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杂稀土配合物的无机/高分子纳米杂化薄膜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斌 姬相玲 +2 位作者 张洪杰 姜炳政 倪嘉缵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123-1127,共5页
通过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引入高分子组分,并将稀土配合物掺杂其中的方法得到了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无机/高分子杂化薄膜,它们有很好的韧性和透明性,测定了薄膜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发现它们均发射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且寿命比本体配合物... 通过在溶胶-凝胶过程中引入高分子组分,并将稀土配合物掺杂其中的方法得到了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无机/高分子杂化薄膜,它们有很好的韧性和透明性,测定了薄膜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发现它们均发射出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且寿命比本体配合物增长.透射电镜的观察表明配合物在SiO_2/高分子互穿网络中分布较均匀,分散尺度在20~30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稀土 PVB 荧光材料 纳米杂化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二氧化硅/丙烯酸酯亲水杂化薄膜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国建 葛凯财 +3 位作者 沙海祥 刘琳 潘杰 陈文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248,共6页
紫外光照射下制备了用于改善玻璃表面亲水性的二氧化硅/丙烯酸酯透明杂化薄膜,其水接触角小于5°,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烯酸羟丙酯用量和正丙醇用量与薄膜亲水性的关系。通过SEM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 紫外光照射下制备了用于改善玻璃表面亲水性的二氧化硅/丙烯酸酯透明杂化薄膜,其水接触角小于5°,具有优异的亲水性。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丙烯酸羟丙酯用量和正丙醇用量与薄膜亲水性的关系。通过SEM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发现薄膜具有多孔结构,SiO2溶胶粒子均匀分布在膜层中。研究表明,以硅溶胶(ml)与丙烯酸羟丙酯(mol)配比为50∶0.15在40℃时反应1 h制备杂化溶胶,且涂膜液用20%(质量)正丙醇稀释时所制备的杂化薄膜亲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 杂化薄膜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用量对聚酰亚胺杂化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立柱 高琳 +2 位作者 宋玉侠 赵洪 雷清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4-816,820,共4页
用不同用量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Al2O3粉体,并借助超声波以一定方式将其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制备出不同偶联剂用量的PI/纳米Al2O3杂化薄膜,并对该杂化薄膜的断面形貌、聚集态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击穿场强进行表征测试分析... 用不同用量硅烷偶联剂处理纳米Al2O3粉体,并借助超声波以一定方式将其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制备出不同偶联剂用量的PI/纳米Al2O3杂化薄膜,并对该杂化薄膜的断面形貌、聚集态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击穿场强进行表征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用量对PI杂化薄膜的聚集态结构影响较小,但对无机纳米粒子在PI基体中的分散状态有较大影响,当偶联剂AE3012的用量为无机粒子质量分数的4%时,该PI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击穿场强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杂化薄膜 纳米AL2O3 电击穿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下杂化薄膜材料的直流击穿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志凯 李卫国 +5 位作者 魏斌 丘明 高兴军 高超 赵勇青 李松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5-229,260,共6页
对纯聚酰亚胺薄膜Dupont 100HN、杂化聚酰亚胺薄膜Dupont 100CR、纯诺梅克斯纤维纸Dupont Nomex T410、杂化诺梅克斯纤维纸Dupont Nomex T418、聚酰亚胺薄膜Dupont150FN019(由纯聚酰亚胺薄膜100HN和铁氟龙构成分层结构的薄膜)及聚酰亚... 对纯聚酰亚胺薄膜Dupont 100HN、杂化聚酰亚胺薄膜Dupont 100CR、纯诺梅克斯纤维纸Dupont Nomex T410、杂化诺梅克斯纤维纸Dupont Nomex T418、聚酰亚胺薄膜Dupont150FN019(由纯聚酰亚胺薄膜100HN和铁氟龙构成分层结构的薄膜)及聚酰亚胺薄膜150FCR019(由杂化聚酰亚胺薄膜100CR和铁氟龙构成分层结构的薄膜)在液氮下进行直流击穿测试,并对非杂化薄膜和杂化薄膜的直流击穿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杂化薄膜直流击穿场强高于非杂化薄膜材料,并对非杂化薄膜和杂化薄膜击穿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力装置 液氮 直流击穿 杂化薄膜 击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薄膜 被引量:9
5
作者 衷敬和 吴宝华 +2 位作者 张明艳 范勇 雷清泉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体系,通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聚酰胺酸溶液中水解和缩聚原位产生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出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薄膜,并讨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氧化硅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为了增强两相之间的结合力和相容性,在实验中... 采用溶胶-凝胶体系,通过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聚酰胺酸溶液中水解和缩聚原位产生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出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纳米杂化薄膜,并讨论了不同质量分数的二氧化硅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为了增强两相之间的结合力和相容性,在实验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偶联剂.对制备成的薄膜采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进行结构表征,并讨论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实验证明,纳米杂化材料的性质不但与每一组分的性质有关,还与组成材料的两相之间相的形态和界面性质紧密相关,偶联剂对聚酰亚胺/二氧化硅体系两相间的相容性、分散性具有改善作用;杂化薄膜的电性能随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增加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聚酰亚胺 纳米二氧硅纳米 杂化薄膜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银杂化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宁 吴战鹏 +2 位作者 牟南翔 姜立忠 武德珍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7-1051,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和原位自金属化相结合方法制备聚酰亚胺(PI)/二氧化硅(SiO2)/银(Ag)三元复合薄膜,通过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动态粘弹谱仪(DMTA)等系统地考察了热处理过程中杂化薄膜结构形态变化以及SiO2含量对金属银向基体表面迁... 