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杆状病毒科分类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陆承平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杆状病毒科 分类 亚群 WS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 CTL-Th融合表位疫苗的优化设计及其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辇伟奇 王志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构建CEACTL Th融合表位疫苗(以HPV16L1为蛋白载体)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探索开发新型高效CEA疫苗的新途径。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114KL1pFastBac1中扩增HPV16L1片段,并连入T载体(pMD18T);通过酶切和连接将HPV16L1片段和CEA PA... 目的:构建CEACTL Th融合表位疫苗(以HPV16L1为蛋白载体)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探索开发新型高效CEA疫苗的新途径。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114KL1pFastBac1中扩增HPV16L1片段,并连入T载体(pMD18T);通过酶切和连接将HPV16L1片段和CEA PADRE可退火引物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质粒pFastBac1的相应酶切位点;最终通过转座效应得到融合表位疫苗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结果:重组子通过测序和PCR等方法分别得到验证。结论:成功构建了CEA融合表位疫苗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疫苗 杆状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IL-2基因的克隆及其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3
作者 黄大林 袁桂峰 +2 位作者 王鑫 李彬彬 钟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鼠IL-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鼠IL-2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质粒pFB-CMV-IL-2并予酶切和PCR鉴定;将pFB-CMV-IL-2转化到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菌中,筛选阳... 目的构建携带鼠IL-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将目的基因鼠IL-2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构建重组质粒pFB-CMV-IL-2并予酶切和PCR鉴定;将pFB-CMV-IL-2转化到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菌中,筛选阳性克隆,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载体Bacmid-pFB-CMV-IL-2,抽提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acmid-pFB-CMV-IL-2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病毒;收获完整重组杆状病毒,反复感染Sf9细胞扩增病毒,提取杆状病毒基因组,用PCR验证重组杆状病毒的正确性。结果成功构建鼠IL-2基因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结论本试验为进一步在哺乳细胞中表达鼠IL-2基因、开发研究IL-2奠定了基础,同时亦为其他蛋白质的真核细胞表达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杆状病毒科 载体 质粒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BHK细胞表达鼠IL-2蛋白的研究
4
作者 黄大林 戴支凯 +2 位作者 王鑫 李彬彬 钟江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BHK细胞表达重组鼠白细胞介素(IL)-2蛋白。方法:用Flag标记鼠IL-2并加入真核细胞启动子CMV,构建重组质粒pFB-CMV-IL-2并予酶切和PCR鉴定;将鼠IL-2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将pFB-CMV... 目的: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BHK细胞表达重组鼠白细胞介素(IL)-2蛋白。方法:用Flag标记鼠IL-2并加入真核细胞启动子CMV,构建重组质粒pFB-CMV-IL-2并予酶切和PCR鉴定;将鼠IL-2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载体pFastBacDual中,将pFB-CMV-IL-2转化到含杆状病毒穿梭载体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菌中,筛选阳性克隆,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载体Bacmid-pFB-CMV-IL-2,抽提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acmid-pFB-CMV-IL-2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病毒,收获重组杆状病毒,将构建病毒转导BHK细胞培养,用Western blot检测IL-2蛋白。结果: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BHK细胞成功表达重组的鼠IL-2蛋白。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重组鼠IL-2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重组蛋白质类 杆状病毒科 遗传载体 质粒 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近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3CL蛋白酶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中的构建及其转染
5
