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性压迫机制下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佟佳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34-037,共4页
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椎间盘出现了突出、颈部锥体骨质形成增生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出现机械性压迫的重要病因,上述原因使得颈椎构成变化,挤压椎动脉,结果影响了椎动脉血液循环产生障碍。具体来说,颈椎的退行性变会导致颈椎间盘失去... 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椎间盘出现了突出、颈部锥体骨质形成增生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出现机械性压迫的重要病因,上述原因使得颈椎构成变化,挤压椎动脉,结果影响了椎动脉血液循环产生障碍。具体来说,颈椎的退行性变会导致颈椎间盘失去弹性,颈椎间盘突出会压迫椎动脉,颈椎骨质增生也会刺激椎动脉,这些都会导致椎动脉的血流受阻,从而引发颈椎病。此外,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使得颈椎处于不稳定状态,对椎动脉产生挤压,使得颈椎病加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机械性压迫机制下,手法治疗主要通过调整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善颈椎的稳定性、减轻颈椎对椎动脉的压迫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压迫 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中因机械性压迫下腔静脉受阻2例
2
作者 刘景 陈兆芬 吉庆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4年第S1期76-76,共1页
在盆腔手术过程中,因机械和物件压迫阻断下腔静脉,造成血压持续下降,静脉压急剧升高的情况少见。现将我们在配合手术中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女性46岁,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心肺功能正常,入手术室的血压13/9kPa... 在盆腔手术过程中,因机械和物件压迫阻断下腔静脉,造成血压持续下降,静脉压急剧升高的情况少见。现将我们在配合手术中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 女性46岁,因子宫肌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前心肺功能正常,入手术室的血压13/9kPa(100/69mmHg)心率60次/min。开腹后用纱垫卷排塞肠管,暴露手术野,5min后血压下降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压迫 下腔静脉 手术期间 硬膜外麻醉 盆腔手术 子宫切除术 手术野 玻璃接头 髂总静脉 器械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性压迫是晚发瘫乙型的主要病因
3
作者 姜广擎 尚家福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探讨晚发瘫乙型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1992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晚发瘫乙型患者10例,其截瘫指数在“4”以上,采用半侧椎板切除8例,前方减压2个月后再行半椎板切除2例。术后应用神经恢复药及脱水药。卧床时间视病... 目的:探讨晚发瘫乙型的主要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1992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晚发瘫乙型患者10例,其截瘫指数在“4”以上,采用半侧椎板切除8例,前方减压2个月后再行半椎板切除2例。术后应用神经恢复药及脱水药。卧床时间视病情而定。结果:8例截瘫完全恢复,1例可自行活动,1例无效,其截瘫完全康复率80%以上。结论:晚发瘫乙型致瘫机理多为机械性压迫(90%),只有10%病例为脊髓磨损变性坏死。保守治疗无效。半侧椎板切除术是首选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压迫 晚发瘫乙型 半侧椎板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性压迫机制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治疗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学强 曹林忠 +3 位作者 蒋玮 张琪 王多贤 刘孟初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机械性压迫机制入手,对近年来采用理筋、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从而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纠正患者“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状态,并可有效改善患...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机械性压迫机制入手,对近年来采用理筋、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从而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纠正患者“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状态,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临床研究中存在无明显量化的诊断标准、缺乏统一的疗效量表、分型不明确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机械性压迫 手法 临床研究 综述
原文传递
机械性压力所致股骨头坏死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瑞江 马承宣 +6 位作者 赫荣国 房论光 刘贵林 卢世璧 王宝莲 宋文敏 陈志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临床研究表明先天性髋脱位复位后并发股骨头坏死与股骨头遭受髋臼的机械性压迫有关。Salter等人1969年曾通过幼猪实验,将双下肢置内收位固定,产生内收肌挛缩,然后再外展位固定,使股骨头遭受髋臼的压迫,从而获得了幼猪股骨头坏死的模型... 临床研究表明先天性髋脱位复位后并发股骨头坏死与股骨头遭受髋臼的机械性压迫有关。Salter等人1969年曾通过幼猪实验,将双下肢置内收位固定,产生内收肌挛缩,然后再外展位固定,使股骨头遭受髋臼的压迫,从而获得了幼猪股骨头坏死的模型。本实验模拟先天性髋脱位复位后股骨头遭受髋臼压迫的情形,设计了幼犬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模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复位 机械性压迫 幼猪 实验模拟 内收肌 先天性髋脱位 模型设计 股骨近端 股骨下端 髓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机制探讨 被引量:51
6
作者 王福根 高谦 +3 位作者 毕胜 江亿平 侯京山 陈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手法推拿能否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复位?究竟是机械性压迫致痛还是无菌性炎症致痛?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是否存在于发病的全过程?方法采用影像学、生物力学、不同治疗方法的药效比较分析、手术...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作用机制:手法推拿能否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复位?究竟是机械性压迫致痛还是无菌性炎症致痛?腰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是否存在于发病的全过程?方法采用影像学、生物力学、不同治疗方法的药效比较分析、手术中观察神经根对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椎管外软组织磷脂酶A2活性测定及临床肌电图追踪观察等综合手段,研究椎间盘突出的致痛机制。结果(1)牵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髓造影治疗前后对照26例,CT扫描前后对照58例,MRI检查前后对照12例,结果提示突出的椎间盘影像大小形态及部位均无确认的明显变化。(2)模拟腰部牵扳推拿手法时髓核内压的变化:L3~40.73kPa;L4~50.26kPa;L5~S10.11kPa。神经根位移的变化:同侧旋转位移距离(1.3±0.8)mm;对侧旋转位移距离(1.7±1.0)mm。(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椎板处棘肌的磷脂酶A2活性测定,结果提示实验组样本活性测定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电镜检查证实炎症反应的存在。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法推拿治疗机制是间盘突出物的“变位”作用达到神经根松解,而非髓核的复位还纳。(2)单纯机械性压迫正常神经根不引起疼痛,而是产生麻木或麻痹,神经根鞘膜外和硬膜外脂肪组织的无菌性炎症病变所产生的化学性刺激是疼痛的原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治疗 手法推拿治疗 机械性压迫 无菌性炎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与炎症介质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益民 姜鑫 +1 位作者 郭永智 孙延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炎症介质 神经根性疼痛 机械性压迫 坐骨神经痛 下腰痛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神经根阻滞在神经根性腰腿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海昌 田园 +1 位作者 王文 宋海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2-785,共4页
