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审言《大周故朝散郎检校潞州司户参军琅邪王君(绍文)墓志铭并序》证真
1
作者 陈冠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25年第1期85-100,共16页
河南洛阳出土杜审言撰、宋之问“书兼篆额”《大周故朝散郎检校潞州司户参军琅邪王君(绍文)墓志铭并序》,琬琰圭璧,吉光片羽,最可珍宝。墓志甫出,就有人质疑,认为是伪作。对此,已经有学者作出考释。几年之后,又有人撰文怀疑。有人以出... 河南洛阳出土杜审言撰、宋之问“书兼篆额”《大周故朝散郎检校潞州司户参军琅邪王君(绍文)墓志铭并序》,琬琰圭璧,吉光片羽,最可珍宝。墓志甫出,就有人质疑,认为是伪作。对此,已经有学者作出考释。几年之后,又有人撰文怀疑。有人以出现“延载二年”旧年号,作为认定“伪作”主要理由。不知史书之称年号,情况极为复杂,如撰修者误记,流传中讹误,旧年号沿用,如此等等,其中旧年号沿用,需要重点梳理。文字是否造假,可以通过词语特征,如唐代科举掌故词语的运用、典故的运用等进行鉴真;可以通过梳理武太后新造字,以及校正别字、讹字等进行证真;还可以通过人物世系、行迹、思想、交游等方面综合鉴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王绍文墓志铭 证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交谊与诗名评骘:以杜审言诗名升降为核心
2
作者 王伟 倪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156,F0002,共11页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 杜审言名列“文章四友”是初盛唐之际诗名并列传播文化现象的代表之一,但这一诗名组合缺乏足够的史料支撑。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对此并未言及,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的身份地位也不相匹配。《新唐书》载杜审言的交往时间更是有误。相较而言,张说关于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的文学评论更能体现当时诗坛的实际情况;而“文章四友”中缺少薛稷、宋之问,与当时诗名评骘的真实史貌不符。因此,《新唐书》是基于推崇杜甫的文化需求而塑造了“文章四友”,杜审言诗名由此逐渐升高,至明代更被胡应麟推为律诗之宗。“文章四友”和张说诗评的排序,反映出杜审言、张说与李、崔、苏、薛、宋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友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文章四友 张说 杜甫 宋之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与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过程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成武 陈菁怡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通过调查初唐19位著名诗人作品运用声律的情况,清理并描述了五律、五排声律的逐渐合律过程,从而得出五律、五排的声律体制定型于初唐末期的结论;在初唐末期的诗人群体中,杜审言的五律、五排作品的声律合律度最高,他应该享有为此种诗体... 通过调查初唐19位著名诗人作品运用声律的情况,清理并描述了五律、五排声律的逐渐合律过程,从而得出五律、五排的声律体制定型于初唐末期的结论;在初唐末期的诗人群体中,杜审言的五律、五排作品的声律合律度最高,他应该享有为此种诗体定型的首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律五排 声律定型 杜审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铜活字本《曹子建集》与《杜审言集》赵元方题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玉良 《文献》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7-209,共3页
已故当代著名藏书家和版本鉴定专家赵元方先生,名钫,号无悔,其藏书室亦名"无悔斋"。赵先生虽毕生从事金融事业,但从很早就喜好藏书和古籍版本研究。1952年赵元方先生将一批珍藏的善本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中明铜活字本《曹... 已故当代著名藏书家和版本鉴定专家赵元方先生,名钫,号无悔,其藏书室亦名"无悔斋"。赵先生虽毕生从事金融事业,但从很早就喜好藏书和古籍版本研究。1952年赵元方先生将一批珍藏的善本书捐献给北京图书馆,其中明铜活字本《曹子建集》,有赵先生乙酉年(1945)朱笔跋文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活字 杜审言 图书馆 藏书家 活字本 胶泥活字 题跋 版本鉴定 版本研究 金融事业
原文传递
杜审言七律《大酉甫》作年考——兼及杜审言任洛阳丞的时间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采民 季桂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杜审言的七律《大酉甫》是一首早期的七言律诗,确定其作年,对准确地了解七言律诗的发展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确定杜审言任洛阳丞的确切时间。本文经过深入的考察、排比,考定杜审言的七律《大酉甫》应当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 杜审言的七律《大酉甫》是一首早期的七言律诗,确定其作年,对准确地了解七言律诗的发展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确定杜审言任洛阳丞的确切时间。本文经过深入的考察、排比,考定杜审言的七律《大酉甫》应当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也正是在这一年的年中,杜审言离开常州江阴,升任洛阳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七律 《大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审言对近体律诗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采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21-25,共5页
