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文教学的点线面——《李将军列传》之“无韵之离骚”参读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同林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一篇课文,犹如一个支点;由此及彼的运动,可以成为一条线;再向多方向延展,便可以成为一个面。要获取语文教学的高效益,就必须走由点到线到面之路。解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这样的经典名篇,即可采用延伸阅读法,以求触类旁通之效。可以说... 一篇课文,犹如一个支点;由此及彼的运动,可以成为一条线;再向多方向延展,便可以成为一个面。要获取语文教学的高效益,就必须走由点到线到面之路。解读司马迁《李将军列传》这样的经典名篇,即可采用延伸阅读法,以求触类旁通之效。可以说,《李将军列传》是一部悲壮的史诗,正如《史记》乃"无韵之离骚"那样。只不过,它是由多首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组合而成的。大而言之,七十列传等也大致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无韵之离骚 李将军列传 语文教学 经典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叙事特点
2
作者 贺雨微 孙肖梅 《魅力中国》 2011年第17期255-255,共1页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叙事的名篇,司马迁通过单线的叙述结构和细致的细节描写,塑造了历史上将军的典型人物李广,同时利用冷静的叙述风格,既暗舍了自己的悲愤之情,又成功的带动了读者的情感,成功的使李广成为万世景仰的英雄...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叙事的名篇,司马迁通过单线的叙述结构和细致的细节描写,塑造了历史上将军的典型人物李广,同时利用冷静的叙述风格,既暗舍了自己的悲愤之情,又成功的带动了读者的情感,成功的使李广成为万世景仰的英雄人物。《李将军列传》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是人物传记中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李将军列传 叙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史记·李将军列传》的创作目的与创作效果的矛盾
3
作者 郭庆林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2-73,共2页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创作的名篇,塑造了将军李广的形象。司马迁写《史记李将军列传》,是想塑造一个军事才能杰出、精神品格高尚的将军形象,并表达对"李广难封"的同情、对李广为人"忠实心诚"的赞颂。... 《史记·李将军列传》是司马迁创作的名篇,塑造了将军李广的形象。司马迁写《史记李将军列传》,是想塑造一个军事才能杰出、精神品格高尚的将军形象,并表达对"李广难封"的同情、对李广为人"忠实心诚"的赞颂。但仔细分析文章对李广的描写,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有勇无谋、屡战无功、愤而自裁的将军形象。这个结果与作者写作的初衷是有矛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创作目的 创作效果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将军列传》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永堂 《贵州文史丛刊》 1985年第4期124-130,共7页
《史记》中的传记文字,有不少精采的篇章,《李将军列传》(以下简称《李传》)便是其中之一。《李传》体现着司马迁进步的历史倾向,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人民性,在《史记》人物传记中极富特色,无论就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堪称上乘佳作。... 《史记》中的传记文字,有不少精采的篇章,《李将军列传》(以下简称《李传》)便是其中之一。《李传》体现着司马迁进步的历史倾向,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人民性,在《史记》人物传记中极富特色,无论就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堪称上乘佳作。 1 李广是司马迁所景仰的名将,而他又正是为李广的孙子李陵辩护受腐刑的,因此他对于李广悲剧的一生自然特别同情,对汉廷的刻薄寡恩当然更深有体会。《李传》深刻的思想性是和它艺术表现上的创造性密切相联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人物传记 上乘佳作 刻薄寡恩 射雕手 程不识 明于治乱 思想高度 怨而不怒 才气无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生未封侯 何必怨“数奇”——论《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不遇时”与“数奇” 被引量:3
5
作者 尚春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25-27,共3页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饱满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李广这个“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闪耀着理想光辉的名将形象,高度赞扬了李将军超群的武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洁的人格,对李广的悲剧表示了深深的同...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的名篇。司马迁以饱满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塑造了李广这个“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闪耀着理想光辉的名将形象,高度赞扬了李将军超群的武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洁的人格,对李广的悲剧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不平,并以此谴责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 作为一名武将,李广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的最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就是通过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建立军功,以报效国家,博取封侯,光宗耀祖。然而他一生的苦苦追求,始终未能实现,最后却落得个自杀身亡的悲惨结局。 读《李将军列传》,关键在于如何理解造成李广悲剧的原因。表面上看,司马迁在传中借汉文帝、汉武帝之口说李广“不遇时”,“数奇”。文帝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将军卫青 景帝 身世之感 军事才能 右北平 吴楚七国之乱 高帝 公孙敖 赵食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将军悲剧原因探究——读《李将军列传》 被引量:1
6
作者 龙金国 《语文知识》 2016年第13期12-13,共2页
