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成岩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的理论基础、方法和实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吕古贤 刘瑞珣 +4 位作者 王方正 郭涛 舒斌 夏林 刘杜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6-563,共18页
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 ,是从测算压力中先消除掉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之后再计算上覆岩石厚度 ,即成岩成矿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地壳岩石处于固体应力状态的认识之上 ,采用弹性固体模型代替静止流体模型 ,对“上覆岩石重力在... 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 ,是从测算压力中先消除掉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之后再计算上覆岩石厚度 ,即成岩成矿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地壳岩石处于固体应力状态的认识之上 ,采用弹性固体模型代替静止流体模型 ,对“上覆岩石重力在数值上等同于该点所承受的静水压力”这一通常的认识提出了不同见解 ,比沿袭至今单纯用压力 /比重 (或密度 )方法得出深度更符合于实际情况。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野外地质研究方法———开展变形岩相形迹填图 ,在室内利用三维变形和古差应力测量 ,根据样品所处构造部位和性质 ,选择不同的参数换算成矿时差应力的众值。以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床为例 ,求得成矿深度仅3.5km或更浅 ,进而提出更深部位存在深部金矿富集带的预测意见。胶东几个大型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已揭露的勘探资料证实这一认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用这一方法测算出大别超高压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仅 32km多 ,而不是用压力 /比重方法估算的 1 0 0多公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深度 构造校正测算 固体应力状态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玲珑-焦家式金矿 大别山榴辉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岩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和实测 被引量:8
2
作者 吕古贤 刘瑞 +3 位作者 王方正 丁悌平 李晓波 陈晶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50-62,共13页
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 ,是从测算压力中先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之后再计算上覆岩石厚度 ,即成岩成矿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建筑在对地壳岩石处于固体应力状态的认识之上 ,采用弹性固体模型代替静止流体模型 ,比沿袭至今单纯用压... 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 ,是从测算压力中先消除构造附加静水压力之后再计算上覆岩石厚度 ,即成岩成矿深度的方法。该方法建筑在对地壳岩石处于固体应力状态的认识之上 ,采用弹性固体模型代替静止流体模型 ,比沿袭至今单纯用压力 /密度方法得出的深度更符合于实际情况。该文以胶东玲珑 -焦家式金矿床为例 ,介绍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野外地质研究方法——开展变形岩相形迹填图 ,在室内利用三维变形和古差应力测量 ,计算差应力时根据样品所处构造部位和性质 ,选择不同的参数换算成矿时的差应力值。观测统计位错密度时采用“最大位错密度”观测方法 ,给出恢复三维主应力的应力应变方程组 ,利用测算总压力 P和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PS的关系 ,P=PS+ PG,取得重力产生的附加静水压力值 PG,根据Terzaghi假设求得成矿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校正测算 成岩成矿深度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古贤 陈晶 +2 位作者 丁悌平 李晓波 刘瑞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14-24,共11页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对大别地区英山县含柯石英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及石榴角闪岩中石榴子石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强塑性变形的三类岩石中 ,石榴子石的超微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含柯石英榴辉岩中的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比角闪岩中...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 TEM)对大别地区英山县含柯石英榴辉岩、石英榴辉岩及石榴角闪岩中石榴子石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强塑性变形的三类岩石中 ,石榴子石的超微构造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含柯石英榴辉岩中的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比角闪岩中的低。修正石榴子石材料系数 α为 0 .2 5 ,用石榴子石位错密度估算了相对差异应力值 ,并讨论了在超高压榴辉岩形成和退变质过程中各阶段的变质条件。