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定义及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管树轩 王盘兴 +1 位作者 麻巨慧 李丽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7-785,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研究了它们与全球...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研究了它们与全球增暖、臭氧(O3)异常和极地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10 hPa层高纬6~8月为反气旋(A)控制;9月~3月为气旋(C)控制。春季环流转型(C→A)缓慢;秋季转型(A→C)迅速。(2)P、S异常的年际变化具有同步性,故异常分析仅取P进行。隆冬(1月)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年际尺度(10年以下周期)振荡,不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盛夏(7月)极地反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显著。(3)隆冬极地气旋中心位置的异常明显大于盛夏反气旋。(4)极区中平流层平均气温的演变1、7月迥异,但它们与P的演变同步;与全球增暖趋势无显著相关,但7月P与O3异常有显著正相关。(5)隆冬(1月)10 hPa气旋强度指数P与极地涛动指数AO存在显著正相关,故可用10 hPa↑~P′表示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hPa极地涡旋系统 环流指数 全球变暖 臭氧异常 北极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麻巨慧 王盘兴 +2 位作者 郭栋 段明铿 管树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9-1307,共9页
利用NCEP/NCAR 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1948—2007年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_c,φ_c)。用它们分析了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年际异常及其可能成因,分析了10 hPa极地涡旋强度与... 利用NCEP/NCAR 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1948—2007年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_c,φ_c)。用它们分析了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年际异常及其可能成因,分析了10 hPa极地涡旋强度与南极涛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南半球10 hPa极区12月~1月受反气旋控制,3~10月受气旋控制,2月、11月为环流转换季节。(2)1(7)月反气旋(气旋)指数P、S均在1970年代后期发生了显著的跃变;跃变前反气旋(气旋)由极弱(极强)振荡地增强(减弱)至接近气候均值,跃变后反气旋由极强振荡趋于气候均值,气旋在偏弱的状态下振荡。(3)1月反气旋中心位置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而7月气旋中心位置的年际变化明显。(4)臭氧异常可引起南半球10 hPa 1月极地反气旋年际异常(正相关),但与7月极地气旋异常无关。(5)1月、7月极地涡旋强度指数P与南极涛动指数(AAOI)呈显著的负相关,可由P来表征AA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 气候态 异常态 臭氧异常 南极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神卫星助力极地涡旋研究
3
作者 一景(译) 《中国测绘》 2021年第3期80-81,共2页
由于今年冬天的极地涡流正在向北半球的某些地区(例如美国东北部)送去极度冰冷的"北极天气",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来自欧洲航天局(以下简称"欧空局")的风神卫星采集的风信息来进一步阐明这一复杂现象。极地涡旋是极地... 由于今年冬天的极地涡流正在向北半球的某些地区(例如美国东北部)送去极度冰冷的"北极天气",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来自欧洲航天局(以下简称"欧空局")的风神卫星采集的风信息来进一步阐明这一复杂现象。极地涡旋是极地平流层中北极上方的大量冷空气。它周围环绕着一股强劲的气流,沿着涡旋边界逆时针旋转。极地涡旋在冬季更加强烈,使寒冷的空气保持在北极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东北部 逆时针旋转 欧洲航天局 欧空局 复杂现象 极地涡旋 北极 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太阳士发现极地涡旋
4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25年第3期29-29,共1页
极地涡旋是因大气环流和极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形成的。最新发现,太阳上也存在类似地球上的极地涡旋。和地球不同,太阳极地涡旋的形成和演变是由磁场驱动的。科学家对太阳极地涡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发现太阳极地涡旋的形成位置近似于地... 极地涡旋是因大气环流和极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形成的。最新发现,太阳上也存在类似地球上的极地涡旋。和地球不同,太阳极地涡旋的形成和演变是由磁场驱动的。科学家对太阳极地涡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发现太阳极地涡旋的形成位置近似于地球上北极圈的位置。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达到巅峰时,太阳两极的磁场会消失,随后被相反极性的磁场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极地涡旋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周期
原文传递
CNN关于极端气候灾难报道的启示——以2014年初美国极地涡旋气候灾难报道为例
5
作者 李海权 刘晓伟 《中国应急管理》 2015年第4期20-25,共6页
在极端气候灾难频发的今天,如何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引导公众应对极端气候灾害,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长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著称。本文通过深入分析CNN有关2014年初美国极地涡旋气候灾难报道的... 在极端气候灾难频发的今天,如何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引导公众应对极端气候灾害,日益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长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著称。本文通过深入分析CNN有关2014年初美国极地涡旋气候灾难报道的内容、信源选择及报道策略,总结其中的一些成熟经验和做法,提炼其对我国新闻媒体做好极端气候灾难报道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极地涡旋 极端气候灾难报道 启示