采用溶胶-凝胶和原位自金属化相结合方法制备聚酰亚胺(PI)/二氧化硅(SiO2)/银(Ag)三元复合薄膜,通过红外(FTIR)、透射电镜(TEM)、动态粘弹谱仪(DMTA)等系统地考察了热处理过程中杂化薄膜结构形态变化以及SiO2含量对金属银向基体表面迁移情况和杂化薄膜各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可以同时完成聚酰胺酸的亚胺化、SiO2粒子的形成及银的还原,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或改变SiO2含量来控制银粒子向聚合物基体表面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二氧 自金属 杂化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聚酰亚胺/纳米Al_2O_3杂化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立柱 高琳 +2 位作者 宋玉侠 赵洪 雷清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87-1889,共3页
将经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Al2O3粒子借助超声波以一定方式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胶液中,制备聚酰亚胺/纳米Al2O3杂化薄膜,并对该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分子链有序度、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击穿场强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偶联... 将经不同种类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Al2O3粒子借助超声波以一定方式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胶液中,制备聚酰亚胺/纳米Al2O3杂化薄膜,并对该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分子链有序度、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电击穿场强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偶联剂种类影响杂化薄膜的分子链有序度,在使用4种偶联剂改性纳米Al2O3制备的PI杂化薄膜中,使用偶联剂KH550的PI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最好;使用AE3012的PI杂化薄膜的电击穿场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杂化薄膜 纳米AL2O3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陈化对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朱梦冰 王晓东 +2 位作者 王少峰 蒋远媛 黄培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6-229,共4页
采用不同陈化时间的酸催化硅溶胶制备SiO2含量一定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用FTIR-ATR、SEM、TMA等手段对其微相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溶胶水解和聚合反应的进行,杂化薄膜中的SiO2颗粒由棒状长大为... 采用不同陈化时间的酸催化硅溶胶制备SiO2含量一定的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用FTIR-ATR、SEM、TMA等手段对其微相结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硅溶胶水解和聚合反应的进行,杂化薄膜中的SiO2颗粒由棒状长大为球体,并逐渐团聚、变形,薄膜的光学透明性降低,热膨胀系数逐渐减小,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球形SiO2颗粒的直径小于1μm且均匀分布在基体中时,薄膜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聚酰亚胺 杂化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多壁碳纳米管杂化薄膜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明艳 崔宇 +3 位作者 吴琼 刘畅 张宪芳 郭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035-24040,共6页
采用不同长径比的多壁碳纳米管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系列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的聚酰胺酸胶液,并经热亚胺化途径制备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薄膜的断面形貌,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酸化前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官能... 采用不同长径比的多壁碳纳米管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系列多壁碳纳米管改性的聚酰胺酸胶液,并经热亚胺化途径制备聚酰亚胺杂化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薄膜的断面形貌,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酸化前后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薄膜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多壁碳纳米管的含量和长径比对杂化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掺杂量下,长径比大的多壁碳纳米管更有利于增强PI杂化薄膜的拉伸强度;而长径比小的多壁碳纳米管使杂化薄膜拉伸强度提高的碳纳米管掺杂量范围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多壁碳纳米管 杂化薄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芳醚酮/SiO_2杂化薄膜的制备和摩擦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靳奇峰 廖功雄 +1 位作者 张欣涛 蹇锡高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含硅氧烷官能团聚芳醚酮(PPEK)/SiO_2杂化薄膜.通过对PPEK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含硅氧烷官能团功能性树脂,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量.结果表明,在异腈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含硅氧烷官能团PPEK与正硅酸乙酯经... 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含硅氧烷官能团聚芳醚酮(PPEK)/SiO_2杂化薄膜.通过对PPEK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含硅氧烷官能团功能性树脂,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量.结果表明,在异腈酸酯基硅烷偶联剂的作用下,含硅氧烷官能团PPEK与正硅酸乙酯经溶胶-凝胶过程形成了共价型有机/无机杂化薄膜材料.用杂化薄膜修饰的基底具有很好的减摩抗磨效果,当载荷为50 mN及100 mN时,杂化薄膜的稳定摩擦系数为0.1左右,且摩擦5 h后摩擦系数变化不大.