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柳木粉基高效吸附材料对煤矿废水中Fe(Ⅱ)和Mn(Ⅱ)作用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刚 栾国梁 +3 位作者 李帅龙 陈冠双 吕颖慧 孙慧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70-1582,共13页
针对煤矿酸性废水中含有较高质量浓度铁离子和锰离子的问题,以沙柳木粉为主要原料,遵循农林废弃物提取再利用原则,经过NaOH、Na2SO3等溶液处理后获得脱木素木粉(DWF),通过微波辅助-原位合成的手段,制备了一种针对煤矿废水中Fe(Ⅱ)和Mn(... 针对煤矿酸性废水中含有较高质量浓度铁离子和锰离子的问题,以沙柳木粉为主要原料,遵循农林废弃物提取再利用原则,经过NaOH、Na2SO3等溶液处理后获得脱木素木粉(DWF),通过微波辅助-原位合成的手段,制备了一种针对煤矿废水中Fe(Ⅱ)和Mn(Ⅱ)的吸附剂(AA-DWFPAM)。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红外热重联用(TG-FTIR)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反应机理、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AA-DWF-PAM的最佳吸附条件、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研究了AA-DWF-PAM对Fe(Ⅱ)和Mn(Ⅱ)的吸附特性和吸附机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A-DWF-PAM整体存在较多孔洞并呈现网状结构,且比表面积(BET)为150.83 m^(2)/g,说明改性后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为Fe(Ⅱ)和Mn(Ⅱ)吸附提供较多位点和空间;此外,AA-DWF-PAM热解气态产物主要有H_(2)O、CO_(2)以及少量CO,裂解温度较高,其结构稳定性较强。吸附特性实验研究表明:AA-DWF-PAM用量为4 g/L、溶液pH=4、吸附时间达到200 min,以及Fe(Ⅱ)、Mn(Ⅱ)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和80 mg/L时,为AA-DWFPAM的最佳吸附条件;经过计算得知,AA-DWF-PAM更接近于伪二级动力学假设,吸附主要控制过程为化学过程,且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方程的单层分子吸附,Fe(Ⅱ)和Mn(Ⅱ)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2.29 mg/g和123.65 mg/g;通过Materials Studio对吸附过程进行分子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得知,吸附过程中—NH_(2)、—COOH以及—OH官能团起到静电吸附作用。因此,合理利用农林废弃物,为煤矿酸性废水治理提供了新途径,开发的AA-DWF-PAM吸附剂,能够有效处理煤矿酸性废水中的铁锰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柳木 酸性废水 吸附剂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改性沙柳木粉膜吸附Cd^(2+)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周丽娟 刘小凯 +4 位作者 赵白云 贺豪 赵轩 王晨旭 王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1-1348,共8页
沙柳木粉(SPP)经醚化反应制备成羧甲基沙柳木粉(CMS)。将CMS溶解到1-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JCI)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采用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剂,制备羧甲基沙柳木粉膜(CMSM)。探究在不同吸附条件下CMSM对Cd^(2+)的吸附性能。采用... 沙柳木粉(SPP)经醚化反应制备成羧甲基沙柳木粉(CMS)。将CMS溶解到1-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JCI)和二甲基亚砜(DMSO)中,采用聚乙烯醇(PVA)为成膜剂,制备羧甲基沙柳木粉膜(CMSM)。探究在不同吸附条件下CMSM对Cd^(2+)的吸附性能。采用FTIR、SEM、XRD和XPS对CMSM进行表征。吸附结果表明:Cd^(2+)初始浓度为800mg·L^(-1),pH值为5,吸附时间105min,吸附温度35℃时,CMSM对Cd^(2+)的吸附效果最佳。表征结果表明:0-H、-COOH、-C-O-C-、-CH_(2)、-NH_(2),基团参与吸附Cd^(2+)的反应。CMSM表面比较疏松,有孔隙,成狭缝型。CMSM晶体内部变得蓬松,Cd^(2+)更容易被CMSM吸附。CMSM对Cd^(2+)的吸附属于多分子层吸附,同时存在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且以化学吸附为主,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与其吸附过程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 羧甲基改性 吸附 C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行为及其性信息素滴度的动态节律(英文) 被引量:14
3
作者 荆小院 张金桐 +4 位作者 骆有庆 柳培华 宗世祥 刘金龙 杨美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7-313,共7页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在进入暗期后的6 h内,对其求偶行为和交配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调查该虫求偶和交配的活动规律。通过触角电位技术(EAG)和毛细管气相色谱(GC)对性腺体...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在进入暗期后的6 h内,对其求偶行为和交配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调查该虫求偶和交配的活动规律。通过触角电位技术(EAG)和毛细管气相色谱(GC)对性腺体内信息素的滴度进行了分析,以揭示性信息素产生的昼夜节律和雌虫日龄对性信息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虫在暗期0.5 ~1 h内即开始有求偶行为,最大求偶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的第2晚。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暗期的1 ~2 h内。在各日龄的成虫中, 1日龄成虫的交配百分率最高。交配平均时间为24.16±2.64 min,随着日龄的增加,交配时间前移。在实验中,未观察到5 ~6日龄成虫的交配行为。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的体内合成早于求偶行为1 ~2 h,并在暗期的前2 h内达到峰值。