原文传递
岁星四纪——回望木星大气探测50年
6
作者 宋心仪 杨军 魏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5年第1期67-82,共16页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木星没有海陆分布、复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是研究大气动力学的天然试验场.木星的大气成分、大气环流、内部结构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973年12月4日,先驱者1...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也是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作为一颗气态巨行星,木星没有海陆分布、复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是研究大气动力学的天然试验场.木星的大气成分、大气环流、内部结构特征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1973年12月4日,先驱者10号飞掠木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木星大气近距离探测.如今木星探测已经积累了50余年的经验,发射了10次木星任务:7次飞掠任务、伽利略号与朱诺号两次环绕任务、正在飞行途中的木星冰卫星探测任务.本文简要回顾了这10次探测任务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重点关注木星的大气成分、波动和急流、大红斑、极地涡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我国计划于2030年左右发射天问四号,对木星系进行探测.回顾过去的木星探测任务,对于天问四号如何合理设计科学载荷、制定科学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星探测 大气成分 大气动力 急流 大红斑 极地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涛动低空大气环流特征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被引量:1
7
作者 曲维政 李艳芳 +2 位作者 李春 杜凌 黄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7-1386,共10页
通过北极涛动AO正负位相时期北半球10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位势高度距平和气温月距平图对比分析可知,北极区域异常增暖时期对应着AO负位相时期,而北极区域异常偏冷时期对应着AO正位相时期,说明北极区域气温异常变化是决定AO异常变化的... 通过北极涛动AO正负位相时期北半球10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位势高度距平和气温月距平图对比分析可知,北极区域异常增暖时期对应着AO负位相时期,而北极区域异常偏冷时期对应着AO正位相时期,说明北极区域气温异常变化是决定AO异常变化的重要因子.逐次滤波法分析可知,冬季1月北极涛动现象表现出十分清楚的与太阳活动密切联系的准110a世纪周期和准22a年代际周期,具体表现为:(1)冬季1月北极涛动现象具有十分清楚的与太阳活动密切联系的准110a世纪周期.准110a世纪周期对于北极涛动指数的方差贡献率达到44.4%,是冬季1月北极涛动现象最显著的世纪际变化特征.(2)谱分析结果表明,滤除准110a世纪周期变化以后的1月北极涛动指数具有显著的22a周期,其方差贡献率达到18.5%,乃仅次于准110a世纪周期之后北极涛动指数年代际变化重要特征.对比分析表明,太阳活动尤其是太阳磁场磁性指数变化与1月北极涛动22a周期变化呈密切的反相关关系,二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即多数情况当太阳磁性指数MI由最低值转为上升以后都可引起北极涛动AO由最高值转为下降;当太阳磁性指数MI由最高值转为下降以后都可引起北极涛动AO由最低值转为上升.综上所述,北极涛动的准110a世纪周期变化、22a年代际周期变化对于北极涛动方差贡献率达到62.9%,标志着太阳活动是北极涛动的重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涛动 极地涡旋 北极气温 太阳活动 太阳磁场 太阳黑子相对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上空“臭氧洞”形成和演变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曲绍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3-89,共7页
近十年来,南极地区上空“臭氧洞”的出现、演变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气候效应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和担忧。目前在南极“臭氧洞”形成理论方面,人类活动影响学说占有统治地位,但两年前魏鼎文提出的“电化学-动力学”理论颇受重... 近十年来,南极地区上空“臭氧洞”的出现、演变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和气候效应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和担忧。目前在南极“臭氧洞”形成理论方面,人类活动影响学说占有统治地位,但两年前魏鼎文提出的“电化学-动力学”理论颇受重视②。本文根据作者在日本南极昭和站(69°00′S,39°35′E)工作期间,收集和观测到的南极臭氧数据,极地涡旋以及有关的太阳射电活动等方面的资料,作了仔细的统计相关分析。结果为魏鼎文提出的理论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进一步指出了由太阳活动所导致的带电粒子流准11年周期变化与南极上空特有的大气环流相结合,是南极“臭氧洞”形成的重要原因,但人类活动(释放化学物质,特别是CFCs)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洞 人类活动 极地涡旋 带电粒子流 电化学-动力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南极臭氧洞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8
9
作者 陆龙骅 《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8,4,共4页
南极臭氧洞,与全球变暖一样,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很多媒体上,也经常出现诸如“大气臭氧层耗竭”、“地球生命保护伞臭氧层出现漏洞”、“南极臭氧洞日益加大”等标题。什么是南极臭氧洞呢?它的生成原因是什么?南极臭氧洞... 南极臭氧洞,与全球变暖一样,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很多媒体上,也经常出现诸如“大气臭氧层耗竭”、“地球生命保护伞臭氧层出现漏洞”、“南极臭氧洞日益加大”等标题。什么是南极臭氧洞呢?它的生成原因是什么?南极臭氧洞警告人们什么?中国和国际社会在保护臭氧层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消耗臭氧层物质 平流层冰晶云 极地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与臭氧洞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龙骅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8,17,I0002,I0003,共8页
