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辊薄带连铸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的广义稳定性判据
1
作者 吴盼 胡佳琦 +5 位作者 张玉兵 宋韶杰 李勇 王慧远 袁国 刘峰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365-1379,共15页
为促进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获得均匀的等轴晶,大多数有效的理论聚焦于生长而忽略了形核的影响。为此,构建耦合细化剂异质形核和枝晶生长的理论框架,采用考虑双辊薄带连铸(VTC)凝固过程中热力学驱动力(?G)和动力学能垒(Q)的广义稳定... 为促进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获得均匀的等轴晶,大多数有效的理论聚焦于生长而忽略了形核的影响。为此,构建耦合细化剂异质形核和枝晶生长的理论框架,采用考虑双辊薄带连铸(VTC)凝固过程中热力学驱动力(?G)和动力学能垒(Q)的广义稳定性(GS)新概念,研究CET位置、晶粒半径和力学性能。细化剂的加入,尤其是Al-5Ti-1B细化剂,通过增加形核的?G和生长的GS使晶粒半径细化到19μm,柱状枝晶的厚度增大到5~6 mm,同时提高强度和塑性。遵循高?G-高GS准则,细化剂直径优化为0.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稳定性 细化剂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双辊薄带连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曙 卢锦堂 +1 位作者 王新华 车淳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9,共5页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是其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重点介绍了3种CET转变数值模拟模型——确定性模型、随机性模型和相场模型。指出了各种模型目前在该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柱状晶 等轴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低合金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二)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3-606,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分析并获得了线性电磁搅拌下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观察到凝固过程中电磁搅拌产生的枝晶碎片,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碳含量和液体平均流速...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分析并获得了线性电磁搅拌下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观察到凝固过程中电磁搅拌产生的枝晶碎片,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碳含量和液体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发现低碳情况下,锰含量提高使CET更难;高碳情况下,锰含量提高对CET几乎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低合金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一) 被引量:10
4
作者 苏志坚 陈进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1-424,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的凝固组织的影响,以及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锰低合金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间距、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锰含量对钢的凝固组织的影响,以及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锰低合金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间距、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比率和碳含量关系。研究发现,本实验范围的Mn含量的增加对等轴晶比率影响不明显,C含量的变化是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凝固过程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忠霖 姚山 +1 位作者 李婷 沙明红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研究分析了不同保温温度、冷却水温等条件对铝合金等轴晶形核率、柱状晶形核率、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位置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保温温度、升高冷却水温,会增大等轴晶区的面积;降低冷却水温、降低保温温度会增大铸件柱状晶... 研究分析了不同保温温度、冷却水温等条件对铝合金等轴晶形核率、柱状晶形核率、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位置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保温温度、升高冷却水温,会增大等轴晶区的面积;降低冷却水温、降低保温温度会增大铸件柱状晶和等轴晶的形核率。还根据获得的CET位置实验结果,讨论了国内外文献提出的CET位置判据对本研究的适用性,并针对本文的实验条件,提出了具有更高预测精度的CET转变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凝固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 判据
原文传递
电磁搅拌下Cr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一)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1-984,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铬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比率和铬...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得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铬钢铸坯表面到中心的距离与晶粒大小、二次枝晶、冷却速度的关系。得到等轴晶比率和铬含量关系,发现本实验范围高Cr含量对等轴晶比率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搅拌下Cr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准则(二)
7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56-1159,共4页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发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CET准则对Cr钢仍然有效。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枝晶间流速和液体平均流速关系。发... 在枝晶破碎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及合金元素碳、铬含量对钢凝固组织的影响。对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的准则进行讨论。发现线性电磁搅拌下的CET准则对Cr钢仍然有效。得到了临界固相分率、枝晶间流速和液体平均流速关系。发现铬含量提高使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更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二次枝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静磁场对定向凝固GCr15轴承钢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侯渊 任忠鸣 +2 位作者 王江 张振强 李霞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01-808,共8页
