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保护素/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心血管事件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树倩 李艳君 +3 位作者 王媛 徐红欣 孟静 冯淬灵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分析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各指标预测心血管事件(CVE)价值。方法纳入2... 目的分析骨保护素(OPG)/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各指标预测心血管事件(CVE)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河北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OSAHS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OPG/RANKL、SENP-1、Lp-PLA2与阻塞性OSAHS病情程度的关系。随访1年,记录120例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CVE)的发生情况,将发生CVE的患者纳入CVE组,将未发生CVE的患者纳入非CVE组,比较两组入院时OPG/RANKL、SENP-1、Lp-PLA2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评估OPG/RANKL、SENP-1、Lp-PLA2预测OSAHS患者CVE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重度组体重指数、颈围、腰围、臀围、RANK、SENP-1、Lp-PLA2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OPG、OPG/RANK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围、颈围、腰围、RANKL、SENP-1、Lp-PLA2高水平是OSAHS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OR>1,P<0.05)。OPG、OPG/RANKL高水平是OSAHS患者病情加重的保护因素(OR<1,P<0.05)。CVE组OPG、OPG/RANKL低于非CVE组,RANKL、SENP-1、Lp-PLA2高于非CVE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PG/RANKL、SENP-1、Lp-PLA2单一及联合检测预测OSAHS患者发生CVE的曲线下面积均>0.70,具有较好预测效能,且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更高。结论OPG/RANKL、SENP-1、Lp-PLA2水平与OSAH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可有效预测OSAHS患者发生CV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骨保护素 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和骨保护因子mRNA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文东 吴宣 +2 位作者 于宏跃 孙建军 高学军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RANKL、OPG在10例慢性根尖周肉芽肿和3...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 ligand,RANKL)和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in,OPG)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RANKL、OPG在10例慢性根尖周肉芽肿和3例根尖周囊肿中的表达。结果:RANKL mRNA在根尖周肉芽肿病损组和根尖周囊肿组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根尖周肉芽肿和根尖囊肿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PG mRNA仅在两个病损组织中检测到有低水平的表达,其余各病损组织和正常的牙周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OPG mRNA的表达。结论:RANKL和OPG在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提示存在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 骨保护因子 根尖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在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文东 李志新 +2 位作者 郭颖 孙建军 高学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RANKL在10例慢性根尖肉芽肿及3例根尖囊肿中的表达,分析RANKLmRNA的表达与慢...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在慢性根尖周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从mRNA水平检测RANKL在10例慢性根尖肉芽肿及3例根尖囊肿中的表达,分析RANKLmRNA的表达与慢性根尖周炎病损的病理学表现(包括病损的病理分型、炎症细胞浸润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RANKL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结果:RANKLmRNA在根尖肉芽肿病损组和根尖囊肿组明显增高,但根尖肉芽肿和根尖囊肿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RANKL mRNA在轻、重度炎症细胞浸润组较中度炎症细胞浸润组明显增高(P<0.05)。RANKL mRNA水平与病损大小无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NKL主要表达于浸润的炎症细胞中及增生的上皮细胞中。结论:RANKL在慢性根尖周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也提示存在其它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кb受体激动子配体 根尖周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调脂灵抑制核因子кB核转位对T2DM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江月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7-570,共4页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核因子кB核转位对T2DM早期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将40只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另以10只正常Wi... 目的研究降糖调脂灵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核因子кB核转位对T2DM早期血管内皮的损伤作用。方法以高糖高脂饮食+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将40只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另以10只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5mg·kg-1·d-1,中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降糖调脂灵低、高剂量浓缩液各5 ml·kg-1·d-1,对照组、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5mg·kg-1·d-1。6周后观察离体胸主动脉环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 LDL)、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检测血清及肝脏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检测主动脉组织核因子-кB(NF-кB)、IкB蛋白表达。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明显减轻,内皮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ET显著降低;血清及肝脏MDA、TAS水平明显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升高;血清LOX-1、AGEs、TNF-α及MCP-1水平显著降低;主动脉细胞核内NF-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而IкB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调脂灵对T2DM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止氧化应激诱导的NF-кB核转位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核因子кb
