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木材纤维微细结构分析及制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忠明 李阳 +3 位作者 王文波 王守娟 刘梦茹 孔凡功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制浆造纸企业纤维原料供应持续紧缺,如何拓宽原料来源渠道是造纸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缓解造纸原料短缺的问题,采用柳树、美人梅、猕猴桃作为制浆造纸原料,分析三种木材原料的组分、纤维长度、宽度以及表面形态,解析纤维的红外结构、... 制浆造纸企业纤维原料供应持续紧缺,如何拓宽原料来源渠道是造纸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缓解造纸原料短缺的问题,采用柳树、美人梅、猕猴桃作为制浆造纸原料,分析三种木材原料的组分、纤维长度、宽度以及表面形态,解析纤维的红外结构、元素组成、结晶度、热稳定性。柳树、美人梅、猕猴桃纤维的长度范围分别为:0.1 mm~1.2 mm,0.1 mm~1.0 mm,0.1 mm~2.0 mm,平均宽度分别为16.5μm,15.7μm,25.1μm,长宽比分别为27.2,30.6,35.9猕猴桃纤维的长度范围、宽度和长宽比均优于柳树和美人梅,具有造纸的潜力。通过硫酸盐法蒸煮实验发现柳树、美人梅、猕猴桃三种木材具有较高的制浆得率,纸张物理性能良好,能够满足生产质量的要求,可以替代部分现有的纤维原料,以减轻造纸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压力,缓解制浆造纸原料短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短缺 木材纤维 制浆性能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纤维锚定二氧化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格 卿彦 +3 位作者 陈洋羊 廖宇 张振 李蕾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利用木材纤维含氧基团的吸附作用锚定生长二氧化铈,成功制备出一维中空管状结构复合电极材料(WF@CeO_(2))。通过调控硝酸铈的添加量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木材纤维对二氧化铈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硝酸铈的添加量为2 ... 利用木材纤维含氧基团的吸附作用锚定生长二氧化铈,成功制备出一维中空管状结构复合电极材料(WF@CeO_(2))。通过调控硝酸铈的添加量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木材纤维对二氧化铈的增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硝酸铈的添加量为2 mmol时,WF@CeO_(2)-2样品的比表面积可达303.73 m^(2)/g,所制备的电极在电流密度0.5 A/g下表现出高比电容(371 F/g),木材纤维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二氧化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WF@CeO_(2)-2电极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可达34.5 F/g,其峰值能量密度为44.16 Wh/kg,峰值功率密度为4002.7 W/kg,在经过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1.1%,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纤维 二氧化铈 增效作用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纤维和木材纤维爆破法制浆
3
作者 蒋忠道 许元春 《湖北造纸》 2008年第4期1-2,共2页
介绍爆破法工艺在非木材和木材两原料在制浆机理工艺要求上的不同情况。
关键词 爆破法制造 木材纤维 木材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金花 宋红竹 +2 位作者 薛永常 张绮纹 李胜刚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我国制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基本特点是原料不足 ,草类原料多 ,木材原料少。木材供应的严重不足迫使我国造纸业长期以草浆作为主要的造纸原料 ,造成了目前我国造纸业的落后和被动局面。文中分析了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不足的现状 ,... 我国制浆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基本特点是原料不足 ,草类原料多 ,木材原料少。木材供应的严重不足迫使我国造纸业长期以草浆作为主要的造纸原料 ,造成了目前我国造纸业的落后和被动局面。文中分析了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不足的现状 ,总结了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些问题 ,根据我国林业资源的情况 ,结合国际造纸工业的经验和发展趋势以及造纸业的经济规律要求 ,提出了解决我国制浆造纸木材纤维原料不足的主要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制浆造纸 木材纤维 原料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纤维中浓打浆效果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雷利荣 黄智文 +2 位作者 李友明 黄放辉 余吕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几种非木材纤维原料包括麦草浆、竹浆、蔗渣浆进行中浓打浆试验,研究了中浓打浆过程中的纤维特性、纸张物理性能和打浆能耗,并与低浓打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低浓打浆相比,中浓打浆有效保留了纤维长度,减少了对纤维的切断,增强了细... 对几种非木材纤维原料包括麦草浆、竹浆、蔗渣浆进行中浓打浆试验,研究了中浓打浆过程中的纤维特性、纸张物理性能和打浆能耗,并与低浓打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低浓打浆相比,中浓打浆有效保留了纤维长度,减少了对纤维的切断,增强了细纤维化作用,有利于改善纸张物理性能和降低打浆能耗。对中浓打浆的机理进行探讨认为,中浓打浆对通过磨区纤维的打浆强度较低而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较强,有利于非木材纤维的打浆,这可能是中浓打浆具有较佳打浆效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纤维 打浆浓度 纤维特性 能耗 打浆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南方适生杨树无性系生长和木材纤维性状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6
作者 杨艳 唐洁 +2 位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黎蕾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7-813,共7页
