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英文)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玉盛 陈光水 +2 位作者 何宗明 陈银秀 郭剑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23-233,共11页
研究了福建三明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d <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 5 .381thm-2 、4 8.0 85kghm-2 和 4 .174kg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 %、2 7... 研究了福建三明 2 7a生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 (d <2mm)的生产力、分布和养分归还 .结果表明 ,混交林细根生物量、N、P养分现存量分别为 5 .381thm-2 、4 8.0 85kghm-2 和 4 .174kghm-2 ,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7.4 %、2 7.2 %和 2 0 .0 % .混交林细根的年净生产力达 4 .12 4thm-2 a-1,比纯林高出 16 .9% .混交林杉木和观光木细根均在表层土壤富集 ,而在较深层土壤两者分布具镶嵌性 ;与混交林杉木相比 ,纯林杉木土壤表层细根量较少 ,最大分布层次下移 .混交林中观光木细根的周转速率为 1.16 ,杉木为 0 .96和 0 .95 ;而林下植被层细根周转速率 (1.4 6~ 1.5 2 )均高于相应的乔木层 .混交林细根的年死亡量、N和P养分年归还量分别达 2 .119thm-2 、18.5 5 9kghm-2 和 1.5 6 5kghm-2 ,分别是纯林的 1.2 1倍、1.2 3倍和 1.14倍 ,其中林下植被细根占有较为重要位置 .对细根分布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 ,细根的垂直分布与土壤全N的相关性最强 (0 .87~ 0 .89) .图 1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观光木混交林 杉木纯林 细根 生产力 分布 养分归还 森林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 被引量:68
2
作者 王清奎 汪思龙 冯宗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0%,其贮量的微小变化,都可显著地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改变.为了解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作者于2005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采样分析了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0~1...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0%,其贮量的微小变化,都可显著地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改变.为了解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作者于2005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采样分析了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0~10cm和10~20cm土层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自由态和闭锁态轻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阔叶林土壤(P〈0.05).但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占土壤有机碳的比率没有规律;两种林分土壤的自由态、闭锁态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仅在常绿阔叶林下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呈显著正相关;杉木纯林土壤各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低于常绿阔叶林,且与全磷的相关性低于有效磷,这说明磷的有效性影响杉木纯林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常绿阔叶林 土壤活性有机碳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纯林与混交林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晏姝 邓厚银 +5 位作者 胡德活 王润辉 韦如萍 郑会全 邹奕华 陈夏薇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75,共7页
以广东北部(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纯林与“杉木×木荷”、“杉木×红锥”、“杉木×乐昌含笑”、“杉木×火力楠”、“杉木×香樟”、“杉木×枫香”等6种典型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样方,获取每木检... 以广东北部(粤北)生态公益林区杉木纯林与“杉木×木荷”、“杉木×红锥”、“杉木×乐昌含笑”、“杉木×火力楠”、“杉木×香樟”、“杉木×枫香”等6种典型杉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标准样方,获取每木检尺、土壤理化性质、枯落物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等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择准则层指标为林分质量、生态功能、地力维持,并根据权重筛选出对应措施层指标,形成粤北杉木生态公益林综合质量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林分质量评分值较高的林分为“杉木×红锥”林、“杉木×乐昌含笑”林和“杉木×火力楠”林,生态功能评分值较高的林分为“杉木×火力楠”林、“杉木×枫香”林和“杉木×乐昌含笑”林,地力维持评分值较高的林分为“杉木×红锥”林、“杉木×木荷”林和“杉木×火力楠”林。由此可见,以“杉木×火力楠”、“杉木×红锥”和“杉木×乐昌含笑”等3类林分综合评分较高,具有较高的综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地区 生态公益林 杉木纯林与混交林 层次分析法 综合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徐睿 姜春前 +2 位作者 白彦锋 刘秀红 汪思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7-317,共11页
为了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杉木纯林及3种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杉木-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混... 为了探讨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杉木纯林及3种杉木-阔叶树混交林(杉木-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混交林、杉木-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混交林、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通量(490.48 mg·m^(-2)·h^(-1))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54.27 mg·m^(-2)·h^(-1))和杉木-桤木混交林(331.51 mg·m^(-2)·h^(-1)),杉木纯林(32.29μg·m^(-2)·h^(-1))和杉木-桤木混交林(32.24μg·m^(-2)·h^(-1))土壤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通量高于杉木-栲树混交林(2.66μg·m^(-2)·h^(-1))。