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析出粒子对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罗许 杨财水 +1 位作者 康永林 李俊洪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4,共5页
通过析出粒子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定量关系,建立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计算TiN和TiC析出粒子共同作用下钛微合金化钢奥氏体晶粒尺寸.根据析出相质点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析出粒子体积分数逐渐减少,粒子半径逐渐增大,TiC粒... 通过析出粒子与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定量关系,建立奥氏体晶粒长大模型,计算TiN和TiC析出粒子共同作用下钛微合金化钢奥氏体晶粒尺寸.根据析出相质点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析出粒子体积分数逐渐减少,粒子半径逐渐增大,TiC粒子强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TiN粒子对奥氏体晶粒长大钉扎效果一般.采用实验测试手段测量不同加热温度下保温30 min后实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微合金化 奥氏体 晶粒长大 析出粒子 模拟
原文传递
活用Cu粒子析出生产出高强度无取向电磁钢板
2
作者 王杰(译) 潘妮(译) 《电工钢》 CAS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一种无取向电磁钢板为多晶铁素体组织,内含有Cu粒子,目的是使其高强度化。Cu粒子析出物是高强度化的有利因素,但析出物的粒径和个数密度也同样重要。该发明活用Cu粒子析出行为,主旨是获得“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疲劳强度”,使二... 一种无取向电磁钢板为多晶铁素体组织,内含有Cu粒子,目的是使其高强度化。Cu粒子析出物是高强度化的有利因素,但析出物的粒径和个数密度也同样重要。该发明活用Cu粒子析出行为,主旨是获得“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疲劳强度”,使二者兼得。不限于制造转子铁心,也可以制作定子铁心,在同一钢板上同时冲剪出定子铁心和转子铁心,转子铁心位于中央部位,提高了成材率。该无取向电磁钢板更适用于制造IPM马达的转子铁心,用于制造混合动力汽车(HEV)、电动汽车(EV)的驱动马达,适应高转速化的工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无取向钢板 Cu粒子析出 高成材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向硅钢常化板织构及不同取向晶粒中析出相粒子的分布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承绪 孟利 +2 位作者 马光 陈新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20,共6页
利用SEM、EBSD技术对低温热轧技术的热轧板和常化板进行了织构研究,并对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对热轧织构中旋转立方{100}【011】织构强度有一定的减弱;常化后4种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面密度及粒子尺... 利用SEM、EBSD技术对低温热轧技术的热轧板和常化板进行了织构研究,并对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对热轧织构中旋转立方{100}【011】织构强度有一定的减弱;常化后4种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面密度及粒子尺寸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粒子面密度分布规律表现为黄铜取向晶粒】Goss取向晶粒】铜型取向晶粒】{100}【011】取向晶粒,且黄铜取向晶粒中的粒子平均尺寸最小,40~60 nm范围内的粒子也明显多于其他取向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钢 热轧 常化 晶粒取向 析出粒子
原文传递
Ti-IF钢热轧时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29
4
作者 商建辉 王先进 初元璋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60,共6页
介绍了有关 Ti- IF钢热轧时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包括 :第二相粒子的种类 ;第二相粒子在热轧时的析出过程 ;化学成分和热轧工艺参数对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影响。今后应着重研究溶度积和析出动力学 ,尤其是各种... 介绍了有关 Ti- IF钢热轧时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包括 :第二相粒子的种类 ;第二相粒子在热轧时的析出过程 ;化学成分和热轧工艺参数对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影响。今后应着重研究溶度积和析出动力学 ,尤其是各种析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寻找定量分析第二相粒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IF钢 第二相粒子析出 化学成分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规格冷轧取向硅钢脱碳板中析出相粒子及织构分布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富尧 何承绪 +3 位作者 孟利 马光 陈新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薄规格冷轧取向硅钢要求比普通厚度取向硅钢更加严格的抑制剂设计及控制。