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施肥处理对桉树生长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试验 |
李春源
|
《南方农业》
|
2025 |
0 |
|
2
|
广西桉树现实林分蓄积量生长率模型构建 |
徐庆玲
李丽娟
杨承伶
韦素怀
韩斐扬
谢素平
|
《桉树科技》
|
2025 |
0 |
|
3
|
造林密度对黄梁木幼林生长和林分蓄积的影响 |
张立超
高婕
林佳慧
陈晓阳
彭昌操
邓小梅
林家怡
曾曙才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4
|
基于单木水平和林分水平的杉木兼容性林分蓄积量模型 |
张雄清
张建国
段爱国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5
|
基于混合模型的油松林分蓄积量预测模型的建立 |
王少杰
邓华锋
向玮
黄国胜
王雪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6
|
采伐强度对林分蓄积生长量与更新影响的研究 |
董希斌
王立海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6
|
|
7
|
基于RS的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 |
余坤勇
林芳
刘健
亓兴兰
张世利
|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
2006 |
28
|
|
8
|
不同毛白杨无性系林分蓄积量的长期水氮耦合效应 |
朱嘉磊
薄慧娟
李璇
文春燕
王江
聂立水
田菊
宋莲君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9
|
基于RS技术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
余坤勇
刘健
亓兴兰
黄维友
黄春华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0
|
基于RS、GIS的林分蓄积量估测 |
杨燕琼
吴奕敏
黄平
侯长谋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11
|
松材线虫病引致的马尾松林分蓄积量损失估计研究 |
束庆龙
吕传海
韩斌
杨光道
王庆前
汤坚
蒋丽雅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2
|
杉木人工林分蓄积和断面积生长率的预估模型 |
杜纪山
洪玲霞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13
|
林分蓄积量调查的线截抽样原理 |
刘素青
洪家胜
彭世揆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5
|
|
14
|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林分蓄积相关因子的分析 |
王京民
李清顺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5
|
角规三维点抽样估测林分蓄积的形点法冠下削度方程 |
冯仲科
徐祯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6
|
生态环境因子对阔叶林质量的影响 Ⅰ·海拔与林分蓄积关系的研究 |
钱永平
李宝银
吴承祯
洪滔
张艳艳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7
|
杉木林分蓄积量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
吕勇
刘辉
王才喜
|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
2001 |
19
|
|
18
|
采伐强度对林分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
董希斌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19
|
灰色系统理论在林分蓄积量预测中的应用 |
郭正刚
吴秉礼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9 |
9
|
|
20
|
用点抽样和乘积估计值法测定林分蓄积量 |
宋新民
|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