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A极地轨道卫星高精度测量海冰厚度变化
1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3年第1期25-25,共1页
欧洲空间局(ESA)发射了一颗绕极地轨道运动卫星——“冷星”(CryoSat),该卫星能够用来测量极地海冰厚度的变化、覆盖在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架的高度及高山冰川。
关键词 极地轨道卫星 高精度测量 海冰厚度 厚度变化 ESA 欧洲空间局 轨道运动 格陵兰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气象卫星:而今迈步从头越
2
作者 贾朋群 冀文彬 田晓阳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1期70-71,共2页
世界气象组织(WMO)通过其OSCAR(观测系统能力和评估)项目给出的统计表明,目前在轨的气象和地球观测卫星达到123颗,其中地球静止卫星20颗、极地轨道卫星80颗,漂移轨道等其他轨道卫星23颗。人类进入卫星时代以来,通过235个空间项目,... 世界气象组织(WMO)通过其OSCAR(观测系统能力和评估)项目给出的统计表明,目前在轨的气象和地球观测卫星达到123颗,其中地球静止卫星20颗、极地轨道卫星80颗,漂移轨道等其他轨道卫星23颗。人类进入卫星时代以来,通过235个空间项目,已经和在计划中将644颗气象卫星送入绕地球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极地轨道卫星 地球观测卫星 世界气象组织 地球静止卫星 OSCAR 空间项目 地球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轨气象卫星遥感资料用于陕西洪涝灾害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杰明 张树誉 李星敏 《灾害学》 CSCD 1997年第2期18-22,共5页
介绍了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洪涝灾害的原理、监测方法和资料处理流程,以及对1996年初黄河陕西段凌汛的成功动态监测的实例。
关键词 洪水 卫星遥感 极地轨道卫星 黄河 灾害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遥感卫星——ERS-1简介
4
作者 李冬田 《河海科技进展》 CSCD 1993年第4期131-135,共5页
ERS-1是欧洲空间局(ESA)第一颗完全服务于遥感的极地轨道卫星,它是90年代新一代空间计划的先驱,将对环境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ERS-1应用先进的微波技术对环境进行全球性重复观测,不论有无云层、有无太阳光照都可进行测量并获得图像。... ERS-1是欧洲空间局(ESA)第一颗完全服务于遥感的极地轨道卫星,它是90年代新一代空间计划的先驱,将对环境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ERS-1应用先进的微波技术对环境进行全球性重复观测,不论有无云层、有无太阳光照都可进行测量并获得图像。该卫星可获得许多现有的其它卫星系统所得不到的参数,如关于海洋状况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卫星 极地轨道卫星 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轨卫星验证相对论
5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极地轨道卫星 相对论 美国航空航天局 回转仪 时空 扭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测二号”卫星将于7月底发射
6
作者 王综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4年第7期9-9,共1页
关键词 “探测二号”卫星 航天发射 中国 极地轨道卫星 科学探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t's talk On Meteor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7
《China Standardization》 2011年第5期22-24,共3页
Yang Jun Researcher, Director -General of 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 After fou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s Fengyun satellit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become a comp... Yang Jun Researcher, Director -General of National Satellite Meteorological Center After fou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China's Fengyun satellit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become a complete series composed of polar-orbital satellites and 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We have built advanced earth observing system that can serve a lot of functions. The data and products of Fengyun satellites are shared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mation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标准化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极地轨道卫星 地球观测系统 研究员 多功能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航天局:燃煤是中国上空严重雾霾的祸首
8
《地球》 2016年第1期9-9,共1页
美国新一代极地轨道卫星上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可谓洞悉大气状况的“天眼”。美国航天局近日发布了这台仪器2015年11月30日拍摄的一张图像,清晰显示出中国上空的大气状况。当日北京地区正遭遇严重雾霾,PM2.5浓度最高达到每... 美国新一代极地轨道卫星上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可谓洞悉大气状况的“天眼”。美国航天局近日发布了这台仪器2015年11月30日拍摄的一张图像,清晰显示出中国上空的大气状况。当日北京地区正遭遇严重雾霾,PM2.5浓度最高达到每立方米666微克。卫星图像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航天局 中国 极地轨道卫星 燃煤 图像显示 大气状况 PM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1号监控伊拉克战场
9
作者 霍键 《图形科普》 2003年第4期41-41,共1页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方宗义介绍.这次拍到伊拉克境内情况的卫星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气象卫星——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1号。这个卫星上面有四个探测通道.既可以探测大气里面的云又可以探测陆地表面.所以能够进行环境监测。在伊拉... 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方宗义介绍.这次拍到伊拉克境内情况的卫星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气象卫星——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1号。这个卫星上面有四个探测通道.既可以探测大气里面的云又可以探测陆地表面.所以能够进行环境监测。在伊拉克战争开始过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根据领导的安排.有意识地把卫星上能够记录高分辨数据的区域.每天在伊拉克地区开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1号卫星 中国 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探测通道 环境监测 卫星图片 分辨率 气象观测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卫星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3
