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S技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卒中后偏瘫患者SPADI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宋亚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90-093,共4页
针对功能性电刺激(FES)技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24.02-2025.02 2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奇数/偶数分组法(1/2),抽中数字“1”者-FES组-FES... 针对功能性电刺激(FES)技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24.02-2025.02 20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奇数/偶数分组法(1/2),抽中数字“1”者-FES组-FES技术(N=100),抽中数字“2”者-PNF组-FES技术+PNF技术(N=100)。观察内容:疼痛(VAS)、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上肢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生活质量(SF-36)、满意度。结果 VAS、SPADI评分:康复治疗前,P>0.05,治疗后PNF组<FES组,P<0.05;FMA、MBI、SF-36评分:康复治疗前,P>0.05,治疗后,PNF组>FES组,P<0.05;康复满意度:PNF组>FES组,P<0.05。结论 卒中后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将FES技术、PNF技术同步使用可降低SPADI评分,且患者上肢运动、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均较好,患者康复评价正向,可行性价值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脑卒中 偏瘫 SPAD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焦慧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26-28,35,共4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NF,两组均连续干预12周。对比两组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步行功能和10 m步行测试(10MWT)。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闭眼、睁眼轨迹总面积(A)及轨迹长度(L)小于对照组,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10MWT用时短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Bl)评分、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高于对照组,稳定性指数(S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应用PNF可改善平衡、步行能力,提高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齐刺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佳婷 秦小怡 姜玭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观察电针齐刺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效果。方法 该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102例,按照数字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 目的 观察电针齐刺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效果。方法 该院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102例,按照数字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予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观察组加用电针齐刺,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相关指标,上肢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6/51)高于对照组(74.5%,38/51),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5/51)略高于对照组(3.9%,2/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电针齐刺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效果好于单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前者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齐刺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脑卒中 肩关节半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及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效果对比
4
作者 许婉娜 吴伟鹏 丁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88-90,共3页
目的浅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及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0例采用PNF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Bobath技术治疗... 目的浅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及Bobath技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0例采用PNF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Bobath技术治疗,对比躯干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生活独立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干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评估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功能评分、健康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PNF技术及Bobath技术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PNF技术更有助于患者躯体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BOBATH技术 脑卒中偏瘫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双下肢肌力及膀胱功能、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周胜娟 张晓阳 齐瑞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双下肢肌力及膀胱功能、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04月至2023年04月期间97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等基础治疗,对照组48例... 目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双下肢肌力及膀胱功能、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04月至2023年04月期间97例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等基础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49例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双下肢肌力、膀胱功能、肠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双下肢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平均尿流率、首次排尿量、强烈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及排尿期压力-流速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国际尿失禁问卷量表(ICI-Q-SF)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平均结肠传输时间及直肠压力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双下肢肌力,提升膀胱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膀胱功能 肠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性肩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6
作者 雷迈 吴旻 +3 位作者 卢斌 金红花 罗仲尔 吴圣婕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123-1124,1131,共3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卒中后偏瘫性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卒中后HS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PNF技术治疗。两组疗...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卒中后偏瘫性肩痛(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卒中后HSP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PNF技术治疗。两组疗程均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FMA评分、BI评分均提高,并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PNF技术可改善卒中后HSP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性肩痛 脑卒中 肌内效贴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帅 张晋 沈俊晔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8-472,共5页
目的:考察益气通络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3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 目的:考察益气通络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对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3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益气通络法结合PN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FMA-L、STREAM-L、NIHSS-L评分)、平衡能力(ABC、FTSST、BBS、mini-BES test)、步行能力(TUG、FAC评分、WA评分及10MWT)、肌活动能力(肌电位、下肢肌力、MMT)及血清生物标志物(Hcy、NSE、Lp-PLA2、s CD14及PAF)水平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L、STREAM-L、NIHSS-L评分)、平衡能力(ABC、FTSST、BBS、mini-BES test)、步行能力(TUG、FAC评分、WA评分及10MWT)及肌活动能力(肌电位、下肢肌力、MMT)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生物标志物Hcy、NSE、Lp-PLA2、s CD14、PA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vs 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与FI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通络法结合PNF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提升中风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肌活动能力,改善有关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上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通络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中风偏瘫 下肢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艳霞 陈莉秋 +3 位作者 张春侠 胡正喜 刘立飞 汪雅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334-133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应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应用单纯针刺疗法,观察组采用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筋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经筋刺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技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林鹏 周开斌 +4 位作者 龙耀斌 梁天佳 宁育艺 覃方巍 周楳畯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321-2324,2354,共5页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ICUAW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早期康复训练,给予观察组...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技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ICUAW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早期康复训练,给予观察组PNF技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评分总分、ICU患者生理机能测试(PFIT)量表评分,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RC评分总分和PFIT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NF技术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ICUAW患者的肌力和生理机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效果优于单纯的早期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肌无力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康复训练 重症加护病房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结合盆底肌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美英 马丽波 +3 位作者 李莉 门晓婷 尹倩 臧苑彤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S01期105-108,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脊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随着全球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SCI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具有致残率高、康复时间长、耗费高、以青壮年患病居多的特点[1]。