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杏李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实品质分析
1
作者 王如月 虎海防 +3 位作者 罗莎莎 甄紫怡 徐业勇 胡晓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9,共12页
为研究不同成熟度对杏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杏李适宜的采摘成熟度,以杏李‘风味皇后’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度(Ⅰ、Ⅱ、Ⅲ、Ⅳ、Ⅴ)下单果重、果实颜色、果实硬度等指标变化规律进行方差、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成熟度的增... 为研究不同成熟度对杏李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杏李适宜的采摘成熟度,以杏李‘风味皇后’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成熟度(Ⅰ、Ⅱ、Ⅲ、Ⅳ、Ⅴ)下单果重、果实颜色、果实硬度等指标变化规律进行方差、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成熟度的增加,果皮红绿值(a^(*))、果肉红绿值(a^(*))、果皮蓝黄值(b^(*))、果肉蓝黄值(b^(*))、果皮综合比值(a^(*)/b^(*))、果肉综合比值(a^(*)/b^(*))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整个成熟发育期间分别上升15.811、15.760、23.009、15.380、0.973和0.558,且与果实成熟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b、果皮亮度值(L^(*))、果肉亮度值(L^(*))呈显著下降趋势,在成熟期间分别下降17.230μg·cm^(−3)、11.460、13.492;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质膜透性均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呈显著上升趋势,在成熟度Ⅴ时各指标含量分别为101.500 g、18.780%、85.535%和62.050%,且与成熟度间呈极显著相关。带皮硬度、去皮硬度、可滴定酸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均在成熟度Ⅴ时达到最低值,分别为13.770 N、6.886 N、0.246%,与采收成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成熟度果实品质表现为:成熟度Ⅴ>成熟度Ⅳ>成熟度Ⅲ>成熟度Ⅱ>成熟度Ⅰ。根据生产需求并综合经济效益考虑,成熟度Ⅰ和Ⅱ不适宜采摘,成熟度Ⅳ和Ⅴ品质和口感较好,但果实软化严重,因此可选择成熟度Ⅲ作为适宜采收成熟度。研究结果为杏李后续研究生产等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风味皇后’ 果实品质 成熟度 色泽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果酒酿造工艺优化
2
作者 刘玉晗 苗琦 王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2期108-110,182,共4页
本研究以杏李为原料,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杏李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杏李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糖度23%、果胶酶添加量0.3%、初始pH值3.4、发酵菌种为酵母BA、发酵温度26℃和发酵时间10 d... 本研究以杏李为原料,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杏李果酒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杏李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糖度23%、果胶酶添加量0.3%、初始pH值3.4、发酵菌种为酵母BA、发酵温度26℃和发酵时间10 d。采用此工艺酿造的杏李果酒呈玫红色,感官评分为84.6分,酒精度为11.6%vol,风味独特,果香浓郁,酒味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果酒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杏李裂果率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罗莎莎 王如月 +5 位作者 甄紫怡 吴嘉龙 徐业勇 巴合提牙儿·克热木 孙雅丽 虎海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372,共8页
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80 m3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 以杏李(Prunus domestica×armeniaca)品种味帝为研究对象,设置双因素试验,研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对果实裂果率与品质的影响。其中,灌溉时间设为转色期、始熟期、成熟期;灌溉量(以小区计)分设为80 m3和120 m3。在果实成熟后,检测裂果率与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钙含量、钾含量、纤维素含量、果胶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转色期灌水80 m3的处理的裂果率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皮、果肉钙含量与裂果率呈显著(P<0.05)负相关。基于测定的品质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发现以转色期灌水80 m3处理的杏李果实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灌溉时间 灌溉量 裂果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水分处理对杏李‘风味皇后’裂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罗莎莎 王如月 +5 位作者 甄紫怡 吴嘉龙 虎海防 徐业勇 巴合提牙尔·克热木 孙雅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0,共10页
