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枣庄黑盖猪主要遗传性能测定
1
作者 朱绍伟 朱晓东 +3 位作者 王华 管童 李宗宽 夏尚远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枣庄黑盖猪遗传性能稳定性,监测枣庄黑盖猪的保种效果。[方法]2022—2023年连续2年对枣庄黑盖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育肥猪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后备猪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枣庄黑盖猪主要遗传性能... [目的]探讨枣庄黑盖猪遗传性能稳定性,监测枣庄黑盖猪的保种效果。[方法]2022—2023年连续2年对枣庄黑盖猪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育肥猪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屠宰性能、后备猪性能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枣庄黑盖猪主要遗传性能变化趋势。[结果]2年度繁殖性能保持稳定,差异不显著;与2022年相比,2023年育肥猪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略有提升,平均日增质量提高13.82g,料重比降低0.04,但差异不显著;屠宰性能测定方面,枣庄黑盖猪的屠宰体质量、屠宰率、背膘厚、瘦肉率等指标2年变化不明显;后备猪性能方面,仅2023年后备母猪平均日增质量较2022年显著提高,其余指标与2022年相比均差异不显著。[结论]枣庄黑盖猪2年内主要遗传性能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现阶段枣庄黑盖猪保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遗传性能 测定 保种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枣庄黑盖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彦平 王继英 +5 位作者 成建国 林松 谢晋唐 朱晓东 丁健 呼红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27-3134,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枣庄黑盖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70日龄、平均体重为(20.48±2.54)kg的枣庄黑盖猪11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试验Ⅰ、Ⅱ、Ⅲ组在生长阶段(20~50 kg)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枣庄黑盖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取70日龄、平均体重为(20.48±2.54)kg的枣庄黑盖猪11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头。试验Ⅰ、Ⅱ、Ⅲ组在生长阶段(20~50 kg)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14%和12%的饲粮,在肥育阶段(51~90 kg)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12%和10%的饲粮,对照组在生长和肥育阶段均饲喂商业公司现行饲喂的自配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0%),试验期为16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中期体重、结束体重、生长阶段平均日增重和育肥阶段平均日增重分别增加16.83%(P<0.05)、12.71%(P<0.05)、25.57%(P<0.05)和7.20%(P>0.05),试验Ⅱ组分别增加18.08%(P<0.01)、15.37%(P<0.01)、27.29%(P<0.01)和11.75%(P<0.05),试验Ⅲ组上述指标在数值上也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粗蛋白质、钙、磷、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和腿臀比例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背膘厚和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枣庄黑盖猪生长和肥育阶段饲粮中适宜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和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黑盖猪与引进猪遗传关系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继英 赵雪艳 +4 位作者 朱晓东 孙厚伟 张涛 成建国 武英 《养猪》 2018年第4期76-78,共3页
枣庄黑盖猪是存养历史悠久的一个山东地方猪群体,对其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其杂交特性缺乏了解。研究针对枣庄黑盖猪核心群体,采用Illumina Porcine SNP55芯片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SNP遗传标记,分析枣庄黑盖猪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 枣庄黑盖猪是存养历史悠久的一个山东地方猪群体,对其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其杂交特性缺乏了解。研究针对枣庄黑盖猪核心群体,采用Illumina Porcine SNP55芯片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SNP遗传标记,分析枣庄黑盖猪的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及其与山东省主要引进猪之间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枣庄黑盖猪群体内多样性较高,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2)枣庄黑盖猪与5个引进猪种存在大的遗传分化,枣庄黑盖猪与巴克夏猪群体遗传距离和净遗传距离最大,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和净遗传距离最小;3)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枣庄黑盖猪在系统发生树上单独聚类成一个分支,特征性亚群在群体中所占比例为0.826,故枣庄黑盖猪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特征,是一个受引进猪影响较小的地方猪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基因组SNP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黑盖猪精液品质与睾丸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涛 朱晓东 +2 位作者 孙厚伟 曾勇庆 陈伟 《养猪》 2022年第2期59-62,共4页
