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9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模糊文本走向生动实践——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困境与化解 被引量:8
1
作者 郜占川 刘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138,共8页
增设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但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囿于立法技术不足,当前的法律文本尚存在缺憾,以致该制度在实践中运行较为混乱,故必须对其启动程序、适用主体、调查事项等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定。同... 增设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大亮点,但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囿于立法技术不足,当前的法律文本尚存在缺憾,以致该制度在实践中运行较为混乱,故必须对其启动程序、适用主体、调查事项等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定。同时应当准确区分刑事诉讼中的自向证明和他向证明,从而划定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定案参考和办案依据的两种功能属性,进而分别设置相应的审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证据属性 定案参考 办案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实践考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蒋雪琴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135,共8页
社会调查制度被确立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制度。对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运行机制的实践考察发现:社会调查的主体方面,虽然制度规定的职权主体和执行主体都非常多元化,但实际操作与制度规定呈现较大反差;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方面,受... 社会调查制度被确立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制度。对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运行机制的实践考察发现:社会调查的主体方面,虽然制度规定的职权主体和执行主体都非常多元化,但实际操作与制度规定呈现较大反差;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方面,受立法对社会调查制度资源配置的有限性影响,社会调查报告的质量不高;社会调查报告的审查程序方面,有关社会调查报告的披露和质证程序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上述机制的存在,使社会调查报告尽管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鉴于此,可以优先从社会调查员的诉讼权利和社会调查报告审查程序两方面着手完善社会调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诉讼 社会调查制度 审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域探究——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6
3
作者 谢宏斌 王东卫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0,共4页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汲取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在基本法的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是,从法条表述方式上看,国家对社会调查的态度是"根据情况可以""根据情况"的具体含义不明确,"可以"也表明是...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汲取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在基本法的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是,从法条表述方式上看,国家对社会调查的态度是"根据情况可以""根据情况"的具体含义不明确,"可以"也表明是否进行社会调查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司法实务中对哪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社会调查认识不一,实施差别性大。这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判定哪些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社会调查,也就是其适用域问题。犯罪分层理论的运用较为广泛,与我国提倡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契合。本文旨在以犯罪分层理论为基础,尝试通过分析我国刑法法条语境,并结合未成年人特殊刑罚制度,将我国的刑事犯罪分为微型罪、轻罪、偏轻型罪、偏重型罪、重罪五个层次,根据不同的层次分析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与否,从而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适用域的界定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制度 犯罪分层 适用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调查主体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吕晓刚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年第6期10-18,共9页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体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及其委托社会组织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部门等。这当中非政府组织因其在资源、组织、机制及属性方面的优势应当成为...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体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及其委托社会组织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部门等。这当中非政府组织因其在资源、组织、机制及属性方面的优势应当成为我国未来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主要主体。为规范其调查行为,应构建完善的委托、实施、监督和异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 非政府组织 委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之立论基础与程序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靳国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一项特别制度,未成年人司法所蕴涵的基本理念是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生成并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和理论支柱。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在社会调查制度的运行模式上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在功能上具有共通性...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一项特别制度,未成年人司法所蕴涵的基本理念是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生成并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和理论支柱。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在社会调查制度的运行模式上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在功能上具有共通性。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程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制度优化的要求,亟需对程序的启动模式、调查主体、调查程序及调查报告的效力加以明确和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 制度 刑事案件 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康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7-21,共5页
新刑诉法确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过于原则化的规定使该制度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也未能发挥进一步细化的作用。应当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制度范围内,对社会调查制度的具体措施的相关规定进行解释,明确... 新刑诉法确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过于原则化的规定使该制度的理解和运用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也未能发挥进一步细化的作用。应当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制度范围内,对社会调查制度的具体措施的相关规定进行解释,明确社会调查报告的性质,社会调查主体,以及社会调查人员的选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主体 社会调查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思考
7
作者 杨成梅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前全国法院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已经全面推行,司法实践迫切要求成熟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作指导。文章从社会调查制度的起源及其正当性基础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社会调查制度司法实践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社会调查制度的调查主体、调查... 目前全国法院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已经全面推行,司法实践迫切要求成熟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作指导。文章从社会调查制度的起源及其正当性基础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社会调查制度司法实践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社会调查制度的调查主体、调查内容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加以思考,试图通过合理化的建议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调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司法化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慧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刑罚个性化、犯罪预防等多种功能,为司法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准确定罪量刑、教育矫正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该项制度已被新刑诉法正式确立,并由各地司法机关进行了积极的...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刑罚个性化、犯罪预防等多种功能,为司法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准确定罪量刑、教育矫正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该项制度已被新刑诉法正式确立,并由各地司法机关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目前实践中尚存在着社会调查主体多样化、报告属性定位不明、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等问题,阻碍了社会调查制度的价值实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社会调查的司法化制度,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罪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个别化处理 司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省察: 制度检视与变革路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唐玲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0年第6期97-103,共7页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少年司法原则,符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社会调查制度的立法脉络梳理发现,我国社会调查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地方尝试到立法明确的过程。然而,实践中社会调查制度仍然存在主体不...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少年司法原则,符合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社会调查制度的立法脉络梳理发现,我国社会调查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地方尝试到立法明确的过程。然而,实践中社会调查制度仍然存在主体不规范、社会调查报告质量欠佳、社会调查方式不完善等诸多弊端。