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 t轴重重载铁路曲线超高对行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坤 王彦 +1 位作者 杨麦生 王开云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6-61,共6页
为探究40t轴重重载铁路未平衡超高的合理取值,基于多体系动力学软件UM建立40t轴重四编组列车动力学模型,从行车安全性、轮轨磨耗和疲劳损伤三个角度,计算分析未平衡超高对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大的欠超高或过超高会导致... 为探究40t轴重重载铁路未平衡超高的合理取值,基于多体系动力学软件UM建立40t轴重四编组列车动力学模型,从行车安全性、轮轨磨耗和疲劳损伤三个角度,计算分析未平衡超高对列车运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大的欠超高或过超高会导致安全性指标增大,不利于列车行车安全;纵向压钩力会加剧曲线段的轮轨动力作用,特别在较大欠超高工况下,纵向压钩力会造成轮轴横向力的增加幅度更为显著;欠超高越大,越有利于降低外轨侧轮轨磨耗和钢轨疲劳损伤,但同时会增加内轨侧轮轨磨耗。综合考虑,建议设置适当的欠超高,既可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又能减缓轮轨磨耗和疲劳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40t轴重 未平衡超高 行车安全性 轮轨磨耗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曲线超高对外轨侧磨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德宽 黄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109,共5页
在全面分析曲线钢轨侧磨速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查收集了北方地区部分重载铁路重车方向外轨侧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小半径曲线外轨在5大主点的侧磨情况。提出了可用于不同线路、不同区段曲线外轨侧磨对比分析的侧磨速率计算方法,分析... 在全面分析曲线钢轨侧磨速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查收集了北方地区部分重载铁路重车方向外轨侧磨相关数据,对比分析了小半径曲线外轨在5大主点的侧磨情况。提出了可用于不同线路、不同区段曲线外轨侧磨对比分析的侧磨速率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纵坡情况下半径400~600 m曲线外轨超高、未被平衡外轨超高对侧磨速率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外轨超高设置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统计分析 小半径曲线 侧磨速率 曲线超高 平衡外轨超高 单因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万吨重载线路平面曲线参数对列车提速安全性的影响
3
作者 呼枭 阮利峰 +3 位作者 胡晓宇 王健壹 康喆 王开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5,共7页
为明确国内某重载线路平面曲线参数能否满足列车运营速度由80 km/h提高到90 km/h的安全性要求,建立两种主要车型C80及C64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选取未平衡超高、缓和曲线长度以及夹直线长度三种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C80货... 为明确国内某重载线路平面曲线参数能否满足列车运营速度由80 km/h提高到90 km/h的安全性要求,建立两种主要车型C80及C64的多体动力学模型,选取未平衡超高、缓和曲线长度以及夹直线长度三种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C80货车,在既有线路平面曲线参数条件下,轮轨动态安全性能指标均小于限值,可满足提速运行的安全性要求,其中缓和曲线长度超过70 m时轮轨相互作用的变化趋于平稳;对于C64货车,夹直线长度为10 m时,90 km/h速度下,轮轨垂向力超出安全限值,而该线路中夹直线长度为10 m的路段普遍存在,因此不满足提速运行的安全性要求。适当降低欠超高可改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力;选取合适的缓和曲线长度可改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并降低工程成本,建议取70 m;考虑到提速后以C64货车为代表的转K2转向架货车轮轨垂向力较大,夹直线长度不宜小于6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提速 仿真计算 未平衡超高 缓和曲线长度 夹直线长度 运行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期普速铁路曲线区段异常晃车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高雅 杨飞 +2 位作者 尤明熙 陈天然 李威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2-1423,共12页
为分析某运营期普速铁路160 km/h速度等级曲线区段的异常晃车问题,对晃车区段的轮轨廓形进行测量,分析了晃车区段的实测车体加速度与轨道几何不平顺数据的时频特征,进一步建立了车辆-有砟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试验研究和仿真计... 