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杂交仔鹅的生长曲线拟合及在选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戴燕萍 张玲 段修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40,共5页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莱扬莱扬白鹅(LYLYB,莱扬白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莱扬白鹅(LYB,莱茵鹅与扬州鹅的杂交后代)、莱莱扬白鹅(LLYB,莱茵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3种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莱扬莱扬白鹅(LYLYB,莱扬白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莱扬白鹅(LYB,莱茵鹅与扬州鹅的杂交后代)、莱莱扬白鹅(LLYB,莱茵鹅与莱扬白鹅杂交后代)3种杂交后代的体重和体尺进行生长曲线拟合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杂交仔鹅3种模型的拟合度均高达0.99以上,都能很好地拟合仔鹅生长过程,以Logistic模型拟合度最高,根据实际饲养资料确定Logistic模型是拟合仔鹅生长的最优模型;以此模型估计3种杂交仔鹅体重和体尺的最大值发现,莱莱扬白鹅的生长速度最快,体重和体尺的增长均快于莱扬莱扬白鹅、莱扬白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仔鹅 非线性模型 生长曲线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东白鹅与霍尔多巴吉鹅杂交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黄炎坤 徐思源 +3 位作者 徐忠义 杨朋坤 张立恒 刘健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了了解浙东白鹅与霍尔多巴吉鹅的杂交效果,试验选用20只38周龄浙东白鹅公鹅作为父本,80只41周龄霍尔多巴吉母鹅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选择100只健康初生雏鹅进行饲养观察,并与纯繁的霍尔多巴吉雏鹅和浙东白雏鹅进行同期饲养对比,分析... 为了了解浙东白鹅与霍尔多巴吉鹅的杂交效果,试验选用20只38周龄浙东白鹅公鹅作为父本,80只41周龄霍尔多巴吉母鹅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选择100只健康初生雏鹅进行饲养观察,并与纯繁的霍尔多巴吉雏鹅和浙东白雏鹅进行同期饲养对比,分析杂交后代的羽毛(绒毛)颜色、额瘤等外貌特征,以及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等。结果表明:10周龄时杂交仔鹅母鹅羽毛颜色以白色为基础色,面部和眼睛后部为灰色,背部有或多或少的灰色羽毛,公鹅羽毛为纯白色。7周龄和10周龄末时,霍尔多巴吉纯繁仔鹅与杂交仔鹅的平均体重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且均显著高于浙东白纯繁仔鹅(P<0.05);10周龄末杂交仔鹅公鹅平均体重达到5.65 kg,而母鹅则为3.77 kg。10周龄时雄性浙东白纯繁仔鹅的宰前活重、胸肌率均显著低于雄性霍尔多巴吉纯繁仔鹅和杂交仔鹅(P<0.05),且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雄性杂交仔鹅的腿肌率显著高于雄性浙东白纯繁仔鹅(P<0.05),而与雄性霍尔多巴吉纯繁仔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种鹅的屠宰率和半净膛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浙东白鹅与霍尔多巴吉鹅的杂交后代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白鹅 霍尔多巴吉鹅 杂交仔鹅 生长速度 外貌特征 屠宰性能
原文传递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雏鹅生长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庞晖 许丽 胡东伟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1-13,共3页
选取1日龄莱茵杂交鹅[莱×(莱×籽)]21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Ⅰ、Ⅱ、Ⅲ、Ⅳ),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鹅,公母各半。试验进行4周,分别在2周末、4周末称重,测定其生长性能;在试验结束前屠宰,取十二指肠、... 选取1日龄莱茵杂交鹅[莱×(莱×籽)]21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Ⅰ、Ⅱ、Ⅲ、Ⅳ),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只鹅,公母各半。试验进行4周,分别在2周末、4周末称重,测定其生长性能;在试验结束前屠宰,取十二指肠、盲肠内容物测定消化酶活性和pH值。试验结果表明:在仔鹅饲粮中添加不同配比复合微生态制剂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显著提高仔鹅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能够显著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P<0.05),脂肪酶活性也有所提高;能够降低盲肠内pH值,显著增加乳酸杆菌菌群数(P<0.05),减少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菌群数,对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杂交仔鹅 生长性能 消化酶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