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杨故事”的矛盾主题与马嵬坡事件的真相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乃为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5-59,共5页
以李杨爱情故事为题材作品的主题矛盾是指 :一方面揭露唐玄宗荒淫腐败、招致动乱 ;一方面歌颂唐玄宗对爱情的忠贞专一、生死不渝。同样 ,杨贵妃亦既是淫乱内宫、酿乱祸国的罪魁 ,又是被迫自缢、矢志钟情的“情痴”。造成上述主题矛盾与... 以李杨爱情故事为题材作品的主题矛盾是指 :一方面揭露唐玄宗荒淫腐败、招致动乱 ;一方面歌颂唐玄宗对爱情的忠贞专一、生死不渝。同样 ,杨贵妃亦既是淫乱内宫、酿乱祸国的罪魁 ,又是被迫自缢、矢志钟情的“情痴”。造成上述主题矛盾与形象割裂的原因乃在于事理逻辑的背谬与生活真实的失真。而作为马嵬坡事件的真相 ,唐玄宗并非无力保护 ,乃在于主动赐死 ,以阻止安禄山的追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故事 主题矛盾 马嵬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与变异的典型——考察《太平记》中的李杨故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静宇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3-36,共4页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杨故事,考察出了李杨故事在日本传播的情况,了解了中日文学理念的不同,可以说李杨故事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及在日本的变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太平记》 李杨故事 影响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长生殿》对李杨故事的改编及文化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怡薇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5-29,共5页
清初文人洪昇所撰《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为主角的爱情戏剧,讲述了安史之乱发动后二人被迫生离死别的故事。许多文人曾根据这段历史进行创作,而《长生殿》被认为是叙写李杨爱情作品中的集大成者,原因不单是从先前作品中吸取... 清初文人洪昇所撰《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为主角的爱情戏剧,讲述了安史之乱发动后二人被迫生离死别的故事。许多文人曾根据这段历史进行创作,而《长生殿》被认为是叙写李杨爱情作品中的集大成者,原因不单是从先前作品中吸取了大量精华,更因作者别出心裁的情节改编使得这部作品极具戏剧感染力与艺术意蕴。其中的贵妃化魂、帝妃升仙的情节设计,具有古人生死观念、道学思想、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度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李杨故事 改编 文化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演义小说“尚文”“崇史”特征比较——兼论李杨故事在历史演义小说中的传承
4
作者 邹建华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5-57,共3页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故事传承千年,在各类文学形式上都有体现,历史演义小说中涉及李杨故事的主要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及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唐史》,细加比较,两者在创作态度、材料取舍、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故事传承千年,在各类文学形式上都有体现,历史演义小说中涉及李杨故事的主要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及蔡东藩《中国历史通俗演义.唐史》,细加比较,两者在创作态度、材料取舍、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各自体现了鲜明、典型的"尚文""崇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故事 历史演义小说 “尚文” “崇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笔下李杨故事的演变
5
作者 曹琳婉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7年第3期47-50,共4页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历来备受关注,"唐人于杨妃事尤喜道",陈寅恪先生指出当时唐人经常以太真遗事作为一个练习诗文的题目。但是史书和当朝人的笔记中所记录的却是两种风格;或一味批判,或批判之中带有同情,侧重点不同。而在...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历来备受关注,"唐人于杨妃事尤喜道",陈寅恪先生指出当时唐人经常以太真遗事作为一个练习诗文的题目。但是史书和当朝人的笔记中所记录的却是两种风格;或一味批判,或批判之中带有同情,侧重点不同。而在后世众多文人笔下又表达出了独特的意味,演绎出了感人缠绵的爱情悲剧。在流传的过程中,文人受到史书,民间传说,道教在唐的盛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李杨爱情故事所蕴藏的意味越来越深厚,一出悲剧诉说出无尽的辛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故事 长恨歌 梧桐雨 长生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廷乐工与李杨爱情故事
6
作者 罗浩刚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3期5-7,共3页
