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分形与混沌动力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郝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8-385,共8页
系统分析总结了构造活动与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以湘西金矿、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等典型矿床为例,研究发现,水口山铅锌... 系统分析总结了构造活动与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过程。以湘西金矿、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等典型矿床为例,研究发现,水口山铅锌金多金属矿田地层及岩体内的元素含量分布均呈单分形关系,而断裂带内动性较强的Cu、Pb、Zn等成矿元素的元素具有双分形关系,产生了新的元素分布规律,指示断裂活动促进了成矿元素富集,湘西金矿石英脉是通过分形生长向着脉体长度-厚度分维值a值先减小(对应着脉体的膨胀)然后增大(对应着脉体的伸长)的趋势发展演化的,且该矿床各中段金品位空间变化序列均为非线性演化序列,其成矿流体的演化及成矿元素的沉淀富集成矿过程为混沌动力学过程。这些结果表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并具体表现为断裂体系的分形分布,矿床的分形分布,裂隙-脉体系的分形分布和品位分布的分形变化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及沉淀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中,构造活动控制了裂隙-脉体系统的分形生长与矿床的就位,且存在于构造活动、流体作用及矿物沉淀之间的非线性反馈作用最终导致了具分形结构与混沌特征的矿物沉淀和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分形结构 混沌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金矿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木合塔尔.买买提 桑树勋 木合塔尔.扎日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为重要金矿床成矿带之一.文章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为基础,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对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山-盆...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为重要金矿床成矿带之一.文章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为基础,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对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金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山-盆转换系统内金的构造-流体-成矿作用体系中构造主导作用、流体直接作用及构造和流体耦合作用与金矿成矿机理和时空分布特征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造山带 金矿 成矿背景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地区金矿构造-流体-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兴林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44-49,54,共7页
黔东地区位于华南成矿区的天柱-黎平成矿亚带,是贵州重要的黄金产出地。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相关理论,对研究区构造与脉体的关系、... 黔东地区位于华南成矿区的天柱-黎平成矿亚带,是贵州重要的黄金产出地。以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特征为基础,结合以往研究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资料,应用金矿成矿过程中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相关理论,对研究区构造与脉体的关系、构造与金成矿作用、流体与金成矿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构造和流体耦合作用与金成矿作用在时空分布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金矿 成矿背景 黔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可勇 姚书振 吕新彪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基于对马脑壳金矿床构造变形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探讨了马脑壳金矿床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 ,认为自印支运动以来 ,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 -脆性及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 ,并伴有多次热液活动。热液的来源及性质与构造变形作... 基于对马脑壳金矿床构造变形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探讨了马脑壳金矿床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 ,认为自印支运动以来 ,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 -脆性及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 ,并伴有多次热液活动。热液的来源及性质与构造变形作用密切相关 ,早期韧性构造变形期 ,热液来源以地层建造水和变质水为主 ,而韧 -脆性变形期以来大气降水不断加入并逐渐占据优势。由韧性→韧 -脆性和韧 -脆性→脆性构造变形机制的转变 ,引起热液发生混合及相分离作用 ,并导致热液体系 T、p H、fo2 、fs2 等物化条件降低变化 ,造成热液中含金络合物溶解度大幅度下降而发生沉淀成矿作用。概括总结了马脑壳金矿床构造 -流体 -金成矿作用系统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流体混合作用 分离作用 系统演化模式 构造流体-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成藏-成矿作用 被引量:31
5