原文传递
核因子кB、TNF-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王朝永 王平 +3 位作者 廖秀清 张麟燕 赵瑜 熊仁平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21-23,37,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Nucler factorкB,NF-кB)和TNF-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32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并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核因子кB的DN... 目的探讨核因子-кB(Nucler factorкB,NF-кB)和TNF-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取32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并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核因子кB的DNA结合活性,用RT-PCR技术检测TNF-a mRNA的表达,对NF-кB的DNA结合活性与TNF-a mRNA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组织中TNF-a mRNA的转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TNF-a mRNA的转录呈显著正相关(r=0.793,P<0.01)。结论鼻息肉组织中NF-кB的激活上调了TNF-a mRNA的转录,NF-кB和TNF-a可能是导致鼻息肉局部微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微环境 因子-кb 肿瘤坏死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息肉中核因子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
6
作者 王朝永 张麟燕 +4 位作者 赵瑜 王平 廖秀清 谢才毅 熊仁平 《西部医学》 2010年第5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核因子кB(Nucler factorкB,NF-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32例确诊为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核因子кB(Nucler factorкB,NF-кB)的活化对IL-1a转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取32例确诊为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以其中的14例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作对照,用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кB的DNA结合活性,用RT-PCR检测IL-1a mRNA的表达,对NF-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水平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NF-кB的DNA结合活性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息肉组织中IL-1a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鼻息肉组织中NF-κB的DNA结合活性与IL-1a的转录呈显著正相关(r=0.777,P<0.01)。结论IL-1a是鼻息肉中NF-кB激活后所分泌的重要的细胞因子,NF-кB和IL-1a引起的局部微环境的改变可能是鼻息肉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微环境 因子-кb IL-1A 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丹蕾 徐永健 +1 位作者 张珍祥 李超乾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及机 制。方法:将大鼠AM与不同浓度的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或iNOS特异性抑制剂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及CSE共同培养,...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及机 制。方法:将大鼠AM与不同浓度的NO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或iNOS特异性抑制剂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及CSE共同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用Western blot检测I-κB蛋白含量,用Griess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的水平。结果:CSE可使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增加,I-κB的水平下降。加入CSE和低浓度L-Arg培养的AM,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只加入CSE的AM;而I-κB的水平显著低于只加入CSE的AM。加入CSE和高浓度L-Arg培养的AM,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只加入CSE的AM,而I-κB的水平无显著变化。加入CSE和不同浓度的L-NIL培养的AM,NF-κB活化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只加入CSE的AM;而I-κB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只加入CSE的AM,并呈浓度依赖(P<0.01)。结论:内源性NO对香烟烟雾所致NF-κB的活化具有双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氧化氮 香烟烟雾提取物 大鼠 肺泡巨噬细胞 核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的跨核膜转运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利群 徐祥 +1 位作者 吕凤林 梁华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8-371,共4页
