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HMGB2蛋白不同核质分布的临床病理意义
1
作者 曾元凤 袁经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037-1041,1071,共6页
目的探讨HMGB2蛋白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内的不同表达分布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6至2020年间135例CRC根治标本存档蜡块及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C组织中HMGB2蛋白表达分布,分... 目的探讨HMGB2蛋白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内的不同表达分布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6至2020年间135例CRC根治标本存档蜡块及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RC组织中HMGB2蛋白表达分布,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MGB2蛋白分布于CR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分布与结直肠癌组织的低分化、深浸润、伴随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TNM分期晚密切相关,而胞质表达则与之相反(P<0.05)。HMGB2蛋白胞核表达的CRC患者总生存期及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胞质表达以及胞质和胞核同时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HMGB2蛋白胞核表达可能有助于CRC进展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MGB2蛋白 核质分布 临床病理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
2
作者 黄黎明 熊灿阳 +2 位作者 侯志鹏 胡泽华 陈青奇 《蔬菜》 2024年第9期67-71,共5页
为解决辣椒人工去雄制种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以保障的问题,促进辣椒产业的良性发展,开展了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首先从代号为149的辣椒后代中发现了不育株,然后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的育种手段,选育出了辣椒不育系BC_(8)149... 为解决辣椒人工去雄制种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以保障的问题,促进辣椒产业的良性发展,开展了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首先从代号为149的辣椒后代中发现了不育株,然后通过杂交、回交和自交的育种手段,选育出了辣椒不育系BC_(8)149A-2、保持系F_(10)149B-2、恢复系WYS-1。经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效果稳定性试验,保持系F_(10)149B-2对不育系BC_(8)149A-2的不育性恢复效果达到100%,是一对合格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经不育系与恢复系产量配合力测定,不育系BC_(8)149A-2与恢复系WYS-1杂交产量配合力表现最好,均显著高于对照哈椒6号。三系的获得提高了制种效率,降低了制种成本,解决了人工去雄不彻底而造成种子纯度不高的问题,为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质互作 不育系 保持系 恢复系 制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的核质转运相关蛋白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英 赵开军 +1 位作者 郭建强 赵金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5-711,共7页
细胞内各个生命过程的有序进行需要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选择、有控制地转运.而细胞核膜的存在为大分子的自由穿梭设置了屏障,因此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转运要依赖于一些受体蛋白.输入蛋白β(importinβ)是首... 细胞内各个生命过程的有序进行需要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选择、有控制地转运.而细胞核膜的存在为大分子的自由穿梭设置了屏障,因此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转运要依赖于一些受体蛋白.输入蛋白β(importinβ)是首先从人类细胞中发现的生物大分子向细胞核输入的受体,其后相继鉴定出多个与输入蛋白β具有同源性的细胞核转运受体,命名为类输入蛋白β.这些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过程在生物有机体之间高度保守,在动物及酵母中调控核质穿梭以及各个信号过程的组分与分子机制研究较为清楚,但在植物中相对匮乏.本文在介绍细胞核转运受体共有结构特点和转运机制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植物细胞核转运受体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这些受体在植物信号转导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质转运 核质转运受体 输入蛋白β 植物类输入蛋白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远缘核质杂种的培育与育种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华金平 张成 +8 位作者 易先达 张胜昔 王少华 陈春生 李国荣 韦贞国 杨红梅 李四林 欧阳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8,共4页
综述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 30年的远缘杂交工作。通过染色体加倍、胚珠离体培养等技术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后代不孕性 ,成功获得了多个种间杂种和异源细胞质的质核杂种。通过进一步回交选育 ,获得了异源细胞质的抗虫种质T458、Q1... 综述了作者所在课题组近 30年的远缘杂交工作。通过染色体加倍、胚珠离体培养等技术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杂种后代不孕性 ,成功获得了多个种间杂种和异源细胞质的质核杂种。通过进一步回交选育 ,获得了异源细胞质的抗虫种质T458、Q1 0 38及纤维品质优良的陆地棉种质J80 80、H80 8、H82 8等。育成了棉属 9个种 (种系 )细胞质同核系 ,为棉属细胞质的遗传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研究了同一细胞核背景下异源细胞质的遗传效应。中棉和异常棉胞质能显著提高陆地棉抗性。实现了陆地棉胞质的陆地棉雄性不育“三系”配套。在实现了哈克尼西棉胞质陆地棉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的基础上 ,进一步与海岛棉 71 - 74杂交 ,改良了恢复系。从陆地棉与异常棉的远缘杂交后代中 ,选育出哈克尼西棉基因组以外的、来自异常棉基因组的新恢复源。展望了棉花远缘质核杂种的应用前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远缘核质杂种 培育技术 育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新品种‘湘研14号’ 被引量:8
5
作者 邹学校 周群初 +5 位作者 戴雄泽 马艳青 李雪峰 张竹青 刘荣云 陈文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8-278,I002,共2页
‘湘研 14号’为中晚熟品种 ,果实牛角形 ,果面光滑 ,皮较厚 ,空腔小 ,耐贮运 ;商品果浅绿色 ,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 ,平均单果质量 38g ,味辣 ,产量 4 9.5~ 60 .0t/hm2 ;