将常化板冷轧至0.23 mm和0.18 mm并分别进行脱碳退火处理,利用SEM及EBSD技术分析了两种厚度脱碳退火板的表层、次表层、中心层等层区的析出相粒子分布及织构。结... 薄规格冷轧取向硅钢要求比普通厚度取向硅钢更加严格的抑制剂设计及控制。将常化板冷轧至0.23 mm和0.18 mm并分别进行脱碳退火处理,利用SEM及EBSD技术分析了两种厚度脱碳退火板的表层、次表层、中心层等层区的析出相粒子分布及织构。结果表明:在设计的工艺下,两种厚度脱碳板同层区的析出相粒子的平均尺寸d、面密度nA及面积分数AA的分布趋势类似,粒子平均尺寸都表现为d表层>d次表层>d中心层,且次表层的粒子面密度最高;两种板沿板厚方向的组织及织构分布不均匀,但各层区织构组成相近,{111}<112>、{411}<148>组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取向,表层Goss取向晶粒数较多;随压下量增大,Goss、{111}<112>、{411}<148>等织构均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规格取向硅钢 析出粒子 抑制剂 脱碳退火 冷轧 织构
原文传递
Q345钢在直轧过程中二相粒子析出对奥氏体晶粒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米振莉 余伟 +2 位作者 陈银莉 蔡庆伍 董晓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通过热模拟轧制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二相粒子析出物对奥氏体再结晶的影响,并对Q345钢直接轧制工艺中C,N化物的析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利用二相粒子析出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从而改善钢的内部组织和材料... 通过热模拟轧制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二相粒子析出物对奥氏体再结晶的影响,并对Q345钢直接轧制工艺中C,N化物的析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利用二相粒子析出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组织,从而改善钢的内部组织和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钢 直轧过程 二相粒子析出 奥氏体晶粒 组织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氮温度对获得抑制剂取向硅钢粒子析出及退火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瑞 杨平 刘恭涛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16年第3期272-278,共7页
在750℃、850℃、950℃三个渗氮温度下对实验室设计成分并冶炼的渗氮钢料进行渗氮处理,利用SEM、EDS、EBSD等技术分析样品渗氮后粒子析出情况以及初次再结晶组织和高温退火后及升温阶段样品宏观组织,对比研究了渗氮温度对获得抑制剂法... 在750℃、850℃、950℃三个渗氮温度下对实验室设计成分并冶炼的渗氮钢料进行渗氮处理,利用SEM、EDS、EBSD等技术分析样品渗氮后粒子析出情况以及初次再结晶组织和高温退火后及升温阶段样品宏观组织,对比研究了渗氮温度对获得抑制剂法制备取向硅钢渗氮后的粒子析出行为及退火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750~850℃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渗氮温度能提高渗氮效率,样品N含量、粒子密度及尺寸都会提高,但渗氮温度超过850℃时渗氮效率下降,且出现复合析出粒子,并伴随粒子分解过程;随着渗氮温度升高,样品晶粒尺寸不均匀现象更为显著,且{001}〈120〉织构组分增强;该成分体系下,渗氮温度由750℃升高到950℃过程中,抑制力由足量到不足,毫米级孤岛状小晶粒增多,二次再结晶温度降低。理想渗氮温度应在750℃到8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氮温度 粒子析出 退火组织 取向硅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时效析出相粒子对Al-Zn-Mg-Cu合金热加工晶粒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坤 赵晓东 +1 位作者 陈慧琴 王亮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4-61,共8页
对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锻造坯料进行过时效处理,确定析出相大小和分布能满足激发再结晶形核的过时效制度。随后在温度330℃~400℃、应变速率0.01 s^(-1)~1 s^(-1)和变形量60%~80%条件下对过时效试样进行热压缩变形,再经470℃2 h... 对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锻造坯料进行过时效处理,确定析出相大小和分布能满足激发再结晶形核的过时效制度。随后在温度330℃~400℃、应变速率0.01 s^(-1)~1 s^(-1)和变形量60%~80%条件下对过时效试样进行热压缩变形,再经470℃2 h固溶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电子显微镜(EBSD和TEM)方法研究过时效处理试样中析出相粒子的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析出相粒子对随后热压缩变形和固溶处理过程中晶粒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00℃14 h过时效处理后,锻造坯料中析出相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满足再结晶形核条件;再经ln Z≈20和60%~80%较大压下量条件下的变形后,在470℃2 h固溶处理后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的等轴再结晶晶粒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高强铝合金 过时效中间热处理 析出粒子 热压缩变形 晶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出相粒子组态对Al-0.67Mg-1.35Si-0.64Cu-0.61Mn板材n值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玉杰 冯震 +3 位作者 宋伟豪 王文泽 田妮 赵刚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54,共6页
