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春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79-082,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患者,均对其落实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查手段,分析其对于2种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PLC)、局灶性机化性肺炎( 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患者,均对其落实多层螺旋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检查手段,分析其对于2种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在2022年7月-2024年7月,回顾性分析在本医院就诊的40例PLC患者、40例FOP患者的资料信息,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均实施MSCT检查。结果 两组病患的基本CT形态结构实施比较,两组在病灶位置状况、与肺组织分界状况、形态状况、密度状况上显示未见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的分叶状况中的深分叶占比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浅分叶占比高于观察组,其毛刺状况中观察组的短毛刺占比高于对照组,其对照组中的长细毛刺占比高于观察组,比较存在差异化(P<0.05)。组间的MSCT 影像专有征象实施比较,两组晕征专有征象、纵隔淋巴结肿大专有征象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集束征专有征象检出情况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棘状突出征专有征象、支气管充气征专有征象检出数据高于观察组,具备统计意义(P<0.05)。比较两组病患的CT影像增强特点,观察组动脉期、静脉期、平扫时的CT值分别为(19.55±2.96)HU、(19.69±2.28)HU、(24.17±5.17)HU,对照组对应分别为(28.34±3.99)HU、(20.17±2.31)HU、(23.42±4.32)HU,两组之间静脉期CT值、平扫时的C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动脉期CT值显著对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T检查通过观察形态结构、影像专有征象和影像增强特点,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鉴别诊断PLC和FOP的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局灶机化性肺炎 多层螺旋CT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辉 郑广平 +1 位作者 廖启彬 周泱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45-49,55,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和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PLC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PLC组,另取60例FOP患者作为FOP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和周围型肺癌(PL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PLC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PLC组,另取60例FOP患者作为FOP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和MRI征象[形态学特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脓肿形成情况、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病灶最大径及位置];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参数对PLC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PLC组患者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脓肿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大占比均较FOP组大,且ADC值较FOP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存在毛刺征(AUC=0.658)值和纵隔淋巴结肿大(AUC=0.642),ADC值过低(AUC=0.758)对PLC的发生具有诊断价值,三者联合(AUC=0.767)诊断价值更高(P<0.05)。结论:存在毛刺征和纵隔淋巴结肿大,ADC值过低可以作为筛选PLC和FOP的诊断条件,且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局灶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3
作者 李雪 刘建 +1 位作者 刘萌 王玉光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7期754-759,共6页
目的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 目的分析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证候及病位特征。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断的COP患者56例,对其中医四诊信息及辨证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常规体检时发现的无症状者2例,余首发症状共7种,以咳嗽和喘憋为最常见症状;其次为咳痰,气短和发热。56例患者共涉及21种症状,其中,喘、咳嗽、汗出、咳痰、胸闷和气短为主要症状,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汗出、渴而多饮和腰膝酸软比例高(P<0.05,P<0.01)。56例患者中舌淡最多,白苔为最主要舌苔,脉弦和脉滑为最主要脉象,出现频率均超过50%。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脉弦的比例低(P<0.05);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脉弦、脉滑和脉数的比例高(P<0.01,P<0.05)。56例患者中48例为虚实夹杂证,5例为虚证,3例为实证。虚证以气虚为主,其次为阴虚、阳虚。结合脏腑辨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肺气虚,其次是肾阴虚、脾气虚,出现频率均超过30%。虚证以两证或三证同时出现,主要为肺脾气虚兼夹肾阴虚证和脾气虚兼夹肾阴虚占比较高。实证以寒饮停肺、痰湿阻肺、气郁伤肺和瘀阻肺络为主,出现频率均超过25%。证型组合主要为痰湿阻肺兼夹气郁伤肺和寒饮停肺兼夹瘀阻肺络证。与未合并纤维化患者比较,合并纤维化患者中肾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高(P<0.05,P<0.01),气郁伤肺证的比例低(P<0.01);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肾阴虚证的比例高(P<0.01),肺阳虚证、瘀阻肺络证的比例低(P<0.05)。56例患者病位分布以肺居多,其次为肾、脾和胃。其中,与未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比较,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病位在肾、脾的比例高(P<0.05,P<0.01)。结论COP中医临床症状以肺系症状为主,证候类型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为肺脏。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易出现汗出、口渴多饮、腰膝酸软等肾阴亏虚证候,病位在肾、脾比例高;未合并纤维化患者胸闷、脉弦多见,证候类型多见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症状 证候 病位 糖皮质激素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庄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目的了解机化性肺炎(OP)的临床特点,比较隐源性机化性肺炎(d)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2011年5月本院43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COP... 目的了解机化性肺炎(OP)的临床特点,比较隐源性机化性肺炎(d)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在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2011年5月本院43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COP患者相比,SOP患者人院前的病程更短(P〈0.01),更易出现发热症状(538%VS20.0%)和捻发音体征(61.5%VS40.0%)。胸腔积液仅发现于SOP患者,与COP患者卡H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O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90.7%,4例死亡病例均为多肌炎/皮肌炎患者。结论SOP患者临床表现更为多样,OP和多肌炎/皮肌炎并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隐源机化性肺炎 继发机化性肺炎 多肌炎/皮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肺炎型黏液腺癌与机化性肺炎