在杉木-栲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中,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线性相关,杉木人工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土壤孔隙含水量(WFPS)呈极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杉木-栲树混交林、杉木-桤木混交林、杉木纯林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WFPS呈指数增长关系, 4种林分中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森林的树种组成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有影响。杉木纯林转换为杉木-阔叶树混交林后,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减少。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通量的变化来源于样地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杉木纯林 杉木-阔叶树混交林 亚热带森林土壤 二氧化碳(CO2) 氧化亚氮(N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石门县人工杉木纯林的混交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文毅 《湖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2-64,共3页
经过野外调查和取样,进行内业实验和分析,借鉴国内同行的科研成果及欧洲的森林经营经验,在论证人工杉木纯林的负面作用、混交林比纯林的优势的基础上,本文用"问树"法提出了石门县人工杉木纯林混交化的途径和方案。
关键词 石门县 人工造林 杉木纯林 森林经营 混交林 土壤抽样实验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纯林及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凯 翟志军 +1 位作者 王振宇 杨梅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8期1-4,18,共5页
以广西南宁市郊杉木纯林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差异,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营造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 以广西南宁市郊杉木纯林和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杉木纯林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生长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差异,以期为杉木人工林的营造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的径阶集中分布范围为18~22 cm,纯林主要集中分布在12~20 cm径阶范围内;杉木混交林径级离散度为0.593 3,杉木纯林径级离散度为0.929 3,混交林分化不明显而纯林分化明显。杉木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混交林土壤中全N、氨态N、全P、全K、速效P、速效K含量均显著多于杉木纯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均逐渐减少。混交林林分结构比纯林稳定,养分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 土壤养分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杉木纯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戴求正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对不同坡位7年生杉木纯林生长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坡位对杉木纯林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平均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以胸... 通过对不同坡位7年生杉木纯林生长的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坡位对杉木纯林各生长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林分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平均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以胸径和树高差异最为显著,下坡位林分平均胸径达到10.59 cm,高出中坡位的11.6%,高出上坡位的20.0%;下坡位林分平均树高为7.25 m,高出中坡位的16.7%,高出上坡位的25.4%。下坡位林分的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要远远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的,下坡位林分的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分别高出上坡位的75.1%,中坡位的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坡位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纯林与杉枣混交造林经济效益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涂振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172-173,共2页
进行杉木纯林与杉木、南酸枣混交(7∶3)造林试验,并适时开展林分调查比较(在十年生时开展1次中幼林卫生伐前调查,在二十年生时开展1次资产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地条件相似、造林及抚育措施相同的林分,虽然十年生中幼林杉枣混交林长势快... 进行杉木纯林与杉木、南酸枣混交(7∶3)造林试验,并适时开展林分调查比较(在十年生时开展1次中幼林卫生伐前调查,在二十年生时开展1次资产调查)。结果表明,造林地条件相似、造林及抚育措施相同的林分,虽然十年生中幼林杉枣混交林长势快于杉木纯林,但是由于后期种间林木生长空间结构变化,伴生树种酸枣木阻碍了目的树种杉木的生长,杉木纯林经济效益优于杉枣混交林。经公开招投标,同地类、同龄林二十年生林分,杉木纯林平均中标价105 750元/hm^2,而杉枣混交林平均中标价75 450元/hm^2。杉木纯林造林较混交林经济效益高40%左右,平均增加收入30 300元/hm^2。本研究为南方林农选择营造杉木纯林或杉阔混交林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杉枣混交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腾冲市杉木纯林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生进 王榕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通过对腾冲市杉木纯林现状的调查,分析杉木纯林对水源涵养、土壤肥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更新及更替、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生态系统功能的不利影响,提出林分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杉木纯林 资源现状 不利影响 调整对策 云南腾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杉木纯林的己见
10
作者 罗观荣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3-64,共2页
作者对杉木纯林从生态、地力、病虫害三方面谈了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林分 种内竞争 改进意见 分解者 调查时间 立地因子 采伐量 人工造林面积 生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纯林渐进更新模式探索
11
