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惊起闺人掷笔看——论清初女曲家林以宁及其艺术成就
1
作者
郭梅
《美育学刊》
2011年第3期98-107,共10页
林以宁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曲家,其曲作不仅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平生志愿和爱恨情仇,也深刻地表达了她怀抱难抒知音难求的幽微而痛苦的心曲,是作者自身心灵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女性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林以宁...
林以宁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曲家,其曲作不仅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平生志愿和爱恨情仇,也深刻地表达了她怀抱难抒知音难求的幽微而痛苦的心曲,是作者自身心灵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女性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林以宁在中国女性曲史和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林以宁
剧曲
散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初蕉园女诗人钱凤纶、林以宁考
2
作者
程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0年第1期95-100,共6页
蕉园吟社是清代最早知名的女性诗社,在清初有极大影响。在诗社组织过程里,钱凤纶、林以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们可以说是诗社的核心成员。文章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对钱凤纶、林以宁的家世、生卒年及亲属关系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
关键词
蕉园吟社
钱凤纶
林以宁
原文传递
清代黄易的家世及生平考略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琪
《荣宝斋》
2015年第10期252-263,共12页
一黄易的家世(一)黄易的先世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钱塘人。诗、古文、词皆精通,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又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
一黄易的家世(一)黄易的先世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钱塘人。诗、古文、词皆精通,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又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易
金石文字
陈豫
奚冈
丁敬
蒋仁
黄庭
顾若璞
黄汝亨
林以宁
原文传递
“满架牙签销日月,半生心事许烟霞”——清初钱塘女诗人徐德音及其作品论析
4
作者
韦胤宗
《古籍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282-294,共13页
徐德音,字淑则~①,号绿净老人。祖籍昆山,浙江钱塘人。~②清初著名女诗人,有诗数百首传世,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文坛宗匠沈德潜曾为她的作品作序;袁枚《随园诗话》里也选评过她的诗;钱塘女诗人群蕉园诗社的领袖林以宁对她比较欣赏,曾主...
徐德音,字淑则~①,号绿净老人。祖籍昆山,浙江钱塘人。~②清初著名女诗人,有诗数百首传世,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文坛宗匠沈德潜曾为她的作品作序;袁枚《随园诗话》里也选评过她的诗;钱塘女诗人群蕉园诗社的领袖林以宁对她比较欣赏,曾主动邀她入社,凡此皆可见她的诗名。不过作为一名闺秀诗人,徐德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前人仅仅在一些诗话和选本中偶尔论及,今人也只在女性文学研究专著中有零星论述,其中还不乏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德音
女诗人
作品论
林以宁
《随园诗话》
诗人群
选评
方芳佩
女性文学研究
咏史
原文传递
风过重帘——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
被引量:
1
5
作者
惠蓝
《诗书画》
2015年第4期184-202,262,共20页
重帘"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1—今天,我们谁又能真的看清千百年前的闺阁事。即便当年,她们也在庭院深深处,纵然风过重帘,见那"片光片影皆丽"2,也"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3。我们是如何去&qu...
重帘"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1—今天,我们谁又能真的看清千百年前的闺阁事。即便当年,她们也在庭院深深处,纵然风过重帘,见那"片光片影皆丽"2,也"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3。我们是如何去"想见"她们的?当一大片巨大的虚空横亘其间,我们是如何去冲破那油然而生的"隔绝"之感的?多半的时候,恐怕不是通过尽管也并非那么难以得见的服饰器物,而是在书卷之内,画册之中,因为它们的固定性没有那么的绝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宜修
顾若璞
商景兰
叶绍袁
《牡丹亭》
杜丽娘
林以宁
历代妇女著作考
王端淑
女诗人
原文传递
手执女工听句读——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三)
6
作者
惠蓝
《艺术品》
2015年第11期36-43,共8页
不管逸出"重帘"的书香和丽影显得多么浪漫和诗意,对于明清闺秀而言,只怕还是"重帘之内"治家相夫教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生活,才是其人生真正的落实之处和安顿之所。闲情只在停针处,诗文更乃"绣余之作"——对...
