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朝文书工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才庚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8-52,27,共6页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文书制度健全。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76年中,文书工作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在巩固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清入关前,文书都书于木牌上,'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文书制度健全。在清朝统治中国的276年中,文书工作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在巩固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清入关前,文书都书于木牌上,'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①。清入关以后,战事频繁,文书数量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书工作 边外 内阁满票签处 票拟 促进作用 军机大臣 通政使 票签 杨天纵 抬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宝钱局铸钱始末及其若干问题辨析
2
作者 顾亦陶 《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3期83-88,共6页
中国行使钱币历史悠久。早在战国后期,当时的周、秦、晋、宋以至燕、赵等国,已经铸有铜质“圆钱”,流通于市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由中央王朝直接掌握铸币权,并大量铸造“重如其文”的“半两钱”,发行于全国;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逐... 中国行使钱币历史悠久。早在战国后期,当时的周、秦、晋、宋以至燕、赵等国,已经铸有铜质“圆钱”,流通于市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由中央王朝直接掌握铸币权,并大量铸造“重如其文”的“半两钱”,发行于全国;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逐步过渡到货币的定型化。但偏处西南的贵州,则大约在此一千六百多年后,才开始议及铸钱的问题。根据历史古籍的记述,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曾明令规定全国铸钱25万贯,其中贵州(和四川、云南一样)可年铸583万文;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贵州巡抚毕三才“请行布政司铸钱济用,户部议准”;①清顺治八年(1651年),大西军首领孙可望曾遣裨将田子禄在合肥“开厂设局”,鼓铸“永历通宝”。②但这三次铸钱,是否都已进入生产实践,其鼓铸设施及铸钱数量等等的具体情节,在有关史志中并无明确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钱 宝钱 永历通宝 半两钱 中央王朝 明孝宗 贵阳府志 杨天纵 部议 史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苗疆:由八寨至丹江
3
作者 余达忠 《杉乡文学》 2009年第4期36-39,共4页
苗疆是在改土归流的背景下进入统治者视野的。鄂尔泰之前,云贵总督高其倬曾提出改土归流的奏疏,呈请将云南威远州土司改土归流,由地方土官统治改为朝廷流官统治,强化中央集权。但真正在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则从云贵总督鄂... 苗疆是在改土归流的背景下进入统治者视野的。鄂尔泰之前,云贵总督高其倬曾提出改土归流的奏疏,呈请将云南威远州土司改土归流,由地方土官统治改为朝廷流官统治,强化中央集权。但真正在西南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则从云贵总督鄂尔泰始。雍正四年(1726),鄂尔泰上《改土归流疏》,强调"云贵大患,无如苗蛮。欲安民,必先制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疆 鄂尔泰 威远州 雍正皇帝 土官 西南民族地区 苗民 杨天纵 八寨 云贵总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