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血藤总黄酮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痛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仰斌 张志花 陈亚运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坐骨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CCI)大鼠机械痛敏和脊髓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手术)、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坐骨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CCI)大鼠机械痛敏和脊髓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手术)、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坐骨神经结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鸡血藤总黄酮处理组(坐骨神经结扎+腹腔注射鸡血藤总黄酮20g/kg),连续给药4周。运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检测术后3、7、10、14、21、28d大鼠机械痛敏。运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术后14、28d脊髓背角中谷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处理组术后第10、14、21、28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在第14天及第28天观测到鸡血藤总黄酮可显著降低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P<0.01)。结论鸡血藤总黄酮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总黄酮 神经病理性 机械痛敏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毒素A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大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申文 苏小虎 +1 位作者 张井浪 唐元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92-1595,共4页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后处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CCI术后d3始,CCI同侧肢体足底注射BoN... 目的探讨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type A,BoNT-A)后处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CCI术后d3始,CCI同侧肢体足底注射BoNT-A7.5、15、30U·kg-1或等容积生理盐水,或对侧肢体足底注射BoNT-A15或30U·kg-1。分别于术前、术后1、3、5、7、14d,测定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结果CCI手术同侧足底皮下注射BoNT-A可以增加大鼠的MWT和TWL,对侧应用BoNT-A对MWT和TWL无影响。结论BoNT-A可以通过局部作用减轻CCI手术同侧肢体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A 神经病理性疼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卡西平对三叉神经痛大鼠BDNF/Nrf2通路及机械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田佳玉 冯丹 +2 位作者 胡焓 张书力 袁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通路及机械痛敏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大鼠眶下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法建立大鼠TN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OXC低、中...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对三叉神经痛(TN)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通路及机械痛敏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大鼠眶下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法建立大鼠TN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OXC低、中、高(50 mg/kg、100 mg/kg、200 mg/kg)剂量组、卡马西平(CBZ)组(阳性对照,7.5 mg/kg)。各组给予相应药物,1次/d,连续7 d。机械测痛仪检测各组建模前3、1 d,建模后1、3、5、7 d大鼠机械痛阈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三叉神经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含量;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三叉神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三叉神经组织中BDNF、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建模后5 d和7 d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OXC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机械痛阈值较模型组依次明显升高(P<0.05)。给药结束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三叉神经组织结构紊乱,间质异常,出现大量炎性因子浸润,GSH-Px、SOD活性及BDNF、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DA、TNF-α、IL-6和IL-1β含量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OXC低、中、高剂量组三叉神经组织病理变化依次明显减轻,GSH-Px、SOD活性及BDNF、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依次明显升高,MDA、TNF-α、IL-6和IL-1β含量依次明显降低(均P<0.05);OXC高剂量和CBZ组大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C可能通过激活BDNF/Nrf2通路,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TN大鼠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卡西平 三叉神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rf2通路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机械痛敏和脊髓背角谷氨酸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邹晓琴 刘立 黄诚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825-828,共4页
