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柴胡口服液抗抑郁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红卫 陈凌 焦海胜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柴胡口服液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等方法观察复方柴胡口服液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中,复方柴胡口服液低剂量(生药4g/kg)能明显缩短两种“行为绝望”模型小...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柴胡口服液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等方法观察复方柴胡口服液的抗抑郁作用。结果: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中,复方柴胡口服液低剂量(生药4g/kg)能明显缩短两种“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中剂量(生药12g/kg)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结论:复方柴胡口服液对“行为绝望”动物模型有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 复方柴胡口服液 悬尾试验 强迫游泳 柴胡口服液 抗抑郁作用 复方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步研究 小鼠悬尾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被引量:9
2
作者 闫建伟 倪天军 +1 位作者 董丽 耿明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4~32μg·ml^-1的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55C+0.00539(r=0.99972)... 目的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4~32μg·ml^-1的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55C+0.00539(r=0.99972)。加标回收率为102.0%(n=5,RSD=1.35%),柴胡口服液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339mg·ml^-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总黄酮 含量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1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秀珍 李洁 +2 位作者 林先毅 杨志旭 陈淑敏 《中国中医急症》 2002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观察柴胡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42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柴胡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退热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4h后退热作用比较,治疗组优... 目的观察柴胡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42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柴胡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柴胡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退热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4h后退热作用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胡口服液是柴胡注射液的更新换代产品,通过剂型改革充分保留了药物有效成分,服用剂量小而方便,疗效快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发热 柴胡口服液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柴胡口服液制备工艺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红卫 焦海胜 +1 位作者 李平 蒋军刚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筛选复方柴胡口服液中橙皮苷的水煎煮提取工艺,比较乙醇沉淀和壳聚糖澄清剂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以青皮中有效成分橙皮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筛选复方柴胡口服液中橙皮苷的水煎煮提取工艺,比较乙醇沉淀和壳聚糖澄清剂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3个因素,以青皮中有效成分橙皮苷作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煎煮次数对橙皮苷的含量有显著性影响,溶媒用量对橙皮苷的提取有较大的影响;壳聚糖吸附澄清法与醇沉法均能使药液澄清。结论水提最佳工艺确定为加水18倍量,每次1.5 h,煎煮3次;壳聚糖澄清剂可以替代乙醇沉淀;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胡口服液 橙皮苷 正交试验 乙醇沉淀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军 姜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进一步完善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建立该制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柴胡皂苷经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后,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磷酸法显色,于545 nm波长处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皂苷a在18.7~6... 目的进一步完善柴胡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建立该制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中的柴胡皂苷经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后,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采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磷酸法显色,于545 nm波长处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柴胡皂苷a在18.7~66.4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6%,RSD=1.1%。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可作为柴胡口服液中皂苷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柴胡总皂苷 大孔吸附树脂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洪卫兵 徐庆辉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846-847,共2页
目的 建立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色谱柱:Welchrom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43:57),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结... 目的 建立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色谱柱:Welchrom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43:57),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柴胡皂苷a线性范围为1.962~11.772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99.66%,RSD为0.10%;柴胡皂苷d线性范围为2.772~16.632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68%,RSD为0.28%.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专属性强,能有效的控制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柴胡皂苷a、d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薄层鉴别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红卫 焦海胜 +1 位作者 高莉 许建寅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9期1706-1707,共2页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氯仿-甲醇-水(65:30:10,10℃... 