不管逸出"重帘"的书香和丽影显得多么浪漫和诗意,对于明清闺秀而言,只怕还是"重帘之内"治家相夫教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生活,才是其人生真正的落实之处和安顿之所。闲情只在停针处,诗文更乃"绣余之作"——对于传统女性而言,无论阶层和贫富如何,勤于女工才是她们的"良家"标志,才是妇德的彰显。而最有代表性的女工,莫过于切合"男耕女织"理想模式的纺织和刺绣。对于江南地区的普通妇女而言,这种女工非但带来切实的经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耕女织
经济保障
顾若璞
叶绍袁
林以宁
王端淑
绢本设色
宜修
余之
花卉图
原文传递
题名
惊起闺人掷笔看——论清初女曲家林以宁及其艺术成就
1
作者
郭梅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美育学刊》
2011年第3期98-107,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教育)科研项目<浙江女性曲家研究>(YSJYJDZD09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林以宁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女曲家,其曲作不仅细致地描写了她的平生志愿和爱恨情仇,也深刻地表达了她怀抱难抒知音难求的幽微而痛苦的心曲,是作者自身心灵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女性真实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林以宁在中国女性曲史和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林以宁
剧曲
散曲
Keywords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Lin Yining
dramatic qu
san qu
分类号
I207.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初蕉园女诗人钱凤纶、林以宁考
2
作者
程君
机构
德州学院文学院
出处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0年第1期95-100,共6页
基金
德州学院2012年人才引进项目“清代女诗人与女子结社”(311445)阶段性成果。
文摘
蕉园吟社是清代最早知名的女性诗社,在清初有极大影响。在诗社组织过程里,钱凤纶、林以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她们可以说是诗社的核心成员。文章通过搜集相关文献,对钱凤纶、林以宁的家世、生卒年及亲属关系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
关键词
蕉园吟社
钱凤纶
林以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黄易的家世及生平考略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琪
机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艺术系
出处
《荣宝斋》
2015年第10期252-263,共12页
文摘
一黄易的家世(一)黄易的先世黄易(一七四四—一八○二),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钱塘人。诗、古文、词皆精通,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又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
关键词
黄易
金石文字
陈豫
奚冈
丁敬
蒋仁
黄庭
顾若璞
黄汝亨
林以宁
分类号
I207.4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满架牙签销日月,半生心事许烟霞”——清初钱塘女诗人徐德音及其作品论析
4
作者
韦胤宗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古籍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282-294,共13页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江南女性文化与文学”(编号:10YJCZH233)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B404)成果之一
文摘
徐德音,字淑则~①,号绿净老人。祖籍昆山,浙江钱塘人。~②清初著名女诗人,有诗数百首传世,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文坛宗匠沈德潜曾为她的作品作序;袁枚《随园诗话》里也选评过她的诗;钱塘女诗人群蕉园诗社的领袖林以宁对她比较欣赏,曾主动邀她入社,凡此皆可见她的诗名。不过作为一名闺秀诗人,徐德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前人仅仅在一些诗话和选本中偶尔论及,今人也只在女性文学研究专著中有零星论述,其中还不乏误解。
关键词
徐德音
女诗人
作品论
林以宁
《随园诗话》
诗人群
选评
方芳佩
女性文学研究
咏史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风过重帘——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
被引量:
1
5
作者
惠蓝
出处
《诗书画》
2015年第4期184-202,262,共20页
文摘
重帘"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1—今天,我们谁又能真的看清千百年前的闺阁事。即便当年,她们也在庭院深深处,纵然风过重帘,见那"片光片影皆丽"2,也"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3。我们是如何去"想见"她们的?当一大片巨大的虚空横亘其间,我们是如何去冲破那油然而生的"隔绝"之感的?多半的时候,恐怕不是通过尽管也并非那么难以得见的服饰器物,而是在书卷之内,画册之中,因为它们的固定性没有那么的绝对。
关键词
沈宜修
顾若璞
商景兰
叶绍袁
《牡丹亭》
杜丽娘
林以宁
历代妇女著作考
王端淑
女诗人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手执女工听句读——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三)
6
作者
惠蓝
出处
《艺术品》
2015年第11期36-43,共8页
文摘
不管逸出"重帘"的书香和丽影显得多么浪漫和诗意,对于明清闺秀而言,只怕还是"重帘之内"治家相夫教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生活,才是其人生真正的落实之处和安顿之所。闲情只在停针处,诗文更乃"绣余之作"——对于传统女性而言,无论阶层和贫富如何,勤于女工才是她们的"良家"标志,才是妇德的彰显。而最有代表性的女工,莫过于切合"男耕女织"理想模式的纺织和刺绣。对于江南地区的普通妇女而言,这种女工非但带来切实的经济保障。
关键词
男耕女织
经济保障
顾若璞
叶绍袁
林以宁
王端淑
绢本设色
宜修
余之
花卉图
分类号
C913.68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惊起闺人掷笔看——论清初女曲家林以宁及其艺术成就
郭梅
《美育学刊》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初蕉园女诗人钱凤纶、林以宁考
程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0
0
原文传递
3
清代黄易的家世及生平考略
朱琪
《荣宝斋》
2015
2
原文传递
4
“满架牙签销日月,半生心事许烟霞”——清初钱塘女诗人徐德音及其作品论析
韦胤宗
《古籍研究》
CSSCI
2013
0
原文传递
5
风过重帘——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
惠蓝
《诗书画》
2015
1
原文传递
6
手执女工听句读——漫言明清江南闺阁事(三)
惠蓝
《艺术品》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