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仲禄“花儿”演唱艺术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连葵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朱仲禄是我国著名的"花儿"艺术家,他不仅在"花儿"演唱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而且在"花儿"的创作、研究上造诣颇深,是集"花儿"演唱、传播、创作、研究为一体的学者... 朱仲禄是我国著名的"花儿"艺术家,他不仅在"花儿"演唱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演唱经验,而且在"花儿"的创作、研究上造诣颇深,是集"花儿"演唱、传播、创作、研究为一体的学者型歌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财富。对朱仲禄的演唱艺术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对于继承并丰富民歌演唱艺术方法,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使"花儿"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传承、推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儿” 朱仲禄 演唱方法 传承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朱仲禄的演唱中探索“花儿”的艺术魅力
2
作者 张连葵 《大舞台》 2011年第2期25-26,共2页
朱仲禄是我国著名的"花儿"演唱家,是集"花儿"演唱、传播、创作、研究为一体的学者型歌手,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财富。他演唱的艺术造诣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对"花儿"的贡献必将铭记史册,流芳千古。
关键词 朱仲禄 花儿 成就 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儿王朱仲禄的故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君仁 《音乐生活》 2005年第9期38-45,共8页
有人说,一种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是以从事这种艺术的艺术家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艺术都将无从谈起。编者非常认同这种观点,所以在组织这次"花儿"特辑的稿件时,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了花儿艺术家的身上。下文编自张... 有人说,一种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是以从事这种艺术的艺术家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艺术都将无从谈起。编者非常认同这种观点,所以在组织这次"花儿"特辑的稿件时,我们就把重点放在了花儿艺术家的身上。下文编自张君仁先生的《花儿王朱仲禄》,因篇幅所限我们不得不对原文进行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仲禄 场面 花儿会 少年
原文传递
创新:朱仲禄艺术生命之魂
4
作者 滕晓天 《群文天地》 2020年第5期26-31,共6页
“花儿王”朱仲禄是我国西北“花儿”的优秀传承人,是与“西部民歌王”王洛宾齐名的蜚声华夏的“花儿王”。他不仅是首屈一指的中国“花儿”歌唱表演艺术家,也是著名的“花儿”理论研究家、“花儿”词曲作家,还是“花儿”传承教育家,是... “花儿王”朱仲禄是我国西北“花儿”的优秀传承人,是与“西部民歌王”王洛宾齐名的蜚声华夏的“花儿王”。他不仅是首屈一指的中国“花儿”歌唱表演艺术家,也是著名的“花儿”理论研究家、“花儿”词曲作家,还是“花儿”传承教育家,是集“花儿”演唱、研究、编创、传承为一身的集大成者。他自称“花丁”,从七八岁开始学唱青海“花儿”,直到85岁高龄,将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花儿”艺术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教育 词曲作家 王洛宾 朱仲禄 毕生精力 研究家 生命之魂 花儿
原文传递
高山仰止 精神永存--朱仲禄先生《爱情花儿》赏析
5
作者 朱嘉华 《群文天地》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著名音乐家乔建中先生在《爱情花儿》序言中说:“不了解这本唱词选集来历的读者,很自然地会把它视为一本普通的歌集。而对我们这些稍稍知道‘内情’的人来说,它所包含的意义和分量,却是普通民歌唱词集所不能相比的。”百度人物介绍这样... 著名音乐家乔建中先生在《爱情花儿》序言中说:“不了解这本唱词选集来历的读者,很自然地会把它视为一本普通的歌集。而对我们这些稍稍知道‘内情’的人来说,它所包含的意义和分量,却是普通民歌唱词集所不能相比的。”百度人物介绍这样评价一代歌王:“朱仲禄先生是把‘花儿’推向世界的功臣。在他70多年的‘花儿’演唱生涯中,鲜花与掌声相伴,牢狱与批斗相连,是一个时代民间艺人的真实写照,他见证了‘花儿’由山沟走向世界的全过程。他创作的《花儿与少年》《下四川》等曲调,至今是‘花儿’音乐中的经典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艺人 走向世界 《花儿与少年》 朱仲禄 花儿 推向世界
原文传递
“花丁”朱仲禄
6
作者 辛光武 《群文天地》 2010年第6期4-5,共2页
我小时候就听大人们常说起老家的“花儿王”——朱仲禄,可是那时的乡亲们都叫他“唱把式”。“花儿王”朱仲禄,却向来自称为“花丁”,他说,我一辈子就生活在“花儿”的海洋里,是花圃中耕耘的一名“园丁”。
关键词 《"花丁"朱仲禄 故事 辛光武 文学
原文传递
“花儿王”朱仲禄故居行
7
作者 陶柯 《甘肃农业》 2022年第9期119-121,共3页