为分析某运营期普速铁路160 km/h速度等级曲线区段的异常晃车问题,对晃车区段的轮轨廓形进行测量,分析了晃车区段的实测车体加速度与轨道几何不平顺数据的时频特征,进一步建立了车辆-有砟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试验研究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轮轨匹配特性和欠过超高状态对曲线区段车辆横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常晃车曲线区段车体横向加速度较大,存在明显周期性振动,车体横向加速度振动空间频率为0.024 m^(-1),对应波长为42 m;晃车曲线区段内外股钢轨廓形对称性差,外股钢轨轨顶面和轨距角处磨耗更严重,与实测车轮廓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在轨顶面上更为集中;与采用LM&CHN60廓形相比,采用实测轮轨廓形通过曲线时的轮对横移量更大,轮对和转向架周期性振动更明显,周期性振动空间频率为0.024 m^(-1),与异常晃车频率相同;运行速度为60 km/h时的轮轴横向力显著增加,运行速度为160 km/h时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加;在曲线半径为5000 m,超高为25 mm条件下,车辆以60 km/h和160 km/h的运行速度通过曲线时分别属于严重过超高和欠超高状态,车体横向加速度振动频率与转向架蛇行运动和车轮蛇行运动频率接近,显著影响了车辆通过曲线时的动力响应;运行速度为120 km/h时曲线区段车辆动力响应整体较小,由此可见适当的欠超高有助于提升车辆曲线通过能力;由于曲线参数的限制,建议优先采用降速通过的方式减小车辆通过该段曲线时的车辆动力响应,同时通过改善轮轨匹配关系进一步提升车辆曲线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车体异常晃动 轮轨匹配 未平衡超高 有砟轨道 曲线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的确定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凤平 陈唐龙 +1 位作者 牛大鹏 程维 《铁道技术监督》 2006年第10期22-24,共3页
分析了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式,并在忽略了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的条件下,得到了曲线区段弓-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了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 拉出值 未平衡超高 曲线区段 接触线 选取原则 运行安全 施工质量 机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的确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凤平 陈唐龙 +1 位作者 牛大鹏 程维 《铁道技术监督》 2007年第2期13-15,共3页
分析了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式,并在忽略了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的条件下,得到了曲线区段弓-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了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 拉出值 未平衡超高 曲线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的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凤平 陈唐龙 +1 位作者 牛大鹏 程维 《电气化铁道》 2006年第5期20-22,共3页
分析了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式,并在忽略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的条件下,得到了曲线区段弓-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了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 拉出值 未平衡超高 曲线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黔铁路钢轨磨耗规律统计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茁 刘秀波 +2 位作者 刘勇 张彦博 魏剑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1-44,共4页
基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川黔(重庆—贵阳)铁路K022—K416区段4次钢轨磨耗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了钢轨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演变规律,研究了曲线半径和未平衡超高对外轨侧磨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周期内,直线段钢轨垂直磨耗增长缓慢,侧... 基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川黔(重庆—贵阳)铁路K022—K416区段4次钢轨磨耗测量数据,统计分析了钢轨垂直磨耗和侧面磨耗演变规律,研究了曲线半径和未平衡超高对外轨侧磨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周期内,直线段钢轨垂直磨耗增长缓慢,侧面磨耗基本不发展或增长缓慢;部分曲线区段侧面磨耗呈现初期基本不变、后期快速增长的趋势;对于曲线区段,外轨侧面磨耗随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曲线半径超过600 m后侧面磨耗较小,几乎不超过3 mm;曲线半径不大于600 m时,0~20 mm欠超高曲线外轨侧面磨耗较小,而过超高和较大欠超高的曲线外轨侧面磨耗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钢轨磨耗 统计分析 影响因素 曲线半径 未平衡超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区段接触网拉出值的确定
9
作者 李云飞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09年第4期81-83,共3页
通过分析曲线区段接触线拉出值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影响拉出值的各主要因素的计算公式。对一些影响列车振动的次要因素进行忽略,可以得到曲线区段弓网位置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讨论接触线拉出值的选取原则。
关键词 拉出值 未平衡超高 曲线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