研究系统测定了枣庄黑盖猪不同年龄的精液品质与睾丸组织学指标,旨在探讨年龄对枣庄黑盖猪精液品质与睾丸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年龄增加枣庄黑盖猪精液品质呈降低趋势,其中1~2岁枣庄黑盖猪的精子密度(2.03亿/mL)、精子活力(0.85)... 研究系统测定了枣庄黑盖猪不同年龄的精液品质与睾丸组织学指标,旨在探讨年龄对枣庄黑盖猪精液品质与睾丸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年龄增加枣庄黑盖猪精液品质呈降低趋势,其中1~2岁枣庄黑盖猪的精子密度(2.03亿/mL)、精子活力(0.85)和精子活率(93.11%)显著优于3~6岁;pH、采精量和射精时间均随年龄先升高后降低。通过对生精小管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分析,结果发现日龄对枣庄黑盖猪生精小管发育有极显著影响;在80日龄枣庄黑盖猪生精小管管腔内发现有精子生成。综上研究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精液品质和睾丸组织中生精小管的发育受年龄的直接影响,而且枣庄黑盖猪在80日龄左右就进入了初情期;建议枣庄黑盖猪育种核心群公猪年龄在1~2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精液品质 生精小管 睾丸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黑盖猪亲缘关系分析及分子系谱构建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继英 成建国 +6 位作者 林松 王彦平 赵雪艳 武英 朱晓东 谢晋堂 方美英 《猪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36-138,共3页
枣庄黑盖猪核心群种猪主要从不同农户搜集而来,个体之间亲缘信息不详.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高密度的SNP标记,对枣庄黑盖猪核心群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分子系谱构建.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个体对亲缘系数分布很不均匀,部分个体对的亲缘... 枣庄黑盖猪核心群种猪主要从不同农户搜集而来,个体之间亲缘信息不详.该研究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高密度的SNP标记,对枣庄黑盖猪核心群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和分子系谱构建.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个体对亲缘系数分布很不均匀,部分个体对的亲缘系数较大,选配时需要格外注意避开.基于系统发生树和公猪的分布情况,把枣庄黑盖猪划分成8个家系.家系内个体对亲缘系数(0.1400~0.3407)明显大于群体内个体对亲缘系数(0.1032),特别是家系4(0.3407)和家系1(0.3236)的亲缘系数较高.制定配种计划时,应让不同家系间个体交配,避免同一家系内的个体交配.文章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了枣庄黑盖猪群体结构、构建了分子系谱,为枣庄黑盖猪种群保护及下一步选育利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亲缘系数 群体结构 系统发生树 分子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黑盖猪生长和胴体品质性能测定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平 林松 +6 位作者 呼红梅 谢晋唐 朱晓东 张涛 孙厚伟 王继英 成建国 《猪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36-137,共2页
为掌握枣庄黑盖猪的性能特征,文章对其生长、胴体和肌肉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生长速度较慢(日增重471g),瘦肉率(50.17%)中等,但肉质好,肉色评分(3.50)、肌内脂肪(3.66%)和pH1(6.23)均较高,失水率(6.16%)和滴水损... 为掌握枣庄黑盖猪的性能特征,文章对其生长、胴体和肌肉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测定,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生长速度较慢(日增重471g),瘦肉率(50.17%)中等,但肉质好,肉色评分(3.50)、肌内脂肪(3.66%)和pH1(6.23)均较高,失水率(6.16%)和滴水损失(1.29%)较低。林下放养与舍饲饲养相比,林下放养的枣庄黑盖猪,其胴体性状方面有体长变长、背膘厚降低、后肢肌肉发达以及瘦肉率提高的趋势,而肌肉品质性状方面有肉色更鲜红、肉的保水性更好、肌内脂肪含量下降和剪切力上升的趋势,但2种饲养模式下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生长发育性能 胴体性能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胴体及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继英 王彦平 +4 位作者 林松 谢晋唐 朱晓东 武英 成建国 《猪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30-132,共3页
试验选择屠宰体重100 kg、110 kg和120 kg左右的枣庄黑盖猪31头,依据体重分成3组,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屠宰及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了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的部分胴体和肉质性状有... 试验选择屠宰体重100 kg、110 kg和120 kg左右的枣庄黑盖猪31头,依据体重分成3组,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屠宰及胴体和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了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屠宰体重对枣庄黑盖猪的部分胴体和肉质性状有显著影响。随着屠宰体重增加,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显著增加(P<0.05),游离水分显著降低(P<0.05)。背膘厚、板油与肾脏重、皮肥肉率、大理石纹评分、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表现出随屠宰体重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瘦肉率、滴水损失和失水率表现出随屠宰体重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他指标变化趋势均不明显。文章为枣庄黑盖猪胴体和肉质性能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确定其适宜的上市屠宰体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屠宰体重 胴体性能 肌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黑盖猪群体中脊椎数候选基因的多态性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沈瑞玲 王彦平 +3 位作者 呼红梅 李广立 王继英 成建国 《养猪》 2018年第4期73-75,共3页