2011年空前的北极臭氧损耗,引发了人们对臭氧和臭氧洞的新关注。本文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由来及变化;讨论了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 2011年空前的北极臭氧损耗,引发了人们对臭氧和臭氧洞的新关注。本文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由来及变化;讨论了南极臭氧洞产生的原因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极地大气臭氧亏损的程度将更多地随大气环流,特别是极地涡旋中的低温状况而发生变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保护大气臭氧层,国际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国也有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北极臭氧亏损 消耗臭氧层物质 极地平流层云 极地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研究和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龙骅 《气象科技进展》 2016年第3期89-96,共8页
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过程,评述了南极臭氧洞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讨论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研究带来的启示。研究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 回顾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过程,评述了南极臭氧洞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以及南北极臭氧变化的差异,讨论了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研究带来的启示。研究指出,目前只是在南极春季出现了臭氧洞,北极并没有出现过臭氧洞。在当前大气环境被污染的情况下,极地大气臭氧亏损的程度将更多地随大气环流,特别是极地涡旋中的低温状况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臭氧洞 消耗臭氧层物质 极地平流层云 极地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短缺多次发生 低碳转型经受考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海滨 《国际石油经济》 2022年第1期32-33,共2页
2021年,能源短缺在全球多地多次上演,过于激进的低碳转型是能源短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2021年全球多次出现能源短缺2021年,全球多地多次出现了能源短缺现象,只是持续的时间各异、范围不一、程度不同。2月,极地涡旋袭击美国大部分地... 2021年,能源短缺在全球多地多次上演,过于激进的低碳转型是能源短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 2021年全球多次出现能源短缺2021年,全球多地多次出现了能源短缺现象,只是持续的时间各异、范围不一、程度不同。2月,极地涡旋袭击美国大部分地区,罕见的寒潮直抵美国本土48州中最南端的得克萨斯州。受大降温影响,得州用电需求爆发性增长。正常情况下,得州20%的电是由风力发电厂提供,但由于天气太冷,得州450万千瓦的风电产能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短缺 风力发电厂 爆发性增长 低碳转型 得克萨斯州 用电需求 极地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热点
13
作者 王瑞芬 《中国宽带》 2020年第4期I0002-I0003,共2页
◎北极最大臭氧层空洞“愈合”4月27日报道,欧洲研究人员报告,北极上空一个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已经闭合。事件历史:今年3月,受低温天气和强烈极地涡旋影响,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面积之大相当于3个格陵兰岛,是有记录以来北极... ◎北极最大臭氧层空洞“愈合”4月27日报道,欧洲研究人员报告,北极上空一个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臭氧层空洞已经闭合。事件历史:今年3月,受低温天气和强烈极地涡旋影响,北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面积之大相当于3个格陵兰岛,是有记录以来北极出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事件相关:据专家补充,这与新型冠状病毒“封城”措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空洞 科技热点 低温天气 格陵兰岛 北极 极地涡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ulti-scale comparison of polar vortices on Earth,Mars,Titan,and Venus
14
作者 Sheng Zheng Wu Gangyao +1 位作者 Zhang Jie Yang Xiaohua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5年第4期388-406,共19页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uniqu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ar vortices on Earth,Venus,Mars,and Titan,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ar vortices on Venus and Titan is primarily based on small-... 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uniqu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ar vortices on Earth,Venus,Mars,and Titan,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ar vortices on Venus and Titan is primarily based on small-scale case studies due to the limited resolution and coverage of observational data.Conducting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he polar vortex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major terrestrial planets and Titan in the solar system is more challenging.In order to more finely compare the polar vortex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terrestrial planets in the solar system with