关键词 辣椒 核质工作 雄性不育 一代杂种 湘研14号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线粒体核质基因互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6
作者 赵兴波 李宁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5,共5页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线粒体的正常功能是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作用维持的结果。线粒体DNA是动物细胞内唯一存在的核外遗传物质 ,线粒体DNA与核基因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线粒体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是重要的细胞器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线粒体的正常功能是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共同作用维持的结果。线粒体DNA是动物细胞内唯一存在的核外遗传物质 ,线粒体DNA与核基因的相互作用维持着线粒体和线粒体内膜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正常功能状态。本文就线粒体核质基因互作在人类疾病、衰老、细胞凋亡、氯霉素抗性、ANT、MnSOD、mtTF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核质基因互作 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动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裴得胜 蔡平钟 +6 位作者 李名扬 向跃武 阎文昭 张志雄 侯磊 张志勇 裴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902,共4页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0、OPJ0 9 4 0 0、OPJ18 14 0 0、OPJ18 10 0 0、OPJ2 0 30 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用分子检测确定这些标记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质 互作型水稻 线粒体 不育基因 RAPD标记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4 位作者 霍金龙 文锦芬 朱海山 张竹青 赵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35-1940,共6页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 以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9704A、保持系9704B和恢复系9701(简称"三系")为材料,根据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编码序列分别设计引物,PCR扩增辣椒"三系"线粒体DNA目的基因片段,研究辣椒"三系"线粒体DNACoxⅡ和atp6基因的差异及与雄性不育的关系。结果表明:从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中扩增到两个基因的部分序列atp6-706和CoxⅡ-708,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86191和FJ986190,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分离的atp6-706和CoxⅡ-708片段与GenBank报道的茄科作物线粒体CoxⅡ和atp6基因的相似性高达95%以上;在保持系和恢复系中均未能扩增到任何序列,说明辣椒雄性不育系的CoxⅡ和atp6基因与保持系和恢复系在线粒体DNA水平上存在差异,这种结构上的变化暗示可能与辣椒雄性不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coxⅡ基因 atp6基因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士云 阳菁 +4 位作者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9-566,共8页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稳定不育的2310SA和恢复可育的2310S(对照)减数分裂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等4个穗发育时期花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差异。减数分裂期(上调表达基因1938个,下调表达基因1635个)和三核期(上调表达基因2220个,下调表达基因2656个)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于单核期(上调表达基因752个,下调表达基因693个)和二核期(上调表达基因1025个,下调表达基因886个),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其他3期上调表达基因比下调表达基因多。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显示,单核期和二核期差异表达基因聚为一类,减数分裂期和三核期差异表达基因独立成为第2类和第3类。筛选出147个在4个穗发育时期都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也只有在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生物合成、刺激反应、光合作用、信号传导、大分子的新陈代谢、运输、转录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花的发育和细胞死亡等11类生物学过程。所得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中存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和β-环羟化酶,与热激反应有关的热激转录因子、热激蛋白DnaJ家族蛋白及热激蛋白70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与细胞死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不育花粉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粳稻 不育性 基因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光温敏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恒明 王得元 +1 位作者 李颖 郭汉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6-18,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分析了三向选择策略在辣椒核质互作三系选育中的应用,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辣椒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三系 杂种优势 三向选择策略 育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对杂交水稻胞质及核质互作遗传表现的影响─Ⅳ.不同N条件下不育胞质对杂种1代多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文雄 林群慧 +1 位作者 梁义元 吴志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3-38,共6页
