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棉皮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细胞凋亡及转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中峰 曾星开 +2 位作者 陶鑫 覃骊兰 郭亚蕾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木棉皮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经终浓度为50、100、150μg/mL的木棉皮石油醚部位作用24 h,各设5个复孔。采用ELISA法检测木棉皮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SGC-790... 目的:探讨木棉皮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经终浓度为50、100、150μg/mL的木棉皮石油醚部位作用24 h,各设5个复孔。采用ELISA法检测木棉皮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端粒酶(TE)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荧光标记的人胃癌SGC-7901细胞移植入斑马鱼卵黄囊内建立体内肿瘤模型,50、100、150μg/mL木棉皮石油醚部位作用于移植瘤斑马鱼评价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00、150μg/mL木棉皮石油醚部位能显著降低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显著提高其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P<0.05);50μg/mL木棉皮石油醚部位能显著降低SCG-7901细胞G_(0)/G_(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比例(P<0.05);100μg/mL木棉皮石油醚部位能显著降低SCG-7901细胞G_(0)/G_(1)期比例,显著升高G/M期比例(P<0.05);150μg/mL木棉皮石油醚部位能显著升高SCG-7901细胞G_(0)/G_(1)期比例,降低G_(2)/M、S期比例(P<0.05)。50、100、150μg/mL木棉皮石油醚部位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MMP-2、MMP-9蛋白表达(P<0.05),并能抑制SGC-7901细胞在斑马鱼体内转移。结论:木棉皮石油醚部位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和MMP-2、MMP-9蛋白表达,阻滞细胞周期,从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阻止胃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皮 细胞凋亡 人胃癌细胞 转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皮通过抑制PTP1B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泊村 陈林妹 +2 位作者 黄盼玲 李叔惠 夏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103,I0028,共6页
目的探讨木棉皮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木棉皮高、中、低剂量组,进行5周灌胃给药。观... 目的探讨木棉皮醇提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治疗糖尿病的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木棉皮高、中、低剂量组,进行5周灌胃给药。观察给药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小鼠的空腹血糖。给药结束后,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形态;Western bolt法测定PTP1B、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木棉皮醇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P<0.001)并改善糖耐量(P<0.05),增强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能力(P<0.05),减轻胰岛损伤;木棉皮醇提取物能够减少PTP1B蛋白的表达(P<0.05),同时显著提高pIRS-1/IRS-1蛋白比例、pAkt/Akt蛋白比例(P<0.05)。结论木棉皮醇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可能是通过抑制PTP1B的表达,改善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胰岛素信号转导,进而促进血糖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皮 PTP1B 胰岛素信号转导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鉴别 被引量:3
3
作者 严承林 臧开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2-42,共1页
对海桐皮及其混淆品木棉皮进行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比较鉴别,为两者鉴别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桐 木棉皮 鉴别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皮抗消化道肿瘤活性部位筛选及抑制肿瘤转移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中峰 曾星开 +2 位作者 陶鑫 覃骊兰 郭亚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020-15026,共7页
为筛选木棉皮醇提物抗消化道肿瘤活性部位,探究其抑制敏感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作用机制,通过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考查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和人胰腺癌PAN... 为筛选木棉皮醇提物抗消化道肿瘤活性部位,探究其抑制敏感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作用机制,通过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考查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对人肝癌HepG2细胞、人胃癌SGC7901细胞、人结肠癌SW480细胞和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这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木棉皮醇提物抗肿瘤的活性部位和敏感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黏附实验,研究木棉皮醇提物抗肿瘤活性部位对敏感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的影响。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木棉皮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中石油醚部位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率最大,且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最为敏感。随着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部位浓度增加,在24、48、72 h时间段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迁移面积相对于空白组有所减小(P<0.05)。与空白组相比,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有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能力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呈剂量依赖性(P<0.05);随着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浓度增加,细胞黏附抑制率逐渐提高(P<0.05)。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可明显抑制MMP-2和MMP-9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P<0.05)。可见,木棉皮醇提物石油醚萃取部位可通过调控MMP-2和MMP-9基因表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黏附,提示该部位可能有抑制转移性胃癌细胞引起的继发性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皮 消化道肿瘤 活性部位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树皮总黄酮的减压提取、树脂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5
作者 翁艳英 吴春燕 徐英 《山西化工》 2025年第2期1-5,30,共6页
