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社交网络中社会化标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1
作者 杜炤 赵灿 付小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235-3238,3261,共5页
为使校园社交网络能够准确、灵活、高效地处理大量各种类型的标签信息,研究并实现了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社会化标签系统。提出了使用五元组表示的、包含资源标签和实体标签的标签标注模型,完成了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社会化标签系统的总体... 为使校园社交网络能够准确、灵活、高效地处理大量各种类型的标签信息,研究并实现了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社会化标签系统。提出了使用五元组表示的、包含资源标签和实体标签的标签标注模型,完成了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社会化标签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设计了由标注对象所有者、标签标注者、校园社交网络中的关系网络与隐私设置以及标签的使用方式决定的标签标注权限与使用权限,建立了针对不同标记对象的特点使用不同标签推荐算法的标签推荐策略,最后讨论了以标签云为主的标签展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社交网络 社会化标签系统 民俗分类法 元数据 语义网络 群体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园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宗州 韩彤彤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13,29,共4页
继E-Mail、BBS、QQ、BLOG之后,互联网络兴起了基于真实人际关系的社会交往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热潮。校园社交网络是社交网络应用的拓展,以大学生为对象,其透明、真实、开放等特征弱化了以往互联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和匿名... 继E-Mail、BBS、QQ、BLOG之后,互联网络兴起了基于真实人际关系的社会交往网络(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热潮。校园社交网络是社交网络应用的拓展,以大学生为对象,其透明、真实、开放等特征弱化了以往互联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大大刺激了当代大学生的尝试心理与交流需求。作者探讨了校园社交网络中大学生群体人际交往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校园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校园社交网络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校园社交网络平台 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3
作者 廖茂吉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新形势下,加强校园社交网络平台建设,是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迫切需要。校园社交网络平台的建立,虽然增强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但其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 新形势下,加强校园社交网络平台建设,是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迫切需要。校园社交网络平台的建立,虽然增强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行性,但其在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社交网络平台,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平台互动,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二是上下互动,实现网络宣传与现实教育"无缝对接";三是双向互动,实现宣传思想工作的目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宣传思想工作 校园社交网络平台 积极影响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在国家开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建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27-127,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出台多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强调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领域工作相融合。在新形势下,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出台多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强调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领域工作相融合。在新形势下,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学 校园社交网络 相融合 网络时代 社会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script的校园社交网络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5
作者 刘国东 李文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过刊)》 2014年第4X期2689-2692,共4页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社交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文分析了设计校园社交网络的必要性,描述了校园社交网络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从Ajax开发技术、JSON数据格式、自动补全技术、CSS hack技术、提高浏览器加载速度等方面,论述了开发该系统的...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社交网络得到了迅猛发展。该文分析了设计校园社交网络的必要性,描述了校园社交网络系统的主要功能,并从Ajax开发技术、JSON数据格式、自动补全技术、CSS hack技术、提高浏览器加载速度等方面,论述了开发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同时介绍了该系统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VASCRIPT 校园社交网络系统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校园信息系统架构 被引量:3
6
作者 仲玮 刘敏 +1 位作者 范轶 代成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3期51-54,共4页
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建设知识开放的共享环境已成为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社交网络的概念和核心特征,提出了一个以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校园信息系统架构,并分析了实现该平台的一些关键技术.
关键词 校园社交网络 授权与访问控制 信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园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瑜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8年第10期85-89,共5页
校园社交网络架构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成为互联网环境下联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新纽带,发挥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阵地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交网络... 校园社交网络架构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成为互联网环境下联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新纽带,发挥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新阵地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校园社交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原文传递
校园社交网络传播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特点——推荐《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青燕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大学生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张瑜 时代发展趋势 人际交往 校园社交网络 策略与方法
原文传递
论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三重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瑜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作为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三重内在的机制,表现为校园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具有相对优越性的信息媒介,促进大学... 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作为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三重内在的机制,表现为校园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具有相对优越性的信息媒介,促进大学生群体交往的内聚力,承载校园文化在互联网上积聚而成的认同空间。在当前社交网络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内在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园社交网络 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研究——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然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136,共1页
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并逐渐上升至思维方式,比如创新意识、平等观念、参与意识等。但与此同时,校园社交网络也增加了大学生受不良信息侵蚀的风险。在这样的局面下,大学生思想... 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生活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并逐渐上升至思维方式,比如创新意识、平等观念、参与意识等。但与此同时,校园社交网络也增加了大学生受不良信息侵蚀的风险。在这样的局面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作出调整与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一书可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生活方式 校园社交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创新意识 交往方式 平等观念
原文传递
基于JFinal的社交网络研究
11
作者 宋铁亮 佟玉军 何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16期164-165,共2页
社交网络不只是提供娱乐平台,还应该更为实际地贴近日常学习和生活,而当前的社交网络面向的是广大社会群体,并未专注于社交活动。为此,论文构建了一款基于JFinal的社交网络,为学习、生活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 校园社交网络 JFinal框架 JS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