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被引量:29
1
作者 龚固堂 黎燕琼 +4 位作者 朱志芳 陈俊华 慕长龙 吴雪仙 郑绍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23-930,共8页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防护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48个典型柏木纯林样地林分郁闭度与灌木、草本及枯落物盖度和生物量... 川中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防护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48个典型柏木纯林样地林分郁闭度与灌木、草本及枯落物盖度和生物量分析,提出了该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郁闭度为0.6—0.7。根据林分结构,将柏木纯林林分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取决于林分枯落物存贮量,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它4种林分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排序结果为适宜结构型(4.038±0.497)t/hm2>中低密度型(3.583±0.521)t/hm2>中高密度型(3.243±0.455)t/hm2>低密度型(2.841±0.656)t/hm2>过密型(2.272±0.580)t/hm2。(2)土壤饱和贮水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180.59±14.83)mm>中低密度型(173.84±18.06)mm>中高密度型(169.27±13.20)mm>低密度型(162.57±8.79)mm>过密型(150.77±5.08)mm,适宜结构型林分与其余4种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6次典型降雨产沙量排序为适宜结构型(360.07 kg/hm2)<中低密度型(577.08 kg/hm2)<中高密度型(625.98 kg/hm2)<低密度型(878.51 kg/hm2)<过密型(1026.74 kg/hm2),5种柏木林分类型产沙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柏木防护林 适宜林分结构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丘陵区柏木防护林防护成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雪仙 龚固堂 +4 位作者 张发会 陈俊华 朱志芳 黎燕琼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10-15,共6页
应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柏木防护林成熟进行了研究。根据样地调查和树干解析资料,建立柏木林胸径、树高、生物量、及冠幅生长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柏木林的初始防护成熟龄;以林分平均木生物量指... 应用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对四川盆地丘陵区柏木防护林成熟进行了研究。根据样地调查和树干解析资料,建立柏木林胸径、树高、生物量、及冠幅生长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柏木林的初始防护成熟龄;以林分平均木生物量指标为依据,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下柏木林的最大防护成熟龄;根据初始防护成熟龄和最大防护成熟龄确定防护成熟期、更新期及合理的更新年龄。3种生长类型Ⅰ、Ⅱ、Ⅲ初始防护成熟龄分别为:13.4a、15.4 a、18.2 a;最大防护成熟龄分别为:97 a,77 a,53 a;防护成熟期分别为:13.4~97 a,15.4 a~77 a,18.2 a~53a;更新期分别为:49 a~97 a、34 a~77 a、23 a~53 a;合理的更新年龄分别为:49 a、77 a、53 a。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立地条件越好则柏木林的初始防护成熟期来得越早,最大防护成熟期来得越晚,相应的防护成熟期越长,更有利于发挥林分的防护效益,反之,则防护效益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防护林 防护成熟期 更新期 更新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