为了解枣庄黑盖猪种质特性,研究利用PCR和PCR-RFLP方法对影响脊椎数的2个候选基因NR6A1和VRTN在枣庄黑盖猪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应用生物学软件进行群体遗传分析及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群体中NR6A1基因c.57... 为了解枣庄黑盖猪种质特性,研究利用PCR和PCR-RFLP方法对影响脊椎数的2个候选基因NR6A1和VRTN在枣庄黑盖猪群体中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应用生物学软件进行群体遗传分析及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群体中NR6A1基因c.575 A>G位点有AA、AG和GG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VRTN基因存在ins/ins、ins/-和-/-3种基因型,缺失型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而且NR6A1和VRTN基因突变位点为中度多态,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由此可见枣庄黑盖猪以前没有对NRA61和VRTN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快速提高这两个基因的有利基因型频率,从而提高黑盖猪群体的脊椎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脊椎数 NR6A1 VRTN 多态性 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庄黑盖猪不同宰前体重胴体和肉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东东 马立霞 +4 位作者 朱绍伟 刘兵 朱晓东 陈伟 曾勇庆 《养猪》 2022年第2期52-55,共4页
为研究枣庄黑盖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种质特性,研究选取平均体重为95 kg、105 kg、115 kg枣庄黑盖猪去势公猪各10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95~115 kg体重阶段,随着枣庄黑盖猪屠宰体重的增加,胴体重、皮厚、平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呈... 为研究枣庄黑盖猪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种质特性,研究选取平均体重为95 kg、105 kg、115 kg枣庄黑盖猪去势公猪各10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95~115 kg体重阶段,随着枣庄黑盖猪屠宰体重的增加,胴体重、皮厚、平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呈上升趋势;105 kg体重组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95 kg体重组(P<0.05);115 kg体重组的眼肌面积分别比105 kg组、95 kg体重组提高16.09%(P<0.05)、19.00%(P<0.05);瘦肉率随屠宰体重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115 kg体重组分别比105 kg体重组和95 kg体重组降低0.86和5.21个百分点;115 kg体重组的p H45 min显著高于95 kg体重组(P<0.05);115 kg体重组的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比105 kg体重组和95 kg体重组提高0.22和0.77个百分点。相关分析发现,胴体重与皮厚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背膘厚、失水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嫩度呈显著负相关,皮厚与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等。综上所述,从提高产肉量角度,枣庄黑盖猪宜在95 kg屠宰,具有较高的瘦肉率和较低的背膘厚;从改善猪肉品质角度,枣庄黑盖猪宜在105~110 kg屠宰,具有较高肌内脂肪含量和适宜的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屠宰性能 肉质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0K SNP芯片信息的枣庄黑盖猪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余北 肖莲梅 +7 位作者 何帅涵 孙厚伟 朱绍伟 李肖 产舒恒 郭雷 李久庆 方美英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8-171,178,共5页
枣庄黑盖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但其核心群体主要源于不同农户,遗传背景未知,给相关保护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从分子层面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成为可能。本研究使用全基因组水平50K SNP芯片检测了枣庄... 枣庄黑盖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但其核心群体主要源于不同农户,遗传背景未知,给相关保护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从分子层面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成为可能。本研究使用全基因组水平50K SNP芯片检测了枣庄黑盖猪核心群200头,其中公猪12头。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群体平均亲缘系数与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0890和0.1117;12头公猪可分为6个血统,188头母猪分为6个家系;各家系平均亲缘系数范围为0.1413~0.2391,平均近交系数范围为0.0908~0.1462,群体近交水平较低,拥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了枣庄黑盖猪的群体遗传结构,为后续的种群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分子层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SNP 群体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和分娩季节对枣庄黑盖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涛 朱晓东 +2 位作者 孙厚伟 曾勇庆 陈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10-113,共4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分娩季节对枣庄黑盖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初乳和常乳进行差异分析。实验选取枣庄黑盖猪养殖有限公司422窝繁殖数据,对其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1~6胎的繁殖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提高,各组间... 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胎次、分娩季节对枣庄黑盖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对初乳和常乳进行差异分析。实验选取枣庄黑盖猪养殖有限公司422窝繁殖数据,对其繁殖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枣庄黑盖猪1~6胎的繁殖性能随着胎次增加而提高,各组间存在极显著差异,1、2、6胎健仔数较低,3~5胎健仔数最高(11.09头)。分娩季节对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各季节略有不同,其中死胎数和弱仔数夏季最高且与其他3个季节差异极显著;初乳(1 d)的非脂乳固体、乳糖、乳蛋白和灰分含量均高于常乳(14 d)(P<0.01),常乳乳脂率和水分均高于初乳(P<0.01),表明初乳比常乳有机物质含量高。研究表明枣庄黑盖猪3~5胎繁殖性能最佳,枣庄黑盖猪受夏季高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黑盖猪 胎次 分娩季节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