《李将军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讲述的是李广生平事迹及后代家人的故事。甘肃天水李广墓区的门头上高悬“李广墓”三个大字,门两边有联:“勇无敌,忠无双,列传一篇为英雄千古绝唱;生不侯,死不葬,佳城半亩壮桑梓万姓豪情”。这副对... 《李将军列传》出自司马迁《史记》,讲述的是李广生平事迹及后代家人的故事。甘肃天水李广墓区的门头上高悬“李广墓”三个大字,门两边有联:“勇无敌,忠无双,列传一篇为英雄千古绝唱;生不侯,死不葬,佳城半亩壮桑梓万姓豪情”。这副对联概括了李广戎马生涯的悲剧一生。我读《李将军列传》,并没有生成对李广逐狼北疆的羡慕与景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广墓 原因探究 广生 武骑常侍 将军卫青 公孙敖 程不识 右北平 龙城飞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李将军列传》中“以”字的用法
7
作者 王玉红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37-138,共2页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用法最多最灵活。本文将《史记》的《李将军列传》中出现的“以”字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介词、连词、动词的用法,以及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的用法。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介词 连词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广为何斩杀霸陵尉?——《李将军列传》教学一得
8
作者 陈元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7年第6期131-132,共2页
《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读教材《史记》中的一篇自读篇目,有趣的是大家几乎都把它作为讲读篇目处理,这也不难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英武神勇的形象早已深种在人们的心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霸陵 苏教版 讲读 广难封 龙城飞将 冯唐 右北平 举贤授能 《太史公自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屈原列传》非伪作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开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51-55,共5页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写作富有楚地音乐诗歌特色的作家。屈原和他们的创作都著录于汉代典籍。西汉末的大学者刘向把在他之前富于楚地音乐诗歌特色的作品编辑成册,称为《楚辞》。...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他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写作富有楚地音乐诗歌特色的作家。屈原和他们的创作都著录于汉代典籍。西汉末的大学者刘向把在他之前富于楚地音乐诗歌特色的作品编辑成册,称为《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为《楚辞》一书作了注解,称《楚辞章句》。这部书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章句》 爱国主义诗人 《战国策》 太史公 骚赋 左都水使者 李将军列传 变化无方 伯夷列传 离骚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羌八百余人——“此乃将军所以不得候者也”
10
作者 刘弘浍 《创造》 2000年第5期48-56,共2页
关键词 李将军列传 羌族 尔玛 汉文帝 将军 蛮夷大长 陇西 王朔 广难封 史记 民族政策 封侯 八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名千古 丰碑永存——《李陵碑》观感
11
作者 王生虎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8-39,共2页
秦腔《李陵碑》是西安易俗社最近推出的新作.剧作者凭《史记·李将军列传》上关于李陵的一些简单记载,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出发,驰骋想象,大胆创新,创作出了这出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不乏理想色彩与艺术真实的憾人心魄的历史悲剧.《李陵... 秦腔《李陵碑》是西安易俗社最近推出的新作.剧作者凭《史记·李将军列传》上关于李陵的一些简单记载,从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出发,驰骋想象,大胆创新,创作出了这出既符合历史真实又不乏理想色彩与艺术真实的憾人心魄的历史悲剧.《李陵碑》从历史深渊中搭救出了一位真正的英雄.早在本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碑 李将军列传 郭沫若先生 易俗社 艺术真实 历史真实 驰骋想象 历史辩证法 历史悲剧 汉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李广难封”
12
作者 张振珮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22-23,共2页
我少年时读《史记·李将军列传》,即深为史迁生动感人的史笔所吸引,十分钦佩李广不仅是猿臂善射,勇武绝伦的良将,也是一位胆略过人、竭智尽忠的统帅.完全赞同太史公的论赞,认为李将军一生坎坷遭遇,以致最后“引刀自刎”,宜乎受到当... 我少年时读《史记·李将军列传》,即深为史迁生动感人的史笔所吸引,十分钦佩李广不仅是猿臂善射,勇武绝伦的良将,也是一位胆略过人、竭智尽忠的统帅.完全赞同太史公的论赞,认为李将军一生坎坷遭遇,以致最后“引刀自刎”,宜乎受到当时天下人“尽哀”。及稍涉世途,偶或默诵此传,至“广因罪废为庶人时,夜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宿亭下”及复召为右北平太守,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始惊悟广的胸襟未免过于狭隘,不该如此不辨是非,睚眦必报。比即覆勘《汉书·李广传》,注意到班固惟在此处详于《史记》,增加了“广上书自陈谢罪,上报曰:‘……报忿除害,捐残去杀,朕之所图于将军也。’”班固增引的文字,说明李广自知斩尉有罪,主动请罪是希冀免究。而上之报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残去杀 李将军列传 竭智尽忠 陵亭 史笔 广难封 太史公 史迁 霸陵 右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陵变文》补校
13
作者 刘瑞明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0-75,共6页
《敦煌变文集》中的李陵变文对李陵悲剧作了细腻的铺陈渲染,慷慨悲壮。千载之后读来,仍可使人热泪盈眶。它是以李陵为题材的叙事文学的始篇,也是古代同题材作品的绝笔之作。可惜原卷残损,字句讹误极多。变文集出版之后,有不少学者为它... 《敦煌变文集》中的李陵变文对李陵悲剧作了细腻的铺陈渲染,慷慨悲壮。千载之后读来,仍可使人热泪盈眶。它是以李陵为题材的叙事文学的始篇,也是古代同题材作品的绝笔之作。可惜原卷残损,字句讹误极多。变文集出版之后,有不少学者为它做过有益的补校,但多是零星点滴,尚有不少至为重要之处的失校和误校,令读者每每为憾。本文试作集中性的补校,以期引玉。已有的确校,本文直接采用,不再照录误字。补校文句后的括弧内,圆点前的是页数,圆点后的是行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变文 集中性 敦煌变文 叙事文学 王梵志诗 使人 叶静能 字之误 李将军列传 舜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优秀人物传记的超历史指谓性分析——兼辨“李陵之祸”