薄膜的摩擦失效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芳醚酮/SiO2杂化薄膜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氧化硅/氧化铝纳米杂化薄膜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伟 刘立柱 +1 位作者 杨阳 雷清泉 《绝缘材料》 CAS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氧化硅(SiO2)及纳米氧化铝(Al2O3)溶胶,并将二者掺入到聚酰胺酸基体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SiO2/Al2O3杂化薄膜,采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热失重及阻抗分析仪对薄膜的结构及热性能、介电性能进行表征。...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氧化硅(SiO2)及纳米氧化铝(Al2O3)溶胶,并将二者掺入到聚酰胺酸基体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SiO2/Al2O3杂化薄膜,采用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热失重及阻抗分析仪对薄膜的结构及热性能、介电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和Al2O3粒子呈纳米级均匀分散在薄膜基体中,并且与有机相存在键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有所提高;介电常数随无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薄膜 二氧 三氧二铝 溶胶-凝胶法 杂化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催化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的制备与微相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秦家强 朱蓉琪 +1 位作者 盛兆碧 顾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7,159,共6页
采用碱催化正硅酸乙酯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透明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杂化薄膜。对碱催化条件下的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优选出了稳定溶胶的制备条件:各组分的摩尔比为:n(H2O)∶n(NMP)∶n(T... 采用碱催化正硅酸乙酯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透明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纳米杂化薄膜。对碱催化条件下的正硅酸乙酯(TEOS)溶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优选出了稳定溶胶的制备条件:各组分的摩尔比为:n(H2O)∶n(NMP)∶n(TEA)∶n(Si)=3∶3.75∶0.1∶1,处理温度为50℃。对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杂化薄膜都具有很高的光学透明性;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杂化薄膜的微观形貌变化不大。SiO2含量增加到30%(wt)时,SiO2粒子尺寸仍在100 nm左右。通过对其微相结构和形貌的中间演化过程研究发现,SiO2粒子形成于杂化薄膜初期。聚酰胺酸发生酰亚胺化反应的温度也受残留碱的影响而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iO2 杂化薄膜 碱催 微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PI杂化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田晶 张瑾 +3 位作者 柳清菊 朱忠其 刘强 曾坤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70-873,共4页
采用碱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的溶胶-凝胶法与分子模板法相结合,通过旋转涂覆在硅衬底上制备了掺杂聚酰亚胺(PI)的纳米多孔SiO2薄膜,并利用差热分析(DSC-TGA)、红外吸收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台阶仪(Atom-ic-P... 采用碱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的溶胶-凝胶法与分子模板法相结合,通过旋转涂覆在硅衬底上制备了掺杂聚酰亚胺(PI)的纳米多孔SiO2薄膜,并利用差热分析(DSC-TGA)、红外吸收光谱(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台阶仪(Atom-ic-Profiler)等对薄膜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iO2/PI杂化多孔薄膜为多孔的无定型结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一层膜和两层膜的平均孔径分别为68和72nm,厚度分别为917和128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SiO2/pI杂化薄膜 碱催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的晶型对聚酰亚胺杂化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立柱 高琳 +3 位作者 翁凌 崔巍巍 赵洪 雷清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8-511,515,共5页
将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Al2O3粉体,借助超声波以一定方式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制备出Al2O3不同晶型、不同含量的PI/纳米Al2O3杂化薄膜,并对杂化薄膜微观形貌、聚集态结构、光透过率、热稳定性、电击穿场强进行研究,分析Al2O3晶型和... 将经偶联剂处理的纳米Al2O3粉体,借助超声波以一定方式均匀分散于聚酰胺酸溶液中,制备出Al2O3不同晶型、不同含量的PI/纳米Al2O3杂化薄膜,并对杂化薄膜微观形貌、聚集态结构、光透过率、热稳定性、电击穿场强进行研究,分析Al2O3晶型和含量对PI/纳米Al2O3杂化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I/纳米Al2O3杂化薄膜的热稳定性,电击穿场强均高于纯PI薄膜,且随着纳米Al2O3含量的提高热稳定性也随之提高,电击穿场强先升高后降低;填充Al2O3粉体的晶型对PI薄膜分子链堆积密度有较大的影响,导致添加不同晶型Al2O3的杂化薄膜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杂化薄膜 纳米Al2O3粉体 α—Al2O3 Γ-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SiO_2杂化薄膜的制备及其透光、隔热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白存 樊君 +2 位作者 汤春妮 潘静 胡晓云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0年第1期354-356,359,共4页
以PMDA和ODA为单体原料、DMF为溶剂、TEO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I/SiO_2杂化薄膜,测试了杂化薄膜的透光率和隔热性能;采用FT-IR、SEM、TG-DTA等分析手段对杂化薄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化薄... 以PMDA和ODA为单体原料、DMF为溶剂、TEOS为有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I/SiO_2杂化薄膜,测试了杂化薄膜的透光率和隔热性能;采用FT-IR、SEM、TG-DTA等分析手段对杂化薄膜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化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高于85%,紫外光透过率低于10%。隔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杂化薄膜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结构分析证明,热处理后生成了聚酰亚胺环,形成了有机相-无机相互穿结构。热重分析表明,掺杂SiO_2的薄膜失重5%的温度升高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杂化薄膜 透光性 隔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晶 张瑾 +2 位作者 周文芳 范维涛 柳清菊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08年第2期195-197,共3页
