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套研究机械电反馈的心室压力钳系统(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华 黄海霞 +4 位作者 王伟 张知非 付小锁 刘萍 钮伟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610,共5页
在心脏机械电反馈的研究中准确控制机械刺激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室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离体家兔心脏的心室压力钳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压力钳,不仅能模拟正常生理条件下左心室的压力波形,还能在心室活动周期的特定时相、以适当波形... 在心脏机械电反馈的研究中准确控制机械刺激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室构建了一套适用于离体家兔心脏的心室压力钳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压力钳,不仅能模拟正常生理条件下左心室的压力波形,还能在心室活动周期的特定时相、以适当波形对心室施加机械刺激。该系统集心脏灌流与起搏、表面心电图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记录、心室压力钳制与测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特别适用于器官水平上观察机械电反馈现象并探讨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钳 机械电反馈 心室 心脏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猝死的危险因素——机械电反馈
2
作者 王吉云 王学东 贾三庆 《中国医药导刊》 2003年第2期133-134,136,共3页
猝死是目前发展及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猝死的发生机制和识别猝死高危患者的方法进行研究.多数猝死源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常有器质性心脏病及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
关键词 猝死 危险因素 机械电反馈 机械异质性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反馈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3
作者 谢荣盛 曹君娴 富路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研究表明,机械负荷状况的变化会引起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变化。牵张心房可能会通过牵张激活离子通道(SACs)、细胞内Ca2+的变化等机制对心肌细胞的多种电生理学参数产生影响,包括有效不应期(ERP)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局部除极化反... 研究表明,机械负荷状况的变化会引起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变化。牵张心房可能会通过牵张激活离子通道(SACs)、细胞内Ca2+的变化等机制对心肌细胞的多种电生理学参数产生影响,包括有效不应期(ERP)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局部除极化反应等,表明牵张心房具有促心律失常作用,会触发过早搏动和心房颤动(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机械电反馈 牵张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反馈与心房颤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秋哲 刘小菁 石应康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1-805,共5页
心房颤动是常见而顽固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力学或机械环境改变与房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机械因素可通过诱导心房电-解剖重构,导致心肌自律性及触发活动增加,传导速度减慢,有效不应期缩短,并最终使房颤易患性增加。其中细胞内钙离子稳态... 心房颤动是常见而顽固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力学或机械环境改变与房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机械因素可通过诱导心房电-解剖重构,导致心肌自律性及触发活动增加,传导速度减慢,有效不应期缩短,并最终使房颤易患性增加。其中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细胞骨架结构及功能、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整合素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参与上述过程。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与心房颤动相关的机械电反馈过程,对该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并阐明房颤的力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反馈 心房颤动 机制
原文传递
机械-电反馈: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晓峰 马爱群 《心脏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29-432,共4页
机械 -电反馈是心脏收缩时机械活动调节的电变化。本文概述了心脏机械 -电反馈系统生理状态时对电活动的调节作用。在心室肥大、容量或压力负荷增加。
关键词 机械反馈 室性心律失常 牵张活化通道 病因 VA M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反馈对心衰心室肌电重构的影响
6
作者 邓珏琳 杨庆 +4 位作者 陈茂 于厚志 张滔 于茜 黄德嘉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322-324,共3页