作者 奚荣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6期90-91,共2页
杉木纯林大面积皆伐破坏了局部地区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局部小气候的剧烈变化,降低了生物多样性,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年来旌德县进行了杉木纯林更新模式的探索,通过运用毛竹和枫香等阔叶树渐进更新杉木纯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渐进更新 毛竹 阔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纯林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吴家星 《乡村科技》 2018年第30期72-73,共2页
本文介绍福建杉木的特性和试验地概况,通过对比分析法和试验分析法对比试验地的情况,得出杉木混交林更有利于杉木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混交林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与Delaunay三角网的杉木人工纯林林木补植位置与空间配置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春燕 李际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共8页
杉木人工纯林被划归为生态公益林,为了提高物种多样性,在杉木纯林内补植阔叶树种是多功能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在杉木人工纯林林木补植时尽可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本文提出基于Voronoi图与Delaunay三角网的补植位置与空间配置方法。... 杉木人工纯林被划归为生态公益林,为了提高物种多样性,在杉木纯林内补植阔叶树种是多功能经营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在杉木人工纯林林木补植时尽可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本文提出基于Voronoi图与Delaunay三角网的补植位置与空间配置方法。以林木个体所在空间位置为平面相异点构建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网,Voronoi图量化对象木的K-阶邻近关系,Delaunay三角网确定相邻木间的距离、角度和林木间的林隙。考虑林分的水平空间结构,选取基于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混交度和竞争指数分别描述林木的分布格局、混交程度和竞争关系,建立林木和林分空间结构调控的均质性目标。林木补植前进行两株萌生木与枯死木的抚育间伐,补植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补植栾树,马褂木,第二次补植观光木,依据林木间Delaunay三角形面积大小确定林木补植位置,依据K阶邻近林木关系进行补植林木的空间配置,以达到林分空间结构优化的目的。因为研究对象为杉木人工纯林,补植前林分的树种混交度很低,介于0.011~0.063,由于属于杉木幼龄,还没有郁闭,竞争指数介于0.699~0.833,竞争强度较小,基于V图的林木分布变异系数介于1.662~2.354;林木补植后林分树种混交度得到提高,第二次补植后树种混交度(0.191±0.007)比第一次补植后的树种混交度(0.186±0.005)有所提高,均明显大于补植前树种混交度(0.042±0.020),补植后不仅物种多样性增强,树种混交程度增强;补植后竞争指数增大,第二次补植后林分竞争指数(4.67±0.32)比第一次补植后林分的竞争指数(4.41±0.24)有提高,均大于补植前林分的竞争指数(3.92±0.20),表明补植后竞争强度增强;第二次补植后基于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0.48±0.07)比第一次补植后基于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0.55±0.10)降低,均小于补植前基于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2.04±0.31),表明补植后空间分布更均匀。基于Delaunay三角网进行林木补植能够调整林木的空间分布,基于K阶邻近的林木补植空间配置能够尽可能提高补植林木混交度与林分混交度,且补植树种越多,混交度越大,本文提出的林木补植方法可以实现林木补植在提高生物多样性同时优化林分空间结构。本研究为林分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林木补植提供理论依据,促使杉木人工纯林导向近自然林,实现多功能的森林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图 林木补植 生态公益林 杉木人工纯林 空间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观混交林中杉木和纯林杉木生长特点差异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宗明 杨玉盛 郑志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26-130,共5页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 10a生后直至 2 7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因... 通过对杉木观光木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生长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10a生前混交林杉木与纯林杉木树高生长比较接近。 10a生后直至 2 7a生混交林杉木树高生长始终大于纯林杉木。混交林中杉木在与观光木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因此它的胸径、材积生长始终比纯林杉木大。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观光木 混交林 纯林 生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15年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全发 谢柯香 +1 位作者 刘欲晓 吴其军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26-28,62,共4页
通过对15年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年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 通过对15年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年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坡位间平均胸径生长和平均树高生长均表现为:上坡位与中坡位无显著差异,上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中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坡位间冠幅生长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纯林 坡位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15年生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全发 谢柯香 +1 位作者 刘欲晓 吴其军 《湖北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1-13,36,共4页