唐代宫廷乐工对李杨爱情故事的生成、流传意义重大。乐工自始至终颂扬、同情李杨爱情。这由李杨爱情的真挚、感人,乐工与李杨现实利益的交织和相类的乐舞气质所决定。宫廷乐工传播能力强大,能够且一定会把李杨故事广泛传向社会。乐工是... 唐代宫廷乐工对李杨爱情故事的生成、流传意义重大。乐工自始至终颂扬、同情李杨爱情。这由李杨爱情的真挚、感人,乐工与李杨现实利益的交织和相类的乐舞气质所决定。宫廷乐工传播能力强大,能够且一定会把李杨故事广泛传向社会。乐工是市民阶层,市民文化的娱乐本位保证了李杨故事的真貌,促使了士人以李杨故事为题材的创作的双重主题,丰富了士大夫文化看待唐前帝妃关系的单一模式,也促成了文学经典的诞生。启发包容的文化心态的养成是当下经典创造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乐工 李杨故事 爱情主题 市民文化 包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域空间下李杨爱情故事的嬗变与书写——以《唐物语》第十八章的受容为中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川 倪婷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8-91,共4页
《唐物语》第十八章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改编,因历史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及受众群体不同,在改编过程中必然发生对文化背景的过滤、人物形象变异与故事情节的改编,即文学在异域空间的嬗变与书写。以李杨爱情故事东渐为主体从历史文献学、... 《唐物语》第十八章对李杨爱情故事进行改编,因历史文化差异、社会背景及受众群体不同,在改编过程中必然发生对文化背景的过滤、人物形象变异与故事情节的改编,即文学在异域空间的嬗变与书写。以李杨爱情故事东渐为主体从历史文献学、传播学和比较文学等研究角度探究异域空间下李杨爱情故事嬗变、书写、创新及该故事日本化的实现条件等,以期增进文化间的互读与互解、文学视域的互审与交融,从而促进海外汉学与域外汉籍研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爱情故事 《唐物语》 本土化 形象变异 文化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长生殿》对李、杨故事题材戏曲的超越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卫全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9,56,共4页
洪升《长生殿》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作为戏剧冲突的基本内容,并对此有很大拓展,成为同题材剧作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部力作。文章对该剧在主题提炼、结构安排、曲词撰写和音调审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必要的阐述和论证,最终肯定... 洪升《长生殿》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作为戏剧冲突的基本内容,并对此有很大拓展,成为同题材剧作中成就最为突出的一部力作。文章对该剧在主题提炼、结构安排、曲词撰写和音调审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必要的阐述和论证,最终肯定其对于历史上同题材的戏曲具有无可争辩的超越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李杨故事 主题 结构 曲词 音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李杨题材笔记作品“信”“奇”特征
9
作者 邹建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11-115,共5页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传承典范,尤其在唐中晚期及五代,掀起了李、杨故事材料收集及创作的高潮。从现存笔记作品来看,此类题材在唐传奇的影响下,呈现出典型的"信""奇&qu... 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自问世以来,一直广为流传,形成了独特而完整的传承典范,尤其在唐中晚期及五代,掀起了李、杨故事材料收集及创作的高潮。从现存笔记作品来看,此类题材在唐传奇的影响下,呈现出典型的"信""奇"特征及一定程度的"高力士素材中心源"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故事传承 “信”“奇”特征 高力士中心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华清宫和杜舍人》——兼谈张祜的“李杨情结”
10
作者 万春香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4-16,共3页
张祜约有宫词诗38首,有18首写到李杨故事,其中《华清宫和杜舍人》一诗以其特有的视角与情感意蕴书写了李杨故事,表达了张祜对待李杨故事的态度,其抒情与咏史之笔触更是影响了后代咏此类题材的作者。
关键词 张祜 《华清宫和杜舍人》 李杨故事 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文体对同一题材的表现比较——从《长恨歌》到《长生殿》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0期65-70,共6页
文章描述了《长恨歌》、《长恨歌传》、《杨太真外传》、《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长生殿》在情节、人物和主题上的增设和演变,辨析了作为文学题材的李杨故事与史实的出入,比较了诗歌、小说和戏曲对表现同一题材在文体上的若干差异。
关键词 李杨故事 题材 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晚唐诗人张祜的宫词
12
作者 赵乐 程郁缀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
张祜是中晚唐著名的诗人,其人其诗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张祜的宫词数量较多,在兼有传统的宫怨题材之外,以大量笔墨将本朝政事纳入诗中。以咏史态度创作宫词,是其宫词的特色之一;宫词充满了讲讽怨谲的春秋笔法,亦是其宫词的特色之一。
关键词 张祜 宫词 内容 李杨故事 讽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创作的爱情与责任书写
13
作者 罗浩刚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82-87,共6页