为优化木棉树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木棉树皮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木棉树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最佳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为0.035 MPa,解吸剂乙醇体积分数为51%,... 为优化木棉树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木棉树皮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法,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木棉树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最佳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为0.035 MPa,解吸剂乙醇体积分数为51%,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41%,液料比为61∶1,提取温度为58℃,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平均值达18.45%,与预测值18.59%相比,相对误差为0.75%,证明模型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很好。以总黄酮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确定AB-8为最佳树脂,并得到大孔树脂纯化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7 mg/mL、pH值为5,温度为30℃,体积为80 mL;吸附饱和的树脂水洗后依次用20%和70%的乙醇各100 m L进行梯度洗脱。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木棉树皮总黄酮减压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大孔树脂纯化后总黄酮纯度达到82.95%,是传统醇提法的3.54倍。抗氧化实验表明木棉皮总黄酮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为0.31 mg/mL,说明大孔树脂纯化的木棉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总黄酮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 响应面法 大孔树脂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翁艳英 张贞发 +2 位作者 曾振芳 苏秀芳 钟燕凤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297,共5页
为优化木棉花和木棉树皮总黄酮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提高总黄酮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解吸剂浓度、解吸时间、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剂用量等6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棉花用20%乙醇2.5 m L/g... 为优化木棉花和木棉树皮总黄酮的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工艺,提高总黄酮提取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解吸剂浓度、解吸时间、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剂用量等6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木棉花用20%乙醇2.5 m L/g解吸15 min,30%乙醇120 m L/g在50℃和0.035 MPa下提取6 min,提取2次,提取率达到1.81%;木棉树皮用40%乙醇2.5 m L/g解吸25 min,30%乙醇50 m L/g在50℃和0.035 MPa下提取2次,每次5 min,提取率达到17.70%,而且木棉树皮总黄酮提取率是木棉花总黄酮的9.78倍。与传统醇回流提取相比,木棉花和树皮的总黄酮提取率分别提高了0.06、1.00百分点,但提取时间分别缩短了78、60 min,提取温度降低了34.7℃。减压内部沸腾提取的木棉树皮总黄酮抗氧化性研究表明,木棉树皮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亚硝基的清除能力较强,清除率最高达到76.82%、78.33%。减压内部沸腾法快速高效,用于木棉不同部位总黄酮的提取效果良好,木棉树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木棉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 总黄酮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气高冠木棉树
7
作者 潘辉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7期76-77,共2页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在我国岭南亚热带的莽莽原野,有一种高大伟岸的乔木分外超群。每当早春二月,无叶干练的枝蔓绽放出簇簇红艳欲滴的花团,像滚滚火焰在燃烧,千树万树灿如云霞,蔚为壮观,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劲风吹过...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在我国岭南亚热带的莽莽原野,有一种高大伟岸的乔木分外超群。每当早春二月,无叶干练的枝蔓绽放出簇簇红艳欲滴的花团,像滚滚火焰在燃烧,千树万树灿如云霞,蔚为壮观,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劲风吹过,落红遍地,落英纷陈,花不褪色、不萎靡,飘逸出馥郁的馨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融 花团 无叶 早春二月 高冠 木棉 木棉皮 不褪色 清代诗人 陈恭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结合治愈马泄泻病一例
8
作者 农仕彪 《广西畜牧兽医》 1991年第1期37-37,共1页
夏季气温高,加上劳役过重,马泄泻颇多,现就用中草药治疗马泻泄一例报道如下: 陆斡镇兴江村袁仁飞饲养一匹公马,7月2日到8月31日一直泄泻,原已治疗一段时间,但一直未见好转。9月1日请笔者诊治,体温38.4℃,心跳、呼吸正常,食欲不减,大便... 夏季气温高,加上劳役过重,马泄泻颇多,现就用中草药治疗马泻泄一例报道如下: 陆斡镇兴江村袁仁飞饲养一匹公马,7月2日到8月31日一直泄泻,原已治疗一段时间,但一直未见好转。9月1日请笔者诊治,体温38.4℃,心跳、呼吸正常,食欲不减,大便不时排泄稀水,腹内有时雷鸣,体质瘦弱,初诊为马胃肠炎泄泻症。静注10%葡萄糖注射液150毫升、复方庆大霉素20毫升、氯霉素20毫升、口服磺胺咪30片,每日2次,连服2天,9月4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病 中草药治疗 泻泄 肠炎泄泻 袁仁 夏季气温 腹内 葡萄糖注射液 木棉皮 鬼划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棉茎皮成分的降压活性和毒性
9
作者 汪新亮 郑敏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4年第1期23-23,共1页
作者从木棉Bambox ceiba茎皮中分得一新的苯并吡喃二聚物shamimicin,化学名为1(?),1(?)-双-2-(3,4-二羟苯基)-3,4-二氢-3,7-二羟基-5-O-吡喃木糖氧基-2H-1-苯并吡喃,还分得一已知成分羽扇豆醇。研究了这2个化合物以及该植物花、果肉、... 作者从木棉Bambox ceiba茎皮中分得一新的苯并吡喃二聚物shamimicin,化学名为1(?),1(?)-双-2-(3,4-二羟苯基)-3,4-二氢-3,7-二羟基-5-O-吡喃木糖氧基-2H-1-苯并吡喃,还分得一已知成分羽扇豆醇。研究了这2个化合物以及该植物花、果肉、茎和茎皮甲醇提取物(分别为BCF、BCP、BCS和BC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 成分 降压活性 毒性 植物药
原文传递
In vivo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of Bombax buonopozense root bark aqueous extract in mice infected by Plasmodium berghei
10
作者 Akuodor Godwin Christian Ezeonu Chinonyelum Thecla +4 位作者 Essien Augustine Dick Asika Ebere Chile Chilaka Kingsley Chimsorom Nwachukwu Daniel Ckukwu Nwobodo Ndubuisi Nwobodo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31-435,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 vivo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and the oral acute toxicity of the Bombax buonopozense root bark aqueous extract.METHODS: The in vivo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of the root bark aqueous ex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 vivo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and the oral acute toxicity of the Bombax buonopozense root bark aqueous extract.METHODS: The in vivo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of the root bark aqueous extract of Bombax buonopozense against early and established rodent malaria infections in chloroquine sensitive Plasmodium berghei strain in mice was investigated, and oral acute toxicity of the aqueous root bark extract of Bombax buonopozense was also evaluated in mice.RESULT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significant(P < 0.05) and dose dependent decrease in parasitaemia in the parasitized groups treated with varying doses of the extract(50-200 mg/kg p.o.) in both suppressive and curative tests. There was also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arasitaemia density in the chloroquine treated group. The aqueous extract was found no toxicity in mice and the oral LD50 was determined to be greater than 5000 mg/kg.CONCLUSION: Bombax buonopozense root bark aqueous extract possesses potent antiplasmodial activity and may therefore, serve as potential sources of new antimalarial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odium berghei Bombax Plant extracts PHYTOCHEMICALS Toxicity tests acu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