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廷·斯金纳对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接受与批判
1
作者 姚汉昌 《世界历史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130-151,293,共23页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围绕约翰·波考克、昆廷·斯金纳、约翰·邓恩和詹姆斯·塔利等人形成了一个政治思想研究派别,即剑桥学派。剑桥学派认为特定的政治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对产生特定政治思想的历史语境的考查...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围绕约翰·波考克、昆廷·斯金纳、约翰·邓恩和詹姆斯·塔利等人形成了一个政治思想研究派别,即剑桥学派。剑桥学派认为特定的政治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对产生特定政治思想的历史语境的考查是理解政治思想的关键。这种研究路径被昆廷·斯金纳称为柯林武德式的研究方法,表明斯金纳深受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影响。然而,斯金纳忽视了“重演论”在柯林武德历史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把“重演论”视为一种方法论而予以批判。此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斯金纳受到早期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研究者的影响,未能认识到柯林武德“重演论”所包含的历史认识论内涵。本文以斯金纳对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接受为切入口,分析斯金纳对柯林武德“重演论”的批判以及修正主义者对柯林武德“重演论”认识的转变,以此展示20世纪下半叶以来研究者对柯林武德“重演论”认识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廷·斯金纳 柯林武德 历史语境 “重演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发展简论 被引量:5
2
作者 罗冬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0-134,共5页
作者对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著作《历史的观念》一书作了分析和研究,并从历史思维与认识论的角度着重考察了历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问题。作者认为: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目的在于反对实证主义史学,为历史学寻找一个认识论基础... 作者对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著作《历史的观念》一书作了分析和研究,并从历史思维与认识论的角度着重考察了历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问题。作者认为: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的目的在于反对实证主义史学,为历史学寻找一个认识论基础,从而使其成为一门自律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家 柯林武德 历史哲学 自然科学 历史研究 实证主义史学 历史思维 认识论 思想史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研究中的证据与证明——自柯林武德以来的讨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7-184,255,共9页
史家在进行历史研究之时,要依赖于证据。然而,证据的产生,与史家所提出的问题相关。历史学家往往因为现实的要求提出问题,从而将那些可以用来阐明其问题的史料纳入证据的范畴。历史学家的问题来自于“现在”,他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创造的... 史家在进行历史研究之时,要依赖于证据。然而,证据的产生,与史家所提出的问题相关。历史学家往往因为现实的要求提出问题,从而将那些可以用来阐明其问题的史料纳入证据的范畴。历史学家的问题来自于“现在”,他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史家进行证明的过程与回答问题的过程是一致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依据史料进行逻辑推理之外,类比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证明过程中的类比,受到不少史家、数学家、哲学家的重视。对类比证明的理解,将帮助史家在进行历史证明的过程中,避免产生对于史学之精确性的盲目崇拜;它同时也可以促使史家认识到,证据与证明,在最大的限度上与现实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 史学理论 历史研究 类比 柯林武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来国内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研究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作成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3-156,共4页
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是国内历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学者们对柯林武德思想中的主要观点及贡献和局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拟将1986———2006年间,有关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进行评述,期望... 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是国内历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学者们对柯林武德思想中的主要观点及贡献和局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拟将1986———2006年间,有关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的研究进行评述,期望在揭示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同时,能够有利于有关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实证主义 思想重演 思想史 历史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案例“新解”与“新课改”评估体系的改良——基于柯林武德、波普尔的知识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志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从探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教学案例入手,在解读柯林武德、波普尔的知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类基本知识:第一类基本知识是“问题以及支持问题为真的理由”整个构成知识;第二类基本知识是“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经过辩护的假... 