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工艺学》课程教学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光春 党玉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38期185-186,共2页
文章从分析《机制工艺学》课程的特点着手,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构,打破教材章节的界线并按照实际工程应用顺序进行处理,同时把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围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进行教学,学生的工程能力会... 文章从分析《机制工艺学》课程的特点着手,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重构,打破教材章节的界线并按照实际工程应用顺序进行处理,同时把课堂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围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进行教学,学生的工程能力会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工艺学 课程教学 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的“机制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攀枝花学院机械制造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光春 李泽蓉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9-90,共2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机制工艺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在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 机制工艺学 任务合作 课程教学 方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机制工艺学中两个问题的新看法
3
作者 刘浏 叶霞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1-34,19,共5页
本文就机制工艺学教材对其中两部分内容———定位元件限制工件自由度和装配尺寸链固定调整法计算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使学生更易理解 。
关键词 机制工艺学 工件自由度 固定调整法 定位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机制工艺学课程考试的剖析
4
作者 林德浩 郭炽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7年第2期43-46,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考试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评定学生成绩,衡量教学效果;还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差距,自动调节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众所周知,考试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评定学生成绩,衡量教学效果;还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考试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差距,自动调节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也可以据此了解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因此,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工艺学 期终考试 课程考试 学生能力 考试改革 试题 教育测量学 教学效果 区分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研究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谈机制工艺学教学过程中研究方法的传授
5
作者 金捷 《鄂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60-61,4,共3页
本文论述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介绍几种科学研究方法:理想化方法、解析方法、模拟方法。文章说明大学教师若能研究一下自然科学方法论,有益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机制工艺学 模拟方法 高校 理想化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 解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机制造工艺学”教学思路浅议
6
作者 余克志 刘艳玲 刘立平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4期186-186,共1页
"制冷机制造工艺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主要从课程性质及定位、课程教材、课程内容、课程讲授方式和考核方式等五方面分析了"制冷机制造工艺学"... "制冷机制造工艺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主要从课程性质及定位、课程教材、课程内容、课程讲授方式和考核方式等五方面分析了"制冷机制造工艺学"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科研的必趣,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机制工艺学 教材 教学方法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改革尝试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建修 陈锡渠 申家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32-33,共2页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机制工艺课程的理论教学、设计及工艺实习的改革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 1、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获得理论知识的基本环节,课程...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机制工艺课程的理论教学、设计及工艺实习的改革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 1、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之间的关系 理论教学是获得理论知识的基本环节,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书本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模仿运用,课程设计一般是放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安排3~4周集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理论教学 教学改革 工艺实习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工艺过程 机制工艺学 理论知识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CBL的布鲁姆教学理论在留学生机制工艺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冷晟 薛建彬 《高教学刊》 2023年第6期1-4,共4页
高校留学生的教学已从“如何开展面向留学生教学”转入“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环节。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留学生的专业技术主干课,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归结性课程,课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提... 高校留学生的教学已从“如何开展面向留学生教学”转入“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环节。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留学生的专业技术主干课,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归结性课程,课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如何提高留学生机制工艺课程质量,俨然成为机械工程专业留学生教育的重要研究内容。当前留学生教学在教学效果、教学环境适应性、创新培养等方面存在诸多劣势,为提高留学生机制工艺教学质量,该文分析布鲁姆教学理论与CBL教学方法,对知识点按4个维度进行组织划分,围绕认知的6个层次融入不同案例,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备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问题的能力,以期对提升留学生教育国际化水平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机制工艺学 布鲁姆 CBL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高《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法初探
9
作者 史伦贤 《成才之路》 2009年第11期79-80,共2页
本文简要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特点,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教学方法,指出充分利用实践知识才能学好理论,用多种方式并举例。
关键词 机制工艺学 教学方法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创造是教学的灵魂
10
作者 李梁 《机械职业教育》 1996年第4期32-33,共2页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和讲授技巧让学生理解消化课本内容,是一种再创造.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我想再创造的含义应该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如何把生产实践与课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知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运用.... 教师通过教学方法和讲授技巧让学生理解消化课本内容,是一种再创造.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我想再创造的含义应该是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如何把生产实践与课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知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如何运用.如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这样,学生毕业后到生产现场就不会感到陌生,缩短学生在开始工作时摸索和不适应的时间,这是各个生产单位所希望的.我在工厂从事技术工作十几年,深深感到这种密切结合的好处.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当你把生产实践的方法、事例等,纳入到教学之中,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专业课内容的理解,且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创造 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 工艺文件 装配工艺 教学方法 理论知识 工艺规程编制 专业课 机制工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浅出与教书育人
11
作者 杨祖娱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84-85,88,共3页
关键词 教师正确对待 工艺规程 机制工艺学 教书育人 相贯线 超精密加工 相关知识比较 特种加工工艺 计算机辅助编制 认真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之以恒建设一类课程
12
作者 张澄 欧长劲 +1 位作者 董星涛 卢波 《高教与经济》 1995年第3期43-44,共2页
课程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抓好一类课程建设。结合多年来的机制工艺学及夹具设十课程建设的实践,我们觉得,课程建设应主要抓... 课程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抓好一类课程建设。结合多年来的机制工艺学及夹具设十课程建设的实践,我们觉得,课程建设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课程内容的系统分析和改进机制工艺学及夹具设计是机制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泛,基础理论较深,课程难点较多。为此,我们教学组曾多次按照全国机制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组织讨论,逐章分析课程重点、难点及其结构体系,并编写出一本《机制工艺学及夹具设计课程内容剖析》供教学参考,同时根据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提出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各自的特长,在教学中既保证统一的基本教学内容,又各有特色,达到高水平教学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教师也得到锻炼培养,大大提高了全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机制工艺学 夹具设计 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基础理论 改革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ication of iridium oxide neural electrodes at the wafer level 被引量:2
13
作者 ZHANG He PEI WeiHua +10 位作者 ZHAO ShanShan YANG XiaoWei LIU RuiCong LIU YuanYuan WU Xian GUO DongMei GUI Qiang GUO XuHong XING Xiao WANG YiJun CHEN HongD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399-1406,共8页
Electro-deposition, electrical activation, thermal oxidation, and reactive ion sputtering are the four primary methods to fabricate iridium oxide film. Among these methods, reactive ion sputtering is a commonly used m... Electro-deposition, electrical activation, thermal oxidation, and reactive ion sputtering are the four primary methods to fabricate iridium oxide film. Among these methods, reactive ion sputtering is a commonly used method in standard micro-fabrication processes. In different sputtering conditions, the component, texture, and electrochemistry character of iridium oxide varies considerably. To fabricate the iridium oxide film compatible with the wafer-level processing of neural electrodes, the quality of iridium oxide film must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impact of post-processing, and simultaneously achieve good performance as a neural electrode. In this study, parameters of sputtering were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mechanical stability and goo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ridium oxide film on electrode. Iridium oxide fabricat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fabrication flow of silicon electrodes, at wafer-level, is introduced to produce silicon based planar iridium oxide neural electrodes. Compared with bare gold electrodes, iridium oxide electrodes fabricated with this method exhibit particularly goo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low impedance of 386 kW at 1 kH z, high safe charge storage capacity of 3.2 m C/cm^2, and good impedance consistency of less than 25% fluc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ion sputtering iridium oxide wafer-level neural electro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