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聚焦当下 独具慧眼——从《中国当代音乐分析》谈李吉提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研究思路及贡献 |
史若凡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从感悟到解读——李吉提教授对音乐的理性思维 |
安鲁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09 |
2
|
|
3
|
论曲式分析中的宏观与微观——从李吉提先生《曲式与作品分析》的“绪论”谈起 |
宁尔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2
|
|
4
|
清泉活水 荡涤乾坤--论李吉提当代音乐创作评论的七个“度” |
明虹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5
|
西方音乐史教材撰述中的人文精神——评修海林、李吉提的《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 |
徐文武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0 |
1
|
|
6
|
博采众长释华章——评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分析” |
王安潮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1
|
|
7
|
笔精墨妙 蹙金结绣——读李吉提先生《乐府新声》十六载文论有感 |
张宝华
王虎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0 |
|
8
|
技术透析与审美解读中的独特性思维--李吉提先生的音乐评论方法及启示 |
高拂晓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0 |
0 |
|
9
|
论李吉提音乐评论中的音乐分析 |
杨静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0
|
对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一书的再认识 |
常晓玲
陈常纬
|
《新课程研究(中旬)》
|
2014 |
2
|
|
11
|
自西向东、中西比较、立足中国——音乐理论家李吉提学术发端及启示 |
娄文利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2
|
致李吉提教授《公开信》的公开信 |
章绍同
|
《福建艺术》
|
2012 |
1
|
|
13
|
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好在哪? |
黄嫱
|
《神州》
|
2016 |
0 |
|
14
|
本期名家--李吉提 |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5
|
论李吉提音乐分析教学、研究的特色 |
安鲁新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6
|
以理解为方法:李吉提“音乐分析趣谈系列”中的“趣”与“智” |
卞婧婧
|
《音乐生活》
|
2023 |
0 |
|
17
|
学贯中西的音乐分析与研究之道——论李吉提先生的学术成就 |
安鲁新
|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李吉提教授为中国乐派名家讲坛(第七期) 做“中国歌剧有效借鉴戏曲要素的新经验”讲座 |
李梦然
|
《音乐生活》
|
2017 |
0 |
|
19
|
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 李吉提教授的学者风范 |
胡净波
|
《音乐生活》
|
2013 |
0 |
|
20
|
论专业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 |
李吉提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1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