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国演义》本事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
作者 韩伟表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五个世纪来,《三国演义》的本事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在史志杂记、小说诗文、戏剧曲艺、讲史平话、时事风尚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和深化了《三... 五个世纪来,《三国演义》的本事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在史志杂记、小说诗文、戏剧曲艺、讲史平话、时事风尚等方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和深化了《三国演义》的研究。当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应该引起研究界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本事研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鹏飞本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6,127,共11页
“特务”一词,据商务版《新华词典》的解释,具有多层含义:军队中担任警卫、通信、运输等特殊任务的人员;经过特殊训练或专门安排,从事情报、颠覆、破坏等活动的人。可见,“特务”并不限于今日人们熟知的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组织。它... “特务”一词,据商务版《新华词典》的解释,具有多层含义:军队中担任警卫、通信、运输等特殊任务的人员;经过特殊训练或专门安排,从事情报、颠覆、破坏等活动的人。可见,“特务”并不限于今日人们熟知的国民党军统和中统组织。它原为中性词语,世界各国、国共两党皆有类似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事研究 徐鹏 《新华词典》 特殊训练 国共两党 商务版 国民党 特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度创作"文本的主题与小说本事研究——以《拍案惊奇》卷一本事为中心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大宏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拍案惊奇》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鼋龙壳》正话的蓝本是唐皇甫氏《原化记》中的《魏生》;入话的蓝本则应溯至《搜神记》卷十八《细腰》与唐窦维鋈《广古今五行记·安阳黄氏》等文。本文由此认为,对二度创作文本主题... 《拍案惊奇》卷一《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鼋龙壳》正话的蓝本是唐皇甫氏《原化记》中的《魏生》;入话的蓝本则应溯至《搜神记》卷十八《细腰》与唐窦维鋈《广古今五行记·安阳黄氏》等文。本文由此认为,对二度创作文本主题的研究应注意四个在场因素的同构作用,即题材演述传统、所演述事件、受众与叙述者,而不应受到历史学、经济学本位的立场与视角的影响。本文进而认为,本卷是以梦境为叙述空间,对人类永恒的金钱占有欲进行的形象解析,文本在随缘起灭的叙事逻辑中,引导着对欲望的审美渲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拍案惊奇》 “二度创作”文本 主题 本事研究 中国 古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于史料归于文学”——论张均的中国当代文学本事研究
4
作者 陈婉琴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6-51,共6页
张均的本事研究主要以“十七年时期”的红色经典小说为研究对象,融合了“再解读”和“史实化”方法,利用丰富的史料探究本事与故事之间的“缝隙”,借助后现代理论揭示小说从本事到故事的生产过程和叙事实践,连通文本内外。张均的本事研... 张均的本事研究主要以“十七年时期”的红色经典小说为研究对象,融合了“再解读”和“史实化”方法,利用丰富的史料探究本事与故事之间的“缝隙”,借助后现代理论揭示小说从本事到故事的生产过程和叙事实践,连通文本内外。张均的本事研究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博弈本事研究、人物本事研究和主题(问题)本事研究,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梳理本事脉络——分析小说改写方式——探究叙事实践,这分别需要扎实的史料爬梳能力、细致的文本分析技术和广博的理论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事研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实践叙事学 张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塑造人民”--小说《保卫延安》人物本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均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61,共8页
1954年,以初期西北解放战争为蓝本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出版未几,即被誉为“一部具有英雄史诗的精神的作品。”其中因由,除扑面而来、活生生的战争实感外,还在于塑造了一批坚定、勇敢、崇高的解放军英雄形象,如连长周大勇,士兵... 1954年,以初期西北解放战争为蓝本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出版未几,即被誉为“一部具有英雄史诗的精神的作品。”其中因由,除扑面而来、活生生的战争实感外,还在于塑造了一批坚定、勇敢、崇高的解放军英雄形象,如连长周大勇,士兵王老虎、孙全厚,营指导员张培,团参谋长卫毅,旅长陈兴允等。这些人物多有真实原型。据作者杜鹏程自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我是从实际生活中的真人开列了很长的名单,尔后逐渐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卫延安》 长篇小说 本事研究 人物 人民 解放战争 1954年 英雄史诗
原文传递
档案文献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均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4,共9页
与当代文学研究关系比较密切的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及建国初期历史档案目前在研究中利用率不高。实际上,作为"直接形成"的"过程史料",档案文献有不可复制的史料性价值。作为"过程"信息,它们可以为文... 与当代文学研究关系比较密切的革命历史档案、民国档案及建国初期历史档案目前在研究中利用率不高。实际上,作为"直接形成"的"过程史料",档案文献有不可复制的史料性价值。作为"过程"信息,它们可以为文学组织研究提供作家、编辑、批评家在单位制度下原生态的生活史料。作为真人真事的记载,它们可以为经典文本提供可以比勘的"现实版本",可以打开有关个人想象、社会再现方面的问题空间。此外,对于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档案亦可提供"不宜公开"的珍贵史料。因此,尽管档案不能摆脱叙述性问题,但其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史料价值和方法论价值无疑值得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当代文学 文学制度研究 本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小说诗文渊源关系研究述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韩伟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9-22,28,共5页
虽然在明清时期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古小说和诗词文赋对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影响,但真正对此展开研究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综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世说新语》和唐诗上,研究者涉及的相关小说、诗词曲和文赋还... 虽然在明清时期就有学者注意到了古小说和诗词文赋对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影响,但真正对此展开研究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综观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世说新语》和唐诗上,研究者涉及的相关小说、诗词曲和文赋还极其有限,现有研究成果所达到的系统性和深广度也并不令人满意,研究者在这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本事研究 《世说新语》 《搜神记》 唐诗 《容斋随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戏剧曲艺渊源关系研究述要