目的:建立复方柴胡口服液(柴胡,黄芪,酸枣仁,香附,甘草等)的薄层鉴别。方法:通过薄层色谱鉴别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结果: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95%乙醇-水(18:2:1)为展开剂进行柴胡的鉴别研究,以氯仿-甲醇-水(65:30:10,10℃静置过夜取下层溶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的鉴别研究,以水饱和正丁醇为展开剂进行酸枣仁的鉴别研究。薄层色谱均能明显地检出制剂中的柴胡、黄芪、酸枣仁,定性鉴别斑点圆整,分离度好,易于区别。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复方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柴胡口服液 薄层色谱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手足口病50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牛东方 杨美霞 《河南中医》 2011年第9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观察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应用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2例... 目的:观察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应用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治愈32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有并发症2例,有效率为84.0%;治疗组50例中,治愈4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无并发症,有效率为9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柴胡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柴胡口服液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正己醛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樊磊磊 刘乃强 张培毅 《中医研究》 2015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建立柴胡口服液中正己醛的顶空气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5℃,保持2min;以每分钟3℃升温至70℃,保持4min;以每分钟10℃升温至210℃,保持3min... 目的:建立柴胡口服液中正己醛的顶空气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B.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5℃,保持2min;以每分钟3℃升温至70℃,保持4min;以每分钟10℃升温至210℃,保持3min;以每分钟20℃升温至260oC,保持3min。载气为氦气,流速1.2mL/min;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85℃,平衡时间12min,进样体积1mL;FID检测器温度260℃。结果:正己醛在0.52—33.35m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5%(n=6),RSD值为3.87%。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柴胡口服液中正己醛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药效学 正己醛 顶空气相色谱 含量测定 药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10
作者 郝征 李雅玲 《天津药学》 2001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 :观察柴胡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患者按照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70例和对照组 70例 ,治疗组采用柴胡口服液治疗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B片治疗 ,比较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短效总有效率 92 .9% ,长效总有效... 目的 :观察柴胡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40例患者按照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70例和对照组 70例 ,治疗组采用柴胡口服液治疗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B片治疗 ,比较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短效总有效率 92 .9% ,长效总有效率 78.1% ;对照组短期总有效率 5 7.1% ,长效总有效率 3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治疗 柴胡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及柴胡皂苷b2的含量检测分析
11
作者 何红晖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 根据柴胡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及柴胡皂苷b2的含量,提供评价质量的方法。方法 根据HPLC方法对5批柴胡口服液进行测定,并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柴胡口服液标准指纹图谱,并测定每批制剂柴胡皂苷b2的含量以及制剂的... 目的 根据柴胡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及柴胡皂苷b2的含量,提供评价质量的方法。方法 根据HPLC方法对5批柴胡口服液进行测定,并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柴胡口服液标准指纹图谱,并测定每批制剂柴胡皂苷b2的含量以及制剂的相似度。结果 5批柴胡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5个峰,相似度〉0.945,柴胡皂苷b2在0.0395~0.7935μg显示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柴胡口服液制剂与标准指纹图谱对比评价质,操作方便,可有效用于评价柴胡口服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HPLC指纹图谱 柴胡皂苷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抑制NF-κB-NLRP3通路缓解慢性热应激诱导的肉鸡肺脏炎性损伤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逸雷 丁康宁 +6 位作者 侯晓礁 秦俊杰 李伟豪 谢智江 刘玉清 何永明 唐陆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3,共6页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作用下5 d和10 d热应激肉鸡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肉鸡肺脏中炎症相关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并观察肺脏病理切片。发现慢性热应激5 d与10 d显著提高...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作用下5 d和10 d热应激肉鸡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肉鸡肺脏中炎症相关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并观察肺脏病理切片。发现慢性热应激5 d与10 d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和IL-6、TNF-α的含量,肉鸡出现肺泡结构损伤、充血等病理变化,而柴胡口服液能明显降低第5天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的含量,降低第10天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并能显著下调肺组织炎性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说明慢性热应激可诱导肉鸡肺脏炎性损伤,柴胡口服液可通过下调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蛋白表达,从而缓解热应激诱导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慢性热应激 肉鸡 肺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时雨 王浴铭 +6 位作者 蒋自强 王慧敏 朱凤云 仝允梅 李松武 崔晓峰 吴爱华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18,共2页