神经根性腰腿痛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引起神经性腰腿痛的因素较多,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致病因素,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机理包括化学介质刺激、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周围水肿等,神经根周围炎性水肿... 神经根性腰腿痛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引起神经性腰腿痛的因素较多,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要致病因素,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机理包括化学介质刺激、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机械性压迫、神经根周围水肿等,神经根周围炎性水肿程度与病人疼痛程度相关[1,2]。目前临床上缓解疼痛常用方法为神经根阻滞,而准确的定位是保证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实施的基础,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腰椎椎旁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反应 主要致病因素 神经根周围 机械性压迫 神经阻滞 神经根阻滞 炎性水肿 椎旁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护理对介入治疗术后穿刺处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毕晓燕 李誉 +3 位作者 王虹宇 孟丽芝 段丽云 王丽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9期3453-3454,共2页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内科、外科治疗之间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由于其有微创、高效、安全、并发症少、恢复期短、可重复性强以及不破坏原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1]。精准护理管理模式...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内科、外科治疗之间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由于其有微创、高效、安全、并发症少、恢复期短、可重复性强以及不破坏原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等优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1]。精准护理管理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将每个程序再进行细节化处理,并将细节进一步优化,使整个护理程序更为细致化,患者对护理的信心也更足,在此过程中患者接收到的相关护理照顾也更多。动脉压迫器(Arterial pressurizer)是利用机械性压迫与固定带相结合的结构,靠度盘和螺旋手柄调节压板对穿刺点直接施加压力,使穿刺点实现体外闭合,达到成功止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压迫 穿刺点 护理管理模式 护理程序 精准护理 介入治疗 可重复性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盘源性疼痛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亮亮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68-971,共4页
颈、肩、上背或上肢疼痛症状的出现,其病理性相关因素通常与颈椎椎间盘退变有关.而髓核突出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免疫因子对神经根的化学性刺激,是诱发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机制,其疼痛性质多以线性放射样疼痛为主,疼痛定位清晰,... 颈、肩、上背或上肢疼痛症状的出现,其病理性相关因素通常与颈椎椎间盘退变有关.而髓核突出对神经根的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免疫因子对神经根的化学性刺激,是诱发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机制,其疼痛性质多以线性放射样疼痛为主,疼痛定位清晰,疼痛可放射至前臂或手指,且疼痛区域遵循颈神经根支配的分布规律.但是,与神经根性疼痛相比,部分患者的颈、肩、上背或上肢疼痛通常先于神经根性疼痛数周或数月前出现,甚至从未出现神经根性疼痛特点,而疼痛性质多以“酸痛、钝痛”(可剧烈疼痛)为主,疼痛范围弥散且定位模糊,疼痛扩散多不过肘,有学者称为“颈椎盘源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间盘退变 疼痛症状 盘源性 神经根性疼痛 疼痛性质 上肢疼痛 机械性压迫 化学性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慧辉 许茂盛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CSA是临床常见的... 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ial insufficiency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是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CSA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其发病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各种机械性压迫及牵拉导致椎动脉的狭窄;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的血管痉挛;椎动脉本身退行性病变及畸形;血管内皮素等体液因子的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方法 影像学 ARTERIAL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机械性压迫 神经根型颈椎病 血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进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5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粥样硬化 基底动脉血栓 静脉输注治疗 脑血管疾病 机械性压迫 不可逆损害 杏丁注射液 发病原因 细胞结构 重要意义 病死率 中老年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节损伤与脊髓背角C-fos原癌基因表达
13
作者 周跃 梅芳瑞 +1 位作者 刘正津 廖维宏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10期882-884,共3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节(DRG)不同损伤方式后,不同损伤时间的脊髓背角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该蛋白表达程度与神经行为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家兔42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机械性压迫组、炎性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制备相应... 目的探讨脊神经节(DRG)不同损伤方式后,不同损伤时间的脊髓背角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该蛋白表达程度与神经行为异常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家兔42只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机械性压迫组、炎性损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制备相应的脊神经节损伤模型。术后检测动物神经行为改变,并对中枢神经伤害性刺激反应物C-fos原癌基因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结果DRG损伤后1周,伤侧脊髓背角C-fos癌基因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手术对照组(47±17)、机械性压迫组(58±22)、炎性损伤组(55±20),均较正常对照组(28±18)显著增强(P<0.05);术后2,4,8周3个实验组结果也比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DRG损伤所导致动物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可能介导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和伤肢的痛觉过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节 损伤 C-fos原癌基因蛋白 痛觉过敏 脊神经节损伤 背角C-fos 脊髓背角 原癌基因表达 C-fos原癌基因蛋白 正常对照组 神经行为改变 机械性压迫 伤害性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囊虫病急剧颅内压增高时CT诊断的临床意义(附1例报告)
