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吸附剂改性栗蓬的制备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刘欣 孙昊雪 +1 位作者 宋子琪 吴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 以农林废弃物栗蓬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改性剂,制备了对Cr(Ⅵ)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生物吸附材料。以吸附率为优化目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温度80℃、过氧化氢浓度10.0%、盐酸浓度0.01 mol·L^(-1)、时间0.5 h。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栗蓬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条件,在改性栗蓬投加量0.8 g、Cr(Ⅵ)初始浓度20 mg·L^(-1)、吸附时间60 min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率为61.8%。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到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栗蓬对Cr(Ⅵ)的吸附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蓬 过氧化氢 改性 生物吸附剂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树上板栗栗蓬目标检测方法
2
作者 李志臣 凌秀军 +1 位作者 李鸿秋 罗卫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9-214,共6页
板栗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伤人,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采摘板栗栗蓬既高效又安全、为了快速识别和准确定位自然环境下板栗栗蓬目标,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YOLOvc栗蓬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在网络YOLOv3层前端添加融合通道... 板栗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易伤人,基于机器视觉的无人机采摘板栗栗蓬既高效又安全、为了快速识别和准确定位自然环境下板栗栗蓬目标,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网络结构的YOLOvc栗蓬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在网络YOLOv3层前端添加融合通道注意力与空间注意力机制的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提高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小栗蓬目标特征提取能力。在YOLOv3原有损失函数基础上添加焦点损失函数,提高对栗蓬遮挡等难分样本的检测识别能力。试验结果表明,YOLOvc算法能够有效检测板栗栗蓬,其查准率和平均精度分别达到89.35%、89.37%。消融试验对比结果显示,改进YOLOv3卷积神经网络对板栗树上栗蓬的检测识别精度比YOLOv3提高2.21%。研究结果表明,对YOLOv3添加注意力机制和焦点损失函数的深度学习算法YOLOvc可有效实现板栗树上栗蓬检测定位,为无人机采收板栗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栗蓬 YOLOv3 目标检测 CBAM 焦点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自然环境下板栗栗蓬检测方法
3
作者 李志臣 罗卫平 +1 位作者 凌秀军 李鸿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1-258,共8页
针对人工敲打式收获板栗带来高成本和安全风险问题,研究无人机板栗采摘方法至关重要。为达到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迅速且精确地识别板栗栗蓬目标,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改进卷积网络模型板栗栗蓬检测方法。对YOLOv8主干网络的C2f模块添加CBA... 针对人工敲打式收获板栗带来高成本和安全风险问题,研究无人机板栗采摘方法至关重要。为达到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迅速且精确地识别板栗栗蓬目标,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改进卷积网络模型板栗栗蓬检测方法。对YOLOv8主干网络的C2f模块添加CBAM注意力机制,增强卷积网络模型对板栗栗蓬特征提取能力。在YOLOv8的头部增加一个微小栗蓬目标检测头,与YOLOv8原有的3个检测头共同组成检测模块,使网络模型更好地捕捉小板栗栗蓬目标特征。经自建数据集上的训练和验证试验,改进后卷积网络YOLOv8-Vcj板栗栗蓬检测精确率比YOLOv8高1.3%,mAP@0.5和mAP@0.5∶0.95值比YOLOv8分别提高4.6%和3.4%。改进卷积网络板栗栗蓬检测误差主要来自光照条件和图像中板栗栗蓬目标的密集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融合CBAM注意力机制和增加微小目标检测头的改进卷积神经网络YOLOv8-Vcj能够有效实现树上板栗栗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栗蓬 YOLOv8 目标检测 CBAM 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蓬抗菌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与联合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淑萍 王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正交试验优化栗蓬抗菌成分的提取工艺,进一步对提取液进行分级醇沉及去除蛋白操作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对所提抗菌成分进行定性及联合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最优... 正交试验优化栗蓬抗菌成分的提取工艺,进一步对提取液进行分级醇沉及去除蛋白操作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对所提抗菌成分进行定性及联合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一次的提取率可达88.2%。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的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1 m L/min,柱温30℃可较好地测定栗蓬中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槲皮素的含量。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9%、96.0%和97.1%,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分别为2.36%、0.77%和4.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蓬 抗菌成分 提取 联合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栗蓬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及吸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淑萍 王蕾 《中国食品添加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5-120,共6页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安全、生物活性高的食品、药品添加剂,已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实验选取AB-8大孔吸附树脂作为栗蓬总黄酮纯化的吸附剂,改进并优化了纯化条件:60℃时在pH=1的条件下震荡吸附5h,通过酸水解断裂黄酮糖苷的苷键... 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安全、生物活性高的食品、药品添加剂,已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实验选取AB-8大孔吸附树脂作为栗蓬总黄酮纯化的吸附剂,改进并优化了纯化条件:60℃时在pH=1的条件下震荡吸附5h,通过酸水解断裂黄酮糖苷的苷键,同时达到对黄酮苷元的吸附作用;以动态吸附、解析,合并高浓度的解析液,制备得到纯度为67.52%的栗蓬总黄酮,以红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鉴定。采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了20~60℃栗蓬总黄酮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AB-8树脂对栗蓬总黄酮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根据热力学参数得知吸附为吸热过程,是可自发进行的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AB-8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栗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栗蓬栽培香菇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坤宇 《河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3-76,共4页