作者 顾雪祥 李葆华 +2 位作者 徐仕海 付绍洪 董树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146,共14页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不混溶体系,成藏流体具低温(多为90~160℃)和低盐度(多小于6wt%NaCl)的特征,其主要组分是有机质、CO2和H2O;金矿成矿流体以中低温(多集中于150~250℃)和低盐度(0.4~6.7wt%NaCl)为特征,... 右江盆地含油气成矿流体是一种多组分、多相态的不混溶体系,成藏流体具低温(多为90~160℃)和低盐度(多小于6wt%NaCl)的特征,其主要组分是有机质、CO2和H2O;金矿成矿流体以中低温(多集中于150~250℃)和低盐度(0.4~6.7wt%NaCl)为特征,其主要组分为H2O和CO2,次为烃类有机组分。盆地内古油藏与金矿床在空间上密切共存,在成藏和成矿流体活动时限上基本一致,在成因上一脉相承,表明两者均为盆地有机成矿流体演化的产物。加里东晚期至印支中期,"盆-台相间"的沉积构造格局为成矿和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盆地有机成矿流体的活动使油气和金属分别聚集形成油气藏和金属矿床。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伴随褶皱造山作用的盆地流体活动使油气的原始分布格局发生改变,并造成了油气和金属矿床的空间分带。燕山中晚期强烈的构造抬升剥蚀,使油气藏和金属矿床遭受强烈的破坏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物理化学性质 含油气成矿流体 盆地流体 成藏-成矿作用 右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被引量:40
6
作者 闫臻 王宗起 +4 位作者 陈雷 刘树文 任涛 徐学义 王瑞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1-414,共14页
山阳-柞水矿集区是南秦岭成矿带主要矿集区之一。从新元古代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山阳-柞水地区经历了洋壳俯冲和陆陆碰撞的构造演化,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矿化类型、矿化组合的Cu、PbZn、Ag、Fe、Mo、Au矿床。新元古代时期,由于... 山阳-柞水矿集区是南秦岭成矿带主要矿集区之一。从新元古代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山阳-柞水地区经历了洋壳俯冲和陆陆碰撞的构造演化,在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矿化类型、矿化组合的Cu、PbZn、Ag、Fe、Mo、Au矿床。新元古代时期,由于洋壳的俯冲作用,山阳-柞水地区形成了与基性岩有关的钛磁铁矿;泥盆纪-二叠纪时期,古秦岭洋消减形成山阳-柞水弧前盆地的同时,也形成一系列沉积型Fe、Ag、PbZn矿床;三叠纪时期,华北、扬子板块全面碰撞并形成了与碰撞作用密切相关的晚三叠世斑岩型Mo矿和造山型Au矿;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则形成了碰撞后伸展环境下的矽卡岩-斑岩型CuMo-Au矿床。山阳-柞水矿集区内的各种时代和类型的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不同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对真实、客观的理解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山阳-柞水矿集区 秦岭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及铜金多金属找矿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杜玉良 贾群子 韩生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9-75,共7页
东昆仑成矿带主要经历了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四个发展期或构造旋回期。其中,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活动对区域铜金多金属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作用。以区域性深大断裂控矿为主线,研究分析青海东昆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主... 东昆仑成矿带主要经历了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四个发展期或构造旋回期。其中,中生代构造-岩浆-成矿活动对区域铜金多金属大规模成矿具有重要作用。以区域性深大断裂控矿为主线,研究分析青海东昆仑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主要矿产分布特征,探讨区域成矿规律及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条件,提出了岩浆热液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的勘查思路与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东昆仑 中生代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铜金多金属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湘中地区金-锑矿床中—低温流体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成因指示 被引量:27
8
作者 马东升 潘家永 卢新卫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5-445,共11页
通过对湘西北 -湘中主要金 -锑矿床和有关区域地层的系统地球化学研究 ,揭示了该区元古界基底和古生界盆地中~低温热液系统特征及流体成矿作用的关系 ;介绍了应用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隐性地球化学标志进行区域古流体示踪的方法和实际... 通过对湘西北 -湘中主要金 -锑矿床和有关区域地层的系统地球化学研究 ,揭示了该区元古界基底和古生界盆地中~低温热液系统特征及流体成矿作用的关系 ;介绍了应用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隐性地球化学标志进行区域古流体示踪的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 ;提出了该地区区域性古流体的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可达盆地规模 ,在垂直范围内可达几公里的认识 .同时 ,从流体成矿作用的角度对区内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提出湘中盆地至少在城步-新化大断裂以东的广大地区 ,可能同属一个受盆地周边燕山期花岗岩体制约 ,并以深循环大气降水来源为主的大型盆地热液系统 .燕山期主要的热流异常中心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 ,以及不同渗透率的地层通过其不同的隔水、导水和聚水作用 ,对区域流体的运移和汇聚起主导因素 .盆地基底在提供成矿物质和热流来源方面对成矿起了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矿床 -低温流体 成矿作用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三江老厂VMS型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鹏飞 李龚健 +5 位作者 黄钰涵 梁坤 杨金彪 柳云成 毛富祥 赵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29-2142,共14页