14
作者 钟载英 卓宋明 莫凡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23-223,共1页
脑囊虫病在囊虫病中最常见最严重。其严重程度与脑内感染六钩蚴的数量、寄生虫的部位和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脑囊虫病常产生机械性压迫、阻塞和炎症反应,引起癫痫颅内压增高。而且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比较复杂,在临床较难鉴别。CT
关键词 脑囊虫病 CT诊断 颅内压增高 六钩蚴 机械性压迫 免疫反应 炎症反应 异性蛋白 鉴别作用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吃什么药好
15
作者 李志钢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4年第2期60-61,共2页
我得了腰突症13年,前两天搬重物结果旧病复发.稍微多站一会就腰痛,坐着倒没事.请问,有没有什么药物治疗腰突比较好?陆读者:明确地说,目前没有哪种药物被医学实验证实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明确治疗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是由... 我得了腰突症13年,前两天搬重物结果旧病复发.稍微多站一会就腰痛,坐着倒没事.请问,有没有什么药物治疗腰突比较好?陆读者:明确地说,目前没有哪种药物被医学实验证实对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有明确治疗作用.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是由于机械性压迫所致,是一种身体退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药物治疗 机械性压迫 旧病复发 治疗作用 医学实验 腰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椎间孔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成日(综述) 黄保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1-644,共4页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er disc herniation,FLLDH)指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同节段神经根后节和神经根,造成同节段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伴受损神经根支配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er disc herniation,FLLDH)指脱出的椎间盘组织位于椎间孔外,机械性压迫或炎性刺激同节段神经根后节和神经根,造成同节段神经根支配区剧烈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合并腰骶部疼痛,伴受损神经根支配区不同程度皮肤感觉或运动功能损伤[1]。本病最早由Abdullah等[2]于1974年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外 治疗 运动功能损伤 椎间盘组织 机械性压迫 放射性疼痛 腰骶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相关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纪能能 刘爱峰 +2 位作者 吾米提·塔西 曹东东 张宇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7期623-627,共5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病的有效方法[1]。在年龄超过60岁的亚洲老年人口中,约15%的女性及6%的男性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2]。大多数骨科医生在TKA中采用止血带,止血带的使用会提供更好地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关节骨病的有效方法[1]。在年龄超过60岁的亚洲老年人口中,约15%的女性及6%的男性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2]。大多数骨科医生在TKA中采用止血带,止血带的使用会提供更好地手术视野、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改善骨-骨水泥之间的交联[3]。但是由于止血带的使用及随后释放引发的机械性压迫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and reperfusion,I/R),会造成骨骼肌、神经、血管及脑、肺、肾等脏器的损伤[4],最终导致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萎缩、肌力下降,疼痛加剧,活动功能降低,康复及住院时间延长[5],也可增加患者术后总出血量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压迫 骨科医生 膝关节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四头肌萎缩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视野 止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之根性痛与腰椎平衡失调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敏 袁洪平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机械性压迫 腰椎平衡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乐依丽 娄益波 丁海娜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767-769,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突出形成的机械性压迫和化学物质释放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导致腰部及下肢放射痛的原因,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1]。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腰间盘突出形成的机械性压迫和化学物质释放引起的炎症反应是导致腰部及下肢放射痛的原因,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1]。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被临床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本文观察了推拿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该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疗法 腰间盘突出 中医外治法 机械性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熏蒸治疗 炎症反应 临床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式治疗
20
作者 侯国柱 综述 +1 位作者 宋兴华 审校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6期696-698,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腰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造成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和突出物化学性刺激,引起腰腿疼痛和传导阻滞[不同的治疗方法--阶梯式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腰椎生物力学平衡失调,造成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到机械性压迫和突出物化学性刺激,引起腰腿疼痛和传导阻滞[不同的治疗方法--阶梯式治疗,以提高疗效,并尽可能地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是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比1]。在临床工作中不妨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较规范的治疗方法。现将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阶梯式治疗 腰椎生物力学 腰椎间盘变性 治疗方法 纤维环破裂 化学性刺激 机械性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