本文从探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具体教学案例入手,在解读柯林武德、波普尔的知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类基本知识:第一类基本知识是“问题以及支持问题为真的理由”整个构成知识;第二类基本知识是“问题以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经过辩护的假设”整个构成知识。并将两类基本知识统一成“准”波普尔的知识概念:“知识是围绕问题提出的经过辩护的假设。”通过准波普尔的知识概念对教学案例给出了新颖的解答,并指出了当前新课改过程中第一类基本知识评估的缺失,为如何改良作为评估载体之一的“成绩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柯林武德 波普尔 准波普尔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克罗齐和柯林武德的历史观念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刚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14,共7页
在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常把克罗齐和柯林武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这些比较大多是附带的和局部的。本文则想从总体上做一次尝试。应当承认,这种尝试有不少难处。仅从克罗齐和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丰富性来看,就很难在一篇... 在现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常把克罗齐和柯林武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这些比较大多是附带的和局部的。本文则想从总体上做一次尝试。应当承认,这种尝试有不少难处。仅从克罗齐和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的丰富性来看,就很难在一篇短文中全面地比较他们的学说。尽管如此,我们仍可选择一个可行的角度,即从他们历史哲学思想的张本——历史的观念入手,去提纲挈领地评述他们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克罗齐 历史观念 历史学家 人的思想 历史哲学思想 语文性 凯撒 历史过程 历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熊声波 张丽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7,共6页
柯林武德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他有许多闪光的思想。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很多历史哲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依然绕不开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作为一名在哲学领域和历史... 柯林武德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他有许多闪光的思想。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很多历史哲学方面的理论研究,依然绕不开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作为一名在哲学领域和历史学领域均有建树的思想家,他的历史哲学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当代意义,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为推动当代我国的历史哲学研究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历史哲学思想 当代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史学理论的阶段性、连续性与体系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作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5,共8页
柯林武德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哲学家之一,国内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史学理论观点的阐释上,忽略了对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分析。就理论倾向来说,柯林武德经历了由实在论者向唯心主义者的逐渐转化,他的思想发展也由此划分为三个阶... 柯林武德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哲学家之一,国内外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史学理论观点的阐释上,忽略了对其思想发展历程的分析。就理论倾向来说,柯林武德经历了由实在论者向唯心主义者的逐渐转化,他的思想发展也由此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之外,历史过程思想作为其史学理论的基本前提之一,体现着他思想发展的连续性。问答逻辑则展现了柯林武德考古学、历史学和哲学三项学术研究之间的和谐关系及其史学理论的体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史学理论 阶段性 连续性 体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同一”到“差异”:柯林武德与西方历史哲学的认识论转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作成 《社科纵横》 201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柯林武德作为认识论历史哲学代表人物,批判实证主义史学的"如实直书"理想。他反对实证主义史学按照自然科学思维模式理解历史学,认为历史学不需要借助自然科学来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在历史知识性质问题上,柯林武... 20世纪上半叶,柯林武德作为认识论历史哲学代表人物,批判实证主义史学的"如实直书"理想。他反对实证主义史学按照自然科学思维模式理解历史学,认为历史学不需要借助自然科学来确保自身的独立性。在历史知识性质问题上,柯林武德摒弃"同一"论,坚持"差异"论,认为历史学家作为能动的认识主体在研究过程中普遍运用前提假设。因而,历史认识客观性未必排斥价值判断,主体与客体并非彼此孤立。批判的历史哲学基石由此奠立。在历史解释模式问题上,卡尔·亨佩尔提出覆盖率模型作为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共有的解释模式。威廉·德雷在继承柯林武德理论基础上提出"行动合理解释",论证历史学与自然科学解释模式的差异。这也彰显了柯林武德对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影响。批判的与分析的历史哲学在这种学术嬗变与争鸣中也"同"、"异"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实证主义 历史知识性质 历史解释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视野之下的柯林武德——重读《历史的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作成 《黑河学刊》 2015年第5期1-5 32,32,共6页