5
作者 杜自宏 伍志发 +2 位作者 刘静 李新春 刘红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 目的:评估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鉴别原发肺炎型黏液腺癌(PTMA)与机化性肺炎(O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1例PTMA患者与50例O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别在平扫及CT增强图像上提取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通过线性相关性分析和L1正则化方式进行特征的筛选和降维。对两组的临床特征、CT形态学特征及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将3类特征中有统计学意义者分别或联合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共获得4个预测模型(临床、CT形态学征象、影像组学合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类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特征中的性别、咳白黏痰、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53、CT形态学征象中的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血管造影征和重力分布在PTMA组与OP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小结节、空泡/假空洞征和血管造影征是鉴别PTMA与O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各类机器学习模型的AUC:影像组学模型为0.997和0.946,临床模型为0.869和0.814,CT形态学特征模型为0.919和0.797,联合模型为0.999和0.972。Delong检验显示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临床模型及CT形态学特征模型(P均<0.05),与联合模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影像组学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提取并分析多维度影像数据,可以有效鉴别PTMA与OP,辅助临床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炎型黏液腺癌 机化性肺炎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诊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梓瑾 曹霞 +2 位作者 庞玉 张正平 黄凌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176-181,共6页
机化性肺炎(OP)是一种以远端气腔内炎性纤维栓的存在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肺部病变,根据病因分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基于COP和SOP在治疗与管理方面的差异性,二者的尽早诊断极其重要。OP包括损伤、机化、重建的... 机化性肺炎(OP)是一种以远端气腔内炎性纤维栓的存在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肺部病变,根据病因分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和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OP)。基于COP和SOP在治疗与管理方面的差异性,二者的尽早诊断极其重要。OP包括损伤、机化、重建的过程,COP的病因未知,SOP的病因包括药物、感染、结缔组织病等。COP和SOP在临床表现方面无特异性,溯因性的实验室检查对于SOP查找病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者典型的CT表现是多灶性实变,非典型表现呈现多样性,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是OP诊断的主要标准,包括经典型和特殊类型(急性纤维素性OP和瘢痕型OP),其特征可与影像学模式相对应,且为SOP病因查找提供线索。多学科团队对于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及病理信息的综合分析,对于COP和SOP的诊断与管理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隐源 继发 间质肺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局灶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7
作者 王丽丽 郑祥武 +1 位作者 唐坤 陈雀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1期15-19,F0003,共6页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建立列线图鉴别局灶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FCOP)与肺腺癌(LA)。方法 回顾性搜集77例FCOP与77例LA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06例和验证集48例。采用A.K.软件提取组学特征,降维后获得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列...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建立列线图鉴别局灶性隐源性机化性肺炎(FCOP)与肺腺癌(LA)。方法 回顾性搜集77例FCOP与77例LA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06例和验证集48例。采用A.K.软件提取组学特征,降维后获得影像组学标签,建立列线图,并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1个高度相关的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并联合癌胚抗原(CEA)建立列线图,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均为0.84,且具有较高的校准度及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列线图能较好地用于鉴别FCOP与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隐源机化性肺炎 肺腺癌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伏邪论治机化性肺炎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医案
8