目的:探讨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和脊髓背角谷氨酸含量的作用。方法: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剪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臭牡丹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和脊髓背角谷氨酸含量的作用。方法:选择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NI)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剪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坐骨神经剪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坐骨神经剪断+腹腔注射臭牡丹30 g·kg-1)。运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检测机械痛敏,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脊髓背角中谷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臭牡丹组后第7、10、14、21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明显升高(P<0.05,P<0.001),在第7天及21天观察到臭牡丹可显著降低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P<0.001)。结论:臭牡丹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谷氨酸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牡丹 神经病理性 机械痛敏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2种腰椎关节手法对大鼠腰神经节损伤模型机械痛敏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磊 李艺 赵平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比较2种腰椎关节手法对大鼠腰神经节损伤模型机械痛敏的影响,探讨不同力学形式手法的镇痛效果。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腰椎假手法组、腰椎松动手法组、腰椎调整手法组,每组各18只。其中模型组通过手术在特定椎节(L_(5-... 目的比较2种腰椎关节手法对大鼠腰神经节损伤模型机械痛敏的影响,探讨不同力学形式手法的镇痛效果。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腰椎假手法组、腰椎松动手法组、腰椎调整手法组,每组各18只。其中模型组通过手术在特定椎节(L_(5-6))左侧建立L5背根神经节损伤模型;其余3个组则是在建模基础上,分别施行模拟L_(5-6)关节假手法、L_(5-6)关节松动手法、L_(5-6)关节调整手法。每组各取6只大鼠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3、5、7、9、11、15、17、21天行50%机械性撤足痛阈值(PWT)的测定。结果假手法组50%PWT在术后第11、15、17天时高于模型组(P<0.05),21 d时更高(P<0.01)。调整手法组50%PWT在术后第7天时开始高于假手法组(P<0.05),第9、11、15、17、21天时更高(P<0.01)。松动手法组50%PWT在术后第1、3天时高于调整手法组(P<0.05),第5天时更高(P<0.01),但第7、9、11、15、17、21天时与调整手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整手法、松动手法均能产生比假手法更好的效果。其中松动手法作用柔和,手法刺激反应较小,在5 d内的效果优于调整手法;调整手法组作用剧烈,手法刺激反应较大,在7 d以后的效果与松动手法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手法 腰神经节炎症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丘脑神经环路分别调控组织损伤和抑郁样状态引起的机械痛敏 被引量:18
6
作者 Zhu X Tang HD +2 位作者 Dong WY 王佳昕(译)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5-515,共1页
丘脑是疼痛传导通路中重要的脑区之一,疼痛的上行传导与下行调控通路中均有丘脑参与调节。组织损伤和负面情绪(如抑郁)都能引起痛觉敏化,但是否由不同的丘脑环路调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丘脑调控组织损伤引起的痛敏和抑郁情绪产生痛敏... 丘脑是疼痛传导通路中重要的脑区之一,疼痛的上行传导与下行调控通路中均有丘脑参与调节。组织损伤和负面情绪(如抑郁)都能引起痛觉敏化,但是否由不同的丘脑环路调控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丘脑调控组织损伤引起的痛敏和抑郁情绪产生痛敏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小鼠慢性炎症痛模型或通过保留性神经损伤(SNI)建立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或慢性不可预测应激(CUS)诱导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的同时引起痛敏;(2)行为学实验:采用von Frey hair纤维丝检测机械痛敏;采用社交行为、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检测抑郁样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弗氏佐剂 机械痛敏 组织损伤 悬尾实验 负面情绪 神经病理性疼 神经环路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1抑制剂对大鼠术后机械痛敏及ASIC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郑伟 刘功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COX)1抑制剂对术后痛大鼠机械痛敏及背根神经节(DRG)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表达的影响,探讨ASIC3在术后急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其中18只按Brennan法建立术后痛模型,随机均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COX)1抑制剂对术后痛大鼠机械痛敏及背根神经节(DRG)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表达的影响,探讨ASIC3在术后急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其中18只按Brennan法建立术后痛模型,随机均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SC560组(S组)、DMSO组(D组)和对照组(C组)。其中S组和D组造模前分别鞘内给予用10μl DMSO溶解后的SC560 100μg和单纯DMSO 10μl,C组不作处理。于术后2、4、12、24、48h测定三组大鼠机械痛阈(MWT),观察最痛时点。另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相同三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最痛时间点三组大鼠L3~L5 DRG ASIC3表达水平。结果 D组和C组大鼠术后各时点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大鼠术后24h MWT明显低于其他时间点(P<0.05)。术后24hS组大鼠MWT明显高于C组和D组(P<0.05),DRG ASIC3蛋白表达灰度值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1)。C组和D组大鼠MWT和ASIC3蛋白表达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24h大鼠机械痛敏最强,DRG ASIC3表达增高。给予SC560可抑制ASIC3表达,减轻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疼 感离子通道3 环氧合酶1抑制剂 机械痛敏 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5-磷酰基戊酸酯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