根据石榴子石位错密度测定的差异应力 ,结合石榴子石的变形测量 ,恢复构造三维主应力及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 PS,从柯石英相的转变压力 P中减去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值 PS后 ,利用单纯由重力引起的静水压力值 PG换算上覆岩石的重力和厚度 ,获得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仅为≥ 32 .0 9~ 32 .1 1 km。因此提出 ,该含柯石英榴辉岩是在这一地壳深处 (或稍深一些 )受强烈构造作用形成的新认识。同位素资料分析表明 ,大别地区榴辉岩系地壳成因 ,这对于榴辉岩是壳内产物的认识提供了进一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深度 含柯石英榴辉岩 构造校正测算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吕承训 张达 +4 位作者 许亚青 郭涛 王宗永 霍庆龙 袁月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7-438,共12页
成矿深度测算对于矿床学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都有重要意义。经典的成矿深度"压力/比重"计算方法,缺乏考虑构造应力在成矿过程中的影响。前人按照"压力/比重"的计算方法,提出胶东蚀变岩金矿是6000~8000 m深的元古宙成... 成矿深度测算对于矿床学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都有重要意义。经典的成矿深度"压力/比重"计算方法,缺乏考虑构造应力在成矿过程中的影响。前人按照"压力/比重"的计算方法,提出胶东蚀变岩金矿是6000~8000 m深的元古宙成矿,石英脉型金矿是深度在3000 m左右的中生代成矿,并据此建立了金矿垂直五层楼的分带模式。依据该模式指导的深部预测勘查效果不好。"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是近几十年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个新方法,即先减去"构造附加压力"后再进行成矿深度测算。本文介绍"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的计算方法,指出其应用条件和预测意义。开展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需要以下条件:(1)确定成矿模式;(2)开展野外构造变形岩相测量;(3)测量岩石矿物应变,恢复成矿构造应力场,计算构造附加静水压力;(4)测算成矿深度。根据"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已经获得胶东多个典型金矿成矿深度的测算结果:(1)夏甸金矿成矿深度为-1979.51~-3014.72 m;(2)焦家金矿成矿深度为-1632.4~-2331.6 m;(3)大尹格庄金矿成矿深度为-2775.4~-4164.5 m;(4)新城金矿成矿深度为-1781.29~-2750.0 m;(5)玲珑金矿成矿深度为-720.55~-3454.97 m。根据以上典型金矿成矿深度的测算结果,本文认为胶东金矿属于深-1000~-4500 m的浅成热液剪切带型矿床,由此推断胶东典型金矿矿体主要部分仍然赋存在深部。按照"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得到的成矿深度,结合地质、物探和化探信息,预测金矿发育"深部第二富集带",已经得到胶东金矿勘查工作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深度 构造校正测算 构造变形岩相 胶东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研究
5
作者 吕承训 张达 +4 位作者 许亚青 郭涛 王宗永 霍庆龙 袁月蕾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S01期98-98,共1页
深部找矿是我国保障能源矿产安全的重要任务。深部找矿勘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矿床形成深度测算。然而成矿深度研究和测算是地质科学领域的难题,目前尚未很好的解决。成矿深度测算的方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岩成矿深度计算中使用重力... 深部找矿是我国保障能源矿产安全的重要任务。深部找矿勘查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矿床形成深度测算。然而成矿深度研究和测算是地质科学领域的难题,目前尚未很好的解决。成矿深度测算的方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岩成矿深度计算中使用重力除以岩石密度(简称“重力/比重”)的测算方法基本都是建立在地下岩石“静流体压力”假设之上。但是“静流体压力”理论假设及其深度测算方法,存在理论缺陷。2000年召开的“地壳异常压力学术研讨会”,专家对上述岩石压力来自“静流体压力”假设和岩石形成深度的“重力/密度”测算方法提出了不同见解:浅部地壳直至地幔深处的岩石都是固体状态,开展地质作用深度的测算必须把地壳岩石看作固体,在计算成岩成矿深度时,除重力之外需要考虑构造力的作用。在上述专家学者的研讨基础上,出现了对成矿深度理论的新思考和新的测算方法。研究提出构造应力场的“各向等压应力部分”,即是“构造附加静水压力”的概念,建立变形比-古差应力的联立方程,计算三维主应力,从而获得“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构造力复合重力的岩石压力”新模型,形成先去掉“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再推算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开展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需要以下条件:(1)确定成矿模式;(2)开展野外构造变形岩相测量;(3)测量岩石矿物应变,恢复成矿构造应力场,计算构造附加静水压力;(4)测算成矿深度。据“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方法,获得胶东多个典型金矿成矿深度的测算结果:夏甸金矿成矿深度为–1 979.5~–3 014.72 m、焦家金矿成矿深度为–1 632.4~–2 331.6 m、大尹格庄金矿成矿深度为–2 775.4~–4 164.5 m、新城金矿成矿深度为–1 781.29~2 750.0 m、玲珑金矿成矿深度为–7 20.55~–3 454.97 m。据以上典型金矿成矿深度的测算结果认为,胶东金矿属深–1000~–4500m的浅成热液剪切带型矿床,胶东典型金矿矿体主要部分仍赋存在深部。按照“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得到的成矿深度,结合地质、物探和化探信息,预测金矿发育“深部第二富集带”,已得到胶东金矿勘查工作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岩控矿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构造校正测算 成矿深度 构造变形岩相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壳深部“重力-构造力复合压力状态”研究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形成深度的测算 被引量:5
