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儒家思想对朝廷政治的制衡及其宪政意义
1
作者 张春英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5期44-47,共4页
我国儒家思想中有许多制衡朝廷政治的传统 ,从孔孟到董仲舒 ,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 ,其思想对朝廷政治的限制作用也随之加强 ;孔孟开出的传统儒家的德治理想 ,以教化的方式影响着历代的统治者 ,并形成高扬该理想旗帜的真儒集团。真儒集团... 我国儒家思想中有许多制衡朝廷政治的传统 ,从孔孟到董仲舒 ,随着专制制度的加强 ,其思想对朝廷政治的限制作用也随之加强 ;孔孟开出的传统儒家的德治理想 ,以教化的方式影响着历代的统治者 ,并形成高扬该理想旗帜的真儒集团。真儒集团以其崇高的理想对反统治集团的现实政治 ,使统治者们不敢任意妄为 ,起到重要的权力制衡作用。这种制衡由于局限于道德调整的范围 ,没有法律层面的意义 ,所以具有本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朝廷政治 制衡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箫记》未成与政治纠纷有关——与徐朔方同志商榷 被引量:2
2
作者 邓长风 《浙江学刊》 1986年第Z1期85-90,共6页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的《紫箫记》,作于他未仕之前,是一部因故未能写毕的作品。其原因,作者自己曾两次谈到。《玉合记题词》云:“予观其词(即《玉合记》),视予所为《霍小玉传》(即《紫箫记》),并其沉丽之思,减其秾长之累。且...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1550—1616)的《紫箫记》,作于他未仕之前,是一部因故未能写毕的作品。其原因,作者自己曾两次谈到。《玉合记题词》云:“予观其词(即《玉合记》),视予所为《霍小玉传》(即《紫箫记》),并其沉丽之思,减其秾长之累。且予曲中乃有讥托,为部长吏抑止不行。多半《韩蕲王传》中矣。梅生传事而止,足传于时。第予昔时一曲才就,辄为玉云生夜舞朝歌而去。生故修窈,其音若丝,辽彻青云,莫不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居正 万历 汤显祖 朝廷政治 南京 徐朔方 玉合记 十七年 古籍出版 明代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刘健的政治个性与明代前期洛阳地方社会文化特色
3
作者 翟爱玲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1-15,共5页
明代名臣刘健历来是以一种贤臣良相的政治形象出现的,这种形象又是以其个性人格为基础的。在刘健个性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时代,刘氏家族的教育传统、洛阳乡土民风蕴育的思维习惯、伊洛之学的学习氛围等,在不同程度上形塑、规约着... 明代名臣刘健历来是以一种贤臣良相的政治形象出现的,这种形象又是以其个性人格为基础的。在刘健个性人格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时代,刘氏家族的教育传统、洛阳乡土民风蕴育的思维习惯、伊洛之学的学习氛围等,在不同程度上形塑、规约着刘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奠定了刘健后来仕政风尚和政治个性的基础。由刘健的政治人格影响其在朝廷政治中的作为,反映出明代前期洛阳地方社会文化与朝廷政治文化取向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健 个性人格 洛阳 家族与乡里社会 贤臣良相 朝廷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话语下的历史叙述——凌力、二月河历史小说创作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喜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7-80,共4页
凌力与二月河均表现清代帝王生活 ,但由于性别不同 ,他们关注点也就不同 :一个重点表现宫廷生活 ,一个重点表现朝廷斗争 ;一人把女性作为帝王之师 ,一人把传统的士大夫作为帝王之师。但他们均具有“中华民族”的观念 ,批判了狭隘的民族... 凌力与二月河均表现清代帝王生活 ,但由于性别不同 ,他们关注点也就不同 :一个重点表现宫廷生活 ,一个重点表现朝廷斗争 ;一人把女性作为帝王之师 ,一人把传统的士大夫作为帝王之师。但他们均具有“中华民族”的观念 ,批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 ,肯定了以“仁”治国的作用。通过阐释历史也就阐释了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朝廷政治斗争 民族主义 民族观 历史 民族 宫廷生活 文学评论 比较文学 凌力 二月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晚唐小品文作家作品简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管士光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晚唐时期,散文出现了两种突出现象:一是骈文又重新兴起,逐渐成为文坛上一种强大的潮流,一是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小品文创作高潮。后者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传统,不讲求对偶、排比、典故,而是用明... 晚唐时期,散文出现了两种突出现象:一是骈文又重新兴起,逐渐成为文坛上一种强大的潮流,一是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小品文创作高潮。后者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的传统,不讲求对偶、排比、典故,而是用明快、质朴、自然的文笔,或说理,或讥讽,或抨击,总是面对着黑暗的现实,具有丰厚、充实的内容,成为揭露社会黑暗、批判封建统治者的锐利武器。