【目的】降低新疆杂交杏李的裂果率,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为完善新疆杂交杏李的科学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采前3个灌水时间(采前24 d、采前17 d、采前10 d)和2个灌水量(每小区80、120 m^(3))及对照处理,分析采前水分处... 【目的】降低新疆杂交杏李的裂果率,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为完善新疆杂交杏李的科学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设置采前3个灌水时间(采前24 d、采前17 d、采前10 d)和2个灌水量(每小区80、120 m^(3))及对照处理,分析采前水分处理对果实裂果率及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杂交杏李‘风味皇后’适宜的灌水时间及灌水量。【结果】裂果率与果实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4、0.489;与细胞壁含量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9;与果皮钙含量和果肉钙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0.607。缺钙和细胞壁含量低容易引起裂果。果皮钙含量与裂果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土壤含水量与裂果率的间接通径系数最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第1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钙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第2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指标为维生素C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对第3主成分贡献率值较大的为游离脯氨酸含量、纤维素含量、钙含量。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1.917%。【结论】采前24 d灌水80 m^(3)处理下果实品质最优,综合得分为2.01分,裂果率最低(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杏李 采前水分处理 裂果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杏李不同拉枝角度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甄紫怡 王如月 +2 位作者 罗莎莎 徐业勇 虎海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4,154,共10页
【目的】通过研究杂交杏李‘恐龙蛋’‘味厚’枝条、枝组不同拉枝角度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拉枝角度,为杂交杏李丰产栽培技术推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试验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以‘恐龙蛋’‘味厚’为研究对象,... 【目的】通过研究杂交杏李‘恐龙蛋’‘味厚’枝条、枝组不同拉枝角度对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拉枝角度,为杂交杏李丰产栽培技术推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试验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以‘恐龙蛋’‘味厚’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基径大小的枝条、枝组进行拉枝处理,测定枝条、枝组生长量及成熟时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采用方差分析不同基角角度与理论载果量、拉枝角度与果实产量及品质之间的差异性。【结果】随着基角角度的增大,枝条、枝组的理论最大载果量增大,但理论最小载果量减小;枝条、枝组基角角度在60°时基径连续生长量和基角角度变化量最大,基角角度45°时次之,基角角度30°时最小;枝条、枝组的单枝产量、单果质量及果形指数均随拉枝角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果实外在品质和枝条、枝组基角角度大小无明显差异;增大拉枝角度能够有效增加产量及端正果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随拉枝角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随拉枝角度的增加而减少。综合而言增加拉枝角度能够提升果实内在品质,但各处理间差异性不明显。【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当拉枝角度为60°时,能够明显提升枝条、枝组的单枝产量,增大果实大小,端正果形,提高果实硬度,但提升果实内在品质的作用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杏李 拉枝角度 果实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PBO对‘味帝’杏李生长结果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肖莉娟 陈刚 +6 位作者 张枫 王华强 黄鹏 冯梅 曹亚军 王永明 陈玉玲 《烟台果树》 2024年第2期12-14,19,共4页
本试验以主干形、疏散分层形两种树型的杏李品种‘味帝’为试材,分别于开花前、花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l00 mg/L、150 mg/L、200 mg/L和250 mg/L浓度的PBO生长调节剂1次,调查不同浓度PBO对该品种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 本试验以主干形、疏散分层形两种树型的杏李品种‘味帝’为试材,分别于开花前、花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l00 mg/L、150 mg/L、200 mg/L和250 mg/L浓度的PBO生长调节剂1次,调查不同浓度PBO对该品种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干形的‘味帝’生长状况和果实品质均低于疏散分层形,两种树型适宜的PBO浓度不同,其中,主干形树型适宜的PBO浓度为l00mg/L,疏散分层形为25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帝’ 杏李 PBO 结果性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植密度对杂交杏李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如月 罗莎莎 +1 位作者 甄紫怡 虎海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246,共15页