目的:观察心衰时心室前后负荷改变基础上快速心室刺激导致的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探讨机械-电反馈对心室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138只兔随机分为心衰组和正常组。在兔心外膜四个部位分别以220、240、260次/分为刺激频率测定单向动作... 目的:观察心衰时心室前后负荷改变基础上快速心室刺激导致的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探讨机械-电反馈对心室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138只兔随机分为心衰组和正常组。在兔心外膜四个部位分别以220、240、260次/分为刺激频率测定单向动作电位时程(MAPD)及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并分别增加前后负荷后,再作上述测定。然后置电极于右房,以260次/分频率快速刺激30 min,重复测定。并以S1S2S3刺激方法诱发室颤,记录诱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心衰组在增加前或后负荷快速刺激后,均表现为MAPD90、VERP延长,四个部位之间差异明显。正常组虽有延长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心衰组的室颤诱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正常各组,增加前、后负荷后更明显。结论:心衰时增加前、后负荷并快速心室刺激导致心室肌电重构的不均匀性明显增加,可能是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易于发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衰 机械-反馈 心室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机械-电反馈对心脏的整合调控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知非 钮伟真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200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心肌的机械活动影响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这一现象被称为心脏机械 电反馈 (MEF)或心脏机电转导。它不但在细胞和器官各个水平上对正常心脏起整合调控作用 。
关键词 心脏机械-反馈 牵张激活通道 细胞骨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反馈: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
8
作者 邓珏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发生机制 机械-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纤维化与机械-电反馈 被引量:1
9
作者 谢竹馨月 郭秋哲 +1 位作者 郭涛 李广平(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6期737-741,共5页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内力学或机械环境改变与心房颤动及心房纤维化关系密切。持续力学刺激可导致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过多沉积等心房结构重构,影响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内力学或机械环境改变与心房颤动及心房纤维化关系密切。持续力学刺激可导致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外基质过多沉积等心房结构重构,影响心肌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电传导,维持并促进心房颤动发生、发展。其中,在力学刺激下转化生长因子、整合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同源物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A/ROCK)信号通路、细胞骨架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参与上述过程,同时非编码RNA也可起到调控心房纤维化的作用。文章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系统介绍了心房纤维化与机械电反馈之间的关联,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心房纤维化与力学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理 心肌力学 机械-反馈 心房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拉刺激对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知非 钮伟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本实验观察了牵拉刺激对离体豚鼠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为探讨心肌牵张激活离子通道电流的特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引导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用微机化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NSA-Ⅲ)记... 目的本实验观察了牵拉刺激对离体豚鼠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为探讨心肌牵张激活离子通道电流的特点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引导豚鼠心室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用微机化生理信号采集分析系统(NSA-Ⅲ)记录并处理信号。结果①牵拉心肌可加快整个复极过程,APD20、APD50和APD90均有缩短(P<0.05)。牵拉作用呈心肌长度依赖性。牵拉刺激对RP和APA无显著性影响(P>0.05)。②内向整流钾通道(IK1)阻断剂BaCl2(100μmol/L)可明显减弱因牵拉刺激导致的动作电位时程缩短。应用格列本脲、奎尼丁和氯化钆与未用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在豚鼠心室肌存在牵拉刺激激活的外向电流,这种电流加快复极过程,使动作电位时程明显缩短。②该电流可能与内向整流钾通道(IK1)有关,但是与ATP敏感性钾通道和IKr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电反馈 牵张激活离子通道 动作 内向整流钾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张力与心律失常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春英 李艺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1期6-9,15,共5页