作者 侯庆华 侯英奇 梁念慈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0-552,I0003,共4页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基因的杆状病毒重组供体质粒,包装重组3CL蛋白酶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表达。方法:首先扩增含3cl-Teasy和pFastBac HTb的转化菌,用酶切连接法构建重组转座质粒pFB HTb-3cl。将该质粒转化E.coli DH1...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3CL蛋白酶基因的杆状病毒重组供体质粒,包装重组3CL蛋白酶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进行表达。方法:首先扩增含3cl-Teasy和pFastBac HTb的转化菌,用酶切连接法构建重组转座质粒pFB HTb-3cl。将该质粒转化E.coli DH10Bac感受态菌,在菌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和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HTb-3cl,对重组质粒Bacmid-HTB-3cl进行纯化并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杆状病毒,利用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并进行蛋白表达。利用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并得到了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检测到有3CL蛋白酶表达。结论:3CL蛋白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为蛋白活性的检测及抑制剂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病毒蛋白质类 基因 杆状病毒科 质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囊膜蛋白介导病毒侵染宿主细胞中的作用
6
作者 宋振辉 封海波 张鹦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其宿主主要包括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昆虫.基于杆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在自然界中专一性感染节肢动物的DNA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其宿主主要包括鳞翅目(Lepid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双翅目(Diptera)昆虫.基于杆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将杆状病毒科划分为4个属:Alpha杆状病毒属(以鳞翅目昆虫为特异宿主的NPV),Beta杆状病毒属(以鳞翅目昆虫为特异宿主的GV),Gamma杆状病毒属(以膜翅目为特异宿主的NPV)以及Delta杆状病毒属(以双翅目为特异宿主的NPV)[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科 宿主细胞 病毒侵染 囊膜蛋白 鳞翅目昆虫 介导 全基因组序列 DNA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cystatin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与鉴定
7
作者 张晓艳 林旭 林建银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蛇毒cystatin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蛇毒cystatin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HTc中,通过转化E.coliDH10Bac筛选克隆,抽提重组Bacmid/cystatin,后者经Cell-fectin介导转染Sf9细胞,获取重组病毒,扩增病... 目的探讨蛇毒cystatin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方法PCR扩增蛇毒cystatin基因,将其克隆到pFastBacHTc中,通过转化E.coliDH10Bac筛选克隆,抽提重组Bacmid/cystatin,后者经Cell-fectin介导转染Sf9细胞,获取重组病毒,扩增病毒并感染Sf9细胞进行表达,SDS-PAGE、Western-blot分析鉴定表达蛋白66。结果获得重组cystatin的杆状病毒,Sf9细胞能表达出与蛇毒cystatin单抗、5×His单抗结合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5 kD。结论蛇毒cystatin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司他汀类 克隆细胞 Sf9 细胞 杆状病毒科 基因 病毒 基因表达 蛇毒液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菌/杆状病毒系统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人CYP2E1 被引量:4
8
作者 路珂 曾苏 姚彤炜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目的:获得人CYP2E1重组酶,并用该重组酶的特征性探针底物对其进行代谢活性研究。方法:以人肝组织RNA为模板,通过RT-PCR得到CYP2E1 cDNA片断,然后与pFastBac质粒连接,得到pFastBac-CYP2E1重组质粒,将其转化E.coli DH 10Bac大肠杆菌,通过... 目的:获得人CYP2E1重组酶,并用该重组酶的特征性探针底物对其进行代谢活性研究。方法:以人肝组织RNA为模板,通过RT-PCR得到CYP2E1 cDNA片断,然后与pFastBac质粒连接,得到pFastBac-CYP2E1重组质粒,将其转化E.coli DH 10Bac大肠杆菌,通过转座作用,获得重组Bacmid-CYP2E1,将其转染草地夜蛾细胞(Sf9)后,产生重组杆状病毒。将该病毒以及分别含有人CYPOR和人CYPb5的病毒共同感染Sf9细胞,收集共表达蛋白,以氯唑沙宗为底物鉴定重组酶的活性。结果:利用细菌/杆状病毒系统得到重组人CYP2E1的表达,其对氯唑沙宗的Km值为(72.4±8.7)μmol.L-1,Vmax值为(2.41±0.10)μmol.min-1.g-1蛋白。结论:利用杆状病毒系统成功表达了有催化活性的人CYP2E1重组酶,其活性与文献报道值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科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蛾/细胞学 大肠杆菌/遗传学 重组 遗传 细胞色素P450 杆状病毒 草地夜蛾细胞 氯唑沙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应用
9
作者 马景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38,共3页
1昆虫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这类病毒具有双链超螺旋大分子DNA,能感染数百种昆虫。近10余年来对于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杆状病毒被用作表达外源基因的载体以来,对... 1昆虫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这类病毒具有双链超螺旋大分子DNA,能感染数百种昆虫。近10余年来对于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杆状病毒被用作表达外源基因的载体以来,对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更加引人注目,其中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的研究最为深入,已被用作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 基因表达载体 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分子生物学 应用 杆状病毒科 外源基因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杆状病毒病
10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53,共1页