近体律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宫廷诗人追求绮错婉媚、华美精致的诗风,是律诗产生的温床和催化剂。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宫廷诗人,他对律诗的成熟定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律诗格律精严,形成了高华雄整的个性风格,取得了很... 近体律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宫廷诗人追求绮错婉媚、华美精致的诗风,是律诗产生的温床和催化剂。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宫廷诗人,他对律诗的成熟定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律诗格律精严,形成了高华雄整的个性风格,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宫廷诗 律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审言对唐诗发展的艺术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汤军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66-169,共4页
杜审言是初唐后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其无论在近体诗形式上的发展、定型,还是在内容的拓展与表达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其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边塞诗、山水诗更是开盛唐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壮丽诗风与山水诗雄奇、警拔、... 杜审言是初唐后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其无论在近体诗形式上的发展、定型,还是在内容的拓展与表达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其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边塞诗、山水诗更是开盛唐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壮丽诗风与山水诗雄奇、警拔、浑融诗风之先河,在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历史进程中,其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盛唐诗歌的启发、导引、推动之功,对唐代诗歌发展做出的重要艺术贡献,更为"沈宋"等所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唐诗 发展 艺术 贡献
原文传递
论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山水诗 被引量:2
8
作者 储兆文 《唐都学刊》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山水诗始于晋宋,成熟于盛唐,而介于其间的初唐近百年间众多诗人在山水诗上的贡献一直被忽视。杜审言、沈亻全期、宋之问第一次将岭南风光带进山水诗的描写领域,第一次大规模地用严格规范的格律诗来表现山水主题。这两方面的成就都是... 山水诗始于晋宋,成熟于盛唐,而介于其间的初唐近百年间众多诗人在山水诗上的贡献一直被忽视。杜审言、沈亻全期、宋之问第一次将岭南风光带进山水诗的描写领域,第一次大规模地用严格规范的格律诗来表现山水主题。这两方面的成就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诗 岭南 格律 杜审言 沈亻全期 宋之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佚文《王绍文墓志铭并序》考释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由于南宋时《杜审言集》十卷本已经散佚,致使杜审言文章竟无一留存,后世学者论析杜审言的文学地位与贡献时,只能仅就其诗歌而论。新近出土的《王绍文墓志铭》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杜审言唯一文章,填补了杜审言存世文章的空白,对全面了解杜... 由于南宋时《杜审言集》十卷本已经散佚,致使杜审言文章竟无一留存,后世学者论析杜审言的文学地位与贡献时,只能仅就其诗歌而论。新近出土的《王绍文墓志铭》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杜审言唯一文章,填补了杜审言存世文章的空白,对全面了解杜审言的文学成就是至关重要的文献材料。该墓志中的某些记载可补史书之阙,其"无一字无来历"的文风对杜甫文赋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佚文 《王绍文墓志铭》 文章四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审言诗歌艺术特征与美学格调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总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60-66,125,共8页
对初唐向盛唐诗风演进的过渡阶段的研究,对文章四友及其突出代表杜审言的研究以往重视不够。实际上文章四友在促进前期唐诗诗风演进过程中影响甚大,而杜审言的成就尤为卓著。杜审言诗歌艺术的个性特征、美学格调及其对盛唐大家的启示。
关键词 杜审言 初唐诗风 个性特征 美学格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系年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建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关于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的系年历来分歧较大,徐定祥先生认为作于708年岁夜,王雄夫先生认为此诗应作于708年之后且非杜审言所作,张清华先生认为作于707或708年岁夜,陈钧先生认为此诗最早应作于景龙三年(709)岁夜。... 关于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的系年历来分歧较大,徐定祥先生认为作于708年岁夜,王雄夫先生认为此诗应作于708年之后且非杜审言所作,张清华先生认为作于707或708年岁夜,陈钧先生认为此诗最早应作于景龙三年(709)岁夜。经笔者详加考证,认为此诗当作于神龙二年(706)岁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系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人杜审言卒年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8-89,共2页