朱仲禄先生是我国西北花儿著名的传承人,被公认的“花儿王”。曾任西北歌舞团、甘肃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青海分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海分会副主席、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创作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会长。他... 朱仲禄先生是我国西北花儿著名的传承人,被公认的“花儿王”。曾任西北歌舞团、甘肃民族歌舞团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青海分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青海分会副主席、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创作员、青海省花儿研究会会长。他的一生是为花儿奋斗的一生。他不仅是优秀的花儿演唱家,也是搜集整理花儿,创编花儿,研究花儿,传授花儿的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艺术馆 民族歌舞团 中国音乐家协会 西北花儿 朱仲禄 创作员 创编 搜集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爱又恨的心灵之歌──试谈河州型花儿中的“忌讳” 被引量:1
8
作者 安永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既爱又恨的心灵之歌──试谈河州型花儿中的“忌讳”安永国近年来的社会科学研究趋向于一种宏观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它打破了过去单一而简单的研究框架,把学术导向另一个更广阔的新天地。当然它也影响到了花儿学这门新兴科学,... 既爱又恨的心灵之歌──试谈河州型花儿中的“忌讳”安永国近年来的社会科学研究趋向于一种宏观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它打破了过去单一而简单的研究框架,把学术导向另一个更广阔的新天地。当然它也影响到了花儿学这门新兴科学,许多花儿学者们开始把花儿与音乐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之歌 “少年” 河州 “野曲” “花儿” “家曲” 流行地区 民俗学 朱仲禄 民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美“花儿”——浅析《上去高山望平川》
9
作者 韩晴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1期93-93,共1页
《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曲令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衬词衬句丰富多彩,旋律悠长华丽,拖腔高亢明亮,借以高山、平川的外部环境营造了空旷、寂寥的意境。表面不写人,却处处有人的感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和音符的流动之中,以牡丹隐喻少女,... 《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曲令歌词含蓄而富有诗意,衬词衬句丰富多彩,旋律悠长华丽,拖腔高亢明亮,借以高山、平川的外部环境营造了空旷、寂寥的意境。表面不写人,却处处有人的感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和音符的流动之中,以牡丹隐喻少女,体现着少女对爱情的渴望,充分展现了“花儿”抒情写意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歌词 朱仲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青海省打造“花儿品牌的工作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颜宗成 《中国土族》 2015年第1期12-19,共8页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目前,"花儿"已经渗透进群众生活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花儿"这种最纯真、最优美的民歌有了更多的...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目前,"花儿"已经渗透进群众生活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花儿"这种最纯真、最优美的民歌有了更多的渴望。针对群众对"花儿"与日俱增的需求,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及青海省文化馆、青海花儿研究会等达成共识,各部门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培养"花儿"人才、挖掘"花儿"曲令、扶持"花儿"产业、打造"花儿"品牌。同时,努力改变"花儿"活动自生自灭的状态,脱俗求雅,从一些"花儿"茶园庸俗调侃的低档次中走向高雅,成为"花儿"品牌的民间基础。如今,青海"花儿"已经成为一种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文化品牌,随着东西部文化的交融,它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多年来,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在"花儿"园地中辛勤耕耘,以强烈的文化自觉,潜心发掘、积极保护、大胆创新青海"花儿"。本刊特编发他撰写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青海省打造"花儿"品牌的工作实践及思考》一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经济 颜宗 民间口头文学 西北五省 低档次 走向世界 朱仲禄 循化县 化隆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方音乐院校声乐教学问题
