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聚众斗殴罪的犯罪未完成形态问题研究——以已聚众但未实施斗殴行为为视角 |
肖权东
段修尚
|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
2024 |
0 |
|
2
|
论从犯的未完成形态 |
李冠煜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3
|
试论走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蒋苏淮
程亮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06 |
1
|
|
4
|
未完成形态犯罪的理论困惑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再解读 |
刘继春
|
《社科纵横》
|
2004 |
2
|
|
5
|
论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王斌
雷雨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6
|
共同犯罪未完成形态论 |
褚耿芳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1
|
|
7
|
刑法总则对犯罪未完成形态之规定不妥 |
胡海
|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
2008 |
0 |
|
8
|
试论非法行医罪的未完成形态 |
王凌
沈春明
|
《医学教育探索》
|
2008 |
0 |
|
9
|
论单位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
齐天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0
|
中外网络犯罪未完成形态犯罪化问题的比较与思考 |
张俊霞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1
|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未完成形态探讨 |
尹文健
|
《政法学刊(甘肃)》
|
1992 |
0 |
|
12
|
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
赵秉志
|
《政法学刊(甘肃)》
|
1991 |
0 |
|
13
|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及其适用 |
陈东茹
|
《广东法学》
|
2001 |
0 |
|
14
|
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刑法立场 |
唐卫东
|
《中国电子商务》
|
2009 |
0 |
|
15
|
如何认定贩卖、运输毒品罪的未完成形态 |
门永贵
胡成胜
|
《青年与社会(下)》
|
2013 |
0 |
|
16
|
危险犯未完成形态初探 |
马海峰
|
《青年与社会(下)》
|
2013 |
0 |
|
17
|
对教唆犯的性质及未完成形态的认定 |
孟琳
|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18
|
刑事政策视野中犯罪未完成形态立法模式的理性建构 |
柳忠卫
|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9
|
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 |
黄开诚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
2004 |
2
|
|
20
|
法益批判论——以犯罪未完成形态基本理论为突破口 |
胡莎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