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在不适宜的N条件下,ADC活性及其代谢产物Put含量和Spm/Spd值均有显著提高,其幅度随核质组成及其与环境互作的不同而异.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ADC活性的影响呈稳定的正效应,环境并不改变不育胞... 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在不适宜的N条件下,ADC活性及其代谢产物Put含量和Spm/Spd值均有显著提高,其幅度随核质组成及其与环境互作的不同而异.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ADC活性的影响呈稳定的正效应,环境并不改变不育胞质对其作用的性质,但可调节其作用强度.在适宜的生理阈值内,通过栽培措施提高上述各生理指标有利于促进不育胞质对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正向影响和提高杂种优势强度.而在不适宜条件下上述各生理指标则超越其生理阈值.不利于水稻本身的生长发育.此外,杂交水稻在不适宜N条件下大量积累Put,往往伴随着IAAose和DAO活性的提高和IAA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胞质效应 多胺 核质互体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素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核质同步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凯 倪和民 +4 位作者 赵雁伟 刘云海 曲杨燕 李晓燕 郭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33-3638,共6页
【目的】研究促黄体素(LH)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将绵羊卵母细胞置于含LH(处理组)或不含LH(对照组)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在不同时间点取出,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情况;结合皮质颗粒分布变化的观察结果判断... 【目的】研究促黄体素(LH)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将绵羊卵母细胞置于含LH(处理组)或不含LH(对照组)的成熟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在不同时间点取出,观察卵母细胞核成熟情况;结合皮质颗粒分布变化的观察结果判断细胞质成熟情况。【结果】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4h时,处理组生发泡破裂(GVBD)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76%vs50%,P<0.05);体外成熟24h并进行体外受精后,处理组卵母细胞卵裂率和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15%vs42.37%,21.9%vs12.71%,P<0.05)。激光共聚焦扫描检测结果表明,随着核的成熟,绵羊卵母细胞的皮质颗粒由胞质中心区域向周边发生规律性迁移,经LH处理的卵母细胞,皮质颗粒扩散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LH可能通过延迟生发泡破裂和促进胞质成熟的方式,使绵羊卵母细胞的核质成熟趋于同步,有助于绵羊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以及受精后的进一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促黄体素 核质同步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族内的核质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春光 吴郁文 +2 位作者 侯宁 张翠兰 张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3-77,共5页
本文从核质基因型互作、细胞质与染色体组互作、细胞质与染色体 (片段 )互作和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 4个层次综述了小麦族内核质互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小麦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的拓展 ,提出了小麦族内核质互作研究的重点领域—... 本文从核质基因型互作、细胞质与染色体组互作、细胞质与染色体 (片段 )互作和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 4个层次综述了小麦族内核质互作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小麦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的拓展 ,提出了小麦族内核质互作研究的重点领域——核质杂种的遗传变异、新型核质杂种的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族 核质工作 杂种优势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不同品种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核质比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臧文华 唐德才 冯海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探讨莪术3个不同品种蓬莪术、广莪术和温莪术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核质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肝癌及中药抗肿瘤复方中莪术药材的品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加入高、中、... 目的探讨莪术3个不同品种蓬莪术、广莪术和温莪术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核质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肝癌及中药抗肿瘤复方中莪术药材的品种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SMMC7721,加入高、中、低剂量莪术不同品种含药血清,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及核质比研究了各药物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作用。结果与阴性血清对照组比较,3个品种莪术含药血清的中、大剂量组对SMMC7721细胞生长都有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以温莪术中剂量最高。3个品种莪术含药血清都对SMMC7721细胞周期有影响,肝癌细胞进入S期的数量较阴性对照组减少,并且都能使G0-G1期增多,使细胞增殖减缓。温莪术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对SMMC7721细胞核质比的作用较大(P<0.05),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质比较阴性血清对照组明显变小。结论蓬莪术、广莪术和温莪术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均有影响,温莪术中剂量含药血清组的抑制率最高,对肝癌细胞SMMC7721核质比的作用较大。莪术品种用于治疗肝癌时建议选用温莪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不同品种 肝癌 增殖 核质
原文传递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4 位作者 黄忠祥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308SA亲本)、2310S(2310SA亲本)、2277A(2310SA和2308SA共同亲本)与6个粳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组合F1分别在海南省陵水县和安徽省合肥市种植,对F1单株谷重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主要产量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A与不同的恢复系组配,F1单株谷重不同,不同生态地区,同一组合单株谷重有时差别较大。SA配制的组合F1单株谷重普遍有正向超高亲优势,与亲本不育系S和A配制的组合相比,有些组合具更强的产量超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F1单株谷重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选育的2310SA在2个试验点的一般配合力均强于亲本不育系2310S和2277A,其配制的组合有的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另外,SA配制的组合在产量经济性状上,陵水点的单株有效穗数变异较大,合肥点的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它们各自对产量的贡献也都最大;陵水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A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S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穗总粒数显著高于A配制的组合而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核质杂种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彦芹 张美荣 +1 位作者 双志福 乔燕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12,共3页