《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三部文学作品遵循了两大规律,即爱情与责任双线并行的文脉规律、爱情与责任双线汇聚生成结局规律。两者对立时悲剧发生,和解时成功团圆。而且这两个规律也通适于多数古代爱情作品。规律存在的根本原... 《长恨歌》、《梧桐雨》和《长生殿》三部文学作品遵循了两大规律,即爱情与责任双线并行的文脉规律、爱情与责任双线汇聚生成结局规律。两者对立时悲剧发生,和解时成功团圆。而且这两个规律也通适于多数古代爱情作品。规律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自由爱情的享有者与责任自觉的担负者必须是同一主体。两大规律的发现,既昭示了古代自由爱情通向现代爱情的必由之路,也使我们对当下文学研究以及创作中把爱情或责任,尤其是前者绝对化的趋势提出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故事 文脉 爱情 责任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梧桐雨》到《长生殿》 被引量:1
14
作者 浦汉明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6-71,共6页
洪升的《长生殿》以李杨故事为题材,其最早依据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元明戏曲中对它影响最大的是《梧桐雨》。 洪升在康熙己未年《自序》中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前人曾认为这是对《长恨歌... 洪升的《长生殿》以李杨故事为题材,其最早依据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元明戏曲中对它影响最大的是《梧桐雨》。 洪升在康熙己未年《自序》中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前人曾认为这是对《长恨歌》、《梧桐雨》的非议,颇不以为然。刘咸炘甚至批评道:“虽曰文人相轻,无乃太不自量乎!”(《文学述论·曲论》)这是一种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生殿》 洪升 《梧桐雨》 《舞霓裳》 自序 李杨故事 《长恨歌》 《牡丹亭》 杨玉环 白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霓裳辞十首》的“霓裳”叙事功能试析
15
作者 万春香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霓裳辞十首》是王建关于李杨故事的代表诗作,全篇以"霓裳"命名,"霓裳"这一意象贯穿全篇始终,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意象内涵和具体结构两个角度出发,"霓裳"在王建的李杨叙事中都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他书... 《霓裳辞十首》是王建关于李杨故事的代表诗作,全篇以"霓裳"命名,"霓裳"这一意象贯穿全篇始终,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意象内涵和具体结构两个角度出发,"霓裳"在王建的李杨叙事中都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他书写并且再创了李杨故事,丰富了中唐的李杨故事及其霓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霓裳 李杨故事 王建 《霓裳辞十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生殿》新识
16
作者 孟繁树 《青海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40-51,83,共13页
洪升的《长生殿》是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它对清初传奇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但因这部作品本身及其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历来存在很大分歧。近二年来,评价《长生殿》的文章又多了起来,但对这部作品思想蕴涵的探讨基... 洪升的《长生殿》是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它对清初传奇创作产生过巨大影响。但因这部作品本身及其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所以学术界对它的评价历来存在很大分歧。近二年来,评价《长生殿》的文章又多了起来,但对这部作品思想蕴涵的探讨基本上仍未超过以往讨论的范围,很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有感于此,笔者想就如何把握《长生殿》的主题、如何认识和评价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等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以期对目前的讨论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升 《长生殿》 爱情 新识 剧本 作品 天宝 爱情理想 李杨故事 《牡丹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嵬坡事件改编与《长生殿》的经典生成
17
作者 柏红秀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3-157,共5页
马嵬坡事件是李杨故事的关键。较之《长恨歌》,洪昇将杨玉环的死描写为主动献身,写出了她在危难时刻愿意为对方牺牲;打破了《长恨歌》中爱情与政治的对立,将杨玉环与"安史之乱"撇清了关系,并将家国责任纳入爱情之中。这种巧... 马嵬坡事件是李杨故事的关键。较之《长恨歌》,洪昇将杨玉环的死描写为主动献身,写出了她在危难时刻愿意为对方牺牲;打破了《长恨歌》中爱情与政治的对立,将杨玉环与"安史之乱"撇清了关系,并将家国责任纳入爱情之中。这种巧妙改编使李杨故事的主题由《长恨歌》的多元变为专一,讴歌了李杨真挚且崇高的爱情,实现了主题的创新。但改编中所含的思想情感并非洪昇独创,早在晚唐就陆续出现。洪昇在《长生殿》经典生成中所作的贡献主要在于选择更加贴近人性的历史素材,将之有机地融入一个全新的故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杨故事 马嵬坡事件 《长生殿》 爱情主题 经典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