14
作者 秦明 《云梦学刊》 1991年第1期59-62,共4页
司马迁是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伟大的史学家,这一结论被普遍认可。显然,这两个判断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司马迁写了一部《史记》。那么,《史记》一书自然应该是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范本了。可是,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文学与史学各自规律与法则的不... 司马迁是伟大的文学家,又是伟大的史学家,这一结论被普遍认可。显然,这两个判断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司马迁写了一部《史记》。那么,《史记》一书自然应该是文学和史学相结合的范本了。可是,我们不难理解,由于文学与史学各自规律与法则的不同,它们从来也没有,永远也不会结合得让人十分满意。《史记》没有例外。通过分析《史记》优秀人物传记的超历史指谓性,我们发现,《史记》里最为人称道、流传最广的人物传记,往往最愧为“实录”,最不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传记 指谓 李将军列传 《项羽本纪》 刺客传 赤泉 平原君列传 太史令 聂政 英雄气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心中应装着怎样的李广——《李广射虎》的深度思考
15
作者 靳所春 《语文知识》 2017年第10期15-16,共2页
教材《李广射虎》内容非常简明。作者由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引出李广射虎的故事。课文在解释、还原“将军”“夜引弓”的故事中,将西汉时期镇守北方边境而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教材《李广射虎》内容非常简明。作者由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引出李广射虎的故事。课文在解释、还原“将军”“夜引弓”的故事中,将西汉时期镇守北方边境而神勇无比的“飞将军”李广刻画得栩栩如生。《李广射虎》的典故源于《史记》中《李将军列传》一文。要真正把握《李广射虎》的精神本质,就要认认真真地阅读《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射虎 李将军列传 塞下曲 卢纶 白羽 精神本质 未央卫尉 匈奴人 天刚 射雕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管仲列传》为例谈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
16
作者 刘震宏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1期26-28,共3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材"阅读与鉴赏"模块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其实,从功利出发抑或从审美出发,"对话"都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教材"阅读与鉴赏"模块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交流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其实,从功利出发抑或从审美出发,"对话"都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对话式 模块教学 阅读与鉴赏 心灵碰撞 编写者 曾皙 公西华 李将军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中李广悲剧形象分析
17
作者 张振元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司马迁笔下众多的悲剧形象中,“汉之飞将军”李广的形象格外光彩照人。在他身上,蕴含着司马迁对贵族社会的深刻批判,对“忠实”人格的高度褒扬。因此,这一形象具有巨大的美学意义和很高的认识价值。
关键词 悲剧形象 贵族社会 李将军列传 《太史公自序》 诗人陶渊明 太史公 才气无双 认识价值 美学意义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司马迁的历史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凤相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91-96,共6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司马迁研究已全面展开,就其历史观研究而言犹且薄弱。这固然与他所处的时代尚为史学理论的发轫时期有关,因此不可能写出象刘知几《史通》那样的史学理论专著,但必须看到,一部《史记》所反映的司马迁历史观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来学术界对司马迁研究已全面展开,就其历史观研究而言犹且薄弱。这固然与他所处的时代尚为史学理论的发轫时期有关,因此不可能写出象刘知几《史通》那样的史学理论专著,但必须看到,一部《史记》所反映的司马迁历史观是不容忽视的,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司马迁。本文力图从司马迁在史料选择上和论赞中反映出来的他对历史的态度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争鸣,为更加全面地研究司马迁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史通》 刘知几 论赞 李将军列传 究天人之际 择地而蹈 《项羽本纪》 重瞳子 《战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引人入胜的“准学术”著作——评《品读韩国》
19
作者 王立 刘键 《东疆学刊》 CSSCI 201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我与陈榴教授是多年的同事和老友,相知甚深。去年六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部大作——《品读韩国》。拜读之余,颇有耳目一新之感。诚如书中所言,韩国虽是我们的近邻,但对一般人来说,它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
关键词 部大 作家出版社 文化特征 文学艺术研究 语言文学研究 夏日可畏 结客少年场行 李将军列传 相亲相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翻译刍议
20
作者 陈世明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9-53,共5页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日趋发展,越来越多的汉文古籍文献或古典名著被翻译成维吾尔文。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汉维两个民族的相互了解,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关键词 古籍文献 古典名著 两个文明建设 现代维吾尔语 同位成分 偏义复词 篇末注 双音词 还定三秦 李将军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