【目的】分析杨树Populus无性系间纤维性状差异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杨树无性系优质材定向培育与选择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和指导。【方法】选择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7个杨树无性系XL-80、XL-86、XL-83、XL-58、XL-75、ZH-17、I-69(对照)... 【目的】分析杨树Populus无性系间纤维性状差异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为杨树无性系优质材定向培育与选择利用提供基础信息和指导。【方法】选择树干通直,生长量大的7个杨树无性系XL-80、XL-86、XL-83、XL-58、XL-75、ZH-17、I-69(对照)为材料,对纤维长、纤维宽、纤维长宽比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单株纤维素等性状进行了研究,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价了各无性系纤维性状指标。【结果】7个杨树无性系木材纤维长为0.95~1.12 mm,均达到了国际木材解剖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长(0.91~1.60 mm)的标准;纤维长宽比为49.09~54.62,超出造纸所需纤维长宽比(30)的63.67%~82.00%;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3.06%~59.66%,均超出造纸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基本要求(40%)。纤维宽与树高、胸径及生物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P>0.05),纤维长、纤维长宽比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与胸径、树高及生物量均呈负相关,且均不显著(P>0.05)。通过主成分综合得分法评选出5个杨树优良无性系,分别为XL-80、XL-58、XL-86、ZH-17、XL-83。【结论】筛选的5个优良无性系综合了各性状的优良特性,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物尽其用,达到杨树无性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也为杨树多目标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表6参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杨树 木材纤维 无性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抗风品系木材纤维的解剖特征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兴峰 陶忠良 +1 位作者 邱德勃 黄少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在4个抗风品系和7个弱抗风品系之间,对巴西橡胶树成年树主干木材纤维长宽比值、壁腔比值,以及横切面上胶质纤维分布等特征,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弱抗风品系相比较,抗风品系木材纤维较粗短,壁较薄,腔径较大;胶质纤维在木材横断面... 在4个抗风品系和7个弱抗风品系之间,对巴西橡胶树成年树主干木材纤维长宽比值、壁腔比值,以及横切面上胶质纤维分布等特征,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弱抗风品系相比较,抗风品系木材纤维较粗短,壁较薄,腔径较大;胶质纤维在木材横断面上数量较多且较均称地分布.试验从解剖学方面显示抗风品系成年树主干木材的韧性较弱抗风品系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抗风品系 木材纤维 解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南方常绿杨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径向变异规律 被引量:8
8
作者 辜云杰 罗建勋 +1 位作者 曹小军 吴远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共3页
对5株11年生的中华南方常绿杨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壁厚、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中华南方常绿杨的年轮宽均值为7.99mm、纤维长宽比均值为67.26、纤维长度均值为0.99mm、纤维宽度均值... 对5株11年生的中华南方常绿杨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壁厚、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中华南方常绿杨的年轮宽均值为7.99mm、纤维长宽比均值为67.26、纤维长度均值为0.99mm、纤维宽度均值为14.90μm,平均壁腔比为0.43、平均壁厚为4.81μm、平均腔径为11.15μm;生长轮宽度前5a呈规律性“大小年”变化、5~8a生长平缓、第9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纤维长度的向变异应属PashinⅢ型,纤维长度呈正态分布;纤维长宽比、细胞壁腔比从髓心向外逐轮增大,在第7年后趋于近似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南方常绿杨 木材纤维 形态特征 径向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塑料-木材纤维复合材料的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正 赵行志 郭文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该文利用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 3种回收塑料与木材纤维复合制备复合材料 ,分析不同回收塑料种类、木材纤维与塑料不同质量比和热压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回收塑料中回收聚苯乙烯塑料性能最... 该文利用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 3种回收塑料与木材纤维复合制备复合材料 ,分析不同回收塑料种类、木材纤维与塑料不同质量比和热压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3种回收塑料中回收聚苯乙烯塑料性能最好 ,回收聚丙烯塑料其次 ,回收聚乙烯塑料最差 .木塑质量比 5 0∶5 0效果最好 .塑料含量低时 ,内结合强度和拉伸强度低 ,吸水厚度膨胀率高 ;塑料含量过高时 ,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 .热压温度在1 90℃效果最好 .温度过低时 ,静曲强度、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内结合强度较差 ;温度过高时 ,木材纤维降解加剧 ,塑料少量溢出 ,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知 ,本研究F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采用回收聚苯乙烯、木塑质量比 5 0∶5 0、热压温度 1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塑料-木材纤维复合材料 木塑质量比 尺寸稳定性 工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纤维与回收聚丙烯的热压复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许民 高延明 +1 位作者 才智 王文彬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研究了热压时间、热压温度、聚丙烯和偶联剂加入量等工艺因子对木材纤维和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压制密度为0.80g/cm3、10mm厚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75℃、热压时间8min、塑料加入量40%、偶联剂... 研究了热压时间、热压温度、聚丙烯和偶联剂加入量等工艺因子对木材纤维和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压制密度为0.80g/cm3、10mm厚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175℃、热压时间8min、塑料加入量40%、偶联剂的加入量4%。