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玲 《企业技术开发》 2005年第9期48-50,87,共4页
文章分析了在国有企业多层委托—代理关系下,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和他们的收益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层代理的激励模型。
关键词 多层委托一代理 权责利关系 收益与绩效 激励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项目治理结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吉 董珂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8期71-73,共3页
通过对政府、社会资本和项目公司三方自身优势、风险偏好以及利益诉求的分析,结合案例剖析PPP项目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契约、遵循原则、监管机制等方面优化PPP项目治理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政府 社会资本 项目公司 权责利关系 PPP项目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国有资产债权制的思考
3
作者 陈志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关于国有资产债权制的思考=●陈志安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解决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重新划分和再造国家与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使其合理配匹和组合,以达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这里... 关于国有资产债权制的思考=●陈志安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解决国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重新划分和再造国家与企业间的权责利关系,使其合理配匹和组合,以达到国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为此,这里的权责利划分界限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债权 国有企业改革 权责利关系 市场经济活动 市场竞争能力 资本雇佣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与责对等: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4
作者 于学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6,共3页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习近平和李克强都表达了对当官发财的忧虑,强调“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指出“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体现了他们对于为官者如何处理权责利关系的思考。实际上,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干部清...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习近平和李克强都表达了对当官发财的忧虑,强调“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指出“为官发财,应当两道”,体现了他们对于为官者如何处理权责利关系的思考。实际上,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干部清正的建设目标,而做到干部清正,最为关键的还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权力,处理好权力、责任与利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当 对等 全国人大会议 权责利关系 李克强 习近平 干部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杰 《金融纵横》 2003年第9期45-46,共2页
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一组联结并规范股本所有者(股东)、理事会、经营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债权人、顾客、政府等)彼此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组织结构等基本内容。其中... 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是由一组联结并规范股本所有者(股东)、理事会、经营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债权人、顾客、政府等)彼此之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决策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组织结构等基本内容。其中产权制度的安排是法人治理结构面临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信用社 法人治理结构 利益相关者 权责利关系 制度安排 决策制度 监督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雪凝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06年第10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股权结构优化 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 股东合法权益 权责利关系 一股独大 结构现状 公司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非正式规则作用 完善内部治理机制
7
作者 汪宁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7年第9期65-66,共2页
借鉴企业性质理论,我们可以把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机制理解为一组契约。完备的契约可以明确要素所有者的权责利关系,并使之易于计量、监督和激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 借鉴企业性质理论,我们可以把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治理机制理解为一组契约。完备的契约可以明确要素所有者的权责利关系,并使之易于计量、监督和激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权利义务与价值增长、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如明确股东的退出与股权的继承、建立业务的风险评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治理机制 非正式规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会计师事务所 企业性质理论 风险评估制度 权责利关系 要素所有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代理冲突与结构治理
8
作者 陈蓉 《上海会计》 2007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企业管理中,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系由某一当事人(委托人)聘用另一当事人(代理人)完成某项工作,并赋予其一定的决策权而产生。由于委托人很难具体跟踪和控制代理人的活动,双方只能通过共同认可的契约来... 在企业管理中,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系由某一当事人(委托人)聘用另一当事人(代理人)完成某项工作,并赋予其一定的决策权而产生。由于委托人很难具体跟踪和控制代理人的活动,双方只能通过共同认可的契约来明确两者的权责利关系。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中,股东作为委托人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本,拥有盈利的分配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他们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治理结构来维护自身利益代理人即经理人员受委托人所聘用,按契约规定获取报酬。他们享有委托人赋予的决策权,这些决策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决策过程中,委托人有无法及时或不可能了解到的与决策有关的各种信息,因此对委托人而言,代理人的决策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观察性。本文探讨企业代理冲突的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解决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结构治理 代理冲突 受委托人 代理关系 经理人员 现代企业制度 权责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9
《社团管理研究》 2011年第2期68-68,共1页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分化和剥离。事业单位改革依据“还政于政”、“还企于企”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机构。经过多次改革以后,初步实现了“政事...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先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分化和剥离。事业单位改革依据“还政于政”、“还企于企”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从事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机构。经过多次改革以后,初步实现了“政事分离”、“企事分离”、“政企分离”和“事事分离”,在明确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理顺了社会权责利关系,转换和明确了各类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管理体制创新 政事分离 社会分工 权责利关系 分类改革 组织机构 公益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
10
作者 隗丽 马为公 《事业财会》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高校校办产业的数量日益增长、规模发展壮大。但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采取一种怎样的模式,才能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国家...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使高校校办产业的数量日益增长、规模发展壮大。但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采取一种怎样的模式,才能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国家财政法规、财经纪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办企业 财务管理模式 会计机构设置 权责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团治理结构中外比较
11
作者 张德伟 黎倩雯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7年第11期46-47,共2页
简单地说,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等)、董事会及经理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设计和运作。企业集团治理概念是公司治理概念的自然延伸。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集团 中外比较 利益相关者 权责利关系 体系设计 自然延伸 债权人
原文传递
捉蟹的启示
12
作者 陈珍 《中国城市金融》 2011年第11期73-73,共1页
新鲜的羊肉好吃是因为它鲜味浓,可是你听说过螃蟹也好这一口吗?下面这则小故事告诉你,确有其事。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 权责利关系 党员干部 党员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