6
作者 吕古贤 胡宝群 +4 位作者 罗毅甜 刘瑞珣 王方正 李勃辉 王宗永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共15页
讨论了地壳深部岩石处于"重力-构造力复合的静水压力模型"。此模型的基本认识为,地壳深部压力是由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引起的两部分各向等应力合成的,构造应力场的静水压力部分被称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遵循这一认... 讨论了地壳深部岩石处于"重力-构造力复合的静水压力模型"。此模型的基本认识为,地壳深部压力是由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引起的两部分各向等应力合成的,构造应力场的静水压力部分被称为"构造附加静水压力"。遵循这一认识,需要从总静水压力中先去掉构造附加静水压力,进而用构造校正[深度=重力引起压力/(总压力-构造附加的压力)]的方法,进行形成深度的测算。考虑岩石作为黏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作者用黏弹性本构方程,获得大别地区英山县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成岩深度≥30km,安徽岳西碧溪岭地区含柯石英榴辉岩深度为23~53km,河南新县地区的含柯石英榴辉岩成岩深度为36~40km。再进一步用变质深度的流变学公式,在黏性系数0.2×10^(23)条件下,推算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约50~55km。可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介于23~55km,而不是前人认为的超过100km甚至更深,由此,"深俯冲-折返"模式需要科学的论证。本研究为高压-超高压变质的"构造增压壳内成因"提供了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重力-构造力复合的静水压力模型 柯石英榴辉岩 构造附加静压力 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构造增压壳内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岩成矿深度测算方法探讨
7
作者 吕承训 王建平 陈小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0-921,共12页
胶东金矿的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理论正经历着随地质科技发展而不断研究、讨论、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胶东西北部的新城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矿山之一。随着国... 胶东金矿的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理论正经历着随地质科技发展而不断研究、讨论、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胶东西北部的新城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矿山之一。随着国家对于矿产安全保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增储的迫切需求也随之而来。在矿产勘查领域,尤其是深部找矿过程中,成岩深度、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测算是重要的地质学方法。因此,本文选取新城金矿作为胶东地区的典型金矿代表,探讨其成岩、成矿和剥蚀深度的测算方法及应用。采用矿物压力计算方法,推算得到新城的成矿岩体———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平均成岩深度为3 km;采用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方法,推算得到新城金矿的蚀变成矿平均深度为2 km;采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得到新城金矿成矿后的剥蚀深度约为2.5 km。在上述成岩深度、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测算结果的基础上,深入讨论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规律和深部预测问题。研究区的生产勘探工作证明,本文的成矿深度计算结果与现已认识的深部成矿规律相吻合,研究成果对胶东金矿及其他相关类型的热液金属矿床的深部找矿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深度 成岩深度 剥蚀深度 构造校正测算 胶东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构造增压壳内成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古贤 胡宝群 +3 位作者 罗毅甜 刘瑞珣 王方正 刘智方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53,共14页