心脏电活动紊乱是发生心律失常的本质原因,在诸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因素中,机械张力所致的心律失常与临床密切相关,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经研究证实,机械电反馈异常为心律失常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本文就机械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 心脏电活动紊乱是发生心律失常的本质原因,在诸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的因素中,机械张力所致的心律失常与临床密切相关,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经研究证实,机械电反馈异常为心律失常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本文就机械性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与临床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心律失常 机械电反馈 张力性钾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继鸿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14-226,共13页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紊乱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有很多病因,发生机制和触发因素等。业已确定,机械电反馈作用的异常增强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独立机制,相应之下,机械性心律失常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就该问题做专题阐述。
关键词 机械性心律失常 牵张敏感性离子通道 机械电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心室压力钳方法研究家兔左心室单相动作电位的变化
13
作者 魏华 刘萍 +3 位作者 黄海霞 王伟 赵海燕 钮伟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3,共4页
目的构建小动物心室压力钳方法,观察机械刺激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探索心脏机械电反馈现象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自行构建的心室压力钳方法,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末期牵张左心室,观察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时程的变化。结果当左心室分别被强度为1... 目的构建小动物心室压力钳方法,观察机械刺激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探索心脏机械电反馈现象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自行构建的心室压力钳方法,在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末期牵张左心室,观察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时程的变化。结果当左心室分别被强度为130 mmHg、140 mmHg、150 mmHg的额外牵张刺激钳制时,左室MAPD90〔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的时程(monophasic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 upstroke to the level of 90%)〕较正常分别延长15.4%、26.1%、44.4%(P<0.05),左室MAPD20、MAPD50无明显变化;牵张前后右室MAPD20、MAPD50及MAPD90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自行构建的心室压力钳方法能较准确地模拟生理、病理生理条件下心室内的负荷变化情况,并能灵活地对心脏施加机械刺激,为在器官水平上研究心脏机械电反馈(mechano-electricfeedback,MEF)提供了压力控制方法上的改进;左心室复极末期牵张刺激可引起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延长、复极减慢,右室则无明显改变,提示该刺激直接导致了左心室上内向电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压力钳 单相动作 机械电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素对增加豚鼠左心室后负荷所致单相动作电位变化的影响
14
作者 盛富强 程龙献 +1 位作者 廖玉华 王嘉陵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观察链霉素对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在体豚鼠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变化的影响 ,评价牵张激活离子通道 (stretch -activatedchannels,SACs)在机械电反馈 (mechanoelectricalfeedback ,MEF)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在体豚鼠左心室前中壁... 目的 观察链霉素对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在体豚鼠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变化的影响 ,评价牵张激活离子通道 (stretch -activatedchannels,SACs)在机械电反馈 (mechanoelectricalfeedback ,MEF)中的作用。方法 记录在体豚鼠左心室前中壁单相动作电位 (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MAP)的过程中结扎其升主动脉 5s ,间隔 5min重复一次 ,在重复之前由颈静脉注射链霉素 (2 0mg/kg) ,测量结扎升主动脉前后单相动作电位 5 0 %和 90 %复极时程 (APD50 和APD90 )。