老厂Pb-Zn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内目前唯一报导的与OIB火山岩有关的VMS矿床,关于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由此约束的成矿作用过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该矿床Ⅰ号矿体群块状矿体和网脉状矿化... 老厂Pb-Zn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是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内目前唯一报导的与OIB火山岩有关的VMS矿床,关于其成矿流体性质和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由此约束的成矿作用过程依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该矿床Ⅰ号矿体群块状矿体和网脉状矿化系统的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研究基础上,选取部分块状矿石中的方解石和网脉状矿化中的石英开展流体包裹体热力学研究,并对各类矿石的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类矿石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均属于NaCl-H_2O体系,块状矿石成矿流体温度110~158℃,盐度13.2%~18.7%NaCleqv;网脉状矿化成矿流体温度186~371℃,集中在246~339℃,盐度3.6%~19.8%NaCleqv,集中在6.9%~16.8%NaCleqv。从下部网脉状矿化到上部块状矿体的成矿温度降低,反映较高温度的成矿热液沿喷流通道上升至海底面与海水作用并降温。该过程中流体盐度并未发生明显下降,推测成矿前海底可能已存在较高盐度的卤水。各类矿石硫化物δ^(34)S值基本一致,均在-0.69‰~1.32‰,组成稳定(极差仅2.01‰),呈集中于零值的分布特征。共生硫化物对中δ^(34)S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说明硫同位素基本达到分馏平衡。硫化物集中零值的硫同位素组成,既不同于由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造成的明显正δ^(34)S值,也不同于有机(细菌)还原造成的明显负δ^(34)S值,因此提出硫来源于矿体下盘基性火山岩,通过海水循环淋滤含矿岩系或者直接源于浅部岩浆房的释气作用。综合前人C-H-O-Pb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认为老厂VMS型矿床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岩浆释气作用,为成矿提供了硫和金属成矿物质、以及初始成矿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VMS矿床 昌宁-孟连缝合带 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羊拉地区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魏君奇 陈开旭 魏福玉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金沙江缝合带的洋 -陆转换过程 (洋盆扩张、洋壳俯冲、洋盆闭合 ) ,在羊拉地区引发了三期构造 -岩浆事件 ,分别形成海西期裂谷洋盆洋脊 -洋岛型火山岩、印支期陆缘弧同熔型花岗岩、燕山早期同造山碰撞型花岗斑岩及与之相对应的海底喷流 ... 金沙江缝合带的洋 -陆转换过程 (洋盆扩张、洋壳俯冲、洋盆闭合 ) ,在羊拉地区引发了三期构造 -岩浆事件 ,分别形成海西期裂谷洋盆洋脊 -洋岛型火山岩、印支期陆缘弧同熔型花岗岩、燕山早期同造山碰撞型花岗斑岩及与之相对应的海底喷流 -热水沉积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金沙江缝合带 羊拉地区 成矿作用 铜矿床 热水沉积型矿床 矽卡岩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矿沟-多宝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德荣 朱朝利 +1 位作者 吕军 崔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2-146,共5页
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矿产地,分布有多宝山和铜山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争光大型岩浆热液金矿床、三矿沟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以及众多的铜金钼矿(化)点。根据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用板块构造和岛弧... 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矿产地,分布有多宝山和铜山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争光大型岩浆热液金矿床、三矿沟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以及众多的铜金钼矿(化)点。根据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用板块构造和岛弧成矿理论对该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含矿地质建造、成矿时代、岩浆成矿作用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划分出三个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三矿沟-多宝山成矿 构造演化 岩浆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西胡里吐盆地构造-水文地质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文明 李子颖 +1 位作者 郭庆银 高大裘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3-286,282,共5页
西胡里吐盆地为一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受沉积后断裂错动的影响而裂解为3个次级亚盆地。在断裂的导通作用下,盆地发育完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体系,构成了明显的水文地质分区和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为铀的迁移与富集成矿创造了... 西胡里吐盆地为一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受沉积后断裂错动的影响而裂解为3个次级亚盆地。在断裂的导通作用下,盆地发育完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体系,构成了明显的水文地质分区和不同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为铀的迁移与富集成矿创造了良好条件。盆地构造水文地质演化经历了断陷成盆期的开放旋回、沉积与成岩作用期的封闭旋回和后生改造期的径流旋回等3个阶段。其中,后生改造期的径流型古水文地质演化阶段是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胡里吐盆地 构造-水文地质演化 砂岩型铀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五凤-五星山金矿床成矿流体与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门兰静 孙景贵 +1 位作者 陈雷 逄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1-394,共14页