在此条件下压制的木塑复合板材,物理力学性能中的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与中密度板的国家标准相比达到优等水平,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基本满足中密度板的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纤维 回收聚丙烯 工艺参数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纤维素在LiCl/DMAc溶剂体系中的溶解特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岩 何静 +1 位作者 路婷 蒲俊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为了使木材纤维素改性以制备功能材料,该文研究了木材纤维素在LiClDMAc中的溶解特性,确定LiCl在木材纤维素溶剂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溶解机理,并对溶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①LiCl在LiClDMAc溶剂体系中起重要的作... 为了使木材纤维素改性以制备功能材料,该文研究了木材纤维素在LiClDMAc中的溶解特性,确定LiCl在木材纤维素溶剂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溶解机理,并对溶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①LiCl在LiClDMAc溶剂体系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与木材纤维素生成中间络合物,减少纤维素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提高其溶解性能.②非水溶剂法是对木材纤维素溶解的较好方法,红外谱图分析表明,在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宽峰—OH的位置(3400cm-1),其吸收强度大大减小,即纤维素羟基缔合程度减小,分子间氢键受到破坏.③LiClDMAc溶剂体系能有效地溶解木材纤维素,为木材纤维素改性制备功能材料提供了较好的均相合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纤维 LiCl/DMAc 均相溶液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预处理对近红外光谱预测木材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江泽慧 费本华 杨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5-438,共4页
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是木质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与树木的生长特性、结构与化学组成均有密切关系,并对木材的杨氏模量、尺寸稳定性、密度和硬度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对人工林木材纤维素的结... 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是木质材料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与树木的生长特性、结构与化学组成均有密切关系,并对木材的杨氏模量、尺寸稳定性、密度和硬度等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研究了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技术对人工林木材纤维素的结晶度进行预测的能力。本研究从人工林湿地松木粉试样的表面采集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并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木材纤维素的结晶度。研究表明,采用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没有提高近红外模型的预测效果,而采用原始光谱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值与X射线衍射测定值的相关系数r可以达到0.950,各项预测误差值较低,说明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多变量数据分析方法建立的结晶度预测模型具有理想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多变量数据分析 木材纤维 结晶度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变异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莫家兴 梁宏温 +3 位作者 黄寿先 李俊真 郭应泽 董民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054-12056,共3页
[目的]探讨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的变异规律。[方法]以大叶栎23年生人工林为材料,测定纤维的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分析大叶栎木材纤维沿树干高度和随年轮的变异规律。[结果]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宽度、... [目的]探讨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的变异规律。[方法]以大叶栎23年生人工林为材料,测定纤维的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分析大叶栎木材纤维沿树干高度和随年轮的变异规律。[结果]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和长宽比、壁腔比分别变化在1098.2~1224.6、24.22~26.38、15.95~17.02、8.26~9.36μm和43.37~51.12、0.521~0.555,平均值分别为1156.2、25.43、16.56、8.87μm和46.01、0.540。纤维长度、长宽比和壁腔比随树干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随年轮的增加呈增加趋势。[结论]大叶栎人工林木材纤维能满足纤维工业原料的要求,是一种较好的纸浆工业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栎 人工林 木材纤维形态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纤维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美云 徐永建 蒲文娟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79,共3页
