行回交。直到各性状稳定为止。试验结果表明,回交后代中A 系的育性分离符合一对显性恢复基因的理论分布比例。在测交的后代A 株系的不育率为100%者,以后回交世代不表现育性分离现象。这一方法不但能培育出新的不育系,而且为杂交种作为种质源利用开辟了一个途径。它对于提高育种材料的结实率、含油率以及对病害的抗性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选育方法
胞质
雄性不育
系
核质互作
轮回亲本
不育率
恢复基因
保持
型
育种材料
转育
三交种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辣椒新品种辣优9号的选育
被引量:
1
6
作者
常绍东
黄贞
郑岩松
沈雪林
吴锡清
机构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辣椒杂志》
2005年第3期5-6,共2页
文摘
辣优9号是以优良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3A为母本,优良恢复系17号椒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羊角形,色绿,光滑有光泽,味辣,口感佳,单果重15-25g,商品性好,适宜采收青椒和红椒,每667m2总产量2500-3000kg。田间表现抗疫病、青枯病和炭疽病,较抗病毒病。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露地或露地地膜覆盖及保护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辣优9号
一代杂种
选育
新品种
雄性不育
系
核质互作
型
优良恢复
系
保护地栽培
田间表现
Keywords
Capsicum (hot, chili, sweet pepper)
hybrid pepper variety Layou 9
breeding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早熟羊角椒辣优9号审定报告
7
作者
戴华军
沈雪林
吴锡清
常绍东
黄贞
郑岩松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上海蔬菜》
2007年第2期25-25,共1页
基金
江苏省三项工程项目<优特农业新品种引繁推产业化开发>。
文摘
辣优9号是三系杂交品种,母本33A是以33号椒为保持系的优良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其植株较矮,早中熟,结果性能极好,耐弱光,果实羊角形,色绿,味辣。父本17号椒,引自泰国,经过多代单株自交后筛选的优良自交系、恢复系,其植株较高,中熟,抗逆性强,果实羊角形,色深绿,味辣。
关键词
羊角椒
中早熟
优良自交
系
审定
雄性不育
系
核质互作
型
杂交品种
抗逆性强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遗传 育种
8
出处
《麦类文摘》
1999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细胞遗传
矮秆基因
麦类作物
野
大麦
啤酒
大麦
原生质体
杂种优势
研究与利用
雄性不育
三
系
核质互作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天椒新品种‘石辣6号’的选育
9
作者
谭杨国
谭志成
吴朝龙
陈加伦
彭艳
段敏杰
谭卫国
机构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辣椒研究所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出处
《辣椒杂志》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基金
重庆辣椒生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cstc2014fazktjsf80008)。
文摘
‘石辣6号’是以辣椒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T108A为母本,恢复系Q1-352C231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朝天椒一代杂交种。中熟,平均始花节位14.5节,播种到红熟131 d。单株挂果210个左右,单果质量4.6 g左右。果实小羊角形,果面微皱,果纵径9 cm,果横径1.3 cm,果肉厚1.4 mm,平均制干率27.81%。辣椒素总含量1.33 g/kg,辣度2.05万SHU。在西南地区一般每667 m^(2)产鲜红椒1 500 kg左右,田间表现高抗疫病、抗病毒病、高抗细菌性叶斑病。该品种为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加工品质好,适宜在西南地区海拔高度500~1 500 m及相似区域作春夏露地及早春地膜覆盖种植。
关键词
辣椒
石辣6号
核质互作
型
雄性不育
系
Keywords
pepper
Shila 6
nuclear-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line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个新质源大麦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6f 7A的选育及其遗传研究
冯宗云
张义正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3213A的遗传性
周熙荣
李树林
顾龙弟
庄静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核质互作型大麦杂种优势研究初报
张国荣
马俊虎
杜永芹
余立云
黄培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辣椒雄性不育系及三系配套的研究
常彩涛
孙振久
刘文明
井立军
王鸣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0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向日葵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方法的探讨
张义
阎文珍
《东北农业科学》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辣椒新品种辣优9号的选育
常绍东
黄贞
郑岩松
沈雪林
吴锡清
《辣椒杂志》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早熟羊角椒辣优9号审定报告
戴华军
沈雪林
吴锡清
常绍东
黄贞
郑岩松
《上海蔬菜》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遗传 育种
《麦类文摘》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朝天椒新品种‘石辣6号’的选育
谭杨国
谭志成
吴朝龙
陈加伦
彭艳
段敏杰
谭卫国
《辣椒杂志》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