作者 廖平凡 何军 +3 位作者 丁兆辉 徐晖 史建刚 万丽玲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机化性肺炎(OP)是指肺泡腔、肺泡管或伴有细支气管管内肉芽组织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炎症。其大部分病因不明,无特征表现,影像具有游走的特点,若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R-ILD),极易漏诊误诊。因其具有起病隐匿潜藏、遇感而... 机化性肺炎(OP)是指肺泡腔、肺泡管或伴有细支气管管内肉芽组织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非特异性炎症。其大部分病因不明,无特征表现,影像具有游走的特点,若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SR-ILD),极易漏诊误诊。因其具有起病隐匿潜藏、遇感而发、病程缠绵、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等特点,与伏邪极为相似,中医多将其归为“肺痿”“肺痹”等范畴。本文通过1例OP合并吸烟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案例分析,从伏邪理论角度辨治,为治疗OP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吸烟相关间质肺疾病 伏邪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MSCT鉴别诊断机化性肺炎及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微微 邹佳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及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5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在多层螺旋CT(MSCT)鉴别诊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及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2年5月中部战区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3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61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变CT征象,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定性征象构建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界不清、长毛刺、短毛刺、空气支气管征是预测区分OP与PLC的独立影响因素;联合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45,灵敏度为79.20%,特异度为98.40%。结论:边界不清、长毛刺、短毛刺、空气支气管征象有助于FOP和PLC的鉴别诊断,联合预测模型可提高鉴别二者的诊断效能,为临床提供重要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局灶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多层螺旋CT征象特征及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效果观察
10
作者 李必先 刘锋 王晓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1期2024-2026,共3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着重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选择病例共计100例(5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50例周围性肺癌),基于疾病类型分为肺炎组与肺癌组,均进行多层螺旋CT...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着重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1月,选择病例共计100例(50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50例周围性肺癌),基于疾病类型分为肺炎组与肺癌组,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疾病确诊率、病灶部位、密度、形态、和肺组织的分界线、晕征、纵隔淋巴结肿大,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分叶、毛刺、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棘状突出征,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多层螺旋CT 分叶 毛刺 支气管充气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模型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
11
作者 刘云泽 李宬润 +1 位作者 郭俊唐 刘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7-404,共8页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 目的探讨临床-影像组学组合模型对于局灶性机化性肺炎和周围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机化性肺炎的60例患者,根据倾向评分匹配,1∶2选择出120例肺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和影像资料。临床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影像组学相关资料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按照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44例)与测试集(36例),采用Python3.7数据包提取1835个特征,经过统计学处理,结合临床资料建立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评价该模型针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过敏史”为机化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6),血液学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在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和降维后,筛选出30个对于鉴别两种疾病有意义的影像组学标签,其中对于鉴别意义前3位的影像组学标签为“GraylevelNonUniformity,灰度游程矩阵中的灰度非均匀性”、“SizeZoneNonUniformity,灰度级大小区域矩阵特征中的尺寸区域非均匀性”、“shape-Sphericity,原始图像形状的球形度”。根据临床-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8550~0.9627)、测试集为0.901(95%CI:0.8030~0.9989)。模型在训练集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85.4%、83.5%、84.0%,测试集分别为94.7%、70.6%、83.3%。结论基于临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对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腺癌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有望降低因诊断不明导致的过度治疗,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机化性肺炎 肺腺癌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1例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徐婉玲 吴思瑶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13,1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治经过,加强疾病认识,降低误诊漏诊。方法分析总结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诊治经验,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疾病特点。结果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等,... 目的通过分析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诊治经过,加强疾病认识,降低误诊漏诊。方法分析总结1例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患者的诊治经验,查阅相关文献,总结疾病特点。结果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热等,胸部CT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磨玻璃影及斑片状实变影,临床表现与细菌性肺炎等常见病相似,容易误诊漏诊。