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对宋代政治军事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小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2-94,共3页
"杯酒释兵权"是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杯酒释兵权"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皇权制度,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中国再次形成大一统王朝... "杯酒释兵权"是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杯酒释兵权"的实施,大大加强了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皇权制度,造成了统一的政治局面。为中国再次形成大一统王朝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军事保障,也为宋代文化科学事业的发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但同时也产生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国家财政开支增加,行政缺乏效率,军队缺乏战斗力,为以后的政治改革添加了阻力,最终使宋王朝陷于积贫积弱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宋代 政治 军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结军政统治动乱期 开启文人治国新时代——浅析“杯酒释兵权”的影响与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恒 周焱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25期99-100,共2页
杯酒释兵权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开启了文人治国的新时代,但它的来历却源远流长,是高明的赵匡胤对军人政治的厌恶的心理反应和行动表现,这一大的决策,不仅延续了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军政统治 文人政治 右文抑武 科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兼谈赵普在这两次兵变中的谋略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景元 《滁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这两次“兵变”彻底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兵变所造成的兵祸连结,君臣相杀,人民倍受遭殃之恶习,开创了宋五朝治国的基本制度,也保证了当时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关键词 陈桥兵变 杯酒释兵权 赵普 兵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酒释兵权”之我见
4
作者 刘佑祥 《长江论坛》 1986年第3期60-60,54,共2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在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出现各种形式的抗争和倾轧。其手段总起来讲无外乎武力镇压和阴谋陷害两种类型。而宋太祖赵匡胤采取的“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独树一帜。尽管他的目的同其它统治...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在统治集团内部,经常出现各种形式的抗争和倾轧。其手段总起来讲无外乎武力镇压和阴谋陷害两种类型。而宋太祖赵匡胤采取的“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独树一帜。尽管他的目的同其它统治者一样,也是为了维护皇权,但就其形式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宋太祖在建立北宋以后,总结了历史的和他本人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兵权、皇权共存亡的利害关系,为了防止禁军高级将领重演兵变夺辉的旧戏,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防患于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 统治集团 石守信 封建统治者 王审琦 李重进 北宋初期 赵构 后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酒释兵权历史剧
5
作者 罗义炜 《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10期40-41,共2页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王审琦等“义社十兄弟”拥立下黄袍加身,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这是大宋王朝的开始。建立大宋王朝后,宋朝的这位开国君主就开始认真思考如何稳固自己的大宋王朝。宰相赵普在一...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石守信、王审琦等“义社十兄弟”拥立下黄袍加身,这就是著名的陈桥兵变。这是大宋王朝的开始。建立大宋王朝后,宋朝的这位开国君主就开始认真思考如何稳固自己的大宋王朝。宰相赵普在一次闲谈中对赵匡胤说,五代十国灭亡也没有特别的原因,就是节度使权力太重了,干弱枝强。接着他又提醒皇帝,大宋王朝想要避免亡国之祸,就必须“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即剥夺将领的权力,禁止他们在地方收取钱粮,并且要收取他们的兵权,只有,这样才能杜绝一切后患,方能让天下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王朝 殿前都点检 杯酒释兵权 五代十国 历史剧 赵匡胤 石守信
原文传递
王审琦铁券与“杯酒释兵权”“太祖誓碑”新解 被引量:1
6
作者 廖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36,共10页
王审琦铁券与“杯酒释兵权”“太祖誓碑”等宋初重大政治疑案有着内在的关联。表面上看,太祖三言两语就让开国武将元勋们放弃了禁军统领权。实际上,太祖是以法外政治特权及其象征——铁券赎买了他们的军权。作为连锁反应,太祖又以“誓... 王审琦铁券与“杯酒释兵权”“太祖誓碑”等宋初重大政治疑案有着内在的关联。表面上看,太祖三言两语就让开国武将元勋们放弃了禁军统领权。实际上,太祖是以法外政治特权及其象征——铁券赎买了他们的军权。作为连锁反应,太祖又以“誓碑”的方式安抚了其他开国功臣。三件事情不仅在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在逻辑上构成了太祖解决开国功勋震主问题层层递进的序列。“誓碑”原本内容只有“誓不诛大臣”,其中“大臣”仅指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宦官或言官被纳入“誓碑”,纯粹是曹勋误传和妄改的结果。士大夫站在自身立场不约而同地选择相信“誓不诛大臣、言官”,并对其不断地演义、改造,最终形成了符合士大夫群体利益的“誓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 铁券 杯酒释兵权 “太祖誓碑”
原文传递
论“杯酒释兵权”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育济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6-125,共10页