通过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 通过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在不同坡位上的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位对15 a生杉木人工纯林树高生长、胸径生长、冠幅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人工林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等生长指标一致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位间平均胸径生长和平均树高生长均表现为:上坡位与中坡位无显著差异,上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中坡位与下坡位差异极显著(p<0.01);坡位间冠幅生长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纯林 坡位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雪冰冻灾害干扰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颜绍馗 张伟东 +3 位作者 刘燕新 傅声雷 李媛良 汪思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分析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在以往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壤动物调查.根据湖南会同林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 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分析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在以往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壤动物调查.根据湖南会同林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在受到大规模雨雪天气干扰停止40d以后的土壤动物调查数据,并利用2007年同期的监测数据作为灾前正常水平的参照,选择土壤动物群落的2个主要参数(多度和群落组成)作为评价指标,初步评估了土壤动物对于灾害性天气干扰表现的弹性和抗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灾前水平,灾后土壤动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微型土壤动物如线虫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在纯林中线虫多度从2007年的12216.9ind·m-2增加到目前的118343.9ind·m-2,在混交林中线虫多度从2007年的25435.9ind·m-2增加到目前的84573.0ind·m-2;大型土壤动物的多度大幅下降,纯林和混交林分别下降27.0%和85.6%;纯林凋落层中型土壤动物多度显著下降,但纯林土壤层及混交林无显著变化.在土壤动物类群多度方面,从大到小的功能群恢复进程由慢到快,表明土壤动物类群多度可以作为评估干扰和其后恢复的一个敏感指标;在群落组成方面,利用群落排序没有检测到群落组成的明显变化,表明群落组成对于雪灾干扰有很高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事件 冰雪 群落 混交林 杉木纯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多代连栽林地营造杉阔混交林后的土壤肥力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同龙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5,42,共4页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木 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阀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木纯林增 加3.61%;土壤表层的... 在3代杉木采伐迹地上营造杉阔混交林的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优于继续营造杉木 纯林,且以表层土壤尤为明显。土壤表层容重杉阀阔混交林的比杉木纯林减少6.87%;土壤贮水量比杉木纯林增 加3.61%;土壤表层的非毛管孔隙度比杉木纯林高3.31%;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速效性磷和 速效性钾含量分别比杉木纯林增加18.98%、24.73%、18.75%、16.60%、10.87%和5.70%,其中又以全氮的增 加尤为明显。因此,营造杉阔混交林或轮栽阔叶树,特别是与固氮树种混交,是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林地地力 衰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阔混交林 杉木纯林 土壤肥力 多代连栽林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林朵林场杉木大径材林分的生物生产力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宏温 邓绍林 +1 位作者 韦荣建 韦西华 《广西科学》 CAS 1995年第4期54-58,共5页
结果表明:26龄杉木纯林群落生物量平均为183.89t/hm2,其组成层次的生物量分配序列(%)为乔木层(93.60)>枯枝落叶层(6.14)>灌草层(0.26)。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6.62t/hm2·a,低... 结果表明:26龄杉木纯林群落生物量平均为183.89t/hm2,其组成层次的生物量分配序列(%)为乔木层(93.60)>枯枝落叶层(6.14)>灌草层(0.26)。乔木层年平均净生产量为6.62t/hm2·a,低于中心产区;平均木单株年平均净生产量10.93kg/a,高于中心产区,揭示现有林分密度偏小。26年生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为20.7m和24.0cm,其干材生物量平均达61.5%,适宜培育杉木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大径材 生物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拟赤杨混交对杉木持续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范辉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5-458,共4页
A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re stand and a mixed stand of Chinese fir and Alniphyllum fortunei planted on the poor site in Jianou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growth process.The re... A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pure stand and a mixed stand of Chinese fir and Alniphyllum fortunei planted on the poor site in Jianou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growth process.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increments of tree heighe,DBH and volume of pure stand and mixed stand were similar in the first 3 years after planting ,and soon the former exceeded the latter greatly. Compared with pure stand the tree volume of mixed stand at age 16 increased by 63 88%.The peak growth was found to appeared earlier with bigger peak value and longer fast growth period in mixed stand.The results suggests that interplanting with Alniphyllum fortunei could accelerate stem growth of Chinese fir and is a effective way of cultivating large diameter w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纯林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 生长量 持续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