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对人工针叶林净生产力的影响--以江西省吉安市千烟洲生态试验站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晨 贾畅 +2 位作者 王晶苑 唐亚坤 陈云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7-32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江西省吉安市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比2008年与2010年植物生长初期(4月)与生长旺盛期(6月)碳通量对环境因子(净...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极端降水事件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江西省吉安市千烟洲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比2008年与2010年植物生长初期(4月)与生长旺盛期(6月)碳通量对环境因子(净辐射RN、温度TA、土壤含水量SWC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变化的响应差异。[结果] 4月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降低22.87%,主要是初级生产总量和生态系统呼吸分别降低17.36%[GEP, 9.56 g/(m^2·d)]和2.84%[RE,2.86 g/(m^2·d)]导致,而6月份GEP降低3.58%[7.17 g/(m^2·d)]以及RE增长12.8%[20.37 g/(m^2·d)]导致NEP降低65.77%[27.55 g/(m^2·d)]。[结论]生长季初期TA降低对RE的抑制大于土壤含水量增加的影响,而生长旺盛期土壤含水量增加则会抵消降温对呼吸的抑制,造成更大的碳损失,因此后续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通量对极端气候响应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生长时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现象 亚热带人工针叶林 碳通量 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