观察组100例,体温在38℃以下者,柴胡口服液每服10ml,日3次,超过38℃者,剂量加倍,均饭前服,儿童患者剂量相应减半;对照组30例,体温在38℃以下者,每次肌注柴胡注射液2ml,日2次,超过38℃者剂量加倍,儿童则酌减。用药后每隔1小时测体温一次... 观察组100例,体温在38℃以下者,柴胡口服液每服10ml,日3次,超过38℃者,剂量加倍,均饭前服,儿童患者剂量相应减半;对照组30例,体温在38℃以下者,每次肌注柴胡注射液2ml,日2次,超过38℃者剂量加倍,儿童则酌减。用药后每隔1小时测体温一次,开始退热后,每隔4小时观测一次,连续3天。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3.33%(P<0.05),表明以柴胡口服液治疗外感发热,疗效优于柴胡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病 柴胡口服液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低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国财 韩雪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低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低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50~100 mg/kg,分早晚两次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低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低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50~100 mg/kg,分早晚两次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柴胡口服液(10 mL,po,每天3~4次)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低热的疗效理想,可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抗菌药治疗 小儿低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疮72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苗根 张妙贤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治疗 复发性口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巴韦林小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淑君 周丽娅 李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4期76-76,共1页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小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普通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观察组30例,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针静滴,同时口服小柴胡口服液;对照组静...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小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普通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观察组30例,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针静滴,同时口服小柴胡口服液;对照组静滴利巴韦林针。两组同时给予维生素C针、口腔护理及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患儿热退时间、口腔溃疡及皮疹、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口服小柴胡口服液,可尽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利巴韦林 柴胡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的制备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明华 谷世平 +2 位作者 刘旭 袁晓明 刘玉琴 《中国药业》 CAS 2000年第9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中药制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含量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森铭 《中国药师》 CAS 2013年第5期705-707,共3页
目的:改进HPLC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urospher STAR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80:20);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柴胡皂苷a线性... 目的:改进HPLC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urospher STAR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磷酸(80:20);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柴胡皂苷a线性范围为0.041 92~2.096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08%,RSD为0.40%;柴胡皂苷d线性范围为0.032 18~1.609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98.27%,RSD为0.55%。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适用于市售柴胡口服液中柴胡皂苷a、d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柴胡皂苷a、d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吸收度检验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桂华 张新琴 《中国药事》 CAS 2004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检验方法 治疗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改善成年BTBR自闭症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及短期记忆缺陷
20
作者 陈梅 李达兵 +3 位作者 李江辉 姜鑫 范晓棠 廖慧玲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4-881,共8页
目的研究柴胡口服液(ChaiHu oral liquid,CHOL)对BTBR自闭症模型小鼠(BTBR T^(+)Itpr3^(tf)/J)海马齿回神经发生及短期记忆缺陷的影响。方法7~8周龄成年雄性健康C57BL/6J(C57)[体质量(24.72±1.35)g]与BTBR小鼠[体质量(27.7±1.... 目的研究柴胡口服液(ChaiHu oral liquid,CHOL)对BTBR自闭症模型小鼠(BTBR T^(+)Itpr3^(tf)/J)海马齿回神经发生及短期记忆缺陷的影响。方法7~8周龄成年雄性健康C57BL/6J(C57)[体质量(24.72±1.35)g]与BTBR小鼠[体质量(27.7±1.42)g]随机分为4组(n=4):C57对照组、C57药物处理组、BTBR对照组、BTBR药物处理组。C57和BTBR药物处理组小鼠予以柴胡口服液(10μL/g)灌胃,1次/d,共7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小鼠每日体质量变化,最后一次给药后,于次日开始进行理毛、埋珠、新物体识别和开场实验,共计4 d。最后收取脑组织样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齿回内NeuN、DCX、SOX2/GFAP的表达。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与C57对照组比较,BTBR对照组小鼠在新物体识别实验中表现出对旧物体更明显的偏好(P<0.01),而BTBR药物处理后新物体识别指数得到提升(P<0.05);与C57对照组比较,BTBR对照组小鼠理毛、埋珠实验检测的重复刻板行为、开场实验检测的运动距离及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而BTBR药物处理组小鼠重复刻板行为、运动距离和体质量较之BTBR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与C57对照组比较,C57药物处理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重复刻板行为、运动能力、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C57对照组比较,BTBR对照组小鼠海马齿回内NeuN、DCX标记的成熟神经元和新生神经元的数量,以及SOX/GFAP标记的神经祖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而BTBR药物处理组相比BTBR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C57对照组与C57药物处理组小鼠海马齿回内NeuN、DCX及SOX2/GFAP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口服液治疗促进成年BTBR小鼠海马齿回神经祖细胞、新生神经元及成熟神经元的产生,能够改善小鼠短期学习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自闭症 神经发生 海马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