政治小品文之所以能在晚唐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以至形成一个引人注意的流派,首先应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寻找原因。自唐穆宗起进入的晚唐时代是一个黑暗、动荡的时代。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元气大伤,各种矛盾日益尖锐,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愈来愈重,各地民变兵变时有发生。至僖宗乾符元年(874),终于爆发了王仙芝、黄巢等人为首的大起义。许多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看到了朝廷政治的腐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统治者 历史背景 统治阶级 朝廷政治 历史时期 小品文 政治现实 农民起义 皮日休 兵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则天现象试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昌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78-83,共6页
关键词 武则天 《资治通鉴》 长孙无忌 《旧唐书》 权力中心 统治集团 政治力量 唐高宗 许敬宗 朝廷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神宗著浙江巡按催解军饷敕谕
7
作者 房学惠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共1页
明万历中期,朝廷政治日益腐败,国家渐致疲弱。又逢二十年(1592)、二十五年两次援朝抗倭战争,耗费巨大,导致国库空虚。神宗遂颁发了这道敕谕,以解决军费问题。敕谕原件藏旅顺博物馆。
关键词 明神宗 旅顺博物馆 浙江 军饷 抗倭战争 地方官 朝廷政治 监察御史 州县官 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程朱理学发展历史背景及其影响解析
8
作者 陈一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9期92-94,共3页
宋代朝堂政治大都由提倡经世致用的儒学流派执掌;提倡理气之学的理学派士大夫大都"流落民间"为地方官僚。自熙宁元祐之争到理宗立程朱理学为官学,双方展开长达约两个世纪的朝廷政治斗争;士大夫是参政主体也是学术主体,政治斗... 宋代朝堂政治大都由提倡经世致用的儒学流派执掌;提倡理气之学的理学派士大夫大都"流落民间"为地方官僚。自熙宁元祐之争到理宗立程朱理学为官学,双方展开长达约两个世纪的朝廷政治斗争;士大夫是参政主体也是学术主体,政治斗争往往决定学术发展的走向。宋代朝廷政治斗争产生、过程和结果对道学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道学在朝廷政治斗争中沉沦、崛起,逐渐适应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朱理学 朝廷政治斗争 道学 理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重
9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1-111,共1页
李重李重(公元252-300),字茂曾,西晋初江夏钟武(故城在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人,父亲李景曾是秦州刺史,都亭定侯。李重少年好学,很有才华。早年父母双亡,与兄弟们一起生活,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后任始平王文学... 李重李重(公元252-300),字茂曾,西晋初江夏钟武(故城在今河南省信阳县东南)人,父亲李景曾是秦州刺史,都亭定侯。李重少年好学,很有才华。早年父母双亡,与兄弟们一起生活,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后任始平王文学一职。李重不但品行高尚,为人正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品制 私有财产 地方官 司隶校尉 家贫如洗 朝廷政治 为官清廉 政治主张 左司马 发展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慎奉公”话裴侠
10
作者 熊远报 《正气》 1998年第5期39-39,共1页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地(今山西永济)人,本名协,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因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声名大震。为了嘉奖这位勇敢果断的将领,周文帝特地替他改名为“侠”。侠肝义胆忠心不二裴侠生活在北魏孝文帝到西魏、北...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地(今山西永济)人,本名协,西魏大统三年(537年),因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而声名大震。为了嘉奖这位勇敢果断的将领,周文帝特地替他改名为“侠”。侠肝义胆忠心不二裴侠生活在北魏孝文帝到西魏、北周时期,出生在世代官僚家庭,祖父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政权 北魏六镇 孝武帝 特殊儿童 北魏孝文帝 武卫将军 家庭环境 朝廷政治 官僚家庭 政治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之际士人的“清议”批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园 《开放时代》 1999年第2期66-71,共6页
清议的活跃,是有明一代政治生活中的突出现象.本文以明清之际士人的有关言论为材料,探究明代政治中使清议得以发挥效用的条件,着重在明代士人有关清议的功能理解,明亡前后士人的清议批评及其局限.
关键词 清议 明清之际 王夫之 《读通鉴论》 朝廷政治 士大夫 《明史》 言论 明夷待访录 《日知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