8
作者 韩伟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53-57,共5页
戏剧曲艺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成书的角度而言,元杂剧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尤为重要而直接。20世纪20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钩稽和统计三国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倾向、艺术表现、... 戏剧曲艺与《三国演义》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成书的角度而言,元杂剧三国戏对《三国演义》的影响尤为重要而直接。20世纪20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钩稽和统计三国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外,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倾向、艺术表现、文化精神等方面对元杂剧三国戏对罗贯中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本事研究 元杂剧 三国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史志杂记渊源关系研究述评
9
作者 韩伟表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77,共7页
《三国演义》与史志杂记的渊源关系是本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个世纪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在相关史事的钩稽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范围上也延伸到了陈... 《三国演义》与史志杂记的渊源关系是本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个世纪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以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者在相关史事的钩稽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范围上也延伸到了陈志裴注之外的《资治通鉴》、《通鉴纲目》、《后汉书》、《十七史详节》、《史记》、《左传》等史著;突破了对“渊源”内涵的狭义理解,除了故事情节层面的考索外,还注意到了史志杂记对小说修辞、形象塑造、叙事艺术、创作心理、思想意蕴等方面的影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在研究目的、对象,依据版本,范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者深思和鉴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史志杂记 陈志裴注 资治通鉴 本事研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讲史平话渊源关系研究述评
10
作者 韩伟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讲史平话与《三国演义》成书的关系十分密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说三分”、《三国志平话》等相关资料的钩稽、发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外,也从情节内容、叙事构架、叙述艺术、史诗母题、思想倾向、文化精神等方面对罗... 讲史平话与《三国演义》成书的关系十分密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研究者除了在“说三分”、《三国志平话》等相关资料的钩稽、发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外,也从情节内容、叙事构架、叙述艺术、史诗母题、思想倾向、文化精神等方面对罗贯中创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本事研究 说三分 三国志平话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后记
11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20,共1页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2024年刊物的新气象在第1期的登场中拉开帷幕,在此,《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预祝各位读者新春大吉!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中,张均对赵树理《三里湾》的重读从本事研究的角度进入,在“大历...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2024年刊物的新气象在第1期的登场中拉开帷幕,在此,《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编辑部预祝各位读者新春大吉!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本期“文学史研究”栏目中,张均对赵树理《三里湾》的重读从本事研究的角度进入,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对照中展开,从赵树理参加农业合作化的亲身经历与小说叙事的剪裁与选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文学史研究 小说叙事 《三里湾》 本事研究 编后记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农业合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视域下的创造社作家研究
12
作者 曾祥金 《郭沫若学刊》 2025年第1期39-39,共1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料学转向”的背景下,档案文献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事实上,档案文献在辑佚、手稿及作品版本研究,年谱、传记编撰及作家本事研究和文学组织、文学制度研究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档案文献的集中发掘可以...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料学转向”的背景下,档案文献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事实上,档案文献在辑佚、手稿及作品版本研究,年谱、传记编撰及作家本事研究和文学组织、文学制度研究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档案文献的集中发掘可以呈现新的文学面貌与文学生态,而在挖掘出大量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对之进行理性、历史、逻辑的审视,提出独到、深入的新见,力图解决重大文学(思想)史问题,也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的必然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整理与研究 创造社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生态 档案文献 本事研究 史料学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子诚与当代文学的“学科性问题”
13
作者 张均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5,共7页
一、当代文学的“物质”因素在当代文学学科,洪子诚先生是一位具有突出的学科意义的杰出学者。我自己这20多年不太成熟的文学制度研究、文学报刊研究与文学本事研究,都可说是从《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 一、当代文学的“物质”因素在当代文学学科,洪子诚先生是一位具有突出的学科意义的杰出学者。我自己这20多年不太成熟的文学制度研究、文学报刊研究与文学本事研究,都可说是从《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简称《问题与方法》)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起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 三联书店 本事研究 学科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史》 学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