研究发现,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基本都发育于全球或区域规模的大型构造带,产于强烈构造变形带中相对较弱应变的部位。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具有明显的构造变形,这成为追索构造应力-应变作用和探讨形成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本... 研究发现,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基本都发育于全球或区域规模的大型构造带,产于强烈构造变形带中相对较弱应变的部位。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岩具有明显的构造变形,这成为追索构造应力-应变作用和探讨形成构造环境与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本研究用成岩成矿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进行野外观察、岩石变形-应力测算及构造校正测算。其结果显示,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在23~55km之间。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的锆石SHRIMP年龄显示,具有环带的内核高压矿物年龄大于680 Ma,而其含柯石英幔圈里超高压变质矿物在(231±4)Ma形成,角闪岩相等退变质矿物形成在(211±4)Ma,可见超高压变质发生在陆缘和陆内的地质环境。综合研究其岩石矿物的Sr-Nd、O和He同位素含量,有力证明了岩石的壳内成因特征。深钻孔岩心的岩石矿物学系统显示,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几公里宽范围里的各类围岩普遍含有柯石英等高压-超高压矿物包体。上述实际资料,用超高压变质的"深俯冲-折返"模式已经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本文提出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岩"构造增压壳内成因模式",认为这些超高压变质作用可能发育在陆内地块之间的强烈构造挤压环境。在230Ma左右,由于构造压力与重力压力叠加致使局部达到超高压及相应温度等条件,特别是当p≥2.8GPa时,变质的物理化学条件得到满足,可以在23~55km深处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之后经应力松弛和拆离构造,岩石又逐步抬升并发生退变质作用。也可以说,该超高压变质岩具有构造物理化学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 重力-构造力复合压力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壳源同位素 构造增压壳内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物理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构造附加静水压力”及其应用
9
作者 吕古贤 李晓波 +2 位作者 倪师军 邓军 周绍东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8年第4期1-13,共13页
用有限元模型数学模拟实验证实,处在挤压变形带、剪切变形带到引张变形带(及地域)中岩石所承受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有逐次变小的规律性。指出,构造静水压力梯度是流体及油气长距离水平运移的主要原因;建立岩石矿床形成深度的构造校正... 用有限元模型数学模拟实验证实,处在挤压变形带、剪切变形带到引张变形带(及地域)中岩石所承受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有逐次变小的规律性。指出,构造静水压力梯度是流体及油气长距离水平运移的主要原因;建立岩石矿床形成深度的构造校正测算方法,得出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成矿深度仅3km左右、大别超高压变质带含柯石英榴辉岩形成深度≥32km;逐步形成构造通过影响物理化学环境的方式影响成岩成矿地球化学过程,即构造物理化学成矿的新认识,探讨应用构造物理化学场结构与界面成矿的分析方法,实测重建玲珑金矿田阜山矿区成矿构造物理化学参量分市场,提出参量在场强高值区与低值区转化过渡区带(及阶段)有利成矿,并预测了未知区隐伏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化学 构造附加静水压力 油气运移 榴辉岩 形成深度 构造校正测算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玲珑金矿田深部资源第二富集带的研究和预测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吕古贤 武际春 +4 位作者 郑小礼 郭涛 舒斌 申玉科 周国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435-438,共4页
开展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地质方法填图,确立矿田NEE、NE和NNE三组方向的构造蚀变矿化带的成矿和控矿的构造分布模型,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玲珑-焦家式金矿典型矿田的成矿深度。玲珑金矿田四期成矿的深度分别约为3454.97m(213Ma),1914.42m(100... 开展构造变形岩相形迹地质方法填图,确立矿田NEE、NE和NNE三组方向的构造蚀变矿化带的成矿和控矿的构造分布模型,用构造校正方法测算玲珑-焦家式金矿典型矿田的成矿深度。玲珑金矿田四期成矿的深度分别约为3454.97m(213Ma),1914.42m(100.28Ma),1090.97m(80.67Ma)和720.55m(71.86Ma)。在地物化资料基础上开展综合预测,预测了3组方向构造蚀变矿化带深部第二富集带的赋存深度、富集金矿的概量。胶东金矿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已被地勘部门和矿山近10年的深部地质勘查工程所证实。胶东金矿深部第二富集带揭露数百吨新增储量的事实还表明,中国东部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有关的金属矿,主要和燕山期基底逐渐上隆及反钟向区域压剪的大地构造环境有关,其大型矿山深部发育深部第二资源富集带的现象可能是普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矿化带 深部第二富集带 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测算 预测 玲珑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