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北方铁路口岸木材材积测量中的应用测试研究
1
作者 刘磊 左鹏 +1 位作者 刘韬 张义 《对外经贸》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随着深度学习的开放,人工智能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满洲里海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改造了铁路口岸木材材积测量系统。此套系统在满洲里铁路口岸原有木材材积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木材材... 随着深度学习的开放,人工智能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满洲里海关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改造了铁路口岸木材材积测量系统。此套系统在满洲里铁路口岸原有木材材积测量系统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木材材积智能、快速、准确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北方铁路口岸木材材积测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有效降低人工误差及劳动强度,避免作业风险,为北方铁路口岸海关查验作业提质增效提供了科技装备创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材积测量 人工智能 卷积神经网络 海关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经纬仪无损立木材积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曹忠 冯仲科 +1 位作者 徐伟恒 高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3,共7页
提出一种人工测量胸径和地径数据后,采用电子经纬仪按照解析木近似分段方法,对活立木上部直径和相应高度进行测量,按照圆台累加法模拟解析木平均断面区分材积法求积的立木材积测算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在北京地区选取了8... 提出一种人工测量胸径和地径数据后,采用电子经纬仪按照解析木近似分段方法,对活立木上部直径和相应高度进行测量,按照圆台累加法模拟解析木平均断面区分材积法求积的立木材积测算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在北京地区选取了87棵伐倒样木,首先使用电子经纬仪对样木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进行观测,计算结果求平均值。然后伐倒样木,采用传统的平均断面材积法进行树高、材积测定并作为真值,最后将电子经纬仪观测结果同伐倒木测定树高、材积进行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子经纬仪立木测算树高相对于解析木测定树高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1%,相对误差平均值绝对值为1.70%,决定系数R2为0.994,相对误差的频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材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8%,相对误差平均值绝对值为1.75%,决定系数R2为0.999,相对误差的频数呈正态分布。说明电子经纬仪活立木测算结果与传统伐倒解析木测算得出的树高和材积具有一致性,可以替代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达到林业调查的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材积测量方法 解析木 精度分析 电子经纬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原木材积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栾新 王炎 《电子测量技术》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文中简单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特点,详细阐明了它在原木材积测量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这项应用的特点及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模式识别 材积测量 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QL-6立木材积测量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房长有 朱殿敏 殷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无论林业生产或是教学科研 ,经常会遇到测算立木蓄积的实际问题。如果需要少量数据 ,可采用伐倒木法 ,但要获取大量数据时 ,例如材积表的更新或修正 ,需要大量样木 ,如砍伐大量的样木则要耗费森林资源。
关键词 DQL-6法 立木观测 材积 立木材积测量 林业生产 森林资源 观测值 实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木材积内外业一体化测量系统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君志伟 冯仲科 +5 位作者 岳德鹏 王勇 王德金 高林琴 武鹏飞 冯建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40,共8页
以测树学、图像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原理为理论基础,研发了一种单木材积内外业一体化测量系统。系统由便携式测树超站仪和内置自主开发的数据后处理程序组成,测量时通过获取方位角、倾角及单木影像信息等参数,结合数据后处理程序进行... 以测树学、图像处理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原理为理论基础,研发了一种单木材积内外业一体化测量系统。系统由便携式测树超站仪和内置自主开发的数据后处理程序组成,测量时通过获取方位角、倾角及单木影像信息等参数,结合数据后处理程序进行单木材积计算生成结果,实现了便携式测树超站仪内外业一体化的构想。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系统平均精度高达94.4%,能较好地满足单木材积测量的要求,可以解决部分林区因调查难度高无法测量材积的问题。此外,该系统便捷且高效,是单木材积测量精准化与智能化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和处理 内外业一体化 便携式测树超站仪 材积测量 单木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ne插值法与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明 丁贵杰 《贵州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提出Stine插值法用于树干材积求算及模拟造材,并以马尾松为例,将此法与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进行对比。对比研究中,采用不含截距项的线性模型,对插值法测算的全干带去皮材积和各材种出材量与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相应测算值进行回归分... 本文提出Stine插值法用于树干材积求算及模拟造材,并以马尾松为例,将此法与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进行对比。对比研究中,采用不含截距项的线性模型,对插值法测算的全干带去皮材积和各材种出材量与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相应测算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呈极显著线性相关,且插值法测算结果略高于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幅度在1.6%~3.3%之间。因此Stine插值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又因其在可拓展性上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ne插值法 材积测量 模拟造材 R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林木采伐机作业信息采集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跃威 刘晋浩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1-158,共8页
针对目前国内采伐机平台存在信息传输过程不够稳定、多功能难以汇集成块、作业设计调查中材积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云平台的林间采伐头作业信息采集系统。首先,根据系统目标建立平台的软件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使用嵌入式... 针对目前国内采伐机平台存在信息传输过程不够稳定、多功能难以汇集成块、作业设计调查中材积计算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云平台的林间采伐头作业信息采集系统。首先,根据系统目标建立平台的软件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使用嵌入式模块与工控模块开发,基于CAN通信协议实现采伐机头的本地控制和作业及状态信息采集;通过在阿里云服务器创建数据中心、部署中间件实现采伐机作业数据的实时处理;硬件系统中搭载了无线通信模块,基于Socket编程通过MQTT协议进行与云端的全双工通信。其次,建立原木定制采伐(CTL)材积模型,基于编码器角度与树木直径对应关系实现对树木直径与长度的实时测量。最后,将上述平台系统于野外复杂环境下进行试验,并在林间选取不同郁闭度的条件,验证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以及云报表材积信息采集的准确性。配备了该系统的采伐机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系统信息传输过程的丢包率可以控制在1%以内。通过云平台报表数据与人工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的材积对比,材积测量误差率在5%以内。开发的基于物联网与云框架的采伐机信息采集系统与B/S版的远程终端访问系统通过野外复杂试验验证了信息采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比原木材积国家标准,验证了CTL材积模型的有效性,从而能够稳定实现国内林木采伐机数据的采集上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采伐机 云平台 智慧林业 原木定制采伐 材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volumetric changes at an underground stone mine: a photogrammetry case study 被引量:2
8
作者 Slaker Brent Westman Erik +1 位作者 Ellenberger John Murphy Mich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149-154,共6页
Photogrammetry, as a tool for monitoring underground mine deformation, i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point measurement devices, and may be capable of accurate measurements in situations where technolo- gies such as... Photogrammetry, as a tool for monitoring underground mine deformation, is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point measurement devices, and may be capable of accurate measurements in situations where technolo- gies such as laser scanning are unsuited, undesired, or cost-prohibitive. An underground limestone mine in Ohio is used as a test case for monitoring of structurally unstable pillars. Seven pillars were pho- tographed over in a 63 day period, punctuated by four visits. Using photogrammetry, point clouds of the mine geometry were obtained and triangulation surfaces were generated to determine volumes of change over time. Pillar spaUing in the range of 0.29-4.03 m3 of rock on individual rib faces was detected. Isolated incidents of rock expansion prior to failure, and the isolated failure of a weak shale band were also observed. Much of the pillars remained unchanged during the monitoring period, which is indicative of proper alignment in the triangulated surfaces. The photographs of some ribs were of either too poor quality or had insufficient overlap, and were not included. However, photogrammetry was successfully aonlied to multiole ribs in auantifving the oillar geometrv change over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grammetryLimestoneUnderground miningDisplacement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