【目的】为杏李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6年生杏李树为研究对象,设置杏李栽植中常见3种栽植密度(4 m×3 m、4 m×5 m、2 m×5 m),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进行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栽植密... 【目的】为杏李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6年生杏李树为研究对象,设置杏李栽植中常见3种栽植密度(4 m×3 m、4 m×5 m、2 m×5 m),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进行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栽植密度与杏李光合特性、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关系,筛选适宜的栽植密度。【结果】在不同物候期,不同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均在果实转色期达到峰值,在成熟期缓慢下降;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3种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各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4 m×3 m、2 m×5 m、4 m×5 m,树冠外围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高于内膛叶片,且差异显著;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4 m×5 m、2 m×5 m、4 m×3 m,且树冠内膛叶片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含量比值高于外围叶片。说明在弱光环境下叶片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充分利用光能。各栽植密度杏李叶片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m)和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由高到低依次均为4 m×3 m、4 m×5 m、2 m×5 m,4 m×3 m栽植密度杏李叶片未受到光抑制。4 m×3 m栽植密度杏李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较低,为366.5 mg/kg,各栽植密度按照维生素C、纤维素、钙、钾、可溶性糖及总果胶的含量的树冠内膛和外围均值从高到低排列均为4 m×3 m、2 m×5 m、4 m×5 m,4 m×3 m栽植密度杏李果实品质较好,其含量分别为5.70μg/g、13.77 mg/mg、0.40μg/mL、0.36 mg/L、6.76 mg/g、1.51 mg/g。不同栽植密度果实品质的综合排名由优到劣依次为4 m×3 m(外围)、2 m×5 m(外围)、4 m×5 m(外围)、4 m×3 m(内膛)、2 m×5 m(内膛)、4 m×5 m(内膛)。【结论】在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光能转化效率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等方面,4 m×3 m栽植密度均比其他2种栽植密度更具优势,因此4 m×3 m为较为理想的栽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栽植密度 光合特性 果实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杂交杏李品种在浙江杭州的表现
8
作者 赵贤生 钱丽萍 +1 位作者 何洪良 王利芳 《中国果树》 2024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为丰富当地李品种,引进风味玫瑰、味帝、恐龙蛋3个杂交杏李品种在杭州市富阳区进行设施栽培试验,调查了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物候期等。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风味玫瑰、味帝、恐龙蛋在杭州地区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异,产... 为丰富当地李品种,引进风味玫瑰、味帝、恐龙蛋3个杂交杏李品种在杭州市富阳区进行设施栽培试验,调查了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及产量、物候期等。结果表明: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风味玫瑰、味帝、恐龙蛋在杭州地区适应性强,果实品质优异,产量较高,其中,风味玫瑰成熟最早,味帝产量最高,恐龙蛋果实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风味玫瑰的生长势最弱,恐龙蛋的生长势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杏李 品种 种植表现 浙江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味帝杏李管护技术要点——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
9
作者 陈幻林 杨涛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6期71-72,共2页
味帝杏李属杏和李的早熟杂交品种。伊犁地区在土、水、热、光方面,为味帝杏李栽培提供了良好条件。结合伊犁地区近几年栽植经验,从园址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倒春寒预防等几个方面,对味帝杏李栽植进行了介... 味帝杏李属杏和李的早熟杂交品种。伊犁地区在土、水、热、光方面,为味帝杏李栽培提供了良好条件。结合伊犁地区近几年栽植经验,从园址选择、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倒春寒预防等几个方面,对味帝杏李栽植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味帝杏李在伊犁地区的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帝杏李 园址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新品种--红粉佳人
10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4期85-85,共1页
“红粉佳人”是从“恐龙蛋”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2019年7月26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成熟后果皮淡紫红色伴红色斑点,表面有白色蜡质果粉。果实纵径5.23cm、横径5.70cm,果形指数0.92,单果重91.1g... “红粉佳人”是从“恐龙蛋”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2019年7月26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该品种果实椭圆形,成熟后果皮淡紫红色伴红色斑点,表面有白色蜡质果粉。果实纵径5.23cm、横径5.70cm,果形指数0.92,单果重91.1g,最大单果重139.4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果肉粉红色,质脆、黏核,可食率98.04%,粗纤维少,果汁多,具有杏的香味、李的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斑点 果形指数 果实纵径 可食率 单果重 杏李 品种鉴定 横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杏李主栽品种及配套管理措施