11
作者 陶立玲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2-34,共3页
我由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三年后于一九五八年被调任到西安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学。三十年的生活道路坎坎坷坷,在业务上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教学的过程中边工作边学习。我参加过演出陕西地方戏秦腔片断,辅导过秦腔名演员,学唱过眉户和陕南... 我由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三年后于一九五八年被调任到西安音乐学院从事声乐教学。三十年的生活道路坎坎坷坷,在业务上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在教学的过程中边工作边学习。我参加过演出陕西地方戏秦腔片断,辅导过秦腔名演员,学唱过眉户和陕南、陕北民歌,跟朱仲禄老师学过青海花儿。在多年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我深感西北地区发展音乐事业的重要性和地方音乐院校本身所具有一定的特色,就我们西安音乐学院和中央、上海等音乐院校相比,有以下的区别:(一)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的条件和它所形成的文化特色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院校 西安音乐学院 朱仲禄 陕北民歌 眉户 坎坎坷坷 民族唱法 中央音乐学院 生活道路 音乐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去高山望平川——“心影馨香:孙宗慰绘画主题展”
12
作者 段牛斗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4,共2页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花儿”,由来自青海的民间歌手朱仲禄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唱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中原官话河州片的唱词并不易懂,而且“河州大令”的曲调与很多经过改编而被广为传唱...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花儿”,由来自青海的民间歌手朱仲禄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唱响:“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中原官话河州片的唱词并不易懂,而且“河州大令”的曲调与很多经过改编而被广为传唱的西北民歌并不相似。2023年2月28日至3月26日,这首高亢回旋的“花儿”始终飘扬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厅内,因为这里正在举办“心影馨香:孙宗慰绘画主题展”。孙宗慰(1912—1979),江苏常熟人。1934年至1938年就读于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徐悲鸿、吕斯百。1938年加入“中央大学艺术系战地写生团”,后留校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 中央美术学院 民间歌手 绘画主题 河州 江苏常熟 吕斯百 朱仲禄
原文传递
白牡丹令
13
作者 马在渊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为一种花写一篇文章。北京这个时节春夏不分,热气已经有些蒸蒙。避烦最宜听音乐,偶然瞥见有网友推荐朱仲禄的花儿选集。打开一听,第一首就是朱先生的成名作《上去高山望平川》,一下子把我带回河湟的牡丹丛里。歌词很简... 我从来没有想到会为一种花写一篇文章。北京这个时节春夏不分,热气已经有些蒸蒙。避烦最宜听音乐,偶然瞥见有网友推荐朱仲禄的花儿选集。打开一听,第一首就是朱先生的成名作《上去高山望平川》,一下子把我带回河湟的牡丹丛里。歌词很简单:"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摘去是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望 上去高山望平川 朱仲禄 朱先生 花儿选集 花儿会 河湟 游女 一丛丛 银麒麟
原文传递
关于“花儿”的早期记载与研究活动
14
作者 滕晓天 《群文天地》 2012年第A05期4-7,共4页
西北"花儿",以其五彩缤纷的靓丽,引起世人的关注。可惜在它早期的萌芽阶段和产生初期,限于历史的社会的世俗的多种因素的限制,很少留下文字记载。据甘肃学者王沛在《中国花儿曲令全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中说。
关键词 青海民歌 花儿集 朱仲禄 甘肃人民出版社 王云阶 音乐舞蹈 张亚雄 魏泉鸣 王洛宾 五弦琴
原文传递
郭正清与花儿轻音乐
15
作者 陶柯 《甘肃农业》 2017年第8期50-53,共4页
郭正清在《花儿与"花儿轻音乐"》一书中,对自己制作花儿轻音乐的缘由作了如下表述:"花儿因为是情歌,由于它唱词的暴露,家庭中不仅不能唱,甚至演唱花儿的磁带也不能播放,花儿还是像赤裸的少女不能站在广场上一样,它优美的身段只能深... 郭正清在《花儿与"花儿轻音乐"》一书中,对自己制作花儿轻音乐的缘由作了如下表述:"花儿因为是情歌,由于它唱词的暴露,家庭中不仅不能唱,甚至演唱花儿的磁带也不能播放,花儿还是像赤裸的少女不能站在广场上一样,它优美的身段只能深藏在山谷之中。花儿因为是河州方言演唱的,由于倒装句型的拗口和方言土语的难懂,花儿像一个着急的哑巴只能向人们打手势一样,它优美的旋律在渐渐湮没。要开辟一条宣传花儿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化 倒装句 四川音乐学院 朱仲禄 下四川 郭先生 花儿集 著名钢琴家 五更鼓 金唱片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