进行了外加纵向静磁场下GCr15轴承钢的定向凝固实验,考察了纵向静磁场对试样凝固过程中柱状枝晶向等轴枝晶转变(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CE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梯度(104 K/cm)和抽拉速率(20μm/s)一定时,随着磁场强度的... 进行了外加纵向静磁场下GCr15轴承钢的定向凝固实验,考察了纵向静磁场对试样凝固过程中柱状枝晶向等轴枝晶转变(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CET)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梯度(104 K/cm)和抽拉速率(20μm/s)一定时,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0~5 T),试样棒边缘柱状枝晶的生长逐渐地遭到破坏,从而发生不同程度的CET;当磁场强度和温度梯度分别为4 T和104 K/cm时,在较低抽拉速率(5μm/s)下,试样的凝固组织发生了完全CET;在试样发生完全CET后,其合金元素分布趋于均匀。结合数值模拟,可将这些现象归结为纵向静磁场与热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的热电磁力对枝晶和熔体的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承钢 纵向静磁场 定向凝固 偏析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原文传递
移动电磁场下低碳钢凝固过程枝晶破碎临界条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进 苏志坚 +1 位作者 中岛敬治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17-1720,1732,共5页
为了探讨移动电磁场对低碳钢凝固过程枝晶破碎的影响,进行了移动电磁场下的0.22%~0.34%C(质量分数)低碳钢浇铸凝固实验.对不同磁感应强度下铸坯凝固组织进行了观察,考察了二次枝晶分布,凝固过程冷却速度与二次枝晶间距的函数关系.同时... 为了探讨移动电磁场对低碳钢凝固过程枝晶破碎的影响,进行了移动电磁场下的0.22%~0.34%C(质量分数)低碳钢浇铸凝固实验.对不同磁感应强度下铸坯凝固组织进行了观察,考察了二次枝晶分布,凝固过程冷却速度与二次枝晶间距的函数关系.同时考察了移动电磁场对铸坯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位置的影响,并对钢凝固过程CET发生时的凝固速度和固相率进行了计算.导出了移动电磁场下合金凝固过程枝晶破碎的临界条件,并通过低碳钢作实验验证,得到了低碳钢凝固CET发生时临界固相率和液相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枝间距 破碎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固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Cu合金水平单向凝固组织预测及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仲红刚 曹欣 +2 位作者 陈湘茹 张捷宇 翟启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92-2799,共8页
使用有限元耦合元胞自动机模型预测水平单向凝固实验中Al-4.5%Cu(质量分数)合金试样的温度场和微观凝固组织。晶体形核和枝晶生长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Rappaz连续形核模型和Kurz-Giovanola-Trivedi(KGT)模型简化形式,基于纯扩散条件,采用... 使用有限元耦合元胞自动机模型预测水平单向凝固实验中Al-4.5%Cu(质量分数)合金试样的温度场和微观凝固组织。晶体形核和枝晶生长动力学模型分别采用Rappaz连续形核模型和Kurz-Giovanola-Trivedi(KGT)模型简化形式,基于纯扩散条件,采用KGT模型简化公式计算生长参数。结果显示:数值模拟可以较准确地预测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位置和等轴晶晶粒尺寸,但因模拟未考虑晶核的运动,激冷等轴晶区的模拟有较大偏差。模拟和实验结果都证明过热度显著影响Al-Cu合金的凝固组织,过热度低于20℃条件下可以获得全等轴晶组织,否则会出现柱状晶;过热度50℃以上的试样CET位置几乎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元胞自动机 凝固过程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连续铸造过程CET位置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山 杨杰 +4 位作者 戴利欣 宫雪娜 郑贤淑 金俊泽 阿布里提 阿布都拉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5,308,共4页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是在一定的凝固过程中必须控制的一种显微组织转变。本文针对铝合金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综合运用了正交试验研究、数值模拟计算、数学拟合等方法,分析了连铸过程主要工艺因素拉坯速度、一冷...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是在一定的凝固过程中必须控制的一种显微组织转变。本文针对铝合金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综合运用了正交试验研究、数值模拟计算、数学拟合等方法,分析了连铸过程主要工艺因素拉坯速度、一冷水量、二冷水量和浇注温度对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位置的影响,提出了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的转变位置判据,即当连铸坯某一位置处的固相率等于0.3时,温度梯度G与冷却速度R 满足函数关系G0.8072/R=0.469时,在该位置处将发生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铸造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数值模拟 温度梯度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固条件对铝硅合金凝固组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忠霖 李婷 沙明红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通过一种近定向凝固的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保温温度、冷却条件对铝合金等轴晶形核率、柱状晶形核率、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位置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保温温度水温,会增大等轴晶区的面积,并且会增大柱状晶和等轴晶的形核率;水冷和... 通过一种近定向凝固的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保温温度、冷却条件对铝合金等轴晶形核率、柱状晶形核率、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位置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降低保温温度水温,会增大等轴晶区的面积,并且会增大柱状晶和等轴晶的形核率;水冷和油冷比吹风冷却增大铸件柱状晶和等轴晶的形核率,但是会减少等轴晶区的面积,其中水冷更为明显一些.最后根据正交试验获得的CET位置实验结果,针对本文的实验条件,提出了具有一定预测精度的CET转变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冷却方式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 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磁场控制铝及铝合金凝固组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佳 接金川 +2 位作者 曲建平 李国梁 李廷举 《铸造技术》 CAS 2022年第8期625-632,I0030,共9页