性信息素的滴度随着雌虫日龄的增减而减少,最高值为当日羽化雌虫的腺体提取物。林间诱蛾实验中,处女雌蛾和性腺体提取物对雄蛾均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本研究表明,在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滴度和性活动之间具有同步关系,同时为进一步利用长距离性信息素防治该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蠹蛾 沙柳 性行为 性信息素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诱剂的化学合成与林间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荆小院 张金桐 +3 位作者 骆有庆 宗世祥 柳培华 贾俊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7-92,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发现沙柳木蠹蛾雌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存在顺-7-十四碳烯醇(Z7-14:OH)、顺-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5-14:Ac)、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7-14:Ac)和顺-9-十六碳烯醇乙酸酯(Z9-16:Ac)4种成分。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相应的化合物... 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发现沙柳木蠹蛾雌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存在顺-7-十四碳烯醇(Z7-14:OH)、顺-5-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5-14:Ac)、顺-7-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7-14:Ac)和顺-9-十六碳烯醇乙酸酯(Z9-16:Ac)4种成分。通过化学合成获得相应的化合物,对这些标准品进行室内触角电位测定和林间生物测定,评价其对沙柳木蠹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Z7-14:Ac和Z5-14:Ac按一定比例复配后有明显的引诱活性,在此二者的复配物中加入少量Z7-14:OH,诱蛾量稍有增加;将Z7-14:Ac,Z5-14:Ac和Z7-14:OH以10∶8∶1的比例配制成总含量为760μg的诱芯,与三角形诱捕器结合可用于对沙柳木蠹蛾进行诱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蠹蛾 性诱剂 化学合成 生物活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北段柳木高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公王斌 施炜 +3 位作者 陈虹 邱士东 尹艳广 赵燚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4-1014,共11页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断裂系最外缘断裂带,自南向北由固原断裂、罗山东麓断裂、牛首山断裂及三关口断裂组成。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及探槽揭露等方法对牛首山断裂北段柳木高断裂第四纪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断裂系最外缘断裂带,自南向北由固原断裂、罗山东麓断裂、牛首山断裂及三关口断裂组成。通过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及探槽揭露等方法对牛首山断裂北段柳木高断裂第四纪几何学、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断层截切地层关系及年代学测试,限定了该断裂第四纪演化过程及全新世的地震事件。研究结果表明,柳木高断裂上新世至晚更新世自南西向北东逆冲,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左行走滑逆冲,表现为正花状构造,而全新世则发生了正倾滑运动。全新世期间,1690±30 yr BP(公元320—415)之后发生了一次古地震事件,推测柳木高断裂可能是公元876年青铜峡南6.5级地震的发震断裂。柳木高断裂第四纪早期活动特征与固原断裂、罗山东麓断裂及牛首山断裂一致,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持续扩展引起的,而全新世的正倾滑运动可能与银川地堑的伸展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行压扭性运动 正倾滑运动 第四纪 柳木高断裂 青藏高原东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荆小院 刘红霞 +1 位作者 刘金龙 张金桐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根据性信息素主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确定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的分布部位。同时对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和雄蛾触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分泌腺体主要分布于雌蛾腹末第8~9节的节间膜上,表面密集分布着大量的刺状锥形突出体;雄蛾触角中分布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最多。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受器的分布明显比雌蛾触角上的数量多且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蠹蛾 性信息素通讯系统 性信息素分泌腺体 触角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牛形坝-柳木坑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铋矿物类型及指示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鲁麟 梁婷 +3 位作者 陈郑辉 王登红 赵正 陈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0-574,共15页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 江西银坑矿田的牛形坝-柳木坑矿床是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根据野外调研、系统矿相学研究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铋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中是一种重要的伴生矿化金属元素,呈独立矿物或呈微细矿物包体分布在早期硫化物内部或边缘。