五凤-五星山金矿床是延边地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五凤金矿床、五星山金矿床位于石人火山断陷盆地的南北端,相距近3 km。五凤矿体产在金沟岭组火山岩内,为脉状,五星山矿体产在碱性花岗岩与次粗面安山岩接触带上,为网脉-浸染状。笔者... 五凤-五星山金矿床是延边地区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五凤金矿床、五星山金矿床位于石人火山断陷盆地的南北端,相距近3 km。五凤矿体产在金沟岭组火山岩内,为脉状,五星山矿体产在碱性花岗岩与次粗面安山岩接触带上,为网脉-浸染状。笔者运用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探针技术,对矿床中各个矿化阶段石英内的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纯液相包裹体,少量含CO_2三相的包裹体;2均一温度变化范围在110~440℃之间,与石英脉阶段(Ⅰ)、含硫化物-石英脉阶段(Ⅱ)、方解石石英脉阶段(Ⅲ)以及方解石-沸石阶段(Ⅳ)4个矿化蚀变阶段相对应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440~350℃、340~220℃、220~160℃、160~110℃;3盐度w(NaCleq)变化在0.53%~9.47%之间,Ⅰ、Ⅱ、Ⅲ、Ⅳ矿化阶段成矿流体的盐度w(Na Cleq)分别为2.23%~4.63%、9.47%~2.88%、3.85%~1.21%和0.87%左右;4气体成分主要为H_2O、CO_2,少量H_2S、CH_4、N_2。上述结果和硫、碳、氢氧同位素数据,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研究成果,表明该矿床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为大气水,有少量岩浆水参与的中低温、低盐度,还原性流体,成矿物质源于壳幔相互作用的安山质岩浆,成矿机制为流体沸腾作用,可能伴有部分围岩的硫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流体演化 成矿作用 五凤-五星山金矿床 延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流体的输运-化学反应与成矿作用微观机制研究——以安徽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凌其聪 刘丛强 鲍征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床的成矿微观机制为:成矿流体受外力的驱动在断裂-多孔隙复杂介质的输运过程中,由平流、动力弥散、扩散作用与交代反应、溶解-沉淀反应相互耦合作用而成矿。介质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动力学参数是矿体的空间分布及规模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模拟结果合理地解释了矿体的空间展布、矿石品位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空间变化特征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本研究显示,一旦成矿过程的基本动力学参数能确定,可预测成矿的位置、矿体长度、厚度及贫富变化的规律,显示动力学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为研究复杂介质中矿床形成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输运-化学反应 成矿作用微观机制 安徽 冬瓜山 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阿尔泰地区古生代构造及相关的内生成矿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万天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5-714,共10页
探讨天山-阿尔泰地区大地构造及其相关的内生成矿作用是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研究课题。阿尔泰地区属于早古生代碰撞带,天山地区属于晚古生代早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碰撞带,均为区域性近南北向缩短-碰撞作用的结果。在晚泥盆世—早石炭... 探讨天山-阿尔泰地区大地构造及其相关的内生成矿作用是一个重要而又有趣的研究课题。阿尔泰地区属于早古生代碰撞带,天山地区属于晚古生代早期(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碰撞带,均为区域性近南北向缩短-碰撞作用的结果。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阿尔泰地区近NW向区域性断层呈现右行走滑的特征,天山地区近EW向的区域性断层表现为逆断层的活动。但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受乌拉尔碰撞带挤压作用远程效应的影响,该地区受到较弱的向东挤压的作用,阿尔泰地区NW向断层转变成左行走滑断层,天山地区近EW向断层则转变为右行走滑断层,使该区岩石发生适度的破碎,以致形成大量世界著名的内生金属矿床。对于亚洲大陆来说,碰撞作用最强烈的时期并不一定是内生金属成矿作用最有利的阶段,应该审慎地对待所谓的"造山带成矿作用假说"。最后,笔者还对该区深部隐伏内生金属矿床的找寻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大地构造 内生金属成矿作用 天山-阿尔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盆-山构造系与大厂锡石多金属成矿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计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2-338,共7页