论“杯酒释兵权”王育济“杯酒释兵权”是宋初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历史典故。三十年代,著名史学家聂崇岐先生的长文《论宋太祖收兵权》,正确区分了“杯酒释兵权”与“收藩镇之权”的不同,并着重阐述了“收藩镇之... 论“杯酒释兵权”王育济“杯酒释兵权”是宋初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们熟知的一则历史典故。三十年代,著名史学家聂崇岐先生的长文《论宋太祖收兵权》,正确区分了“杯酒释兵权”与“收藩镇之权”的不同,并着重阐述了“收藩镇之权”的问题。四十年代,丁则良先生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石守信 王审琦 枢密 聂崇岐 步军都指挥使 建隆 涑水纪闻 《宋史》 殿前都指挥使
原文传递
追求历史故事的意义化--以“杯酒释兵权”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梦莹 陈德运 《中学历史教学》 2021年第10期60-62,66,共4页
一、追求历史故事意义化的缘由历史本有故事之义,所以讲历史故事是教学的常态。因受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地位、性质以及与教学的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的影响,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呈相也不尽相同。大致有四类型:一是生硬塞入型,即引入历史... 一、追求历史故事意义化的缘由历史本有故事之义,所以讲历史故事是教学的常态。因受故事在教学中的作用、地位、性质以及与教学的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的影响,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呈相也不尽相同。大致有四类型:一是生硬塞入型,即引入历史故事,但与教学无内在的需要和急迫要求,被生硬地塞进某一个环节,与教学貌合神离、形同路人;二是主动介入型,即引入历史故事,对教学效果有一定改善,但其价值与作用空间未被充分挖掘,与教学若即若离、宛若同人;三是自愿嵌入型,即引入历史故事,与教学相互契合、相得益彰,教学效果有了整体性提升,与教学相互成就、犹如友人;四是共生融入型,即历史故事自然、艺术地融入教学之中,呈现“故事化的教学”状态,与教学共生同长、成为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故事化 教学效果 融入型 若即若离 嵌入型 意义化 貌合神离
原文传递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9
作者 高希 《月读》 2015年第10期58-60,共3页
读史者率以宋祖"杯酒释兵权"为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之安①,此鄙见也。守信数人若果不可制②,岂数言委曲规讽所能罢其典兵者③?彼时宋主英勇固出数人之上,操纵由己,消患未然。守信诸人方承命不暇,又何敢有异议乎?史家无卓识。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典兵 石守信 宋太祖赵匡胤 为政之道 王审琦 周世宗 评鉴阐要 义成军 柴荣
原文传递
杯酒释兵权
10
作者 卜获 《文史知识》 1983年第9期108-109,共2页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以后,担心部下也仿效他的办法夺取皇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便借请有功将领宴饮之机,解除了他们的兵权。一般用这个典故比喻夺权之易。故事见《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 宋史纪事本末 石守信 子亦 大祖 酒酣 枯骨生肉 德固 立位
原文传递
国外也玩“杯酒释兵权”
11
作者 尤梓 《廉政瞭望》 2019年第15期60-60,共1页
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上任第一天,就组建了一个强硬的新内阁——原内阁中有超过半数(30人中的17人)要么被解雇、要么辞职,换上了自己的支持者,以资奖励。本来英国内阁大臣是政务官而非事务官,由首相组阁任命,来来去去很正常。... 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上任第一天,就组建了一个强硬的新内阁——原内阁中有超过半数(30人中的17人)要么被解雇、要么辞职,换上了自己的支持者,以资奖励。本来英国内阁大臣是政务官而非事务官,由首相组阁任命,来来去去很正常。但每次首相走马上任,为了给自己的人腾位置,除了大量纸牌屋式的勾心斗角之外,还得像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样,需要花一大笔“遣散费”来安抚去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政务官 事务官 鲍里斯 约翰逊 纸牌屋 宋太祖 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12
作者 丁守卫 《学习之友》 2021年第11期18-19,共2页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但实际上,赵匡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的军权剥夺了,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自断手臂,宋朝后来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但实际上,赵匡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的军权剥夺了,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自断手臂,宋朝后来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单就所开的一代风气而言,其后果也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 能征善战 付出 代价
原文传递
“杯酒释兵权”之谜
13
作者 郭映熙 《意林文汇》 2020年第12期44-45,共2页
"陈桥兵变"后,宋太祖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为了巩固自己九五之尊的地位,将权力集中于自己一人之手,在赵普的劝说下,以"杯酒释兵权"夺去诸位功臣手中的兵权,从而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一人手中。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qu... "陈桥兵变"后,宋太祖赵匡胤登上皇帝宝座,为了巩固自己九五之尊的地位,将权力集中于自己一人之手,在赵普的劝说下,以"杯酒释兵权"夺去诸位功臣手中的兵权,从而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一人手中。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事件的真实性一直未加怀疑,但到20世纪40年代,某些学者考虑"杯酒"一事是否真有其事。这些年来,又有好些学者用不同的方式对"杯酒"一事提出质疑,认为此事漏洞多多,难以置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 真实性 提出质疑
原文传递
统计执法莫因杯酒而释兵权
14
作者 李靖 《市场研究》 1996年第9期39-39,共1页