结果 应用链霉素之前 ,短时间结扎升主动脉 ,左心室后负荷由 (30± 8)mmHg增加到(71± 1 9)mmHg(P <0 0 5 ) ,相应地 ,伴随左心室后负荷的增加 ,APD50 由 (76± 1 2 )ms缩短为 (6 7± 1 3)ms(P <0 0 5 ) ,同时 ,APD90 由 (1 2 0± 1 7)ms缩短为 (1 1 5± 1 6 )ms(P <0 0 5 ) ;应用链霉素之后 ,短时结扎升主动脉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相似的变化 ,但APD50 和APD90 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引起在体豚鼠心肌APD50 和APD90缩短 ,链霉素可抑制此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机械电反馈 牵张激活离子通道 心肌单相动作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机械门控离子通道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知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心脏机械电反馈是引发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机制 ,目前已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实验证明它与心肌细胞机械门控通道的开放有密切关系。积极寻找机械门控通道的特异性工具药 ,不但对该类通道的鉴定和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而且将为开发... 心脏机械电反馈是引发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机制 ,目前已受到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大量实验证明它与心肌细胞机械门控通道的开放有密切关系。积极寻找机械门控通道的特异性工具药 ,不但对该类通道的鉴定和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而且将为开发一类新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机械门控离子通道 药理学 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 心脏机械电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室肌细胞牵张活化电流I_(cir,swell)的研究
16
作者 李晓峰 马爱群 《农垦医学》 2003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室肌细胞肿胀激活内向整流阳离子流I_(Cir,swell)与低渗性肿胀时体积的关系及对牵张活化离子通道阻断剂Gd^(3+)的敏感性。方法:①采用图文采集及分析系统测量并比较大鼠心室肌细胞在等渗(1T)及低渗(0.6T)溶液中体积的变... 目的:探讨大鼠心室肌细胞肿胀激活内向整流阳离子流I_(Cir,swell)与低渗性肿胀时体积的关系及对牵张活化离子通道阻断剂Gd^(3+)的敏感性。方法:①采用图文采集及分析系统测量并比较大鼠心室肌细胞在等渗(1T)及低渗(0.6T)溶液中体积的变化。②采用全细胞电压钳方式记录大鼠心室肌细胞在1T及0.6T溶液中I_(Cir,swell)的变化。结果:①大鼠心室肌细胞在0.6T溶液中比1T溶液中体积分别增加37.4%和35.9%。②正常细胞在1T溶液中未见电流激活,在0.6T溶液中的细胞肿胀使内向及外向电流同时增大,其内向电流在-100mV电压刺激时的电流强度由1T溶液的-1.55±0.23pA/pF增大至0.6T溶液中的-6.45±1.03pA/pF(P<0.01),并能被10μM Gd^(3+)抑制。结论:心肌细胞低渗性肿胀可激活牵张活化电流I_(Cir,swell),且可被Gd^(3+)抑制,I_(Cir,swell)可能在机械-电反馈导致心律失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室肌细胞 牵张活化流Icir swell 膜片钳技术 牵张活化离子通道 机械电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牵张引起的豚鼠心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影响
17
作者 李鹏娟 祁杰 +6 位作者 刘懿 许嘉鸿 马军 李俊 梁磊 赵翠梅 陈义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研究机械牵张对离体豚鼠左心耳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观察几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机械牵张引起的心房心肌细胞AP改变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细胞AP,观察机械牵张对其的影响,并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机械牵张... 目的:研究机械牵张对离体豚鼠左心耳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P)的影响,观察几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机械牵张引起的心房心肌细胞AP改变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细胞AP,观察机械牵张对其的影响,并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机械牵张引起的心房心肌细胞AP和有效不应期(ERP)变化的作用。结果:①机械牵张可加快心房心肌细胞整个复极过程,牵张效果呈心肌牵张长度依赖性,但牵张刺激对静息膜电位(RMP)和动作电位幅度(APA)无影响;②进一步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机械牵张后的心房心肌细胞RMP、APA、动作电位时间(APD)和ERP的影响后发现,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可使该AP复极至90%所需的时间(APD_(90))和ERP均显著延长(P均<0.01).APA显著降低(P均<0.01);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可使该AP复极至50%所需的时间(APD_(50))、APD_(90)和ERP显著缩短(P均<0.01);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氟卡尼可使该APA、AP复极至20%,所需时间(APD_(20))和AP_(50)进一步缩短,但未发现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普萘洛尔有改变机械牵张后的RMP、APD和ERP作用(P>0.05);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可使机械牵张后的APD_(20)APD_(50)、APD_(90)和ERP显著延长(P均<0.01);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拉帕米可使该APD_(50)和APD_(90)显著延长(P均<0.01).