11
作者 陈刚 肖莉娟 +5 位作者 张枫 冯梅 王华强 黄鹏 曹亚军 王永明 《烟台果树》 2024年第2期23-23,29,共2页
杏李果实香甜爽口、富含多种维生素[1],适应性强,栽植后第2年便可挂果,株产1~3 kg,第4年即可进入丰产期,株产30~5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可达2 t。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东经79°39'~82°01'... 杏李果实香甜爽口、富含多种维生素[1],适应性强,栽植后第2年便可挂果,株产1~3 kg,第4年即可进入丰产期,株产30~50 kg,平均每667 m^(2)产量可达2 t。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东经79°39'~82°01',北纬39°30'~41°27',属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气候干旱,降雨少,风沙浮尘天气较多,土壤多为盐碱土,生态环境相对恶劣,可栽种的果树种类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配套管理措施 果树种类 干旱荒漠 杏李 丰产期 盐碱土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杏李的品种选择与栽培管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凌晓明 赵辉 《西北园艺(果树)》 2012年第3期14-15,共2页
美国杂交杏李是由杏和李通过多代杂交、回交获得的新兴果树,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之一。美国杏李具有果个大、果面色泽艳丽、含糖量极高、果肉质硬香甜、耐贮运、树体病虫害少、高产、收获期长、适应性强和抗旱、抗寒等突... 美国杂交杏李是由杏和李通过多代杂交、回交获得的新兴果树,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之一。美国杏李具有果个大、果面色泽艳丽、含糖量极高、果肉质硬香甜、耐贮运、树体病虫害少、高产、收获期长、适应性强和抗旱、抗寒等突出优点,在大部分杏、李适生区均可栽培。我国的河南、河北、陕西、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大部及甘肃、吉林、新疆等省部分地区均为美国杏李的适生区域。从市场效益和适生区域看,发展美国杏李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杏李 栽培管理 品种选择 美国杂交杏李 适生区域 发展潜力 市场效益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杏李品种果实甜酸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杜改改 李泰山 +4 位作者 刁松锋 张嘉嘉 傅建敏 李芳东 杨绍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9,共9页
【目的】分析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和‘风味皇后’6个杏李品种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 【目的】分析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及品种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和‘风味皇后’6个杏李品种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中的糖酸组分及含量。【结果】(1)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总糖的平均含量(ω,下同)为105.44 mg?g-1,4种糖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葡萄糖>果糖>蔗糖>山梨醇,总糖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风味皇后’>‘味王’>‘恐龙蛋’>‘味帝’>‘味厚’>‘风味玫瑰’。(2)6个杏李品种果实中总酸的平均含量为8.57 mg?g-1,7种有机酸平均含量的高低顺序为苹果酸>酒石酸>奎宁酸>琥珀酸>草酸>枸橼酸>莽草酸,总酸含量的高低顺序为‘风味玫瑰’>‘味王>‘味帝’>‘味厚’>‘风味皇后’>‘恐龙蛋’,其中‘恐龙蛋’‘味帝’和‘风味皇后’3个品种不含酒石酸,‘风味皇后’中不含琥珀酸,‘味厚’中不含莽草酸。(3)6个杏李品种果实风味为甜或酸甜,甜酸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帝’>‘味王’>‘味厚’>‘风味玫瑰’。【结论】杏李成熟果实中糖积累类型均属于己糖积累型,以积累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有机酸积累以苹果酸为主。筛选出2个高果糖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1个高山梨醇品种‘味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糖组分 酸组分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不同品种果实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泰山 韩卫娟 +6 位作者 杜改改 刁松锋 冯延芝 杨绍彬 岳华峰 李芳东 傅建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132,共10页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杏李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辛醇为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杏李果实香气成分及含量特征,为杏李果实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辛醇为内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对杏李品种‘风味玫瑰’、‘味帝’、‘味王’、‘恐龙蛋’、‘味厚’和‘风味皇后’的果实香气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根据香气阈值确定杏李各品种的香气值和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的果实中共检测出6大类77种化合物,包括9种醇、16种醛、29种酯,9种内酯、4种萜和10种酮。6个杏李品种均含有己醇、甲基庚烯酮、苯乙酮、己醛、辛醛、5-羟甲基糠醛、苯甲醛、γ-癸内酯和芳樟醇,香气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风味玫瑰’>‘味王’>‘恐龙蛋’>‘味帝’>‘风味皇后’>‘味厚’。