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编制盆地构造演化剖面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7
- 1
-
-
作者
漆家福
杨桥
王子煜
周建勋
-
机构
石油大学
-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8-392,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9872068)
-
文摘
本文根据平衡剖面原理,从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采用“地层回剥”方法编制构造演化剖面时遇到的影响古构造复原的若干问题。强调建立平衡地质剖面和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编制盆地构造演化剖面时,“地质概念上”的平衡和地质逻辑上的合理比纯粹的“几何学上”的平衡更重要。
-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构造变形期次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剖面
地质制图
构造地质学
含油气盆地
-
Keywords
balanced geological cross-section
tectonic evolution sections
geological mapping
-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
-
题名东营凹陷陡坡带构造演化物理模拟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勇
熊伟
崔营滨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9-452,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复杂地质体精细地质建模"(2008ZX05006-001)部分成果
-
文摘
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分段构造演化剖面详细恢复的基础上,结合控凹断层陈南断层分段活动的特点,分段讨论了东营凹陷陡坡带构造特征,建立了相应的静态地质模型。针对特定的地质模型,采用三维自动化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仪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直至模拟结果与实际构造演化剖面相符。这既保证了构造演化的可塑性,同时也保证了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实验结果表明,边界形态、动力加载方式是影响构造特征的主要因素。由此推断东营凹陷内膏泥岩的不均匀拱升、区域的伸展和重力复合作用是导致凹陷陡坡带构造形成的基本动力。实验结果与典型构造演化剖面具有良好的对比性,能够较好地解释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复杂断裂体系的构造样式和演化的动力学成因机制。
-
关键词
构造演化剖面
地质模型
构造物理模拟
构造样式
东营凹陷陡坡带
-
Keywords
structural evolution cut plane
geologic model
tectophysics modeling
structural pattern
steep slope zone of Dongying Sag
-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古近纪断层演化规律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张丹丹
戴俊生
付晓龙
王珂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及剩余油赋存方式研究"(2011ZX05011-001)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科技项目"冀中富油凹陷二次勘探潜力与方向研究"(HBYT-WTY-2011-JS-303)
-
文摘
廊固凹陷为冀中坳陷3大富油凹陷之一,系统研究其断层演化规律,对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兴断层形成最早,琥珀营断层形成较晚,沙三中期形成的主要断层最多,平面上由南到北凹陷内部主要断层形成时期逐渐变晚;断层走向以北东向为主,由早期到晚期存在顺时针的旋转;同一时期内,边界大兴断层活动强,凹陷内部断层活动弱;而在不同时期,断层整体活动演化规律与构造活动强度基本一致,沙四早期—沙四中期、沙三早期—沙三晚期断层整体活动较强,其他各时期活动较弱。
-
关键词
断层演化规律
断层活动速率
构造演化剖面
古近纪
廊固凹陷
-
Keywords
faults evolution
fault activity velocity
structural evolution section
Paleogene
Langgu Sag
-
分类号
TE12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
-
题名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奥陶系储层古构造研究
- 4
-
-
作者
范子宜
丁文龙
余腾孝
曹自成
蔡俊杰
张业倩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36-43,5,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39
41072098)
+1 种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8-001-002
2011ZX05009-002-205)
-
文摘
充分利用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区地质、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和压实校正的基础上,通过古埋深计算,结合平衡剖面以及古断裂体系,采用PetroMod软件恢复了巴楚隆起区奥陶系鹰山组(O1-2y)顶面在主要构造活动期的构造面貌。结果表明:巴楚隆起区O1-2y顶面在加里东期由南高北低调整为西高东低;海西期巴楚隆起开始形成,北部隆升,O1-2y顶面由海西早期的南高北低变为南北高中间低;喜山晚期巴楚隆起强烈隆升,最终形成北高南低的格局。
-
关键词
巴楚隆起区
奥陶系
古构造恢复
构造演化剖面
古埋深
-
Keywords
Bachu Region
Ordovician
restoration of paleostructure
tectonic evolution sections
paleo-buried depth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