随着聚酰亚胺使用领域的扩大,近年来出现大量关于聚酰亚胺改性的研究,而采用聚酰亚胺与无机物二氧化硅杂化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体现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综述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的研究现状、主要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讨论... 随着聚酰亚胺使用领域的扩大,近年来出现大量关于聚酰亚胺改性的研究,而采用聚酰亚胺与无机物二氧化硅杂化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体现出了良好的综合性能。综述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薄膜的研究现状、主要制备方法和表征手段,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聚酰亚胺/二氧杂化薄膜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原位制备PI/SiO_2杂化薄膜的结构及形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风雷 曹清华 徐世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49,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引入二氧化硅(SiO_2)溶胶,并经热酰亚胺化后制备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_2)杂化薄膜。采用 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 SiO_2含量对杂化薄膜元素组成、化学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引入二氧化硅(SiO_2)溶胶,并经热酰亚胺化后制备了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_2)杂化薄膜。采用 X-射线能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 SiO_2含量对杂化薄膜元素组成、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胺化的过程中,PI 薄膜中原位形成了非晶态的无机硅烷网络;生成的 SiO_2颗粒粒径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 SiO_2含量低于5%(质量分数,下同)时,其粒径不超过50 nm,当其含量达到7%时,颗粒的粒径急增至200 nm,表明颗粒发生了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聚酰亚胺 二氧 杂化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法制备修饰纳米Eu_2O_3/聚苯胺导电杂化薄膜 被引量:1
18
作者 欧阳锐 章文贡 +1 位作者 林炳丽 赵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法(PLA-IT/SFL)制备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及其杂化薄膜材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TEM显示Eu2O3粒子粒径约为15 nm且其在聚苯胺中有较高的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该杂...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法(PLA-IT/SFL)制备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及其杂化薄膜材料。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修饰纳米Eu2O3/聚苯胺有机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TEM显示Eu2O3粒子粒径约为15 nm且其在聚苯胺中有较高的稳定性。荧光光谱表明该杂化薄膜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强烈的红光,且荧光强度达2.53×105a.u。杂化薄膜材料的电导率为1.13×10-2S.cm-1。热分析表明该杂化薄膜比导电性聚苯胺(PAN-HCSA)薄膜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该杂化薄膜材料可望用于电致发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修饰纳米Eu2O3 聚苯胺 有机溶胶 杂化薄膜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W_2O_8粉体及ZrW_2O_8/PI杂化薄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娟 杨永森 +3 位作者 徐祥宁 刘芹芹 孙秀娟 程晓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626-629,共4页
以分步固相法制备了ZrW_2O_8粉体,以旋涂法制备出ZrW_2O_8/聚酰亚胺(PI)杂化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所得粉体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所得薄膜的结构、热... 以分步固相法制备了ZrW_2O_8粉体,以旋涂法制备出ZrW_2O_8/聚酰亚胺(PI)杂化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对所得粉体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以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所得薄膜的结构、热稳定性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采用分步固相法在1220℃制得高纯度ZrW_2O_8粉体,其在室温~500℃温度区间内平均热膨胀系数为-6.31×10^(-6)K^(-1),ZrW_2O_8颗粒不会影响PI薄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同时偶联剂的使用有助于提高ZrW_2O_8粉体在PI基体中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W2O8粉体 ZrW2O8/聚酰亚胺(PI)杂化薄膜 热稳定性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含量对PI/SiO_2杂化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勇涛 王伟伟 +2 位作者 张学艳 张瑾 柳清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1-1353,共3页
聚酰亚胺与SiO2杂化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薄膜体现出了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催化与分离、微电子、光电和绝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及发展潜力。杂化材料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就SiO2含量对聚酰亚胺/SiO2杂化薄膜的光、电、热和力学性能... 聚酰亚胺与SiO2杂化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薄膜体现出了优异的综合性能,在催化与分离、微电子、光电和绝热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及发展潜力。杂化材料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就SiO2含量对聚酰亚胺/SiO2杂化薄膜的光、电、热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总结了杂化薄膜的性能随SiO2含量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含量 PI/SiO2 杂化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