杏李果实香气相对含量为37.22~277.05μg·kg^(-1)FW,平均含量为114.95μg·kg^(-1)FW,香气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帝’、‘风味皇后’、‘恐龙蛋’。6个杏李品种中,醇类和内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风味玫瑰’,醛类和酮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厚’,酯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王’,萜类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味帝’。‘风味玫瑰’的特征香气成分种类最多,有己醇、癸醛、乙酸丁酯、醋酸辛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己内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9种;‘味帝’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壬醛、辛醛、乙酸丁酯和芳樟醇;‘味王’有己醇、乙酸丁酯、乙酸己酯、己酸丁酯、己酸乙酯、γ-癸内酯和芳樟醇7种特征香气,其中乙酸丁酯的香气值达到877.72μg·kg-1FW;‘恐龙蛋’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和辛醛;‘味厚’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醇、己醛、辛醛和芳樟醇;‘风味皇后’的特征香气成分有己醛、辛醛、反式-2-壬醛和芳樟醇。在风味方面,‘风味玫瑰’和‘味王’果实风味以杏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李香味;‘味帝’以李香味为主,并伴有少量杏香味;‘恐龙蛋’、‘风味皇后’和‘味厚’具有明显的李香味特征。【结论】杏李果实香气资源丰富,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风味玫瑰’和‘味王’属于酯香型品种,‘味帝’、‘风味皇后’和‘味厚’为萜醛混合香型品种,‘恐龙蛋’为醛醇混合香型品种。本研究筛选出‘风味玫瑰’和‘味王’2个高酯型品种,1个高萜类品种‘味帝’和2个高醛类品种‘风味皇后’和‘味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香气 风味 特征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杏李品种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率测定 被引量:32
15
作者 谢鹏 谭晓风 +4 位作者 李芳东 杜红岩 段经华 袁德义 邹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
对6个杏李品种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粉量有显著差异,味馨、味帝、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2159.7、1526.0、1281.0、573.7、295.7和289.6粒/花药... 对6个杏李品种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粉量有显著差异,味馨、味帝、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2159.7、1526.0、1281.0、573.7、295.7和289.6粒/花药。花粉萌发率也因品种及培养基种类不同而异,味帝在任何配比的培养基上均不萌发,10%蔗糖+1%琼脂+0.03%硼酸培养基适宜其他5个杏李品种花粉萌发,味馨、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07%、38.83%、95.36%、16.86%和85.11%;硼酸浓度0.01~0.03%时适宜花粉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花粉数量 花粉萌发率 蔗糖 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品种授粉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雅君 徐业勇 +5 位作者 冯贝贝 李雯雯 王明 杨红丽 牛莹莹 廖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授粉亲和性,为杏李的授粉树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杏李为母本,互相授粉,并以2个李品种及2个杏品种作父本,通过观察花粉量、花粉活力、坐果率及花粉管生长状况,探讨其授粉亲和性。【结果】‘赛买提... 【目的】探究不同杏李品种的授粉亲和性,为杏李的授粉树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3种杏李为母本,互相授粉,并以2个李品种及2个杏品种作父本,通过观察花粉量、花粉活力、坐果率及花粉管生长状况,探讨其授粉亲和性。【结果】‘赛买提’的花粉量最高,‘风味皇后’的花粉活力最高,‘味帝’的活力极低;3种杏李自花授粉坐果率极低;‘风味皇后’ב恐龙蛋’、‘风味皇后’ב美丽李’、‘恐龙蛋’ב风味皇后’、‘恐龙蛋’ב女神’、‘味帝’ב风味皇后’、‘味帝’ב恐龙蛋’及‘味帝’ב赛买提’的坐果率较高,花粉管较早到达花柱基部;‘风味皇后’ב味帝’、‘恐龙蛋’ב味帝’及‘味帝’ב美丽李’、‘味帝’ב女神’的坐果率差,花粉管不易深入花柱。【结论】‘风味皇后’和‘恐龙蛋’可互为授粉树,2者与‘赛买提’均适合作‘味帝’的授粉树;‘美丽李’和‘女神’适宜作‘风味皇后’及‘恐龙蛋’的授粉树;而‘味帝’不适宜作为授粉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授粉 亲和性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李花芽分化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魏雅君 廖康 +5 位作者 李雯雯 冯贝贝 徐业勇 王明 杨红丽 牛莹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3-85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杏李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了解杏李花芽分化过程、时期及品种间的差异,为杏李的栽培管理技术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1个杏品种及1个中国李品种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分... 【目的】通过研究杏李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了解杏李花芽分化过程、时期及品种间的差异,为杏李的栽培管理技术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1个杏品种及1个中国李品种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3个杏李品种花芽均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分化盛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美丽李’花芽分化盛期亦集中在此时间段,且均于10月下旬完成雌蕊分化,而‘赛买提’杏花芽分化盛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且雌蕊分化于9月中旬已基本完成。