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不仅推动着我们的历史认识论思考,也提供了一种重新评价学术史的视角。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作为西方历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本,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也呈现出新的学术史意义。在历史认识可能性与可靠性问题... 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不仅推动着我们的历史认识论思考,也提供了一种重新评价学术史的视角。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作为西方历史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文本,在后现代主义视域下也呈现出新的学术史意义。在历史认识可能性与可靠性问题上,柯林武德对历史语言、历史想象等方面的阐述,既启示着海登·怀特这样的后现代主义者,也指出了评价后现代主义历史哲学的"适当边界"。在历史认识客观性与价值判断问题上,柯林武德的建构主义立场,既揭示了实证主义者重构论立场的不足,也彰显了后现代主义者解构论立场的过激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后现代主义 《历史的观念》 历史想象 价值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柯林武德史识的评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祖恩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3年第6期1-4,共4页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为思想,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过去的思想与现在重演的思想之别而已。柯林武德这种历史观念是一种史识,尽管新颖,有某些合理性,但不确切,有诸多弊窦。许多历史事件单纯就是史事,本身不是思想,历史学家无从重构其思想。时代变了,时过境迁,感受与感情不一样,历史学家无法重演过去的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去重演过去同一个历史事件之思想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样历史就失去客观性、真实性。碰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多国多人且时间跨度长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无法去重演它们的思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后代历史学家去研究它的时候有个时间差,时间距离是很关键因素。时间因素打破了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心灵去重演过去思想的美梦。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在史学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以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指导重构历史是当代最高的史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的观念 评说 柯林武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驳柯林武德对修昔底德的指控
12
作者 雷戈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08-114,共7页
驳柯林武德对修昔底德的指控雷戈修昔底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是现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史学理论家。柯林武德的代表作是《历史的观念》。他在书中对修昔底德提出了五条系统的指控。这一指控之严厉,足以使人们很容易相信,... 驳柯林武德对修昔底德的指控雷戈修昔底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柯林武德是现代西方颇有影响的史学理论家。柯林武德的代表作是《历史的观念》。他在书中对修昔底德提出了五条系统的指控。这一指控之严厉,足以使人们很容易相信,对修昔底德简直可以不屑一顾。但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昔底德 柯林武德 实质主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历史著作 历史学家 希罗多德 演说 心理历史学 历史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程”中的客观性——对柯林武德思想的再认识
13
作者 唐科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8,共9页
柯林武德试图将历史学建立在一种新的客观性概念的基础上。他指出:历史中的客观性是在绵延不断的"历程"中得到体现的,在这一历程中,历史当事人的思想与后来的历史学家对它的反思不是"两个"思想而是"一个"... 柯林武德试图将历史学建立在一种新的客观性概念的基础上。他指出:历史中的客观性是在绵延不断的"历程"中得到体现的,在这一历程中,历史当事人的思想与后来的历史学家对它的反思不是"两个"思想而是"一个"思想,历史体系是历史与历史学家的统一。在历史体系中,历史学家即使不受纯粹历史"事实"的制约,也必然受整体"历程"的制约。柯林武德的这些观点使得一种新的史学"客观性"观念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后现代主义 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自然哲学思想初探
14
作者 罗常军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自然"概念是柯林武德自然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逻辑基础。他认为,通过对自然的观念的研究,可以重建科学与哲学的融通关系。为了这一目的,他对历史上三种自然观,即希腊的有机自然观、文艺复兴的机械自然观和现代的进化自然观等进... "自然"概念是柯林武德自然哲学的核心概念和逻辑基础。他认为,通过对自然的观念的研究,可以重建科学与哲学的融通关系。为了这一目的,他对历史上三种自然观,即希腊的有机自然观、文艺复兴的机械自然观和现代的进化自然观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并且指出自然的观念必将融入历史,最终走向历史的观念。这种将自然的观念纳入历史的视野,到自然观念的历史去研究自然的做法,不仅为其自然哲学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内涵,也为我们重新理解自然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自然 观念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思想渊源的语境论阐释
15
作者 张作成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5期219-221,共3页