对虾杆状病毒病是由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虾幼体、仔虾和幼虾。我国将其列为二类疫病。一、病原学病原是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BP),又名PvSNPV,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属地位未定成员。
关键词 对虾杆状病毒 病毒性疾病 杆状病毒科 对虾幼体 二类疫病 病原学 幼虾 仔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微生物农药——昆虫杆状病毒
11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06年第13期24-24,共1页
昆虫杆状病毒也是一类重要的、较早应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感染病毒很常见,杆状病毒科的宿主范围限定在一小部分节肢动物昆虫、一些甲壳类和螨类,然而,敏感昆虫包括许多害虫。杆状病毒占所有已知感染昆虫病毒的60%以上,它们对... 昆虫杆状病毒也是一类重要的、较早应用的昆虫病原微生物。昆虫感染病毒很常见,杆状病毒科的宿主范围限定在一小部分节肢动物昆虫、一些甲壳类和螨类,然而,敏感昆虫包括许多害虫。杆状病毒占所有已知感染昆虫病毒的60%以上,它们对脊椎动物和植物不具致病性。目前至少已有600多种昆虫(主要是鳞翅目昆虫)和其它无脊椎动物中发现杆状病毒感染,并常常在引起昆虫流行病,也是调节昆虫种群密度的重要病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 微生物农药 基因工程 昆虫病原微生物 无脊椎动物 病毒感染 杆状病毒科 鳞翅目昆虫 节肢动物 宿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se法消除核多角体病毒对寄主昆虫卵表面的污染
12
作者 苏志坚 庞义 +3 位作者 余健秀 陈其津 毛文富 李广宏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39-239,共1页
关键词 核多角体病毒 寄主昆虫 生物防治 昆虫学研究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 DNASE 斜纹夜蛾 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 中山大学 杆状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斑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离
13
作者 汤显春 殷永升 常金玉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核多角体病毒 榆斑蛾 核型 病毒粒子 生理生化特性 杆状病毒科 镜下观察 悬浮液 武汉病毒研究所 斑蛾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用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荣华 陈华 +1 位作者 程贤亮 刘翠君 《湖北植保》 2006年第4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 昆虫病毒 害虫生物防治 核型多角体病毒 质型多角体病毒 昆虫痘病毒 杆状病毒科 颗粒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几种常见病毒分类近况
15
作者 刘言平 《广东蚕业》 1998年第1期74-75,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应用到病毒学研究中,人们已获得了大量的分子水平的实验资料,使病毒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病毒的分类也在不断变动、补充和完善。自从1971年Wildy整理发表第一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统一的病毒分类...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应用到病毒学研究中,人们已获得了大量的分子水平的实验资料,使病毒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病毒的分类也在不断变动、补充和完善。自从1971年Wildy整理发表第一届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统一的病毒分类和命名方案报告(即IC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分类 家蚕 杆状病毒科 病毒 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法 病毒 软化病 实验资料 分子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禽流感病毒headless HA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立霞 于在江 +3 位作者 周剑芳 秦堃 许应天 舒跃龙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建立能有效表达禽流感病毒A/Hubei/1/2010(H5N1)无头HA(headlessHA)的杆状病毒系统。方法利用RT—PCR扩增获得headlessHA基因,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l,命名为pFastBaclheadlessHA。将pFastBaclheadlessHA转化到DH... 目的建立能有效表达禽流感病毒A/Hubei/1/2010(H5N1)无头HA(headlessHA)的杆状病毒系统。方法利用RT—PCR扩增获得headlessHA基因,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l,命名为pFastBaclheadlessHA。将pFastBaclheadlessHA转化到DH10Bae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穿梭质粒HeadlessHA—Bac。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进行WesternBlot和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结果HeadlessHA在St9细胞中能有效表达,不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结论本研究为利用headlessHA表达蛋白研制广谱流感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流感病毒A型 杆状病毒科 表达的序列标记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C型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德敏 张欣欣 +5 位作者 张东华 宋建华 陆志檬 詹勤 姜节洪 陈新文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中国株及其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变异株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将1.2倍HBV基因组(血清adr型、基因C型)连接至杆状病毒的转移载体pFastBacI上,然后转化入DH10Bac菌株中,在细菌内的辅助质粒辅助作用下与杆状病毒基...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中国株及其拉米夫定耐药相关变异株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将1.2倍HBV基因组(血清adr型、基因C型)连接至杆状病毒的转移载体pFastBacI上,然后转化入DH10Bac菌株中,在细菌内的辅助质粒辅助作用下与杆状病毒基因组Bacmid发生位点特异性转座,形成含有HBV基因组的重组Bacmid,转染昆虫sf9细胞后,包装产生HBV重组杆状病毒vAcHBVc.采用连续聚合酶链反应(PCR)引入方法进行定点突变,构建YVDD变异株质粒,并按照上述方法构建HBV YVDD变异株重组杆状病毒vAcHBVYVDD,扩增并滴定.为便于观察重组杆状病毒的转染和扩增效率及病毒滴度测定,同时构建了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BV重组杆状病毒vAcGFPHBVc.结果 HBV野毒株和变异株重组杆状病毒均构建成功,通过免疫空斑及TCID50定量测定病毒滴度为106~108pfu/ml左右.结论应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可有效快速地构建HBV C型重组杆状病毒,以用于HBV体外复制系统的建立,为HBV野毒株及变异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变异(遗传学) 杆状病毒科 基因 病毒