结论对于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改善,且缺乏病原学依据的患者,需考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可能,及时肺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机化性肺炎 误诊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苗立云 代静泓 +2 位作者 桂贤华 张德平 孟凡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9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近定义的弥漫性急性肺损伤类型-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确诊的1例患者以及国外有关文献的报道,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 目的介绍一种新近定义的弥漫性急性肺损伤类型-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方法分析南京市鼓楼医院确诊的1例患者以及国外有关文献的报道,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降低,CT可见两肺斑片状实变影,主要病理表现为肺泡腔内可以看到特征性纤维蛋白球以及机化的疏松结缔组织,而没有DAD中的经典透明膜形成。结论急性纤维蛋白性机化性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同于弥漫性肺泡损伤、机化性肺炎和嗜酸细胞性肺炎的新的肺损伤类型,但其是否为一个独特的疾病综合征有待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弥漫肺泡损伤 机化性肺炎 纤维蛋白机化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郝月明 杨变转 +1 位作者 程美龄 陈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AFOP)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新型冠状病... 目的 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cute fibrinous and organizing pneumonia,AFOP)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症患者治疗期间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临床诊治过程。结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使病情变得复杂,疗程延长,如不及时发现、诊断和调整治疗,将影响判断和预后。结论 AFOP是间质性肺炎的一种罕见病理学类型,可继发于感染,激素抗感染治疗有效。早期识别和干预AFOP,可减轻后遗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纤维素机化性肺炎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雪 孔君 +3 位作者 孔辉 解卫平 戎荣 王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8-1353,共6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FOP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5例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6....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FOP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5例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6.9±9.7)岁。对患者进行分组,43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22例为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SOP)(16例与感染相关、4例与肿瘤相关、2例与结缔组织病相关)。FOP的常见症状为咳嗽(78.46%)、咳痰(49.23%)、咯血(24.62%)、发热(24.62%)和胸痛(20.00%),SOP组患者咳痰、发热症状及肺部湿性啰者体征多于COP组(P<0.01)。SOP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于COP组(P<0.01),而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COP组(P<0.05)。影像学显示:FOP中39例呈结节型,26例呈肿块型,右下肺(38.46%)及胸膜下(49.23%)分布多见;常见征象为毛刺征(58.46%)、分叶征(43.08%)、支气管充气征(38.46%)和胸膜凹陷征(32.31%)。30例通过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随访无复发患者。非手术治疗35例:21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8例5个月内病灶基本吸收;另14例非激素治疗者,9例在随访中病灶无明显变化,3例在6个月内病灶吸收,1例死亡,1例复发。结论:FOP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和胸痛,病灶多呈右下肺及胸膜下分布。手术切除后无复发,激素治疗疗效佳,但考虑FOP为良性病变,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机化性肺炎 隐源机化性肺炎 继发机化性肺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金燕 陈鹏 +1 位作者 王力玄 马忠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8-190,共3页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亚型之一,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征性。COP不同于其他肺纤维化疾病,具有相对缓慢的进程及较好的预后,但临床上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治疗,近年来COP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本文作者就...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亚型之一,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均无特征性。COP不同于其他肺纤维化疾病,具有相对缓慢的进程及较好的预后,但临床上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治疗,近年来COP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本文作者就COP的诊断、治疗进行综述,以期对本病的诊断及治疗起到有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 阻塞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增智 李栋 +3 位作者 李杰 高杨 张向峰 刘双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7期623-628,共6页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16例COP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肺活检病理及治疗与转归。结果:16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16例COP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常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肺活检病理及治疗与转归。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为1.29∶1,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60.7±11.1)岁,从发病到确诊时间10d至7个月,中位确诊时间28(20,69)d,8例有主动吸烟或者被动吸烟史。所有患者均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前3位的为咳嗽15例,咯痰11例,发热8例,胸部查体主要为病变部位的湿罗音。相对于白细胞正常或者轻度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较明显。肺功能显示50%患者存在弥散功能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胸部CT主要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为主,分布以胸膜下和双下肺为主。