铋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块硫铋银矿、硫铋银矿、板硫铋铜铅矿、针硫铋铅矿、硫铜铋矿、库辉铋铜铅矿、辉碲铋矿等。与同一矿集区石英脉型盘古山钨铋矿床相比,两矿床铋矿物种类均出现Pb-Ag-Bi-S、Te-Bi-S元素组合,赋存形式和含量有所不同,Cu-Pb-Bi-S元素组合仅在牛形坝-柳木坑矿床出现。矿床属于Au-Bi-(低Te)-S体系,铋盐矿物形成于中低温、中高密度、低盐度的成矿环境。从岩浆中分馏出来的成矿流体发生减压沸腾迫使大量蒸汽相逸散,硫逸度增加,铋主要以硫络合物形式运移,随着黄铁矿等硫化物沉淀,硫被大量消耗形成金矿物和碲化物(碲银矿)。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和硫逸度进一步降低导致在成矿后期沉淀出大量铋硫盐矿物。成矿过程中的Bi促进金的迁移富集。铋矿物在两矿床中的赋存特征、化学成分、形成环境以及沉淀机制等表现出差异,说明铋具有成矿选择性,起到对成矿物质示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矿物 矿物学 指示意义 牛形坝-柳木坑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 被引量:5
8
作者 荆小院 刘金龙 张金桐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613-616,690,共5页
沙柳木蠹蛾是荒漠区灌木林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可利用性信息素对其进行生物防治。对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主成分顺-7-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14:OAC)和顺-5-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5-14:OAC)进行了立体选择性合成,其中,Z7-14:OAC采用... 沙柳木蠹蛾是荒漠区灌木林的主要钻蛀性害虫之一,可利用性信息素对其进行生物防治。对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主成分顺-7-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7-14:OAC)和顺-5-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Z5-14:OAC)进行了立体选择性合成,其中,Z7-14:OAC采用炔化物反应引入炔基,经过顺式或反式还原得到相应的不饱和醇类化合物,再酯化为所需的乙酸酯;Z5-14:OAC的合成是将四氢吡喃直接开环制得溴代戊醇乙酸酯,再通过Wittig反应与正壬醛偶联成不饱和酯类化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仪(IR)和气质联用(GC-MS)确认,可用于该虫的诱杀、交配干扰和虫情测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蠹蛾 性信息素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性行为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荆小院 刘金龙 张金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240-244,共5页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部的一种钻蛀性害虫。通过对沙柳木蠹蛾羽化行为、性比和寿命的调查,对各日龄雌蛾求偶和交尾发生时间的统计分析,明确了沙柳木蠹蛾性行为的动态节律。结果...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为害沙柳(Salix psammophila)根部的一种钻蛀性害虫。通过对沙柳木蠹蛾羽化行为、性比和寿命的调查,对各日龄雌蛾求偶和交尾发生时间的统计分析,明确了沙柳木蠹蛾性行为的动态节律。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在19:00~21:00羽化最为集中;雌雄性比平均为0.66∶1;成虫平均寿命4.8±2.2d,其中雌蛾的寿命稍高于雄蛾。雌蛾在进入暗期1~2h内求偶行为明显,最大求偶百分率出现在羽化后的第二晚。1日龄成虫的交配高峰在暗周期的前2h,而2~4日龄成虫的交配高峰是在暗期的1h内;交配持续的平均时间为38.41±11.42min。随着蛾龄的增大,雌虫的求偶和交配行为发生的时间提前。沙柳木蠹蛾的性活动高峰出现在羽化后连续3个暗周期的前半段,可作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沙柳木蠹蛾最佳时段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蠹蛾 羽化 求偶 交配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幼虫危害特性及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鹏举 骆有庆 +2 位作者 姚东华 刘春亮 宗世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0期182-186,共5页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给沙柳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明确幼虫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笔者利用生物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沙柳木蠹蛾幼虫种群在沙柳上的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给沙柳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其危害,明确幼虫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笔者利用生物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沙柳木蠹蛾幼虫种群在沙柳上的危害特性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生物统计学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主要以幼虫为害沙柳根部,单丛受害沙柳中,幼虫数量达5头以上的占91.2%,且存在不同龄幼虫危害同一丛沙柳的现象;幼虫在沙柳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地下根部10-40 cm以内,占78.57%;幼虫的种群密度与沙柳根径大小和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地统计学分析表明:幼虫空间分布为聚集分布,聚集点主要在样地的东北和西南,且从这2个区域向其他方向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蠹蛾 幼虫 危害特性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木圈椅技艺及其传承创新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所玲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9,共4页