Titan,we have achieved the optimal estimation of the polar vortices of Venus and Titan under existing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advanced VCD2.3 and TitanWRF model.At the same time,combining ERA5 and EMARS databases,a detailed spatiotemporal comparison of polar vortex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errestrial planets with atmospheres in the solar system and the most Earth-like Titan satellite was conducted for the first time.Here,we demonstrate that:(1)The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rs above the 1 mbar level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at 1000 mbar in the lower layers of Titan,with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same height.(2)In contrast to the vortex structure that is stably maintained in the lead direction in the polar regions of Mars and Earth during the winter,the time of occurrence of the peak vortex intensity at Titan and Venus is gradually shifted forward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3)When Venus undergoes vortex instability drift,the polar vortex at an altitude of 1 mbar breaks up into banded structures,a phenomenon that closely resembles the twisting deformation of PV structures during weak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events on 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 vortex potential vorticity comparative planetology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沿
15
作者 路明 《环球财经》 2024年第11期12-12,共1页
2021年2月,受极地涡旋影响,强大的北极冷空气快速通过美国中央大平原,直抵几乎没有任何防备的得克萨斯州。暴风雪和冻雨的猛烈冲击之下,得州道路结冰数天、企业和房屋的水管爆裂以及最令人担忧的情况——电网崩溃,数以百万计的得州人被... 2021年2月,受极地涡旋影响,强大的北极冷空气快速通过美国中央大平原,直抵几乎没有任何防备的得克萨斯州。暴风雪和冻雨的猛烈冲击之下,得州道路结冰数天、企业和房屋的水管爆裂以及最令人担忧的情况——电网崩溃,数以百万计的得州人被迫陷入轮流停电,甚至无水无电的危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崩溃 道路结冰 暴风雪 极地涡旋 停电 冷空气
原文传递
极涡探秘
16
作者 艾尔萨·哈维 曾菡(译) 《环球科学》 2023年第16期34-35,共2页
北极以严寒和黑暗漫长的冬天而闻名。这样的极端环境只会出现在地球的两极,为什么会这样呢?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这里接受到的阳光比较少,但其他因素也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南极和北极上空的大气中都有不断旋转的空气旋涡,把... 北极以严寒和黑暗漫长的冬天而闻名。这样的极端环境只会出现在地球的两极,为什么会这样呢?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这里接受到的阳光比较少,但其他因素也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南极和北极上空的大气中都有不断旋转的空气旋涡,把冷空气困在了极地。这两处旋涡都被称为极地涡旋,简称极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环境 极涡 北极 不可忽视 旋涡 极地涡旋 冷空气
原文传递
凌空绝景
17
作者 Salome Benzoni 杨冉(编译) 《新发现》 2019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从天空俯瞰地球,一直都是欣赏大自然奇特景观和探索人类奇妙建筑的绝佳视角。冰川时代你眼前所见,既非冰川,也非海冰,而是2019年初极寒条件下密歇根湖(图片上部)和芝加哥市(图片下部)的景象。1月末受“极地涡旋”的影响,芝加哥市持续降... 从天空俯瞰地球,一直都是欣赏大自然奇特景观和探索人类奇妙建筑的绝佳视角。冰川时代你眼前所见,既非冰川,也非海冰,而是2019年初极寒条件下密歇根湖(图片上部)和芝加哥市(图片下部)的景象。1月末受“极地涡旋”的影响,芝加哥市持续降雪长达13日,气温跌至-31℃。通常盘旋于北极上空的一大片刺骨冷空气南下至美国的东北部,刷新了低温纪录:部分城市体感温度接近-50℃!除了相对常见的停电外,极端气候条件还引起了一些不寻常的现象,比如“霜震”(cryose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条件 体感温度 芝加哥市 冰川时代 密歇根湖 极地涡旋
原文传递
寒冬与美景
18
《中外文摘》 2021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贝加尔湖:这些分布在贝尔加湖上的冰散发着美丽的青绿色,宛若绿松石又像是蓝宝石,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出幽幽光芒。捷克:被冰封的山顶小屋。席卷北美的"极地涡旋":美国芝加哥出现零下25℃的极寒天气,沙滩上的树木被冰封,宛若... 贝加尔湖:这些分布在贝尔加湖上的冰散发着美丽的青绿色,宛若绿松石又像是蓝宝石,在阳光的折射下散发出幽幽光芒。捷克:被冰封的山顶小屋。席卷北美的"极地涡旋":美国芝加哥出现零下25℃的极寒天气,沙滩上的树木被冰封,宛若巨型冰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松石 蓝宝石 贝加尔湖 芝加哥 极寒天气 极地涡旋
原文传递
诡变的天气
19
作者 马克·菲谢蒂(Mark Fischetti) 曾欣欣(翻译) 《环球科学》 2023年第3期20-21,共2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已经习惯于听到异常强烈的飓风、龙卷风甚至是极地涡旋,但气象事件可能变得越来越诡异了。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极端天气 龙卷风 极地涡旋 气象事件
原文传递
驰骋冰原的“猛士”——复兴号高寒动车组
20
作者 墨斗 《青少年科苑》 2021年第4期2-3,共2页
2020年的冬天格外让人难忘,极地涡旋在拉尼娜现象的作用下,变得分外疯狂。全国大面积降温,辽宁省最低气温更是达到了-30℃,着实让北方的小伙伴们体会了一把做爱斯基摩人的感受。面对着如此严寒,人们都躲在了屋里取暖,生怕冻坏了自己。
关键词 拉尼娜现象 小伙伴 最低气温 极地涡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