10
作者 卢乃锰 谷松岩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2-841,共10页
回顾了国际气象卫星和中国风云气象卫星的发展,综述了气象卫星在图像解译、定量产品应用和数据同化方面的成就以及辐射校正技术的进步。围绕大气科学,特别是数值天气预报对天基观测的需求,展望了未来气象卫星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气象卫星 遥感应用 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原文传递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
11
《宁夏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Z1期9-9,共1页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戈壁之光──酒泉。发射中心距甘肃省酒泉几百公里。1958年兴建火箭发射试验场,是我国最早的“太空城”。1960年,我国第一枚自行制造的运载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彝海明珠──西昌。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 我国的卫星发射基地戈壁之光──酒泉。发射中心距甘肃省酒泉几百公里。1958年兴建火箭发射试验场,是我国最早的“太空城”。1960年,我国第一枚自行制造的运载火箭就是在这里发射的。彝海明珠──西昌。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邓海湖畔。1970年开始兴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发射 运载火箭 气象卫星 极地轨道卫星 凉山彝族自治州 静止轨道卫星 发射场地 海南岛 通信卫星 发射中心
原文传递
美国
12
《航天员》 2007年第1期4-4,共1页
2007年美国计划发射5次航天飞机美国2007年计划进行五次航天飞机的发射,全部用于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首次任务 STS-117的执行将不早干3月16日。6名航天员将搭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飞往空间站,运送第二和第三右舷桁架舱... 2007年美国计划发射5次航天飞机美国2007年计划进行五次航天飞机的发射,全部用于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首次任务 STS-117的执行将不早干3月16日。6名航天员将搭乘"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飞往空间站,运送第二和第三右舷桁架舱段,并在空间站上部署另一对太阳帆板。任务 STS-118计划在6月28日之后执行,该任务最值得关注的是,NASA 教师巴巴拉·摩根将进行首次太空飞行。随后的三次航天飞机任务将分别在9月、10月、12月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飞机 国际空间站 太阳帆板 任务 航天员 发射 太空飞行 俄罗斯 地球 极地轨道卫星
原文传递
大气层边缘的神秘云
13
作者 孙正凡(编译) 《中国国家天文》 2008年第10期143-143,共1页
8月25日,国际空间站发布了宇航员在夜间拍摄到的蒙古国西部上空离地面340公里高处的神秘云,这里已经接近大气层高度的极限。虽然已经多次发现这种“不应该出现”的神秘云,但它的产生与分布还是一个谜。最初人们在19世纪末几次大型火... 8月25日,国际空间站发布了宇航员在夜间拍摄到的蒙古国西部上空离地面340公里高处的神秘云,这里已经接近大气层高度的极限。虽然已经多次发现这种“不应该出现”的神秘云,但它的产生与分布还是一个谜。最初人们在19世纪末几次大型火山爆发后在高纬度地区观测到这种云,后来发现低纬度地区也有分布,AIM极地轨道卫星正在研究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层 极地轨道卫星 国际空间站 高纬度地区 19世纪末 低纬度地区 夜间拍摄 蒙古国
原文传递
Separating impacts of vegetation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streamflow using hydrological models together with vegetation data 被引量:6
14
作者 LI HuiYun ZHANG YongQiang WANG BenDe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64-1972,共9页
Vegetation information is seldom considered in lumped conceptual rainfall-runoff models.This paper uses two modified rainfall-runoff models,the Xinanjiang-ET and SIMHYD-ET models in which vegetation leaf area index is... Vegetation information is seldom considered in lumped conceptual rainfall-runoff models.This paper uses two modified rainfall-runoff models,the Xinanjiang-ET and SIMHYD-ET models in which vegetation leaf area index is incorporated,to investigate impacts of vegetation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streamflow in a Southern Australian catchment,the Crawford River experimental catchment,where Tasmanian blue gum plantations were introduced gradually from 1998 till 2005.The Xinanjiang-ET and SIMHYD-ET models incorporate remotely-sensed leaf area index(LAI) data obtained from the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AVHRR) on board NOAA polar orbiting satellites.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versions,the Xinanjiang-ET and SIMHYD-ET models show marginal improvements in runoff simulations in the pre-plantation period(1882-1997).The calibrated Xinanjaing-ET and SIMHYD-ET models are then used to simulate plantation impact on streamflow in the post-plantation period.The total change in streamflow between the pre-plantation and post-plantation periods is 32.4 mm/a.The modelling results from the two models show that plantation reduces streamflow by 20.5 mm/a,and climate variability reduces streamflow by 11.9 mm/a.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crease in plantations can reduce streamflow substantially,even more than climate var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change climate variability streamflow leaf area index hydrological model Crawford Riv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