鉴此,为有效应对社会调查制度的实践适用困境,应当回归社会调查制度之兼顾诉讼经济与人权保障的功能定位,建立科学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评估体系,完善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及重新定位其证据效力,从而使社会调查制度切实发挥应有的制度价值,为少年司法的完善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制度检视 变革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一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2X期60-63,共4页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一章中规定了社会调查制度。它是坚持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是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殊性的需要,是更好地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一章中规定了社会调查制度。它是坚持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政策的需要,是出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殊性的需要,是更好地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总结犯罪规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社会调查制度应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全程的调查原则。社会调查主体专业、调查内容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和审查判断的规范,是构建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涉罪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莎莎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4-96,共3页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设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再次引入国家的视野。未成年社会调查制度的首次确立,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一大创新之举。但是这一制度的规定却比较笼统空洞,在实践...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专门设专章规定"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再次引入国家的视野。未成年社会调查制度的首次确立,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一大创新之举。但是这一制度的规定却比较笼统空洞,在实践适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故欲通过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概念和特征的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相关措施,如明确社会调查的主体,完善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以及改良社会调查的调查程序等,以期更好地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调查主体 调查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12
作者 郝苗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6-107,共2页
要想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就需要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教育刑理论,要求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要体现“因人施教”;再社会化理论,认为刑罚的宣告与执行应当是犯人实现再社会化的手段:刑罚个别化理论,... 要想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就需要对该制度的理论基础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教育刑理论,要求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要体现“因人施教”;再社会化理论,认为刑罚的宣告与执行应当是犯人实现再社会化的手段:刑罚个别化理论,要求司法人员在自由裁量时要将人身危险性作为重要参考因素;人格行为理论,认为未成年犯罪人的行为是受人格支配的。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制度 未成年人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视与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之再探索——以W市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洁 王法贵 《警学研究》 2020年第2期25-33,共9页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汲取了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在法律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2019年年末通过的《社区矫正法》第18条赋予了社区矫正决定机关调查评估的权利。各地司法机关也在不断地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但对W市2017年~2...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汲取了多年来的探索经验,在法律层面上设立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2019年年末通过的《社区矫正法》第18条赋予了社区矫正决定机关调查评估的权利。各地司法机关也在不断地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但对W市2017年~2019年涉罪未成年人案件的研究中发现司法机关在运行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调查主体多样化、调查内容欠规范、报告质量不达标、缺少异地社会调查及调查报告的法律地位、调查员的诉讼地位不明确等问题。解决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司法机关完善和规范调查报告的收集、审查程序,明确调查的主体、内容和形式,同时要提升社会公众对社会调查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启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威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69-71,共3页
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主要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在侦查阶段,由独立的社会调查机构对所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启动社会调查程序。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社会调查 检察机关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研究
15
作者 王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201-203,共3页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未成年犯罪人,使其早日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消除其内心的犯罪意图。但是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没有确定的调查主体,也没有具体...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未成年犯罪人,使其早日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消除其内心的犯罪意图。但是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没有确定的调查主体,也没有具体如何实施的明确的规定等,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规定,使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更加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真正地实现保护、改造未成年犯罪人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制度 调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运行机制的构建
16
作者 梁洋 《黑河学刊》 2015年第8期88-91,共4页
在社会调查制度被新刑诉法确立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制度后,其运行机制的构建自然也成为了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和热议的问题。有鉴于此,应在借鉴域外经验的基础上,从原则和程序等方面探索对该运行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未成年人犯罪 社会调查制度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17
作者 刘文琳 《人民法治》 2016年第2期25-26,共2页
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社会调查制度既不像前科消灭制度那样新颖独到,也不如刑事和解制度那样备受关注,但它贯穿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始终,体现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调查制度是使未成年人刑事司... 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社会调查制度既不像前科消灭制度那样新颖独到,也不如刑事和解制度那样备受关注,但它贯穿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始终,体现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社会调查制度是使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区别于成年人刑事司法的根本制度,因而该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制度 前科消灭制度 刑事和解制度 价值取向 社会调查 未成年被告人 不公开审理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规则 非监禁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大数据理论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18
作者 周伊曼 《神州》 2017年第34期261-261,共1页
为了更好完成针对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制度工作,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不断改革,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需要运用大数据理论做好社会化管理工作,在刑罚和执行犯人过程中,要体现社会化手段,做好刑罚的个别化理论管理.要求刑... 为了更好完成针对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制度工作,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不断改革,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需要运用大数据理论做好社会化管理工作,在刑罚和执行犯人过程中,要体现社会化手段,做好刑罚的个别化理论管理.要求刑法人员要做好自由载量,将人身危险性问题作为参考,提高人格行为理论合理管理,运用大数据理论完善好为成人社会调查制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未成年人 社会 调查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查起诉阶段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适用之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廖永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9-50,共2页
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犯罪形态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分析审查起诉阶段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犯罪心理 刑事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个案研究
20
作者 安格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25年第2期78-80,共3页
本文通过典型个案分析,探讨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实践与效果。首先介绍小文因与父亲争吵后抢劫未遂被附条件不起诉并由司法社工考察的基本案情,以及家庭、犯罪原因、回归社会需求等问题的分析。接着阐述司法社工介入... 本文通过典型个案分析,探讨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的实践与效果。首先介绍小文因与父亲争吵后抢劫未遂被附条件不起诉并由司法社工考察的基本案情,以及家庭、犯罪原因、回归社会需求等问题的分析。接着阐述司法社工介入的帮教过程,包括接受委托、背景调查与撰写报告。同时指出介入过程中存在司法社工人员参与力量不足、资质保证难题、社会调查报告评估性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路径,包括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以及增强社会调查报告的实效性,旨在完善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工作,为未成年人犯罪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社会调查 司法社工 帮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