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为解除境内节度使独霸一方、各自为政的困境,利用举酒许愿方式,轻易地迫使部下乖乖地交出兵权,留下千古叫绝的“杯酒释兵权”典故。世易时易,于帝王将相大有稗益的良策妙计,于今人今世则另当别论了。君不见:一个... 史书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为解除境内节度使独霸一方、各自为政的困境,利用举酒许愿方式,轻易地迫使部下乖乖地交出兵权,留下千古叫绝的“杯酒释兵权”典故。世易时易,于帝王将相大有稗益的良策妙计,于今人今世则另当别论了。君不见:一个个掌权的落水下马,一个个弄财的丧身失名,多是祸起“杯酒”。 时下,各地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形式多样的统计执法检查活动,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统计执法 除境 轰轰 史书记载 典故 势趋 统计执法检查 赵匡胤 落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士陈抟述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志哲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7-18,共2页
道士陈抟述略张志哲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宋代陈抟是一位高风峻节的道士,他不仅德高望重,而且学术渊博,融易经学、老在学、气功学于一体,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堪称大道士、大学者。关于陈抟的生平记载不详,只知道他逝世于公元989... 道士陈抟述略张志哲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宋代陈抟是一位高风峻节的道士,他不仅德高望重,而且学术渊博,融易经学、老在学、气功学于一体,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堪称大道士、大学者。关于陈抟的生平记载不详,只知道他逝世于公元989年,有记载说他活到200岁①,也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抟 学术思想 道士 《太极图》 《河图》 《洛书》 周敦颐 高风峻节 先天图 杯酒释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规先生访谈录
16
作者 康保苓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12,共6页
关键词 先生 文章 张荫麟 人口论 《仰素集》 杯酒释兵权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
17
作者 张明 《民心》 2015年第4期48-48,共1页
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早在1957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谆谆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 古人云:"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早在1957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谆谆告诫全党:"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也指出:"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常怀敬畏之心,不仅是人生的一种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宋太祖赵匡胤 王继恩 杯酒释兵权 下油锅 问过 龙图 欺君误国 明太祖朱元璋 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道楷模才德举世景仰 考辨精辟著述百代流芳——记著名宋史专家徐规先生
18
作者 康保苓 《杭州(生活品质)》 2008年第7期38-40,共3页
徐规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尤其是宋史、中国古代史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徐先生在史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孜孜求索,撰写了大量论著,为我国史学研究作出了突出... 徐规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尤其是宋史、中国古代史学史等领域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徐先生在史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孜孜求索,撰写了大量论著,为我国史学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大部分作品收在《仰素集》一书中。徐先生又是教坛上德高望重的老前辈,60多年来,他教书育人,提携后进,为史学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1992年徐先生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1997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2002年浙江大学对五位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颁发学校最高级别的"竺可桢奖",徐先生是文科中惟一享此殊荣的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系教授 中国古代史 陈乐素 师道 教坛 治史 姚从吾 杯酒释兵权 学史 涑水纪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宋的守内虚外国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珍平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认为“守内虚外”是北宋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它规定宋代君臣的工作重心是慎防“内变”,以防弊之政作为立国之法,把全部财权收归中央,严密控制军队和对外虚守。这项国策的出现是北宋初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 本文认为“守内虚外”是北宋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它规定宋代君臣的工作重心是慎防“内变”,以防弊之政作为立国之法,把全部财权收归中央,严密控制军队和对外虚守。这项国策的出现是北宋初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初行于宋太祖时期,确立于太宗时期。守内虚外使北宋统治集团内部杜绝了分裂割据,但也造成了北宋王朝内部的积贫积弱和对外的软弱与屈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内虚外 杯酒释兵权 边防虚守 积贫积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学与宗教 被引量:3
20
作者 龙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2-80,共9页
宋代在结束了五代分崩离析的局面之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规模远较汉唐为小的帝国。惩于五代武将专横,屡以武力易主,因此“杯酒释兵权”,比较侧重文治,宗教是巩固政权的一个有用工具,加上三教鼎立的思想早在唐以前已经形成。为了巩固统治... 宋代在结束了五代分崩离析的局面之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规模远较汉唐为小的帝国。惩于五代武将专横,屡以武力易主,因此“杯酒释兵权”,比较侧重文治,宗教是巩固政权的一个有用工具,加上三教鼎立的思想早在唐以前已经形成。为了巩固统治,利用和平麻痹的宗教为自己政权服务,所以接受了前代的“三教鼎立”的思想,形成了比较一贯的政策(除宋徽宗崇道外)。在文学上也就表现了三教均较为流行,甚至同一个文学家,对佛、道、儒三者均有一定程度的信仰,且信仰均不甚坚定,以学佛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道教文学 杯酒释兵权 三教 吕居仁 崇道 渔父词 赤壁赋 林屋山人集 道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