对柳木圈椅技艺及其传承创新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柳木圈椅在选材用材、工艺技术、造型艺术等方面的造物方法,提炼出柳木圈椅优秀的技艺特征。选取十多件不同地域代表性柳木圈椅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柳木圈椅的造型、材料、制作、传承... 对柳木圈椅技艺及其传承创新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柳木圈椅在选材用材、工艺技术、造型艺术等方面的造物方法,提炼出柳木圈椅优秀的技艺特征。选取十多件不同地域代表性柳木圈椅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柳木圈椅的造型、材料、制作、传承方式等在时代发展面前的不适,指出柳木圈椅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优秀技艺濒临失传的原因。从系统资料的挖掘整理、借助基地培养传承人、借助平台打造品牌等方面,提出柳木圈椅传承路径;从设计创新、材料选用与工艺的创新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创新策略,并附以设计实践案例,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圈椅 技艺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木圈椅及其制作技艺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所玲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63,共4页
本文旨在对柳木圈椅及其制作技艺进行研究。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访谈民间艺人,现场观摩柳木圈椅制作过程等,探究其制作技艺要点。得出柳木圈椅的分类及其特征,尤其对其工艺技术特征和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着重分析,梳理出柳木圈椅... 本文旨在对柳木圈椅及其制作技艺进行研究。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访谈民间艺人,现场观摩柳木圈椅制作过程等,探究其制作技艺要点。得出柳木圈椅的分类及其特征,尤其对其工艺技术特征和艺术审美特征进行了着重分析,梳理出柳木圈椅主要分布在冀鲁豫地区黄河下游流经地市,现面临产品需要革新和传承乏人等难题。得出结论:指出所用柳木选材时的具体要求,并按照柳木圈椅工艺流程,详细论述各工序加工方法及其相关具体技艺要领。通过对柳木圈椅制作技艺的挖掘和弘扬,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圈椅 工艺技术 艺术审美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柳木制浆造纸性能的研究
13
作者 葛培锦 邵志勇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采用传统的硫酸盐—蒽醌法,对五个树种的杨木和柳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木的制浆性能优于杨木,其中以J_(194)柳为最佳。
关键词 硫酸盐-蒽醌法 杨木 柳木 制浆 造纸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柳木制浆造纸
14
作者 葛培锦 邵志勇 王桂岩 《纸和造纸》 1994年第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杨木 柳木 硫酸盐-蒽醌浆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牛形坝-柳木坑银金多金属矿床银矿物与银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3
15
作者 岳秋雨 翟德高 +3 位作者 赵刚 赵青青 贺根文 刘家军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24,共14页
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位于江西银坑矿田,为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银金多金属矿床。通过野外调查与矿物组成研究,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硫盐矿物阶段(Ⅱ)、石英-碳酸... 牛形坝—柳木坑矿床位于江西银坑矿田,为赣南于都—赣县矿集区典型的银金多金属矿床。通过野外调查与矿物组成研究,将该矿床的成矿作用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硫盐矿物阶段(Ⅱ)、石英-碳酸盐阶段(Ⅲ)。银矿化主要集中于第Ⅱ成矿阶段。电子探针(EPMA)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矿石中银的赋存形式以独立银矿物、显微包体银等可见银的形式存在。独立银矿物包含银锑黝铜矿((CuAg)_(12)(SbAs)_(4)S_(13))、黝锑银矿((CuAg)_(12)(SbAs)_(4)S_(13))、硫锑铜银矿((AgCu)_(16)Sb_(2)S_(11))、辉银矿-螺状硫银矿(Ag_(2)S);显微包体银则主要为银锑黝铜矿((CuAg)_(12)(SbAs)_(4)S_(13)),均赋存于方铅矿中。本次研究发现了较独特的银锑黝铜矿-黄铜矿-方铅矿交代的出溶结构,指示成矿流体可能富含Pb-Cu-Sb-Ag。结合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成矿热液温度、氧逸度下降以及pH上升等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是导致银从成矿流体中沉淀的主要因素。此外,在该矿床中还发育有大量铋矿物,如块硫铋银矿(AgBi3S5)、硫铋银矿(AgBiS_(2))、硫铜铋矿(CuBiS_(2))。大量铋矿物的出现及其与银矿物密切共生现象指示了二者可能具有密切成因联系,本文认为铋的存在对流体中银矿化富集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形坝-柳木坑矿床 银矿物 铋矿物 银赋存形式 富集机理
原文传递
羧甲基化沙柳木粉膜吸附四环素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萌 赵白云 +1 位作者 刘泽 王丽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8-1542,共5页