【结论】3个杏李品种花芽分化所经历的时期均与对照杏、李品种相同,各时期均存在重叠交错现象,无明显界限,花芽逐步分化,各分化阶段的组织结构与‘美丽李’基本一致,整体分化进程也与‘美丽李’较为相近,但均比‘赛买提’慢,进入各分化时期晚于‘赛买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花芽分化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疏花剂对杏李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魏雅君 徐业勇 +5 位作者 冯贝贝 李雯雯 王明 杨红丽 牛莹莹 廖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研究化学方法对杏李疏花疏果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药剂和浓度,提出简便的疏花疏果方法,控制合理负载量。【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石硫合剂进行疏花试验,测定坐果率及果实品质... 【目的】研究化学方法对杏李疏花疏果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药剂和浓度,提出简便的疏花疏果方法,控制合理负载量。【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和石硫合剂进行疏花试验,测定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结果】风味皇后盛花期喷施1次20 mg/L萘乙酸及0.3°Be石硫合剂、恐龙蛋喷施30 mg/L萘乙酸及0.4°Be石硫合剂、味帝喷施30 mg/L萘乙酸和0.4°Be石硫合剂后,坐果率均低于清水对照,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含糖、含酸量等均有显著提高。【结论】杏李盛花期1~2 d喷施1次20~30 mg/L的萘乙酸,或0.3~0.4°Be的石硫合剂进行疏花效果较好,且可提高杏李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萘乙酸 石硫合剂 坐果率 果实品质 疏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杏李品种花粉SFB基因的克隆鉴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芳东 乌云塔娜 +2 位作者 杜红岩 李洪果 杨绍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共5页
以美国杏李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Prunus的SF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7个杏李品种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克隆、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离鉴定了‘恐龙蛋’等7个杏李品种的花粉SFB基因。PCR结果显示,‘风味皇后’、‘味帝’、‘味王’、‘... 以美国杏李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Prunus的SFB基因特异性引物,对7个杏李品种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克隆、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离鉴定了‘恐龙蛋’等7个杏李品种的花粉SFB基因。PCR结果显示,‘风味皇后’、‘味帝’、‘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馨’、‘恐龙蛋’等7个品种均扩增出一条460 bp左右的片段;对PCR产物回收克隆后测序,并通过BLAST比对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帝’、‘恐龙蛋’等6个品种中克隆到了一个SFBh基因;‘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味厚’、‘味馨’等5个品种中克隆到了一个SFBe基因;‘味帝’和‘恐龙蛋’中分离克隆了SFBb基因;‘味馨’中分离克隆了一个SFB2基因;故7个杏李品种的花粉SFB基因型鉴定为:‘风味皇后’、‘味王’、‘风味玫瑰’和‘味厚’等4个品种的花粉SFB基因型相同,为SFBeSFBh;‘味帝’和‘恐龙蛋’的花粉SFB基因型相同,为SFBbSFBh;味馨’的花粉SFB基因型为SFBeSF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自交不亲和性 F-BOX SF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6个杏李品种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红丽 李建贵 +1 位作者 徐业勇 王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研究杏李6个品种的休眠枝进行各抗寒因子,得出各品种抗寒性大小,为杏李在新疆安全越冬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杏李品种的休眠枝条为试材,设置-15、-20、-25、-30和-35℃五个低温梯度进行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低... 【目的】研究杏李6个品种的休眠枝进行各抗寒因子,得出各品种抗寒性大小,为杏李在新疆安全越冬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杏李品种的休眠枝条为试材,设置-15、-20、-25、-30和-35℃五个低温梯度进行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低温处理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对其可溶性糖、MDA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各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呈典型的S型曲线,与低温呈显著负相关;恐龙蛋、味帝、风味玫瑰、风味皇后、味王、味厚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34.43、-32.37、-38.87、-37.41、-40.14和-31.14℃。【结论】杏李各品种抗寒力大小依次为味王﹥风味玫瑰﹥风味皇后﹥恐龙蛋﹥味帝﹥味厚,杏李实际生产中-25℃是需要防范的敏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李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电解质渗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