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文教学的点线面——《李将军列传》之“无韵之离骚”参读 |
徐同林
|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
2011 |
2
|
|
2
|
小议《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叙事特点 |
贺雨微
孙肖梅
|
《魅力中国》
|
2011 |
0 |
|
3
|
浅析《史记·李将军列传》的创作目的与创作效果的矛盾 |
郭庆林
|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4
|
论《李将军列传》 |
黄永堂
|
《贵州文史丛刊》
|
1985 |
1
|
|
5
|
一生未封侯 何必怨“数奇”——论《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不遇时”与“数奇” |
尚春波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4 |
3
|
|
6
|
李将军悲剧原因探究——读《李将军列传》 |
龙金国
|
《语文知识》
|
2016 |
1
|
|
7
|
浅析《李将军列传》中“以”字的用法 |
王玉红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0 |
|
8
|
李广为何斩杀霸陵尉?——《李将军列传》教学一得 |
陈元英
|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17 |
0 |
|
9
|
《史记·屈原列传》非伪作辨 |
王开富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2
|
|
10
|
杀羌八百余人——“此乃将军所以不得候者也” |
刘弘浍
|
《创造》
|
2000 |
0 |
|
11
|
英名千古 丰碑永存——《李陵碑》观感 |
王生虎
|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2
|
也谈“李广难封” |
张振珮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3
|
《李陵变文》补校 |
刘瑞明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史记》优秀人物传记的超历史指谓性分析——兼辨“李陵之祸” |
秦明
|
《云梦学刊》
|
1991 |
0 |
|
15
|
教师心中应装着怎样的李广——《李广射虎》的深度思考 |
靳所春
|
《语文知识》
|
2017 |
0 |
|
16
|
以《管仲列传》为例谈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 |
刘震宏
|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
2015 |
0 |
|
17
|
《史记》中李广悲剧形象分析 |
张振元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3 |
0 |
|
18
|
简论司马迁的历史观 |
朱凤相
|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1
|
|
19
|
一部引人入胜的“准学术”著作——评《品读韩国》 |
王立
刘键
|
《东疆学刊》
CSSCI
|
2015 |
0 |
|
20
|
古文翻译刍议 |
陈世明
|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