6例经皮穿刺肺活检,5例经胸腔镜肺活检以及5例经纤支镜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明确诊断,除5例患者行肺叶切除术,余11例行激素治疗,3例有复发,加量激素,延长疗程后,病情好转。结论:临床表现和胸部影像学特征对COP有提示作用,确诊需要病理,经皮肺穿刺或者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临床确诊COP有较高价值。绝大多数COP对激素反应良好,此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隐源机化性肺炎 胸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图像特征在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与周围型肺癌中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白勇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图像特征在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7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56例PLC患者(PLC组)及56例FOP患者(FOP组)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图像特征及增强...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图像特征在鉴别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P)与周围型肺癌(PL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1年7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56例PLC患者(PLC组)及56例FOP患者(FOP组)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图像特征及增强前后CT值。结果两组病灶部位、分布特点、与胸膜关系、毛刺、支气管充气征、管集束征、空洞、钙化及胸膜凹陷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形状、与肺组织分界、晕征、空泡征、液化及坏死、局部胸膜增厚、纵隔淋巴结肿大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C组动脉期CT增加值及总增加CT值低于FOP组(P<0.05),两组平扫CT值及静脉期CT增加值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鉴别FOP与PLC的效果显著,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性,可为医师准确鉴定患者病情,继而拟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对患者预后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图像特征 局灶机化性肺炎 周围型肺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急性爆发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的特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西华 付翠平 +2 位作者 韩淑华 朱晓莉 张丽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10-415,48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爆发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AFCOP)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3例AFCO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治过程,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其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①AFCOP常见于55岁左... 目的探讨急性爆发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AFCOP)的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3例AFCOP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诊治过程,结合相关资料总结其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①AFCOP常见于55岁左右,多无基础疾病。②诱因:可能为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③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咳嗽、无痰或咳少量白黏痰,随病情进展而迅速出现气急或呼吸困难。④体征:主要为单侧或双侧的肺实变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哕音或爆裂音。⑤影像学表现:两肺多叶、段分布的沿支气管走行的实变影或渗出性病变,病程较长者或恢复期可见纤维条索样改变。⑥实验室检查:ESR和CRP明显升高、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出现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ANA多阳性,外周血WBC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多伴肝功能和心肌酶谱的明显异常,尿常规多有异常。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主要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而中性粒细胞比率较低。⑦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⑧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疗效显著。结论AFCOP的特点是诊断的线索,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早期诊断及治疗是良好预后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源机化性肺炎(COP) 爆发型 进展型 闭塞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与继发性机化性肺炎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敏 蔡后荣 方大楼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了解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的临床特点、类型、治疗及疗效,初步探讨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与继发性OP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7年4月我院17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为隐... 目的了解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的临床特点、类型、治疗及疗效,初步探讨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与继发性OP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7月至2007年4月我院17例O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2例为继发于多发性肌炎的机化性肺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可有发热、盗汗等,肺部闻及爆裂音;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斑片状肺泡浸润影或线状、网格状影或结节状阴影,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减退,弥散功能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疗效显著,而对继发于多发性肌炎的机化性肺炎的疗效欠佳。结论机化性肺炎是一临床病理综合征,易误诊为肺部感染、肿瘤等。隐原性机化性肺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良好的效果,而继发于多发性肌炎的机化性肺炎临床表现重且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化性肺炎 隐原机化性肺炎 多发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