核因子kappaB (NF κB)是一组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它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 .当细胞受到多种外界信号刺激 ,NF κB、IκB分别在核定位信号 (NLS)的介导下经核孔复合物 (NPC)转运入核 .... 核因子kappaB (NF κB)是一组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 ,当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它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以非活性的形式存在于胞浆中 .当细胞受到多种外界信号刺激 ,NF κB、IκB分别在核定位信号 (NLS)的介导下经核孔复合物 (NPC)转运入核 .在核内 ,NF κB与IκB再次结合成复合物 ,在核转出信号 (NES)介导下 ,经CRM 1依赖的途迳出核 .该过程是能量依赖的主动转运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кb 膜转运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对大鼠球囊损伤后血管狭窄和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周俊 陆国平 戚文航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14-318,共5页
探讨核因子κBp6 5亚基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的作用。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每组分为 6个时相点 (6h和 1、3、5、7、1 4d) ,每个时相点 3只大鼠。制作血管球囊损... 探讨核因子κBp6 5亚基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的作用。SD大鼠随机分为 7组 ,每组分为 6个时相点 (6h和 1、3、5、7、1 4d) ,每个时相点 3只大鼠。制作血管球囊损伤模型。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模型组、正义组、诱骗对照组血管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内膜 中膜在第 5天增加 ,1 4d达到高峰。管腔面积随时相点减小。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 +诱骗组干预后 ,血管上述病理指标明显改善 (P <0 .0 5 ) ,反义组 +诱骗组较反义组、诱骗组治疗效果更明显 (P <0 .0 5 )。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RNA表达在血管损伤后 6h即可检测到 ,3、5、7d后持续表达增加 ,1 4d后表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 ,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 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蛋白质表达在 6个时相点均为阳性染色 ,1 4d达到高峰 ;反义组、诱骗组、反义组 +诱骗组治疗后 ,与模型组、正义组、诱骗对照组相比 ,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在各时相点均降低 (P <0 .0 5 )。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蛋白抽提物显示 ,核因子κBp6 5在血管损伤后 6h有一定蛋白表达 ,1d后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至 7d达高峰 ,1 4d后蛋白表达略降低。反义组、诱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核因子кb对血管狭窄和新生内膜的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血管再狭窄 反义寡苷酸 诱骗寡苷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升压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延红 赵连友 +3 位作者 贾国良 田建伟 杨学东 徐琳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80-382,F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精氨酸升压素 (AVP)对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核转录因子 (NF 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CFs,分别采用免疫荧光 -共聚焦显微镜法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基础状态下和AVP干预下CFs中NF κB的细胞内定位... 目的 探讨精氨酸升压素 (AVP)对心肌成纤维细胞 (CFs)核转录因子 (NF 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CFs,分别采用免疫荧光 -共聚焦显微镜法和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基础状态下和AVP干预下CFs中NF κB的细胞内定位和CFs核中NF κB的蛋白含量。结果 基础状态下CFs的NF 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浆 ,细胞核中无NF κB蛋白表达 ,AVP干预后CFs的NF κB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细胞浆中NF κB显著减少。结论 AVP能够激活CFs的NF κB ,使其从细胞浆转位至细胞核 ,提示AVP对CFs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NF κB激活通路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升压素 心肌成纤维细胞 核因子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在血管紧张素Ⅱ致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颖 李建军 李庚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AS 核因子кb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和核因子KB调控下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春辉 唐建国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4,共2页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КB,NF-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由一个复杂的体系组成.它不仅存在于B细胞,而且也存在于T细胞,非淋巴细胞,Hela细胞等多种细胞.目前发现它调节着100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如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生长因... 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 КB,NF-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由一个复杂的体系组成.它不仅存在于B细胞,而且也存在于T细胞,非淋巴细胞,Hela细胞等多种细胞.目前发现它调节着100多种靶基因的表达,如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粘附分子.某些急性期反应蛋白以及参与免疫识别的受体和抗原递呈的蛋白质等,大多数均参与宿主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氯胺酮影响着NF-КB调控下的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кb 免疫应答 氯胺酮 调控 免疫炎症反应 急性期反应蛋白 Hela细胞 化学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骨素和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明治 蒋国军 +5 位作者 谈永飞 王洪敏 唐巍峰 谈志刚 龚泽刚 史国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和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选取50例NSCLC患者、25例肺部良性占位患者和25例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血清OPG和sRANKL的水... 