论者普遍认为,杜审言卒于景龙二年。但杜审言的《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却写作于是年以后:因为安乐公主是在这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结婚的,"产男满月"最早也应在次年"岁夜"。杜审言大约卒于景龙三、四年。
关键词 唐代 杜审言 卒年 诗人 文学研究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謇傲”与“狂放”——论杜审言对杜甫性格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第2期78-83,共6页
杜审言不仅在诗歌方面对杜甫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在性格上其"謇傲"的个性对杜甫"狂放"性格的形成同样影响很大,具体表现在祖孙二人自信的情怀、真率的言行、勇敢的精神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杜审言 杜甫 謇傲 狂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七律《大酺》《泛舟送郑卿入京》系年新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建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17年第4期105-111,共7页
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今存诗43首,徐定祥、张清华、陈冠明等先生对其部分诗歌系年考证作出了较大贡献,但百密难免一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其七律《大酺》当作于天授二年正月,《泛舟送郑卿入京》当作于景龙二年春。
关键词 杜审言 大酺 泛舟送郑卿入京 系年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杜审言和杜甫诗歌用韵看中唐语音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孟慧娟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9-74,共6页
杜审言与杜甫是唐代著名的两位诗人,杜甫有"诗圣"的美誉,其诗被称为"诗史",其祖父杜审言更是在近体诗的定型方面功不可没。现以杜审言仅存的43首诗和杜甫西南漂泊时期所作195首古体诗为对象,通过对二人诗歌用韵的分... 杜审言与杜甫是唐代著名的两位诗人,杜甫有"诗圣"的美誉,其诗被称为"诗史",其祖父杜审言更是在近体诗的定型方面功不可没。现以杜审言仅存的43首诗和杜甫西南漂泊时期所作195首古体诗为对象,通过对二人诗歌用韵的分析,窥见初唐到中唐语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杜甫 诗韵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菁怡 《黑龙江史志》 2008年第6X期54-54,共1页
杜审言与杜甫之间的诗学渊源关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是重大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诗艺的影响,二是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 杜审言 杜甫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杜审言与赣中文风的开启
17
作者 施由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4,共4页
赣中即江西中部的吉安地区,是宋明时代中国的文化名区。宋明时代,许多中国著名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于这个区域。宋明时代赣中地域文风的兴盛,离不开唐代近三百年来文风的孕育及唐末五代文风的逐渐展开。对于唐代近三百年间赣中文风的孕育... 赣中即江西中部的吉安地区,是宋明时代中国的文化名区。宋明时代,许多中国著名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于这个区域。宋明时代赣中地域文风的兴盛,离不开唐代近三百年来文风的孕育及唐末五代文风的逐渐展开。对于唐代近三百年间赣中文风的孕育,从明清至今,人们对唐代大儒颜真卿的贡献是高度肯定的,而对唐前期的重要诗人杜审言的贡献却往往是忽略的。本文认为,被称为"中国律诗奠基人"之一的杜审言,对赣中文风的开启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赣中文风 颜真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的诗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历代襄阳名作家研究》系列论文之四
18
作者 周圣弘 孟祥荣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58-61,共4页
除了作为一个御用文人难以免掉的应制诗外,杜审言所作,大都是写景、纪事、酬赠之作。这些作品,反映他在任地方官吏和流放贬逐时的生活情感与心态,往往写得真挚感人。杜审言在中国诗歌史能占有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他在律诗的定型和形式... 除了作为一个御用文人难以免掉的应制诗外,杜审言所作,大都是写景、纪事、酬赠之作。这些作品,反映他在任地方官吏和流放贬逐时的生活情感与心态,往往写得真挚感人。杜审言在中国诗歌史能占有一席之地,更主要的是他在律诗的定型和形式的创新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的诗,是已经转变的纯粹的唐代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审言 诗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交游考
19
作者 赵建明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
初唐诗人杜审言一生经历丰富、交游广泛。本文着重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考察他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李峤、崔融、苏味道等七位好友交往的详细情况,以期进一步探讨杜审言的交游情况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影响。
关键词 初唐诗人 杜审言 交游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审言年谱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冠明 《杜甫研究学刊》 2001年第3期69-83,共15页
关键词 五言 初唐 杜审言 杜甫 李峤 排律 七言 文章四友 诗人 重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