8
作者 周树勤 王忱 郑镇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40-2842,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动物模型,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2-氨基-5-磷酰基戊酸酯(AP5)后观察腹腔用药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动物模型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Wis... 目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动物模型,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2-氨基-5-磷酰基戊酸酯(AP5)后观察腹腔用药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动物模型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方法:48只成年Wistar大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3组,即Ⅰ组,假手术组(Sham),8只大鼠;Ⅱ组,CCI组,8只大鼠;Ⅲ组,治疗组,32只大鼠再分为4个亚组,Ⅲa组(CCI+NS),Ⅲb组[CCI+AP50.1mg/(kg·d)]、Ⅷc组(CCI+AP50.2mg/kg)、Ⅲd组(CCI+AP50.5mg/kg),每个亚组8只大鼠。48只大鼠分别于术前(0d)及术后1、3、5、7、14、21d测量每组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腿潜伏期(TWL)。结果:CCI组从术后第3天开始直到本实验观察的术后第21天,MWT和TWL均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CCI加生理盐水组大鼠与CCI组大鼠的MWT和TWL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腹腔注射AP5各个剂量的CCI组在术后5~21d的MWT和TWL明显增加,与给药前和生理盐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注射AP5有明显减轻大鼠CCI模型的机械性痛敏和热痛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2-氨基-5-磷酰基戊酸酯 慢性压迫性损伤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性亚健康对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沅君 祁小术 +4 位作者 张冬冬 赵永昌 殷罗悦 李倩 张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7-390,共4页
目的研究疲劳性亚健康对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n=10):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疲劳性亚健康组(fatigue组)。通过观察小鼠生理行为、转棒实验,以及血常规检查,判断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通过分批次测定小... 目的研究疲劳性亚健康对小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n=10):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疲劳性亚健康组(fatigue组)。通过观察小鼠生理行为、转棒实验,以及血常规检查,判断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通过分批次测定小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 PWMT)、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 PWTL)等行为学指标,反映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疲劳性亚健康组小鼠皮毛明显暗淡,转棒实验时间明显缩短(P<0.01),血常规检测无明显异常,机械痛痛阈明显升高(P<0.01),热痛痛阈明显降低(P<0.01)。结论疲劳性亚健康使小鼠的机械痛敏降低,热痛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性亚健康 机械痛敏 转棒实验 血常规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DRG内ClC-3敲减导致的TNF-α/IL-10失衡对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和机械痛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小芳 何苏月 +2 位作者 马卓琳 杨杰 庞瑞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研究敲减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ClC-3氯通道/反向转运体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和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鞘内注射ClC-3 shRNA腺相关病毒(AAV-ClC-3 shRNA)以敲减DRG内ClC-3的表达,RT-qPCR、免疫荧光染色... 目的:研究敲减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ClC-3氯通道/反向转运体对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和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鞘内注射ClC-3 shRNA腺相关病毒(AAV-ClC-3 shRNA)以敲减DRG内ClC-3的表达,RT-qPCR、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ClC-3、细胞因子和电压门控性钠通道表达的变化,用up-down方法检测机械痛敏。结果:鞘内注射AAV-ClC-3 shRNA后DRG组织ClC-3的表达下调,大鼠出现机械触诱发痛。敲减DRG组织ClC-3的表达可致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3、Nav1.7、Nav1.8和Nav1.9的表达增加。敲减DRG组织ClC-3的表达可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论:大鼠DRG内ClC-3下调导致TNF-α/IL-10失衡,进而增加电压门控性钠通道Nav1.3、Nav1.7、Nav1.8和Nav1.9表达,增强神经组织兴奋性,最终导致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 ClC-3通道 背根神经节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电压门控性钠通道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
11