重点论述了非木材纤维原料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出对乙醇法制浆新的认识和观点:乙醇制浆并非单纯的制浆方法,更精确讲是植物纤维原料综合利用的多产品分离法。同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能将所有可利用原料转化成生物燃... 重点论述了非木材纤维原料自催化乙醇制浆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提出对乙醇法制浆新的认识和观点:乙醇制浆并非单纯的制浆方法,更精确讲是植物纤维原料综合利用的多产品分离法。同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能将所有可利用原料转化成生物燃料或化学品的生物精制技术,从成本和利润方面看:将生物精制技术同乙醇制浆结合起来是一条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纤维 自催化 乙醇制浆 生物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杉木木材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研究(Ⅰ)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宗德 范国荣 彭锦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以江西省不同产地的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纤维形态和木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1 )不同产地纤维平均长度均在 1 .77mm以上 ,长宽比均大于 50。不同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 )不同部位平均纤维长的规律是中部最长 ,下部次之 ... :以江西省不同产地的杉木木材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纤维形态和木材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1 )不同产地纤维平均长度均在 1 .77mm以上 ,长宽比均大于 50。不同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 )不同部位平均纤维长的规律是中部最长 ,下部次之 ,上部最短。 3 )化学成分中 ,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较高 ,戊聚糖及其他化学成分含量较低。不同产地的杉木纤维素及戊聚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木材纤维形态 木材化学成分 利用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木材纤维制浆的发展概况与技术进步(之一) 竹子与麦草 被引量:16
16
作者 詹怀宇 付时雨 李海龙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16,5,共5页
我国具有丰富的非木材纤维资源。竹子、麦(稻)草、芦苇、蔗渣、棉秆、红麻、龙须草、芨芨草、高粱秆等是我国用于造纸的非木材纤维原料。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利用稻草、麦草及竹子等作为手工纸的原料;
关键词 木材纤维原料 麦草 竹子 技术进步 发展概况 制浆 纤维资源 龙须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非木材纤维制浆的发展概况与技术进步(之二) 蔗渣、芦苇和棉秆 被引量:13
17
作者 詹怀宇 付时雨 李海龙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9,共4页
非木材纤维是我国主要的造纸原料之一,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在我国造纸工业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我国主要非木材纤维——蔗渣、芦苇和棉秆制浆的发展概况与技术进步。
关键词 木材纤维 蔗渣 芦苇 棉秆 制浆 发展概况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木木材纤维形态变异对其工业化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进东 夏岚 +2 位作者 陈杰 李敏秀 李年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9-175,共7页
采用对苹果木样本所在地及样本的检测与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苹果木纤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纤维形态、纤维长宽比来看,苹果木不适合作为纸浆的原料;(2)从纤维形态、纤维长宽比和化学成分来看,苹果木适合作为纤维板的原料,但不是... 采用对苹果木样本所在地及样本的检测与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苹果木纤维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纤维形态、纤维长宽比来看,苹果木不适合作为纸浆的原料;(2)从纤维形态、纤维长宽比和化学成分来看,苹果木适合作为纤维板的原料,但不是理想的原料;(3)从纤维形态、纤维长宽比和化学成分来看,苹果木适合作为刨花板的原料.在不受到或少受到其它特殊影响的条件下,与其它的纤维搭配使用,能生产理想的刨花板,从而为苹果木的工业化利用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苹果木 木材纤维 刨花板 木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虞华强 王嘉楠 +3 位作者 柯曙华 刘盛全 刘英 冯月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对粗放与集约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 1 )与粗放管理的人工经济林核桃相比较 ,集约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均小 ,方差分析表明只有纤维宽度、壁厚在 0 .0 5水... 对粗放与集约两种栽培措施下人工经济林核桃木材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 1 )与粗放管理的人工经济林核桃相比较 ,集约的纤维长度、宽度、壁厚、腔径、长宽比和壁腔比均小 ,方差分析表明只有纤维宽度、壁厚在 0 .0 5水平显著 ,其它特征均未达显著水平。 ( 2 )两种栽培措施下纤维长度、宽度、壁厚、长宽比和壁腔比的径向变异规律差别不大。 ( 3)集约管理的核桃的各种纤维形态特征和粗放管理的纤维长度、宽度、腔径和长宽比等特征的轴向差异均不显著 ;粗放管理的壁厚、壁腔比的轴向差异显著。 (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木材纤维形态特征 粗放栽培 集约栽培 人工经济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杨107杨木材纤维形态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黎 赵荣军 费本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
对5年生和16年生人工林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等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5年生107杨在径向上,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壁厚、长宽... 对5年生和16年生人工林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壁厚、纤维腔径、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等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5年生107杨在径向上,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壁厚、长宽比的变异均是自髓心向外逐年增大;纤维宽度自髓心向外逐年增大,至第4年达最大值,此后再减小;纤维腔径总体变异趋势与纤维宽度相一致;壁腔比变化幅度不大。与16年生107杨相比较可得出,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壁厚均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大,而纤维腔径随树龄的增长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美杨107杨 木材纤维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