采用数量遗传学的统计方法,对8个稳定的节节麦胞质的普通小麦核质杂种的株高等8个性状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表现型相关系数、基因型相关系数作了估算。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有效分蘖数、株粒重、穗长和穗粒... 采用数量遗传学的统计方法,对8个稳定的节节麦胞质的普通小麦核质杂种的株高等8个性状的平均数、变异系数、广义遗传力、表现型相关系数、基因型相关系数作了估算。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较大的是有效分蘖数、株粒重、穗长和穗粒重,其它性状变幅较小;(2)各性状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顺序为: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株粒重、有效分蘖数和穗粒数;(3)表现型相关与基因型相关趋势一致,其中穗长与穗粒数和株粒重、株粒重与株高和千粒重、有效分蘖数与株粒重和小穗数显著相关。这些结果与前人用普通小麦作试材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据此,可认为普通小麦选育理论同样适用于核质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核质杂种 性状 遗传参数 节节麦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泥鳅不同核质关系下LDH同工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振山 吴清江 +3 位作者 熊传喜 和法德 高贵琴 罗宇良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3,共7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系统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胎发育阶段(0-145h)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LDH同工酶的基因表达随细胞质、细胞核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系统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杂交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胎发育阶段(0-145h)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LDH同工酶的基因表达随细胞质、细胞核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以泥鳅卵子为细胞质的Ⅰ、Ⅱ两组,杂交组(Ⅱ)LDH同工酶基因在受精后3min至原肠中期雄核基因参与表达与调控,部分基因位点比本交组(Ⅰ)启动与表达的时间要早,两组的管家酶主要来自细胞质。以大鳞副泥鳅为细胞质的Ⅲ、Ⅳ两组,各酶均以细胞质调控为主,其管家酶与泥鳅有很大不同。并具体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核质关系下LDH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的时空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不同核质关系 LDH同工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核质互作型不育系98-2选育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文辉 方淑桂 曾小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利用回交替换的方法将大白菜的雄性不育核基因转到异源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大白菜中去 ,育成了不育率 10 0 %的大白菜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98- 2 ,具有核不育基因的雄性不育两用系 10 1便是它的保持系。 98- 2不育系具有生长发育正常、... 利用回交替换的方法将大白菜的雄性不育核基因转到异源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大白菜中去 ,育成了不育率 10 0 %的大白菜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 98- 2 ,具有核不育基因的雄性不育两用系 10 1便是它的保持系。 98- 2不育系具有生长发育正常、抗病、农艺性状优、配合力好等特点。通过组合配制试验 ,选出了优良组合 98- 2× S-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核质互作 雄性不育系 98-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和可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3 位作者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3,77,共6页
连续3 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 连续3 a的分期播种试验表明,聚合光(温)敏核不育系S和核质互作不育系A的不育基因转育而成的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的育性对光温反应迟钝,在长日高温、适温、低温和短日适温、低温下其育性都稳定不育;SA花粉败育类型表现为长日下以典败为主,短日下典染共存,且随着日长的变短和温度的降低,染败花粉有增加的趋势。可恢复性试验表明,不同的恢复系对SA的恢复能力强弱不同,SA的可恢复性一般介于亲本S和A的可恢复性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育性 可恢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核质杂种同工酶与核质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文安 陈学求 +1 位作者 宋慧 匡亚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7-31,共5页
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及平板等电聚焦电泳法对高粱核质杂种芽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探索芽期同工酶与核质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同工酶与核质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大小不同。作者认为这是... 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及平板等电聚焦电泳法对高粱核质杂种芽期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探索芽期同工酶与核质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同工酶与核质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大小不同。作者认为这是对核质互作效应不同程度的刻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核质 杂种 同功酶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