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柱式采空区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梁沙平
罗紫龙
+3 位作者
李嘉奇
彭佳琛
陈小港
程文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44,共5页
针对韩家洼煤矿22^(#)煤层房柱式开采后,对19^(#)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随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设计19^(#)煤层上行开采的不同方案,从应力、塑性区、位移三方面对22...
针对韩家洼煤矿22^(#)煤层房柱式开采后,对19^(#)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随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设计19^(#)煤层上行开采的不同方案,从应力、塑性区、位移三方面对22^(#)煤层与19^(#)煤层开采后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煤层开采后,煤柱与采区煤壁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但层间岩层稳定性较高。19^(#)煤层底板的下沉量仅为5.5~9.1 cm,且均匀连续,煤岩层的完整性较高。工作面沿着盘区大巷两侧推进的方案3为19^(#)煤层的最佳上行开采方案,且在此方案下,煤岩层与煤柱的应力均有所降低,层间岩层破坏范围较小。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表明19^(#)煤层满足上行开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式采空区
上行开
采
“三带”判别法
层间岩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柱式采空区蹬空复采充填体高-强协调机制及其临界高度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竹
冯国瑞
+1 位作者
朱卫兵
宁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柱式采空区上层遗煤蹬空安全复采的关键在于确保底板煤岩柱的采动稳定性。针对山西朔州中煤金海洋煤业公司6#煤层蹬空开采底板煤柱易失稳诱发上行工作面垮塌的现象,提出地面注浆充填加固底板煤柱工程技术,借助于注浆充填固结体对底板煤...
柱式采空区上层遗煤蹬空安全复采的关键在于确保底板煤岩柱的采动稳定性。针对山西朔州中煤金海洋煤业公司6#煤层蹬空开采底板煤柱易失稳诱发上行工作面垮塌的现象,提出地面注浆充填加固底板煤柱工程技术,借助于注浆充填固结体对底板煤柱形成的夹持作用,抑制底板煤柱采动裂缝扩展并提升其承载能力。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不同强度及高度充填固结体夹持作用下底板煤柱采动裂缝及极限承载能力演化规律,并以裂缝数量和峰值强度为指标,定量表征不同强度和高度充填体对底板煤柱采动裂隙扩展的抑制效应和承载能力的强化效应,研究揭示不同充填体高度和强度的"高-强"协同作用及其底板煤柱增稳机制,据此确定柱式采空区注浆充填材料合理强度的配比方案及注浆充填体临界高度,即粉煤灰水泥比为2∶1的混合浆液、固结强度为4 MPa和高度至少为6 m的充填体。论文研究阐明了充填体强度和高度对底板煤柱的耦合增稳机制,可为蹬空安全复采下伏采空区注浆加固提供有益指导,对优质遗煤资源安全复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式采空区
蹬
空
复
采
充填开
采
协调承载
临界高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柱式采空区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梁沙平
罗紫龙
李嘉奇
彭佳琛
陈小港
程文聪
机构
山西焦煤山煤国际韩家洼煤业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0-44,共5页
文摘
针对韩家洼煤矿22^(#)煤层房柱式开采后,对19^(#)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随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设计19^(#)煤层上行开采的不同方案,从应力、塑性区、位移三方面对22^(#)煤层与19^(#)煤层开采后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2^(#)煤层开采后,煤柱与采区煤壁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但层间岩层稳定性较高。19^(#)煤层底板的下沉量仅为5.5~9.1 cm,且均匀连续,煤岩层的完整性较高。工作面沿着盘区大巷两侧推进的方案3为19^(#)煤层的最佳上行开采方案,且在此方案下,煤岩层与煤柱的应力均有所降低,层间岩层破坏范围较小。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均表明19^(#)煤层满足上行开采条件。
关键词
柱式采空区
上行开
采
“三带”判别法
层间岩层稳定性
Keywords
pllar goaf
upward mining
"three zones"discriminant method
stability of interlayer rock stratum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柱式采空区蹬空复采充填体高-强协调机制及其临界高度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李竹
冯国瑞
朱卫兵
宁杉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山西省绿色采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出处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9-478,共10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25402)
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710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904201)。
文摘
柱式采空区上层遗煤蹬空安全复采的关键在于确保底板煤岩柱的采动稳定性。针对山西朔州中煤金海洋煤业公司6#煤层蹬空开采底板煤柱易失稳诱发上行工作面垮塌的现象,提出地面注浆充填加固底板煤柱工程技术,借助于注浆充填固结体对底板煤柱形成的夹持作用,抑制底板煤柱采动裂缝扩展并提升其承载能力。综合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研究不同强度及高度充填固结体夹持作用下底板煤柱采动裂缝及极限承载能力演化规律,并以裂缝数量和峰值强度为指标,定量表征不同强度和高度充填体对底板煤柱采动裂隙扩展的抑制效应和承载能力的强化效应,研究揭示不同充填体高度和强度的"高-强"协同作用及其底板煤柱增稳机制,据此确定柱式采空区注浆充填材料合理强度的配比方案及注浆充填体临界高度,即粉煤灰水泥比为2∶1的混合浆液、固结强度为4 MPa和高度至少为6 m的充填体。论文研究阐明了充填体强度和高度对底板煤柱的耦合增稳机制,可为蹬空安全复采下伏采空区注浆加固提供有益指导,对优质遗煤资源安全复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柱式采空区
蹬
空
复
采
充填开
采
协调承载
临界高度
Keywords
pillar goaf
kick-off mining
backfill
coordinated bearing
critical height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柱式采空区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
梁沙平
罗紫龙
李嘉奇
彭佳琛
陈小港
程文聪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柱式采空区蹬空复采充填体高-强协调机制及其临界高度研究
李竹
冯国瑞
朱卫兵
宁杉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