论述了河北省的栗蓬资源及其营养。
关键词 栗蓬 栽培 香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山早丰板栗花和栗蓬中总黄酮抑菌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凤春 孙海涛 《河北果树》 2021年第3期13-14,共2页
本研究测定了燕山早丰的板栗花和栗蓬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燕山早丰的栗花和栗蓬中总黄酮对7种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板栗花和栗蓬可作为... 本研究测定了燕山早丰的板栗花和栗蓬中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肺炎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燕山早丰的栗花和栗蓬中总黄酮对7种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板栗花和栗蓬可作为药用材料,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花 栗蓬 总黄酮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历 被引量:2
8
作者 董春林 徐艳梅 陈卫东 《河北果树》 2007年第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木橑尺蠖 栗实象 桃蛀螟 栗蛀花麦蛾 栗大蚜 栗蓬 叶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燕山早丰’与‘燕晶’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宁伟 王璐 +5 位作者 张智勇 张树航 张卿 王广鹏 秦岭 曹庆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85,共11页
【目的】研究板栗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和杂交后代的遗传差异,提高板栗良种繁育效率。【方法】以‘燕山早丰’ב燕晶’为亲本杂交产生259个F1个体为试验材料,对2016年和2017年板栗坚果性状、栗蓬性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 【目的】研究板栗杂交后代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和杂交后代的遗传差异,提高板栗良种繁育效率。【方法】以‘燕山早丰’ב燕晶’为亲本杂交产生259个F1个体为试验材料,对2016年和2017年板栗坚果性状、栗蓬性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13个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遗传倾向研究。【结果】坚果相关性状的研究表明:2016年和2017年的单粒质量、坚果厚、坚果高和坚果宽等性状呈正态分布趋势,且后代平均值均大于亲中值,说明存在加性效应。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单粒重性状变异系数在18.50%~20.19%,后代广泛分离,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有可能选育出单粒重较大的板栗品种。坚果宽、坚果厚和坚果高等性状变异系数均小于20%,遗传传递力在98.54%~106.55%之间,说明坚果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小。通过栗蓬相关性状的研究表明: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栗蓬总重性状平均值高于亲中值,正反交变异系数均大于20%,遗传传递力在112.00%~117.44%之间,能够稳定遗传,受环境影响较小。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栗蓬宽性状的超高亲率分别达到37.50%和23.96%,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2.50%和113.93%。2016年刺束长短正反交后代和2017年正交后代平均值小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90.25%、90.83%和93.66%,2016年超低亲率分别为27.08%和18.90%,刺束长短性状趋于变短。通过果实品质相关的研究表明:连续两年正反交后代淀粉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范围为7.82%~17.66%,支链淀粉含量的遗传传递力在101.11%~108.22%之间,2016年正反交后代超高亲率分别为34.38%和30.09%,均高于2017年,趋于支链淀粉含量增多。相比于2017年,2016年正反交后代可溶性糖含量遗传传递力较低,分别为64.10%和59.94%,说明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结论】通过对坚果相关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遗传倾向和分离特点的研究得出,坚果相关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果实品质性状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该研究为今后板栗杂交育种后代的筛选和目标性状的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遗传倾向 坚果 栗蓬 淀粉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板栗病虫防治历
10
作者 刘祥林 崔红莉 《农技服务》 2003年第12期28-29,共2页
(一)休眠期(11月~次年3月) 防治对象:栗大蚜、红蜘蛛、栗花麦蛾、透翅蛾等害虫的卵、蛹及枝干病害.
关键词 无公害板栗 病虫害防治历 休眠期 萌芽期 展叶期 开花期 栗蓬发育期 栗蓬迅速膨大期 成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无公害高效栽培工作历
11
作者 张艳丽 《河北果树》 2012年第4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板栗 栗属 栗蓬 展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秋季修剪促生混合芽技术要点
12
作者 马宏 逯凤学 《河北果树》 2017年第6期55-55,共1页
秋季修剪时间,河北北部一般掌握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最佳时期是在立秋前后的5~10 d。板栗幼树枝条旺长,秋梢不停止生长,进行秋季短截和拉枝可促进生混合芽形成,下年抽生结果枝能达到80%以上。对幼树秋梢不停长的在饱满芽处短截。对秋季... 秋季修剪时间,河北北部一般掌握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最佳时期是在立秋前后的5~10 d。板栗幼树枝条旺长,秋梢不停止生长,进行秋季短截和拉枝可促进生混合芽形成,下年抽生结果枝能达到80%以上。对幼树秋梢不停长的在饱满芽处短截。对秋季生长二次花及二次果的枝进行短截,应在二次花果的下部饱满芽处短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芽 板栗 饱满芽 修剪时间 河北北部 栗蓬 秋梢 拉枝 结果枝 树枝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13
作者 薛金坡 《河南农业》 2007年第7期21-21,共1页
一、深耕改土,熟化土壤每年秋季以定植穴外缘为界,向外开环状沟,打通隔离层,深60~80厘米,宽50~60厘米,结合施基肥。挖时表土与生土分放,回填时将表土与有机肥混和填入底层,生土盖在表层,每年中耕3次。
关键词 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丘陵地区 栗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