目的探讨护骨素(OPG)和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选取50例NSCLC患者、25例肺部良性占位患者和25例正常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中血清OPG和sRANKL的水平。结果NSCLC组的sRANKL水平和sRANKL/OPG比值均高于良性占位组和正常体检组(P<0.05);三组间O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RANKL和sRANKL/OPG比值诊断NSCLC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4.20 pmol/L和>0.60,sRANKL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4.0%、84.0%和77.3%,sRANKL/OPG比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4.0%、88.0%和85.3%。血清sRANKL和sRANKL/OPG比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5.24 pmol/L和>0.63,sRANKL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60.0%、84.0%和68.0%,sRANKL/OPG比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8.0%、64.0%和73.3%。结论血清sRANKL水平和sRANKL/OPG比值可作为NSCLC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骨素 可溶性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非小细胞肺
原文传递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膜内核因子κB与炎前因子mRNA表达
14
作者 田艳明 惠延年 +1 位作者 宋宗明 马吉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 :观察炎前因子mRNA和核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 κB ,NF κ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的表达情况 .以研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PVR的发病机制 .同时观察正常视网膜的表达 .方法 :PVR增生... 目的 :观察炎前因子mRNA和核因子κB(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 κB ,NF κ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生膜中的表达情况 .以研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进一步探讨PVR的发病机制 .同时观察正常视网膜的表达 .方法 :PVR增生膜 1 6例 ,石蜡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 κB表达 ,原位杂交法观察炎前因子mRNA的表达 .同时对 5例角膜移植后的供体眼视网膜进行观察 .结果 :正常人视网膜NF κB在内外核层弱表达 ,未检测到炎前因子mRNA的表达 .1 6例增生膜有 5例NF κB表达 ,均为C级膜 ,阳性表达的NF κB表达位于胞核中 .共有 6例样本有炎性因子基因表达 ,C级膜 5例 ,D级膜 1例 .C级膜中 ,1例既表达了IL 1 β又表达了IL 6mRNA ,1例IL 1 β ,IL 6 ,IL 8和TNF αmRNA四者均表达 ,表达IL 1 βmRNA和TNF αmRNA者 1例 ,2例有IL 6和TNF αmRNA两者表达 ,D级膜 1例单独表达IL 1 βmRNA .结论 :IL 1 β,IL 6 ,IL 8和TNF α参与了PVR增生膜的形成过程 ,这些炎性因子的产生可能与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核因子кb 炎前因子 mRNA 增生膜 发病机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和核因子κB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金友存 孔祥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7期2637-2639,共3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多种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它与卵巢癌的关系也已受到关注。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渐进过程,其中协同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在连接慢性炎症和肿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卵巢...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多种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它与卵巢癌的关系也已受到关注。人乳头瘤病毒致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渐进过程,其中协同因素也发挥重要作用。核因子κB在连接慢性炎症和肿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卵巢癌组织中核因子κB有很高的阳性表达。现对人乳头瘤病毒、核因子κB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核因子кb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颅内动脉瘤瘤壁核因子κ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磊 王志刚 +7 位作者 曲春城 丁璇 冀勇 李卫国 张纪庆 黄德章 张捷 赵跃然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瘤壁的表达及相关性,并观察两者与瘤壁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DSA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瘤壁标本的NF-κB和VEGF表达进行检测,10例因脑外...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破裂颅内动脉瘤瘤壁的表达及相关性,并观察两者与瘤壁血管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6例DSA和手术证实的颅内动脉瘤瘤壁标本的NF-κB和VEGF表达进行检测,10例因脑外伤手术切除颞极的颞叶皮层动脉血管标本作对照,光镜下观察各组染色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同时行常规组织学检查观察瘤壁粥样硬化病变特点。结果动脉瘤组标本NF-κB和VEGF阳性表达分别为23/26和21/26,10例正常对照组标本中NF-κB和VEGF仅有微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和VEGF在颅内动脉瘤瘤壁中的表达均以内膜、中膜较高,外膜表达较少,两者在瘤壁中的表达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40。组织学检查发现瘤壁出现程度不同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颅内动脉瘤伴随的重要病理改变。NF-κB和VEGF在颅内动脉瘤发病和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因子-кb 内皮生长因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大鼠脑膜核因子-κB表达增强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秋 王怀良 +3 位作者 章新华 陈磊 宗志宏 姜彦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 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iv后 0 .5 ,1.0 ,1.5 ,2 .0 ,4 .0h组脑膜NF 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 ... 