针对实验室制备的1.2 mm厚Al-0.67Mg-1.35Si-0.64Cu-0.61Mn冷轧薄板,通过合适的热处理使板材强度相当而析出相粒子的尺寸、数量和弥散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析出相粒子的尺寸和弥散度与板材应变强化指数n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退火温度从... 针对实验室制备的1.2 mm厚Al-0.67Mg-1.35Si-0.64Cu-0.61Mn冷轧薄板,通过合适的热处理使板材强度相当而析出相粒子的尺寸、数量和弥散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析出相粒子的尺寸和弥散度与板材应变强化指数n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退火温度从400℃升高至550℃,Al-0.67Mg-1.35Si-0.64Cu-0.61Mn板材基体中Al_(1.9) CuMg_(4.1) Si_(3.3)粒子的尺寸逐渐增大而其弥散度逐渐降低,对铝板的析出强化作用逐渐减弱,因此铝板强度随二次退火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运动位错以绕过方式通过微米级Al_(1.9) CuMg_(4.1) Si_(3.3)粒子的同时在粒子周围留下位错环,逐渐缩小了粒子的有效间距,使后续位错通过更困难,因此铝板在拉伸变形初期表现出明显的应变强化效应,当拉伸变形量为1%左右时,铝板的连续应变强化指数n_(c)值及阶段应变强化指数n_(s)值均最大。铝板的n_(c)值及n_(s)值均随微米级Al_(1.9) CuMg_(4.1) Si_(3.3)粒子尺寸增大及弥散度降低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身用Al-Mg-Si-Cu板材 析出粒子 应变强化指数 退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元素在含Nb海工钢中析出行为的热力学研究
10
作者 李天怡 刘文月 +3 位作者 安涛 王超逸 臧岩 任毅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7-16,共10页
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超高强含Nb海工钢的相转变规律和第二相粒子析出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平衡状态下,该材料基体为铁素体相,含有的析出相主要包括Nb(C,N)相(FCC-A1#2)、BN相(BN-B4),富Mo相(HCP-A... 采用ThermoCalc软件计算了超高强含Nb海工钢的相转变规律和第二相粒子析出规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平衡状态下,该材料基体为铁素体相,含有的析出相主要包括Nb(C,N)相(FCC-A1#2)、BN相(BN-B4),富Mo相(HCP-A3#2)、富Cu相(FCC-A1#3)和碳化物相(M23C6-D84)。Nb(C,N)相在1171.5℃开始析出,在800℃时的析出量为0.056%,提高C、Nb元素含量会显著促进Nb(C,N)相的析出;富Mo相在700.4℃开始析出,在400℃时的析出量为0.34%;富Cu相在675.8℃开始析出,在400℃时的析出量为0.88%;碳化物相在647.7℃开始析出,在400℃时的析出量为0.9%。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可知,调质态实验钢在室温时组织由回火马氏体(BCC相)组成。在TEM下,仅观察到Nb(C,N)相,未发现BN相、富Mo相、富Cu相和碳化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海工钢 相转变 第二相粒子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氏体10%Cr钢析出相的定量研究
11
作者 秦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01-301,共1页
关键词 析出 马氏体 定量 CR 蠕变性能 析出粒子 析出行为 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析出相对材料晶粒长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关小军 麻晓飞 +4 位作者 王丽君 刘运腾 申孝民 宋述同 曾庆凯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8-182,共5页
为了探讨元胞自动机(CA)方法模拟析出相粒子对材料晶粒长大过程影响的应用,在现有晶粒长大CA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曲率驱动机制和能量驱动机制,建立了适合于含有析出相粒子材料和具有新转变规则的晶粒长大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含有不同体... 为了探讨元胞自动机(CA)方法模拟析出相粒子对材料晶粒长大过程影响的应用,在现有晶粒长大CA模型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曲率驱动机制和能量驱动机制,建立了适合于含有析出相粒子材料和具有新转变规则的晶粒长大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含有不同体积分数析出相粒子的材料晶粒长大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析出相粒子对晶粒长大过程影响的基本规律,且更加敏感地反映了析出相粒子体积分数对晶粒长大过程的影响;随着析出相粒子体积分数的逐渐增加,晶界脱钉现象不易发生且晶粒长大指数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模型 晶粒长大 析出粒子 体积分数
原文传递