原文传递
卵巢癌相关基因HE4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与鉴定
18
作者 陈瑶 陈洁晶 +2 位作者 牟霞 李明 吴英松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2,共3页
目的:使卵巢癌相关基因HE4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方法:将卵巢癌相关基因HE4克隆到pMagic-his-HE4中,通过转化E.coliDH10B筛选克隆,阳性克隆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与杆状病毒框架质粒体外重组,构建Bac-phes-HE4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目的:使卵巢癌相关基因HE4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获得表达。方法:将卵巢癌相关基因HE4克隆到pMagic-his-HE4中,通过转化E.coliDH10B筛选克隆,阳性克隆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与杆状病毒框架质粒体外重组,构建Bac-phes-HE4杆状病毒表达载体,后者经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Sf9细胞,获取重组病毒,扩增病毒并感染Sf9细胞进行表达,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鉴定表达蛋白。结果:经HE4抗体、6×His单抗鉴定,成功通过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重组卵巢癌相关基因HE4。结论:卵巢癌相关基因HE4通过接合转移的方法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细胞 SF9细胞 杆状病毒科 HE4基因 病毒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19
作者 姚立红 付金奇 +4 位作者 陈爱珺 刘晓宇 徐鹏卫 郭建强 张乐翠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A/PR8/34)全长神经氨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pFastBacdual载体,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BD-NA。转化含有Bacmld的DHl0B感受态细胞后,... 目的构建含有H1N1亚型流感病毒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用PCR方法扩增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A/PR8/34)全长神经氨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pFastBacdual载体,构建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BD-NA。转化含有Bacmld的DHl0B感受态细胞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rBacmid—NA。将其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病毒rBac—NA。提取重组杆状病毒rBac—NA的DNA并使用PCR方法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WesternBlot鉴定以及ELISA方法检测所表达的NA蛋白。结果经PCR鉴定所构建质粒rBacmid—NA正确;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特异性绿色荧光位于感染细胞的表面,WesternBolt检测可与小鼠抗PR8株多克隆抗体和兔抗甲型流感病毒NA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ELISA检测,NA蛋白可被鼠抗流感病毒(PR8)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结论上述结果证明,我们获得了表达流感病毒NA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研究NA蛋白的功能和新型流感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黏病毒 神经氨酸酶 杆状病毒科 细胞 培养的
原文传递
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介导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的研究
20
作者 王俊 王士礼 +5 位作者 蔡昌枰 李彪 张一帆 胡胜平 田相龙 张敏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rus,Bac)作为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杆状病毒载体(Bac-GFP),以不同感染复数... 目的探讨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rus,Bac)作为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行性及其转染特点。方法应用 Bac-to-Bac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杆状病毒载体(Bac-GFP),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MOI)的病毒和不同浓度的丁酸钠转染大鼠螺旋神经节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率和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并观察杆状病毒和丁酸钠对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结果杆状病毒可以高效转染螺旋神经节细胞,转染效率达77.69%。Bac-GFP 转染率和表达强度随着 MOI和丁酸钠浓度的提高而提高。GFP 在转染后6 h 开始表达,第2天达到最高。重组杆状病毒 MOI 小于800以及丁酸钠终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mol/L 时,对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细胞毒性。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可以在体外高效安全转染内耳螺旋神经节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神经节 杆状病毒科 转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