以沙柳木粉(SPP)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和无水乙醇对SPP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得羧甲基化沙柳木粉(CMS),经过1-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溶解后,通过刮膜法制得羧甲基化沙柳木粉膜(CMSM)。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SPP和CMSM结构,运用... 以沙柳木粉(SPP)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氯乙酸和无水乙醇对SPP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得羧甲基化沙柳木粉(CMS),经过1-丙烯基-3-甲基咪唑氯盐溶解后,通过刮膜法制得羧甲基化沙柳木粉膜(CMSM)。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SPP和CMSM结构,运用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前后CMSM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考察吸附条件对CMSM吸附四环素(TC)性能的影响,确定CMSM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探讨CMSM的吸附机理。吸附结果显示:当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 h,pH值为6,TC溶液初始浓度为1200 mg/L时,CMSM对TC的吸附量达到最大,为340 mg/g。CMSM对TC的吸附动力学同时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满足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属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的多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化沙柳木粉膜 吸附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古曲柳木装饰在茶馆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培红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89,共2页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生活质量。茶馆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内涵和休闲功能,因此,受到现代社会中更多人的重视。茶馆室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茶馆的精神内涵,体现茶馆的文化气息。本文阐述了茶馆文化及其室内...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生活质量。茶馆具有深刻的文化历史内涵和休闲功能,因此,受到现代社会中更多人的重视。茶馆室内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茶馆的精神内涵,体现茶馆的文化气息。本文阐述了茶馆文化及其室内设计,简要概括仿古曲柳木在装饰中的应用,总结出仿古曲柳木在茶馆设计应用里的装饰效果和经济效益,这对茶馆室内设计应用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木 装饰 茶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柳木家具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于娜 丁红玉 +1 位作者 刘峰 徐治合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87,共4页
柳木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本文通过对阜南当地柳编家居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手工艺人访谈总结归纳了当前柳木产品的品类演变。从造型、色彩、功能、材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柳木家具产品的设... 柳木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生态优势。本文通过对阜南当地柳编家居企业实地走访调研、手工艺人访谈总结归纳了当前柳木产品的品类演变。从造型、色彩、功能、材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柳木家具产品的设计要素,建立了柳木产品的创新设计模型,提出了传统柳木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提升情感化体验、强化生态元素符号这三点创新策略。在此基础上,以休闲空间的家具设计为切入点,进行设计实践,为拓宽柳木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南柳编 家具设计 柳木产品 设计策略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木夹板力学性能测试和优化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欧来良 王志彬 +1 位作者 李林安 梅妍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10期580-582,共3页
目的 探讨柳木夹板的各种力学特性 ,为小夹板的现代化提供一些必要的、科学的力学参数。方法 根据夹板的不同部分为四组 ,每组随机抽取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和外侧夹板各两块 ,分别测其在加载———卸载时的桡度变化和一定载... 目的 探讨柳木夹板的各种力学特性 ,为小夹板的现代化提供一些必要的、科学的力学参数。方法 根据夹板的不同部分为四组 ,每组随机抽取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和外侧夹板各两块 ,分别测其在加载———卸载时的桡度变化和一定载荷下桡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  (1)柳木夹板在一定范围内加载和卸载时其应力———应变关系符合虎克定律。 (2 )加载卸载时其应力———应变曲线不重合 ,即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3)载荷一定的情况下 ,其弯曲桡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柳木夹板是一种粘弹性体 ,治疗骨折的模式是粘弹性固定模式 ,其机械性能不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 生物力学 骨折 柳木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姚东华 柳培华 +1 位作者 荆小院 申宏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94-195,共2页
沙柳木蠹蛾是为害沙漠生态林树种——沙柳的主要钻蛀性害虫,对其危害性状进行了阐述,并综述了沙柳木蠹蛾的生物防治方法和非生物防治方法,以为沙柳木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柳 柳木蠹蛾 综合防治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