结论:①Ⅰa、Ⅲ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防止机械牵张引起的心房心肌细胞APD和ERP缩短;②Ⅰb和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促进机械牵张引起的心房心肌细胞APD和ERP的缩短;③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牵张引起的心房心肌细胞APD和ERP改变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激活性离子通道 抗心律失常药物 机械电反馈 心房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电反馈引起心衰心室肌电重构变化的分子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珏琳 陈茂 +4 位作者 杨庆 于厚志 张滔 于茜 黄德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研究试图探讨心衰时机械-电反馈引起的心室肌电重构的变化与L-型Ca2+通道和肌浆网Ca2+-ATP酶mRNA表达的关系。138只兔随机分为阿霉素组和正常组,在兔的心外膜分别以220/240/260次/min为刺激频率(基础周长273/250/231 ms)测定各部位的... 本研究试图探讨心衰时机械-电反馈引起的心室肌电重构的变化与L-型Ca2+通道和肌浆网Ca2+-ATP酶mRNA表达的关系。138只兔随机分为阿霉素组和正常组,在兔的心外膜分别以220/240/260次/min为刺激频率(基础周长273/250/231 ms)测定各部位的单向动作电位时程(MAPD)及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然后将刺激电极置于右房,以260次/min频率进行快速刺激,持续30 min。刺激结束后,再重复上述测定过程。并以S1S2S3刺激方法诱发心室颤动(VF),记录诱发率和VF持续时间,心室后除极的发生次数。然后,从这些心肌抽提总RNA,通过RT-PCR方法测定L-型Ca2+通道和肌浆网Ca2+-ATP酶的mRNA表达。在心衰组,增加前或后负荷快速刺激后L-型Ca2+通道的mRNA表达是上调的(P<0.05),肌浆网Ca2+-ATP酶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L-型Ca2+通道mRNA表达变化的幅度与MAPD90和VERP变化的幅度之间有相关性,肌浆网Ca2+-ATP酶的mRNA表达变化的幅度与MAPD90和VERP变化的幅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提示心衰时机械-电反馈对心室肌电重构的影响可能与L-型Ca2+通道mRNA的表达上调有关,而与肌浆网Ca2+-ATP酶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衰 机械-反馈 心室肌重构 MRNA
原文传递
链霉素对膨胀离体豚鼠心室诱导的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盛富强 程龙献 廖玉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51-453,共3页
通过观察链霉素对膨胀心室诱导的心律失常的影响来评价牵张激活的离子通道 (SACs)在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采用Langendorff方法灌流离体豚鼠心脏 ,剪开左房 ,将充有液体的乳胶球囊置于左室。记录膨胀左室前和向乳胶球囊注射液体膨胀左室... 通过观察链霉素对膨胀心室诱导的心律失常的影响来评价牵张激活的离子通道 (SACs)在机械电反馈中的作用。采用Langendorff方法灌流离体豚鼠心脏 ,剪开左房 ,将充有液体的乳胶球囊置于左室。记录膨胀左室前和向乳胶球囊注射液体膨胀左室过程中心外膜心电图和左室压力 ,计算对照组和链霉素组膨胀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 :通过乳胶球囊膨胀左室 ,使左室舒张末压增加相同的情况下 ,室性早搏在链霉素组的发生率为 2 0 % ,对照组则为 80 % ;室性心动过速在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和 6 0 % (P均 <0 .0 5 )。结论 :链霉素对膨胀诱导的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 ,说明SACs在膨胀诱导的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心律失常 抑制作用 豚鼠 膨胀心室 离体心室 离子通道 机械电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心肌梗死大鼠离体心脏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富路 谢荣盛 +3 位作者 曹君娴 戴颖楠 朱立群 韩颖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受体)在心肌梗死(MI)大鼠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评价β2受体是否参与了机械电反馈。方法复制大鼠MI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ICI118.551组、MI组、MI+ICI118.551组... 目的观察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受体)在心肌梗死(MI)大鼠牵张所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评价β2受体是否参与了机械电反馈。方法复制大鼠MI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组。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ICI118.551组、MI组、MI+ICI118.551组,进行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自制球囊对左室进行牵张。记录并测量牵张后30s内各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50%和90%MAP复极时程(MAPD50和MAPD90),计算牵张诱发心律失常(SIA)的发生率。结果牵张后,MI组、假手术组MAPD、MAPD50和MAPD90均缩短(P<0.01或<0.05),且MI组缩短更明显;应用ICI118.551后,假手术组MAPD、MAPD50和MAPD90仍缩短(P<0.05),而MI组MAPD、MAPD50和MAPD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牵张后,MI组SIA的发生率较假手术组高(22.44%vs10.34%,P<0.05),应用ICI118.551后,假手术组SIA发生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MI组SIA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β受体可能参与了机械电反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机械电反馈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单相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