退火对TCS不锈钢热轧板含Nb和Ti析出相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志毅 王欣 +2 位作者 王志斌 齐秀美 薛润东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2,共5页
通过SEM、TEM及化学相分析的方法,对罩式退火前后TCS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中Nb、Ti碳氮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前后析出相粒子主要由TiN、(Ti,Nb)C组成。退火前(Ti,Nb)C粒子析出位置为晶界及亚晶界,退火后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形,是点... 通过SEM、TEM及化学相分析的方法,对罩式退火前后TCS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中Nb、Ti碳氮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前后析出相粒子主要由TiN、(Ti,Nb)C组成。退火前(Ti,Nb)C粒子析出位置为晶界及亚晶界,退火后形状为不规则椭圆形,是点链状分布在晶粒中,尺寸比退火前显著增加;退火后TiN粒子发生聚集长大,钢板中部析出的TiN粒子在尺寸上大于边部,在数量上少于边部;退火后基体中固溶的C、S、P元素100%析出,N元素98.75%析出,Nb、Ti元素析出分别为73.91%和65%,Ni、Cr元素析出较少,分别为0.26%和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析出粒子 退火
原文传递
不同Si含量对免热处理强化压铸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谭国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66-169,共4页
研究了不同Si含量对免热处理强化压铸铝硅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l-6%Si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沿晶界析出,分布不均匀。其形貌类似杆状,具有尖锐的棱角。随着Si含量提升,析出相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并且粒子尺寸增大,同时存有少量未充... 研究了不同Si含量对免热处理强化压铸铝硅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l-6%Si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沿晶界析出,分布不均匀。其形貌类似杆状,具有尖锐的棱角。随着Si含量提升,析出相所占比重显著上升,并且粒子尺寸增大,同时存有少量未充分溶解的粗大块状初晶硅。在铝硅合金中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析出相,一种是长针状AlSiFe相,另一种是明亮粗大块状AlSiMnFe相。长针状AlSiFe相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能够有足够的空位吸纳Mn原子,从而随着凝固过程进行自发转变为更稳定的块状AlSiMnFe相。在该过程中Mn元素被大量消耗,析出相粒子中的Mn/Fe值下降。随着Si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抗拉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塑性和抗冲击性能并未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 综合性能 析出粒子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固溶对7075铝合金组织与冲击性能影响
15
作者 谭国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1,共4页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强化固溶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固溶处理后仍有1.5~5μm的析出相粒子未固溶;这些析出相粒子在内应力作用下会成为裂纹源,恶化合金性能。含较多Fe、Cu、Zn的析出相...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强化固溶对7075铝合金组织和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固溶处理后仍有1.5~5μm的析出相粒子未固溶;这些析出相粒子在内应力作用下会成为裂纹源,恶化合金性能。含较多Fe、Cu、Zn的析出相粒子热稳定性较高,若回溶基体需强化固溶热处理。强化固溶后,绝大部分粗大的析出相固溶进基体,减少了形成裂纹源和应力集中的可能。同时强化固溶使基体内的溶质原子含量增高,在时效过程中可促进更多弥散相的析出,提高了合金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紧固件 强化固溶 冲击性能 析出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的再热脆化问题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晓萍 屈朝霞 李自刚 《焊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34,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及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温度对Nb、V、Ti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V、Ti微合金钢的CGHAZ经焊后热处理后存在再热脆化的现象,为了改善热影响区的...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及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温度对Nb、V、Ti微合金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V、Ti微合金钢的CGHAZ经焊后热处理后存在再热脆化的现象,为了改善热影响区的韧性,应该选取较低的焊后热处理温度。焊后热处理过程对冲击性能的影响主要与钢中的析出粒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焊后热处理 再热脆化 析出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搪瓷用热轧带钢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东明 张万山 +3 位作者 董恩龙 刘凤莲 郭晓宏 张序平 《鞍钢技术》 CAS 2009年第3期28-32,57,共6页