作者 王明霞 孙长岗 唐世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方法在乳腺癌骨转移癌痛模型成功制备后,各治疗组并分别给予鲑鱼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用电子von Frey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MWT)。结果与空白组相...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对乳腺癌骨转移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方法在乳腺癌骨转移癌痛模型成功制备后,各治疗组并分别给予鲑鱼降钙素、鲑鱼降钙素+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用电子von Frey测痛仪测量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MWT)。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大鼠于骨癌痛模型制备后的第8天MWT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于骨癌痛模型制备后的第18、23天MWT提高,其中鲑鱼降钙素+唑来膦酸组MWT升高明显(P<0.05),鲑鱼降钙素组、唑来膦酸组仅表现出MWT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骨癌痛模型制备后的第28天,各治疗组MWT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大鼠的机械痛敏,与唑来膦酸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乳腺癌 骨癌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射频减少神经病理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及小胶质细胞表达
12
作者 赵子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2,共1页
射频(RF)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痛已有30余年历史。RF根据刺激方式分为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PRF)两种。连续射频通过对神经组织的热损毁而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从而发挥镇痛效果。PRF是在连续射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慢性痛的新技术。... 射频(RF)在临床上治疗慢性痛已有30余年历史。RF根据刺激方式分为连续射频和脉冲射频(PRF)两种。连续射频通过对神经组织的热损毁而破坏疼痛传导通路,从而发挥镇痛效果。PRF是在连续射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慢性痛的新技术。PRF通过脉冲式电流刺激背根神经节(DRG)或其他神经组织,通过神经调节机制发挥长效镇痛作用,神经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 细胞表达 机械痛敏 胶质 大鼠 神经调节机制 神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作用影响机械痛敏与伤害感受器敏化
13
作者 王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9-119,共1页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家族香草素受体亚家族IV型(TRPV4)与多种疾病造成的机械痛敏有关,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受体是机械受体信号复合体的一部分。牵张激活离子通道也参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机械刺激的探测,然而这种通道在机械刺激转导...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家族香草素受体亚家族IV型(TRPV4)与多种疾病造成的机械痛敏有关,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受体是机械受体信号复合体的一部分。牵张激活离子通道也参与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机械刺激的探测,然而这种通道在机械刺激转导中的作用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痛敏 伤害感受器 协同作用 牵张激活离子通道 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瞬时感受器电位 受体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骨细胞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力学转导的疼痛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博洋 李浩然 郭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34-539,544,共7页
关节局部慢性疼痛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组织缺损后的核心症状,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其起源和具体诱发机制尚不清楚。OA软骨组织一方面存在机械载荷损伤诱导的炎症修复过程,另一方面伴随着骨赘、毛细血管和周围... 关节局部慢性疼痛是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组织缺损后的核心症状,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其起源和具体诱发机制尚不清楚。OA软骨组织一方面存在机械载荷损伤诱导的炎症修复过程,另一方面伴随着骨赘、毛细血管和周围神经纤维的新生。因此软骨组织可能是有别于滑膜组织的介导OA慢性疼痛的另一重要源头。但目前国内外均缺乏系统全面的总结和论述,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echanically sensitive ion channel,MSC)所诱导的生物力学疼痛机制是其中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研究MSC的生物物理学及神经生物学机制是研发干预OA软骨损伤及慢性疼痛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主要介绍其中三种钙离子调控的软骨细胞MSC的机械转导机制及其级联下游细胞通路介导骨性关节炎疼痛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感性离子通道 软骨细胞 机械转导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介导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机械和热痛敏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杨 王永慧 +3 位作者 丁欣利 王艳琴 王荣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3-1130,共8页