通过对区域地形形态、地质构造格架、大厂矿田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大厂矿区所处的构造位置为一盆-山构造系。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生成、发展和演化是该盆一山构造系发展演化的产物,受盆-山构造系的控制。本... 通过对区域地形形态、地质构造格架、大厂矿田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明了大厂矿区所处的构造位置为一盆-山构造系。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生成、发展和演化是该盆一山构造系发展演化的产物,受盆-山构造系的控制。本矿床按矿体形态、矿床特征可以分为层状矿化和脉状矿化两大类。层状矿化是盆-山构造系形成早期同生沉积的,严格受地层层位和岩性的控制。脉状矿化是盆-山构造系发展演化的晚期不同阶段中受岩浆热液作用的叠加、改造而成,受构造和层位的双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多金属矿床 锡石 锡矿床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五河-凤阳地区基于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成矿作用温压条件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青 《安徽地质》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五河-凤阳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迄今为止已在该区域发现了近20处小型金矿床或矿化点,另外近几年也在该区域发现了如江山铅锌金银矿床等多处中小型铅锌金银矿床。本文结合典型矿床所采集的流体包裹体样品的测试研究,对五河-... 五河-凤阳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构造条件,迄今为止已在该区域发现了近20处小型金矿床或矿化点,另外近几年也在该区域发现了如江山铅锌金银矿床等多处中小型铅锌金银矿床。本文结合典型矿床所采集的流体包裹体样品的测试研究,对五河-凤阳地区成矿作用的温压条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河-凤阳地区 流体包裹体 成矿作用 温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中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18
作者 罗威 倪玲梅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贯穿油气储层演化全过程,是一个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领域。基于对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特征、研究前沿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以期全面揭示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对含油气储层的制约,并指出今后应... 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贯穿油气储层演化全过程,是一个兼具前沿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领域。基于对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特征、研究前沿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以期全面揭示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对含油气储层的制约,并指出今后应加强该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力求实现从定性到定量、从现象描述到机理阐释的跃迁,推动储层成岩动力学和沉积盆地动力学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岩石-构造相互作用 油气储层 流体系统 裂缝 变形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播卡多世代构造-岩浆-热事件及其铜金成矿作用
19
作者 肖娥 居维伟 +2 位作者 肖晓牛 刘小胡 张悦秋 《新疆有色金属》 2021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播卡地区的金、铜找矿模式。认为本区成矿作用具多世代、多期次富集叠加的特点,矿床初始成矿作用发生在晋宁晚期-澄江期,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拉张背景下的钠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观察,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播卡地区的金、铜找矿模式。认为本区成矿作用具多世代、多期次富集叠加的特点,矿床初始成矿作用发生在晋宁晚期-澄江期,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拉张背景下的钠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并在后期受到了喜马拉雅造山期的改造、叠加和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世代构造-岩浆-热事件 成矿作用 云南播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琅勃拉邦—泰国黎府成矿带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与金铜成矿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林楠 刘书生 +3 位作者 聂飞 吴松洋 徐思维 施美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41,共14页
老挝琅勃拉邦—泰国黎府成矿带位于印支板块西北缘,是中南半岛重要的金铜成矿带之一。该带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作用,成矿活动复杂,形成了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以及热液脉型金矿床。然... 老挝琅勃拉邦—泰国黎府成矿带位于印支板块西北缘,是中南半岛重要的金铜成矿带之一。该带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作用,成矿活动复杂,形成了斑岩-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以及热液脉型金矿床。然而,热液脉型金矿的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3类金铜矿床与区域构造演化的关系仍缺乏总结。本文通过对前人典型矿床研究资料的整理,并结合成矿流体来源、演化新证据,将带内热液脉型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归为造山型金矿。综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研究资料,总结了成矿带内3类金铜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特征,建立了与古特提斯洋俯冲-闭合及陆陆碰撞过程相关的区域金铜成矿模式,提出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俯冲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早中三叠世闭合期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晚三叠世陆陆碰撞期造山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勃拉邦—黎府成矿 古特提斯构造-岩浆演化 金铜成矿作用 造山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