制取了9种不同Ti含量的试样,通过实验室正火处理等方法调整析出相的析出状态,通过测试氢渗透时间、搪瓷试验等研究了Ti含量和析出状态对抗鳞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渗透时间随Ti含量及Ti/C比值的升高而延长。当Ti以析出粒子存在时,... 制取了9种不同Ti含量的试样,通过实验室正火处理等方法调整析出相的析出状态,通过测试氢渗透时间、搪瓷试验等研究了Ti含量和析出状态对抗鳞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渗透时间随Ti含量及Ti/C比值的升高而延长。当Ti以析出粒子存在时,钢板具有更好的抗鳞爆效果。介绍了基于研究结果开发的双面搪瓷用热轧钢板的技术特点、实际性能水平和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钢板 搪瓷 鳞爆 析出粒子 氢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DC03EK搪瓷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福涛 杜林秀 +2 位作者 王晓南 刘相华 焦景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79,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罩式退火温度对DC03EK搪瓷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其抗鳞爆性能和搪瓷密着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730℃×5 h退火的实验钢屈服强度为148 MPa,抗拉强度为300 MPa,断后伸长率为38%,r值为1.5,成形性能...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罩式退火温度对DC03EK搪瓷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其抗鳞爆性能和搪瓷密着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730℃×5 h退火的实验钢屈服强度为148 MPa,抗拉强度为300 MPa,断后伸长率为38%,r值为1.5,成形性能良好。1 mm厚冷轧退火板氢渗透时间为13 min,氢扩散系数为8.4×10-7cm2/s,抗鳞爆性能良好,并通过了密着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搪瓷钢 罩式退火 成形性能 抗鳞爆性能 析出粒子
原文传递
卷取温度对热轧双面搪瓷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张宜 俞波 李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4-87,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卷取温度(560、700℃)对热轧双面搪瓷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卷取温度下,实验钢局部组织出现了贝氏体,且析出粒子呈现相间析出,尺寸以<10 nm为主;在高温卷取温度下,实验钢组织呈现均匀铁素体,...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卷取温度(560、700℃)对热轧双面搪瓷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卷取温度下,实验钢局部组织出现了贝氏体,且析出粒子呈现相间析出,尺寸以<10 nm为主;在高温卷取温度下,实验钢组织呈现均匀铁素体,析出粒子呈现弥散分布,尺寸以5~20 nm为主。在两种卷取温度下,实验钢强度相差不大,屈服强度在558~574 MPa,抗拉强度在662~665 MPa,但高温下实验钢伸长率更好。当实验钢经过两次搪烧后,屈服强度降低至359~374 MPa,抗拉强度降低至440~447 MPa,伸长率提升至38.5%。高卷取温度的实验钢具有更高的氢渗透时间,且经过搪烧后钢板氢渗透时间明显降低,两种实验钢经过双面涂搪后均未出现鳞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取温度 热轧双面搪瓷用钢 析出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b微合金化高强钢的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楠 董现春 +2 位作者 徐晓宁 杨建炜 章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采用混合气体(80%Ar+20%CO2)保护焊,对一种Ti-Nb微合金化控轧控冷高强钢板进行了焊接强度实验研究。通过微观组织特征分析,阐述了焊接接头热影响区(HAZ)的软化行为,综合分析了回火态HAZ的脆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增加,粗晶热影... 采用混合气体(80%Ar+20%CO2)保护焊,对一种Ti-Nb微合金化控轧控冷高强钢板进行了焊接强度实验研究。通过微观组织特征分析,阐述了焊接接头热影响区(HAZ)的软化行为,综合分析了回火态HAZ的脆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增加,粗晶热影响区(CGHAZ)晶粒长大,内部析出相粒子发生回溶现象,接头强度降低;焊接接头回火态强度有所提高,但随回火温度上升,CGHAZ的冲击韧性严重降低,其原因主要与原始组织遗传及碳化物沿晶界析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影响区 回火 焊接接头 软化 析出粒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