目的:观察持续机械压迫(CCD)对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基因、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明确TRPV4是否参与CCD导致的机械和热痛敏。方法:建立CCD模型后,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取材前测量运动功能、机械刺激缩... 目的:观察持续机械压迫(CCD)对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TRPV4)基因、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明确TRPV4是否参与CCD导致的机械和热痛敏。方法:建立CCD模型后,分别于手术前及手术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取材前测量运动功能、机械刺激缩爪反应阈值和热辐射刺激缩爪反应潜伏期。为了测量TRPV4反义核苷酸干扰对机械和热痛阈值的影响,在蛛网膜下腔内注入TRPV4寡脱氧核苷酸(ODN)40μg/d,每天1次,第7天后测量大鼠行为学变化。使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TRPV4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TRPV4蛋白质表达量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检测低渗溶液和佛波醇(4α-PDD)刺激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所有动物在损伤前后步态均正常,持续压迫明显降低大鼠的机械和热痛阈,TRPV4干扰可部分逆转该痛敏。持续机械压迫可以明显增加TRPV4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手术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TRPV4mRNA的表达分别为假手术组大鼠的4.29倍、2.95倍和2.48倍,蛋白表达量分别为假手术组大鼠的4.34倍,3.88倍和2.47倍。持续机械压迫后,对低渗溶液和4α-PDD产生反应的DRG神经元的比例数增加,细胞内钙的峰值增高。这种反应被TRPV4反义ODN所抑制。结论:CCD可以上调TRPV4的基因、蛋白表达,敏化通道的功能;TRPV4参与介导CCD导致的机械和热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4 背根神经节 持续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缩窄损伤致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冀玉萍 李军 +3 位作者 李沅君 韩慧蓉 于剑锋 王桂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6,12,共4页
目的观察并测定雌雄性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热痛阈、皮肤温度及皮肤厚度等指标,研究CCI大鼠的行为学性别差异。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分为雌性组(F组)、雄性组(M组),每组20只。通过坐骨神经结扎复制经典的CCI... 目的观察并测定雌雄性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热痛阈、皮肤温度及皮肤厚度等指标,研究CCI大鼠的行为学性别差异。方法健康清洁级SD大鼠,分为雌性组(F组)、雄性组(M组),每组20只。通过坐骨神经结扎复制经典的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记录各组实验动物行为学指标: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右后足皮肤温度及皮肤厚度在各个时间点(手术前1d及术后1,3,7,14d)的变化情况。结果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结扎后,均出现了CCI模型明显的热痛敏(F 5.29±1.01,M 8.61±0.92,P<0.05)和机械痛敏(F 1.68±0.67,M 4.80±2.19,P<0.05)反应,雌性组痛阈均较雄性组明显降低;且雌性组与雄性组皮肤厚度(F 3.69±0.17,M 3.93±0.20)及皮肤温度(F 25.72±0.45,M 25.53±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性CCI大鼠发生痛敏发生及皮温升高厚度增加明显早于雄性CCI大鼠(雌鼠术后1d,雄鼠术后3d)。结论 CCI大鼠行为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表现在热痛、机械痛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机械痛敏 慢性疼
原文传递
前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在保留神经损伤所致机械性痛敏发生中的不同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思哲 魏学忠 章翔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538-2540,共3页
背景: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了保留神经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的发生。脊髓胶质细胞激活释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的:探讨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 背景: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参与了保留神经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的发生。脊髓胶质细胞激活释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的:探讨了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在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中的不同作用。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地点和对象: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40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干预:实验分两组:实验组:鞘内分别给予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IL-1ra),肿瘤坏死因子抗血清(tumornecrosisfactoranti-serum,anti-TNF)和同时给予IL-1ra和anti-TNF。对照组:鞘内给予相应的溶媒。术前和术后分别检测大鼠后爪机械性刺激阈值。主要观察指标:大鼠检测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结果:①鞘内给予IL-1ra可以对大鼠单侧后爪内侧和外侧在术后1周内产生一个明显的对机械性痛敏的抑制,而anti-TNF没有这样的作用。②同时鞘内给予IL-1ra和anti-TNF可以产生更加明显的机械性痛敏抑制,抑制作用可以长达术后6周。结论:脊髓胶质细胞激活释放的前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在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IL-1和TNF在SNI诱致的机械性痛敏中的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炎性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神经保留 神经损伤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对胫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晓霞 陈文瑛 +3 位作者 张群 邓艳辉 戴双武 李强 《今日药学》 CAS 2018年第9期580-583,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胫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华蟾素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华蟾素组和阳性对照组建立骨癌痛模型,7 d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华蟾素及吗啡,检测...