柯林武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追问"历史知识何以可能?"的过程中,按照"20世纪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清理20世纪史学"的学术理念,柯林武德系统批判与借鉴西方哲学传统中有利于其史学理论体... 柯林武德是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追问"历史知识何以可能?"的过程中,按照"20世纪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清理20世纪史学"的学术理念,柯林武德系统批判与借鉴西方哲学传统中有利于其史学理论体系构建的要素。就理论渊源来说,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影响了柯林武德核心史学理论命题"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等的孕育。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约翰·罗斯金,通过学术训练将黑格尔理念传递给柯林武德,以自身的学术感召力培养了柯林武德对历史思维模式的热衷。与学界惯常的"师徒相承"判断不同,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更多地是间接地即通过金蒂利与鲁吉奥影响柯林武德"历史化"思维方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思想渊源 黑格尔 约翰·罗斯金 克罗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设问与史学逻辑——兼论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小忠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6,共6页
历史学一贯蕴涵了实证化的诉求,要求"言之有据"。历史证据凸显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规范了历史书写的程序,指称的事实构成历史书写的内核。纳入历史书写的证据不止于考辨历史事实的真假,亦关乎到历史学家的问题及设问方式... 历史学一贯蕴涵了实证化的诉求,要求"言之有据"。历史证据凸显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规范了历史书写的程序,指称的事实构成历史书写的内核。纳入历史书写的证据不止于考辨历史事实的真假,亦关乎到历史学家的问题及设问方式。设问限定了证据的搜集与解释;反之,证据检验设问的合理性,两者切合了柯林武德的"问答逻辑"。证据与设问的终极旨趣在于建构确凿可信的历史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证据 “问答逻辑” 历史知识 柯林武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柯林武德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振斌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0-14,共5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世界处于大变动时期,反映在史学研究领域,则是旧的史学体系受到冲击,新的史学理论日益兴起。人们试图通过创造新的理论来构造史学新体系。在这一进程中。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历史学家 历史哲学 历史研究 史学研究 人的思想 历史过程 历史思想 传统史学 历史的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研究透视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宇光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0-65,共6页
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是集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于一身,探究人的自我认识及其人性的现实的展开的科学。历史观念在历史上表现为古代人文的历史观念、近代理性的历史观念和“科学的”历史观念等三种基本形式。历史哲学就是要借助历... 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是集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于一身,探究人的自我认识及其人性的现实的展开的科学。历史观念在历史上表现为古代人文的历史观念、近代理性的历史观念和“科学的”历史观念等三种基本形式。历史哲学就是要借助历史思维去认识历史、思想、理性和人性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籍以获得对人性的真正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林武德 历史哲学 历史观念 人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中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关观点的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宇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24-131,共8页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中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关观点的思考陈宇光柯林武德在其历史哲学名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著名命题。中外学者从一般意义上对该命题的含义、历史背景及其意义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 柯林武德历史哲学中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相关观点的思考陈宇光柯林武德在其历史哲学名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一著名命题。中外学者从一般意义上对该命题的含义、历史背景及其意义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究。然而,对于柯林武德(以下简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思想 历史思维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 历史知识 自我认识 柯林武德 核心概念 史家 事实世界 历史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章学诚与柯林武德史学思想比较散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淮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历史学家。章氏之父名鏣,乾隆七年(1742)进士,虽曾任湖北应城县知县,但主要以教授为生。由于家境贫寒,章学诚“不能不望科举”(《章氏遗书》卷二九《与汪龙庄简》),直到40岁才考中举人... 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清代历史学家。章氏之父名鏣,乾隆七年(1742)进士,虽曾任湖北应城县知县,但主要以教授为生。由于家境贫寒,章学诚“不能不望科举”(《章氏遗书》卷二九《与汪龙庄简》),直到40岁才考中举人,次年考上进士,归部待铨。他“自以迂疏,不敢入仕”(同上卷一七《柯先生传》),主要职业乃主讲书院、修志撰书。章氏在文学、史学、哲学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而史学尤甚。他在史学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湖北通志》等多种方志,而代表作《文史通义》则“上采班、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史学思想 柯林武德 《文史通义》 历史学家 书院 哲学 乾隆 代表作 上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