目的 观察偏头痛大鼠模型不同时相脑膜核因子 κB(NF κB)的表达特征。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对照组、GTNiv后 0 .5 ,1.0 ,1.5 ,2 .0 ,4 .0h组脑膜NF κB阳性染色细胞的分布 ,采用Western印迹法观察相应时间点脑膜核NF 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GTNiv后 0 .5h即出现大鼠脑膜NF κB核阳性反应和核NF κB蛋白表达量增高 ,1.5h核NF κB蛋白表达量达高峰 ,然后逐渐回落 ,至 4h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GTNiv后早期脑膜呈时限性核NF κB蛋白表达增强 ,提示NF κB蛋白表达增强可能与偏头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因子-кb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核因子-кB表达和含水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家幂 周向阳 +2 位作者 储照虎 马领松 费世早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кB(NF-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кB表达;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对照... 目的研究实验性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核因子-кB(NF-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的改变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ICH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NF-кB表达;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CH6h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F-кB表达开始明显增加,ICH48h组达高峰,并持续到ICH1周(P<0.01~0.05);脑组织含水量ICH12h组开始增多,24h组显著增高,72h组达高峰;NF-кB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ICH24h^1周组与假手术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CH后NF-кB阳性细胞数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644,P<0.01),NF-кB表达从开始到高峰均早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结论ICH后脑组织NF-кB表达增加,NF-кB可能通过炎性机制参与了ICH后继发脑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因子-кb 脑组织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0和一氧化氮对内毒素诱导肺泡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调节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杨 梁继河 +2 位作者 贾斌 尹文 冯蕾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和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对内毒素 (L 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 (PAM)核因子 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 ,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 PAM进行培养 ,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和外源性一氧化氮 (NO)对内毒素 (L PS)诱导肺泡巨噬细胞 (PAM)核因子 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基因表达的调节 ,为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收集 PAM进行培养 ,分为正常对照组、L PS组、IL 10 +L PS组和 NO+L PS组。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 (EMS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 (EL ISA)法分别检测核提取物中 NFκB活性和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 :L PS组 NFκB活性和 TNFα含量在刺激后 3小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IL 10 +L PS组和 NO+L PS组 NFκB活性和 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 L PS组。结论 :L PS诱导 PAM的 NFκB活化 ,导致 TNFα基因表达增强 ;白介素 10和外源性 NO可抑制 NFκB活化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急性 肺泡巨噬细胞 因子-кb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0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活性在大鼠脑水肿的变化及热休克反应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毛定安 杨于嘉 +3 位作者 俞燕 虞佩兰 陶永光 黄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 在百日咳菌液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中的活性变化及热休克反应对其影响。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S) ,②感染性脑水肿组(PB),③热休克处理组(HS+ PB)。取左大脑半...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 在百日咳菌液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中的活性变化及热休克反应对其影响。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S) ,②感染性脑水肿组(PB),③热休克处理组(HS+ PB)。取左大脑半球全层脑组织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干脑组织钠、钾离子含量;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核内NF-κBDNA- 蛋白结合物活性的变化并做密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 HS+ PB各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PB组( P<0 .01),HS+ PB 各组Na+ 含量明显低于PB组(P< 0.01 或P< 0.05) ,K+ 含量除24 h 之外,均明显高于PB组( P<0 .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 h 感染性脑水肿组NF-κB活性开始增加,并逐渐增高,以24 h 为最明显。热休克处理组各时相NF- κB 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低。结论 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时NF- κB活性增加,热休克反应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脑水肿 NF-кb 热休克反应 大鼠 因子-кb 活性 HS 电泳 DNA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