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胫骨癌痛大鼠机械痛敏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华蟾素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华蟾素组和阳性对照组建立骨癌痛模型,7 d后,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华蟾素及吗啡,检测各组大鼠后肢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β-内啡肽(β-END);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肿瘤组织β-END蛋白、μ受体(μ-OR)蛋白和δ受体(δ-OR)蛋白。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3、6、9天华蟾素组的机械痛阈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给药后第3、6、9天的华蟾素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第3、6天华蟾素组的热痛阈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组血浆β-END明显增高;与假手术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华蟾素组血浆β-END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华蟾素组肿瘤组织β-END蛋白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华蟾素组肿瘤组织β-END蛋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组肿瘤组织μ-OR蛋白及δ-OR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华蟾素组肿瘤组织μ-OR蛋白及δ-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减轻胫骨癌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可能与其提高肿瘤组织阿片受体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胫骨癌 机械痛敏 阿片受体 SD大鼠
原文传递
抑制脊髓内NF-κB/p65对骨性关节炎后期产生的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云泽 阎芳 +3 位作者 郭金婉 傅志俭 赵序利 张建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kappa 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p65,NF-κB/p65)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导致的痛觉敏感中的作用。方法:6~8周SD雌性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和鞘内给予NF-κB...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kappa 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p65,NF-κB/p65)在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导致的痛觉敏感中的作用。方法:6~8周SD雌性大鼠,体重250~300 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和鞘内给予NF-κB阻滞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模型组(n=30),并于造模前1天和造模后7、14、21、28天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测定完成后处死大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NF-κB/p65在各组大鼠脊髓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内NF-κB/p65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趋势与其相一致;与模型组相比,在大鼠骨性关节炎后期鞘内注射PDTC能够明显改善机械痛敏。结论:NF-κB/p65在骨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内表达量显著增加,抑制脊髓内NF-κB/p65的表达能明显改善骨性关节炎大鼠的机械痛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脊髓 NF-ΚB/P65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NF-κB/p65激活介导的CX3CL1上调在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翠翠 徐灵军 +2 位作者 余少君 张速博 徐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1-1486,共6页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p65,NF-κB/p65)激活促进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上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重为(220—250)g的... 目的:研究背根神经节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p65(nuclear factor-kappa B/p65,NF-κB/p65)激活促进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上调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重为(220—250)g的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地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KOA模型组、鞘内注射CX3CL1中和性抗体的KOA模型组和鞘内注射NF-κB活化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的KOA模型组(n=12/组)。于造模前1天和造模后7、14、21、28天,采用Von Fray Hair检测大鼠术侧后爪的机械撤足阈值,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内的CX3CL1和磷酸化NF-κB/p65(p-p65)的表达情况。结果:KOA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内CX3CL1和p-p65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表达增加趋势与机械痛阈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与KOA模型组相比,鞘内注射CX3CL1中和性抗体缓解KOA引起的机械痛敏;此外,与模型组相比,在大鼠鞘内注射PDTC能够阻断KOA诱导的背根神经节CX3CL1表达上调,并缓解KOA引起的机械痛敏。结论:背根神经节NF-κB/p65激活介导CX3CL1表达增加参与了KOA诱导的痛觉过敏。抑制背根神经节内NF-κB/p65的激活阻断KOA引起的CX3CL1的上调,从而缓解OA大鼠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背根神经节 NF-ΚB/P65 CX3CL1 机械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