脉冲磁场(PMF)凭借瞬时强磁、对材料无污染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在铝及铝合金铸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形核的起源及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机制,论述了脉冲磁场对凝固组织的影响,总结了凝固组织的细化及控制机理,最后对数值模拟... 脉冲磁场(PMF)凭借瞬时强磁、对材料无污染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在铝及铝合金铸造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针对形核的起源及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ET)机制,论述了脉冲磁场对凝固组织的影响,总结了凝固组织的细化及控制机理,最后对数值模拟在此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磁场 凝固组织 粒细化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M A216 WCA铸钢低倍组织及微观组织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斌 韩志强 +2 位作者 赵永让 沈丙振 柳百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7,10,共4页
针对ASTM A216 WCA铸钢材料,采用金相腐蚀和低倍侵蚀法获得了不同冷却速率下材料的金相图及低倍腐蚀图,并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的增大,先共析铁素体的晶粒尺寸减小,体积分数增大,针状铁素体增多;重力作用对实际铸钢件在凝... 针对ASTM A216 WCA铸钢材料,采用金相腐蚀和低倍侵蚀法获得了不同冷却速率下材料的金相图及低倍腐蚀图,并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的增大,先共析铁素体的晶粒尺寸减小,体积分数增大,针状铁素体增多;重力作用对实际铸钢件在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变(CET)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MA216WCA 铸钢 冷却速率 微观组织 金相腐蚀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situ study on columnar-equiaxed transition and anaxial columnar dendrite growth of Al-15%Cu alloy by synchrotron radiography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发国 东青 +5 位作者 张佼 戴永兵 付亚楠 谢红兰 尹付成 孙宝德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7期2112-2116,共5页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Al-15% (mass fraction) Cu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and real time radiography which was performed by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 The imaging results reveal...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of Al-15% (mass fraction) Cu 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and real time radiography which was performed by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SSRF). The imaging results reveal that 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 (CET) is provoked by external thermal disturbance. The detaching and floating of fragments of dendrite arms are the prelude of the transition when the solute boundary layer in front of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is thin. And the dendrite triangular tip is the fracture sensitive zone. When the conditions are suitable, new dendrites can sprout and grow up. This kind of dendrite has no obvious stem and is named anaxial columnar dendr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5%Cu alloy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 synchrotron X-ray radi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枝晶间距变化特征的连铸方坯CET位置判断新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东伟 郭坤辉 +3 位作者 张福利 张飞 曹江海 侯自兵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7-836,共10页
从碳钢连铸坯实际凝固组织入手对典型枝晶二次枝晶间距(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SDAS)进行测量分析,并发现了铸坯表面向中心凝固过程中的SDAS突增现象。结合铸坯横断面二维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可知,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olumnar ... 从碳钢连铸坯实际凝固组织入手对典型枝晶二次枝晶间距(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SDAS)进行测量分析,并发现了铸坯表面向中心凝固过程中的SDAS突增现象。结合铸坯横断面二维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可知,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columnar to equiaxed transition,CET)的过程会影响铸坯内部的传热过程,这种影响最终以典型枝晶SDAS突增的形式体现出来。基于典型枝晶SDAS突增现象,确立了铸坯内部CET定量判定的新方法,即将典型枝晶SDAS最大增加率的起始位置确定为铸坯内部CET起始位置。计算所得CET位置与铸坯内部温度梯度变化拐点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8.3%,且与生长速率变化区间相对应,同时也与实际凝固组织形貌转变位置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坯 凝固组织 间距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偏析
原文传递
M-EMS对45钢矩形坯铸态组织和溶质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亮 汤群伟 +4 位作者 王璞 陈刚 扈凯 李伟涛 张家泉 《连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9,共5页
以某钢厂断面尺寸200 mm×240 mm的45钢连铸矩形坯生产为例,通过工业试验探究了M-EMS电流强度对铸坯铸态组织和溶质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EMS会使铸坯柱状晶产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中心的等轴晶率随M-EMS电流强度增大而增大;然... 以某钢厂断面尺寸200 mm×240 mm的45钢连铸矩形坯生产为例,通过工业试验探究了M-EMS电流强度对铸坯铸态组织和溶质分布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EMS会使铸坯柱状晶产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中心的等轴晶率随M-EMS电流强度增大而增大;然而,相较于等轴晶区,柱状晶区的溶质分布均匀性更好;在较大的M-EMS电流强度下,由于钢液的冲刷作用,铸坯皮下产生了负偏析,其位置与枝晶偏转区域相对应,同时在铸坯内部CET位置处产生了较严重的正偏析,铸坯均质性恶化。适当降低M-EMS电流强度,尽管铸坯等轴晶区面积减小,但其全断面的成分均匀性得到明显提高,其中,等轴晶区的碳极差和标准差均比强搅拌工况下降低一半以上,有效提升了铸坯全断面的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坯 M-EMS 铸态组织 均质性 偏转 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