神经源性膀胱(neuro...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外伤或疾病所致的脊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随着全球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SCI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具有致残率高、康复时间长、耗费高、以青壮年患病居多的特点[1]。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就是脊髓损伤所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盆底肌电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联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江 李秀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9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联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枝江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5例。单一组予以PNF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联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枝江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5例。单一组予以PNF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单一组,Barthel指数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PNF联合针灸推拿康复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技术 针灸推拿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晓愚 周忠亮 张全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4528-4532,共5页
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 近十年,梨状肌退变性疼痛为国内脊柱内固定术后康复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诊疗规范。本文首次引进香港成熟的生物力学手段,以改进影像参数后的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用于神经调节,结合补偿角度下的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用于患肢矫正,个体化治疗1例脊柱侧弯三维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单侧梨状肌退变性疼痛。此为国内文献首例成功报告,为国家紧缺技术"康复回社区"提供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脊柱融合术 传统针法怪蟒翻身结合定向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中枢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旭丰 陈舒琳 +1 位作者 陈波 周科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9-501,共3页
目的: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康复治疗的14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的康复... 目的: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康复治疗的14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的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PNF治疗,联合组给予易罐疗法结合PNF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OD、LPO、IgG、IgM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血清SOD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LPO、IgG、IgM值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LPO、IgG、Ig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患者的MHBN分级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罐疗法结合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优于单用PNF,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罐疗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针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亚平 张志强 赵艳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18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体针技术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的结合治疗对中风偏瘫后的患者,患侧上下肢及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使用体针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的治疗对40例中风偏瘫患都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 目的探讨体针技术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的结合治疗对中风偏瘫后的患者,患侧上下肢及手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使用体针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的治疗对40例中风偏瘫患都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比较,研究其治疗效果。运用Brunnstroom运动功能分级评估上下肢及手的运动功能,运用Brunnstroom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 40例中风偏瘫患经过8周以上的治疗后再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中风偏瘫患都早期治疗组中Brunnstroom上肢功能,治疗前Ⅳ级以上5例,恢复到治疗后23例进步45%,下肢功能治疗前Ⅳ级以上7例恢复到治疗后28例,进步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Barthel指数评定治疗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体针技术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发病后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比后期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针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中风偏瘫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41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丽红 甄天赛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292-292,共1页
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肥大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因而也称作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对此,笔者采用温针灸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41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温针灸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退行性膝关节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7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NF,比较两组简式Fugl...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PNF,比较两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EP潜伏期和CMC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PNF可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患者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降低NIHSS评分,以及缩短MEP潜伏期和CMCT,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肢体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生命质量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2091-2093,共3页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结果:总有效... 目的:观察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CSI、上下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BS、MBI、GQOLI-74、FMA-UE及FMA-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V及AI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阴补阳针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泻阴补阳针刺法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膀胱及肠道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龙 张利芳 刘举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7期2977-2980,共4页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膀胱及肠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性脊髓炎且满足纳入标准6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PN... 目的 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膀胱及肠道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急性脊髓炎且满足纳入标准6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PNF组为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的基础上辅以PNF训练,共2周,每天1次。具体用药: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200~400mg/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0.5mg/(kg·d),治疗14d后观察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两组平均尿流率、首次排尿量、强烈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压力-流速较治疗前提升、国际尿失禁问卷量表(ICI-Q-SF)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F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尿流率、首次排尿量、强烈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排尿期压力-流速均较对照组增加,ICI-Q-SF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结肠传输时间降低、直肠压力降低、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NF组患者治疗后平均结肠传输时间缩短、直肠压力降低、FIM评分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可作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膀胱及肠道功能恢复的辅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炎 本体感觉 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膀胱 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推拿联合骨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19
作者 王保锁 董国顺 王小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理筋推拿联合骨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 目的:探讨理筋推拿联合骨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理筋推拿联合骨盆PNF治疗,比较两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屈曲情况、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膝关节屈曲程度低于常规组,屈曲90°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骨盆PNF联合理筋推拿治疗,可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屈曲程度,提升其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理筋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20
作者 肖扬帆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益气通络方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观察组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结合PNF治疗中风偏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偏瘫 益气通络方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