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河地区朱顶—石门山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娟 陈俊 刘国生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五河地区朱顶—石门山韧性剪切带及两盘岩石进行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自断裂带两侧围岩向内带SiO2、TiO2含量渐次递增,Al2O3、Fe2O3、MgO、K2O含量渐次递减,CaO、Na2O、灼失量呈现双峰折线状,表明主量元素受... 运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对五河地区朱顶—石门山韧性剪切带及两盘岩石进行主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自断裂带两侧围岩向内带SiO2、TiO2含量渐次递增,Al2O3、Fe2O3、MgO、K2O含量渐次递减,CaO、Na2O、灼失量呈现双峰折线状,表明主量元素受控于该剪切带的构造作用;微量元素中Au与Cu、Pb、Mo、Ag、Zn则呈良好的变化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7、0.96、0.96、0.81,可作为该区良好的找金标志。根据断裂带微量元素的聚类分析,表明Au、Ag、Pb、Zn、Cu、Bi为同一元素组合,暗示了金矿与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银矿为伴生矿物。而Au与Pb、Mo元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该区金矿属于中—高温热液成矿,充分证实断裂构造不仅对断裂带各类岩石元素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而且制约金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构造地球化学 朱顶-石门山断裂带 五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